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地理第3次月考考试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和“羲和号”在轨运行,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完成1-2题。1.太阳是(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2.关于太阳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数目变化周期通常为2年 B.太阳活动不影响地球气候C.极光经常出现在地球赤道地区上空 D.太阳活动会影响短波通信冰岛拥有欧洲数量最多的火山系统。2023年 12月,位于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火山爆发。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3-4题。3.科学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 )A.太阳辐射波长 B.地震波性质 C.“3S”技术 D.海水的性质4.一般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 )A.内核 B.外核 C.地幔 D.地壳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要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要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保护好。完成5-6题。5.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土质疏松 C.水分充足 D.土层浅薄6.保护黑土地的合理措施是( )A.粗放耕作 B.秸秆还田 C.引水灌溉 D.增施化肥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下图示意干洁空气的组成。据此完成7-8题。7.图中 A 代表(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臭氧8.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资源枯竭 B.水土流失 C.臭氧层破坏 D.全球变暖北京时间2023 年 10 月 26 日,神舟十七号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9-10题。9.神州十七号与空间站对接时所在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B.平流层有利于飞机飞行C.高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臭氧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受自然环境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居民脸上常出现“高原红”。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序号含义表示正确的是( )A.①表示地面辐射 B.②表示大气辐射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D.④表示太阳辐射12.“高原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 )A.①强 B.②强 C.③强 D.④强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大湖泊周围会出现与海陆风相似的风的周期变化称为“湖陆风”。下图为某研学小组绘制的湖陆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是( )A.地面冷热不均 B.地表高低不平 C.月球引力 D.太阳引力14.图中湖陆风环流绘制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下图示意海陆间循环。据此完成15-17题。15.图中序号与水循环环节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降水 B.②下渗C.③蒸发 D.④地表径流16.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的是( )A.路面硬化 B.植树种草 C.围湖造田 D.人工降雨17.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②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③塑造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④保证地表光照和热量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土壤是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的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但是土壤却十分贫瘠。完成18-19题18.热带雨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A.植物种类贫乏,丛生禾草为主 B.树叶为针刺状,群落结构简单C.叶片宽阔,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D.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19.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植被稀疏 C.高温多雨 D.地形平坦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拔,纬度人口分布。据此完成20-21题。20.关于世界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人口越多 B.纬度越高,人口越多C.纬度越低,人口越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人口多21.据图可知,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植被 B.地形、气候 C.气候、植被 D.水源、土壤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性质的功能区。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分布,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据此完成22-23小题。22.图中代表商业区的是( )A.a B.B C.c D.d23.甲地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 )A.自来水厂 B.钢铁厂 C.面包厂 D.服装厂黄土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一般为50-80米。民居为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据此完成24-25题。24.黄土高原深厚土层的成因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 .海浪堆积25.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是( )A.窑洞 B.吊脚楼 C.冰屋 D.四合院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1850-2020年中国、英国两国城镇化水平变化。据此完成26-27题。26.在城镇化过程中( )A.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B.城市景观逐渐转化为乡村景观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D.劳动力由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27.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比英国( )A.逆城市化明显 B.速度慢 C.水平高 D.速度快“智慧农业”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近年来,河北省景县大力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既实现了农作物的良好管理,又省时省工省水。据此完成28-29题。28.该系统在景县灌溉的农作物主要是( )A.茶叶 B.小麦 C.甘蔗 D.柑橘29.景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省时省工省水,主要是因为( )A.市场需求加大 B.劳动力投入增多 C.科技水平提高 D.交通条件改善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制的C919 客机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据此完成30-31题。30.飞机制造工业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31.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最可能位于( )A.海南省 B.上海市 C.甘肃省 D.贵州省中心地理论是研究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理论,对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下图示意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体系。据此完成32-33题。32.图中等级最高的中心地是(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丁级33.中心地等级越高( )A.数量越多 B.彼此相距越近 C.职能越少 D.服务范围越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据此完成34-35题。34.据图分析,北京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钢铁产业 B.装备制造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 D.农产品加工产业35.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 )A.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扩大北京人口规模C.京津冀独立发展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某村,森林覆盖率 34.2%,生态环境极佳,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该村生产的有机杂粮(不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销往国内外,并建有多栋温室大棚,种植香瓜、食用菌等 20余种有机绿色果蔬。近年来,该村不断探索富民强村之路,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范。(1)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说明森林具有 的生态功能。(2)该村利用温室大棚改善了 (填“热量”或“光照”)条件,生产反季果蔬可以提高农户 。(3)指出该村发展有机杂粮种植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4)请列举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海南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具有非常高的旅游价值。图1 示意海南岛等高线、高速铁路和城市分布:图2为海南三亚市著名景点“南天一柱”和亚龙湾沙滩。(1)据图1可知,影响海南岛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南天一柱”景观是 地貌,亚龙湾沙滩是 地貌(填“海蚀”或“海积”)。(3)人们海边冲浪时,借助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填“洋流”或“波浪”)。(4)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海滩宽广,风力强劲,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适合 (填“晒盐”或“捕鱼”)。(5)我国海域表层海水的温度自南向北 (填“增加”或“降低”)。(6)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1.C 2.D3.B 4.C5.A 6.B7.A 8.D9.C 10.B11.C 12.A13.A 14.B15.D 16.B 17.A18.D 19.C20.D 21.B22.A 23.B24.C 25.A26.C 27.D28.B 29.C30.D 31.B32.A 33.D34.C 35.A36.(1)保护生物多样性;(2) 热量 收入(或收益);(3)生态环境极佳;土壤肥沃;病虫害少;土地污染小;水质优良;土地面积大;地形平坦;雨热同期。(4)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大宣传,打造品牌;加大科技投入。37.(1)地形(2) 海蚀 海积(3)波浪(4)晒盐(5)降低(6)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入海污染物的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