安徽省淮南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淮南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6月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法律的权威成源自人民的内心棚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宜传数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备地中小学校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广大青少年( )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②认同宪法,理解宪法的价值在于监督公权力
③敬畏宪法,让宪法精神铭刻于心
④践行宪法,把宪法的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等内容。这是体现出(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稳定有序的运行
③杜绝贪污胸败现象的发生
④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以下做法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的是( )
①宪法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②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③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④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青少年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崇尚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
①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宪法意识
②为修改宪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③积极行使监督权,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
④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0年是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有利于( )
①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②加强党的领导,监督权力行使
③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④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正式施行。该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可见( )
①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受法律保护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获取他人个人信息
③该法为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④侵犯他人个人信息安全是犯罪行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一些自媒体主播为了吸引流量,在网络直播中散播谣言、攻击他人;一些自媒体商家为了提高销售额,夸大产品功效,欺骗消费者。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人人都要实施网络监察
②可以随意行使权利,法律保护公民言论自由
③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要严守法律底线,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可见( )
①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受法律保护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获取他人个人信息
③尊重他人隐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侵犯他人个人信息安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漫画中签署阴阳合同的行为( )
①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没有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③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 ④触犯了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针对国际上一些势力肆意炒作所谓新疆“强迫劳动”问题,抹黑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工作。2020年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生动展现了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公民劳动权利的坚定信念和务实行动。依法保障公民劳动权利是因为( )
①劳动赋予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②人们通过劳动可以实现自身价值
③劳动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④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2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石油石化、电力、煤炭、电网等企业全力保障能源电力稳定供应,建筑、电力、通信、石油石化、航空运输等企业高质量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建筑、粮贸、医药等企业紧急驰援吉林、上海等地抗击疫情,在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保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这表明国有经济是( )
A.国民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B.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C.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所有 D.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2.2021年3月5日,我国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这表明( )
①改革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③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我国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3.初中生小敏看了“两会”新闻后,自豪地说:“我家二叔作为农民工代表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真光荣!他参加审议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大会提交了有关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提案……”小敏的这段话说明了( )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齐聚一起,共商国是。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等有关报告和决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B.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具有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
15.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定规矩、划界限,保障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这说明(  )
①政府要带头守法,做到公正司法 
②规范权力运行,可以造福于民 
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划界限定规矩,旨在限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桑某作出逮捕决定,并指定宣城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
①属于我国的地方人民检察院 ②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③对刑事犯罪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④对行使公权力的人员进行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7日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立法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全国人大对国务院负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
①司法机关行使职权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
②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③司法机关行使职权必须忠实于法律
④司法机关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021年3日1日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通过人大制度两部基础性法律修改等。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监督权、立法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多条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警方接举报后,迅速开展工作。目前,该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由此可以看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 )
A.法治和自由是对立关系 B.法治规定了自由的边界
C.法治是自由的重要内容 D.自由是实现法治的前提
21.网络热词“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与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的网友。“晒客”族的口号是“只有不晒的,没有不能晒的。”“晒客”族这一口号( )
A.正确,想晒就晒要充分尊重意愿 B.正确,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C.错误,公民的隐私一律不能公开 D.错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2.居民陈某未戴口罩欲强行进入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将其拦下,劝导陈某佩戴口罩后再进入。为发泄心中不满,陈某多次向工作人员吐口水,扬言道:“戴不戴口罩是我的事!”之后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陈某。这一事件使我们懂得( )
①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②要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③平等要求做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面对非正义行为,要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20年疫情期间,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宽带网络助教助学工作的通知》,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向贫困家庭学生推出特惠流量包等举措。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②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体现
③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 ④体现了国家为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说明( )
A.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B.司法机关要忠于法律制度,忠于事实真相
C.人民法院有义务保护水源的干净清洁
D.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25.2020年1月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腐败问题和虚假脱贫等作风问题5.69万起,党纪政务处分3.57万人。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46万起,党纪政务处分9.2万人。1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高质量监督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纪检监察机关是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
B.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保障
C.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不容践踏
D.严惩贪污腐败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有效手段
第II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情境探究题
26.【探究情境 与法同行】
以下是安安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情境一 安安发现自己买回来的中国地图册上的某个边界线是错的,地图上我国的领土范围不完整。
安安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
理由是:_____
(2)情境二 安实的妈码在某服装厂上班,后杂服装厂例闭,工资未发,膜装厂老板就携款选跑了。妈妈和同事们经过多方渠道找到了老板,准备讨回工资。
服装厂老板携款逃跑的行为是__________违法行为。
小强可以建议妈妈和同事们通过________方式讨回工资。
(3)情境三 安安和几位同学去早餐店用餐,服务员给每位同学端来一碗排骨(猪擦)面,其中一位回族同学却坚决不吃,这尴尬的场面使同学们不知所措。
此时,安安应该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
三、分析说明题
27.[观察与思考]
材料一 2021年2月8日,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反馈情况集中发布。15个中央巡视组分别向17个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14个中央单位反馈了巡视情况。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央为什么要开展巡视活动
材料二 2021年2月6日,中央第四巡视组向浙江省反馈情况时提到,杭州市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还有差距,一些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还不到位,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还有差距。宁波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有短板,防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洁风险还不够到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还存在不足,干部队伍建设有差距。
(2)结合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
材料三 2021年2月5日,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领事部主任曹毅在社交网站贴出两篇文章标新截图,提出了应该让很多人深思的问题:人权到底是什么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此前曾说过很多次:人权绝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实在的。最大的人权莫过于生命权。疫情形势下,最大的人权莫过于健康平安活着的权利和自由。
(3)如何理解“疫情形势下,最大的人权莫过于健康平安活着的权利和自由”
28.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如何维护公平正义,下面是一个论坛上发的帖子,请你参与并帮助回答问题。
楼主1:如果缺少公平正义的支撑,社会就可能土崩瓦解。
(1)维护公平对社会有何意义?公平的社会需要怎样的制度支持?
楼主2:面对盗版光盘和书籍,同学甲认为,购买盗版光盘和书籍便宜,何乐而不为?同学乙认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会对盗版行为无动于衷,我们要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
(2)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武器是什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
29.【感党恩 跟党走】
第七十条 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绵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摆脱绝对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过上了日盖富足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域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形成了超过4 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
材料二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根据材料一,谈谈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谈谈党和国家是怎样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这一论断的。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D
6.B
7.D
8.B
9.A
10.C
11.D
12.C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D
20.B
21.D
22.A
23.B
24.B
25.C
26.(1) 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向商家反映,停止销售 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或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等
(2) 民事(一般) 诉讼;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3) 向服务员说明情况,请他换一种面等 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或我们应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27.(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生命健康权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28.(1)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正义的制度。
(2)法律。
①要为人正直,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②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③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
④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基本权利。
⑤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9.(1)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等等。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①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②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③司法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第8页,共8页
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