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地理第3次月考考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和“羲和号”在轨运行,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完成1-2题。
1.太阳是(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
2.关于太阳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数目变化周期通常为2年 B.太阳活动不影响地球气候
C.极光经常出现在地球赤道地区上空 D.太阳活动会影响短波通信
冰岛拥有欧洲数量最多的火山系统。2023年 12月,位于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火山爆发。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科学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 )
A.太阳辐射波长 B.地震波性质 C.“3S”技术 D.海水的性质
4.一般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 )
A.内核 B.外核 C.地幔 D.地壳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要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要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保护好。完成5-6题。
5.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土质疏松 C.水分充足 D.土层浅薄
6.保护黑土地的合理措施是( )
A.粗放耕作 B.秸秆还田 C.引水灌溉 D.增施化肥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下图示意干洁空气的组成。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 A 代表(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臭氧
8.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资源枯竭 B.水土流失 C.臭氧层破坏 D.全球变暖
北京时间2023 年 10 月 26 日,神舟十七号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9-10题。
9.神州十七号与空间站对接时所在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B.平流层有利于飞机飞行
C.高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臭氧主要集中在对流层
受自然环境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居民脸上常出现“高原红”。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序号含义表示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地面辐射 B.②表示大气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D.④表示太阳辐射
12.“高原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 )
A.①强 B.②强 C.③强 D.④强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大湖泊周围会出现与海陆风相似的风的周期变化称为“湖陆风”。下图为某研学小组绘制的湖陆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是( )
A.地面冷热不均 B.地表高低不平 C.月球引力 D.太阳引力
14.图中湖陆风环流绘制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下图示意海陆间循环。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中序号与水循环环节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下渗
C.③蒸发 D.④地表径流
16.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的是( )
A.路面硬化 B.植树种草 C.围湖造田 D.人工降雨
17.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②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③塑造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④保证地表光照和热量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土壤是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的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但是土壤却十分贫瘠。完成18-19题
18.热带雨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
A.植物种类贫乏,丛生禾草为主 B.树叶为针刺状,群落结构简单
C.叶片宽阔,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D.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19.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植被稀疏 C.高温多雨 D.地形平坦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拔,纬度人口分布。据此完成20-21题。
20.关于世界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人口越多 B.纬度越高,人口越多
C.纬度越低,人口越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人口多
21.据图可知,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植被 B.地形、气候 C.气候、植被 D.水源、土壤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性质的功能区。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分布,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图中代表商业区的是( )
A.a B.B C.c D.d
23.甲地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 )
A.自来水厂 B.钢铁厂 C.面包厂 D.服装厂
黄土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一般为50-80米。民居为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据此完成24-25题。
24.黄土高原深厚土层的成因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 .海浪堆积
25.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是( )
A.窑洞 B.吊脚楼 C.冰屋 D.四合院
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1850-2020年中国、英国两国城镇化水平变化。据此完成26-27题。
26.在城镇化过程中( )
A.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B.城市景观逐渐转化为乡村景观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D.劳动力由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27.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比英国( )
A.逆城市化明显 B.速度慢 C.水平高 D.速度快
“智慧农业”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近年来,河北省景县大力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既实现了农作物的良好管理,又省时省工省水。据此完成28-29题。
28.该系统在景县灌溉的农作物主要是( )
A.茶叶 B.小麦 C.甘蔗 D.柑橘
29.景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省时省工省水,主要是因为( )
A.市场需求加大 B.劳动力投入增多 C.科技水平提高 D.交通条件改善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制的C919 客机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据此完成30-31题。
30.飞机制造工业属于(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
31.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最可能位于( )
A.海南省 B.上海市 C.甘肃省 D.贵州省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理论,对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下图示意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体系。据此完成32-33题。
32.图中等级最高的中心地是( )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丁级
33.中心地等级越高( )
A.数量越多 B.彼此相距越近 C.职能越少 D.服务范围越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据此完成34-35题。
34.据图分析,北京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钢铁产业 B.装备制造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农产品加工产业
35.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 )
A.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扩大北京人口规模
C.京津冀独立发展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某村,森林覆盖率 34.2%,生态环境极佳,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该村生产的有机杂粮(不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销往国内外,并建有多栋温室大棚,种植香瓜、食用菌等 20余种有机绿色果蔬。近年来,该村不断探索富民强村之路,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范。
(1)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说明森林具有 的生态功能。
(2)该村利用温室大棚改善了 (填“热量”或“光照”)条件,生产反季果蔬可以提高农户 。
(3)指出该村发展有机杂粮种植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
(4)请列举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海南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具有非常高的旅游价值。图1 示意海南岛等高线、高速铁路和城市分布:图2为海南三亚市著名景点“南天一柱”和亚龙湾沙滩。
(1)据图1可知,影响海南岛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南天一柱”景观是 地貌,亚龙湾沙滩是 地貌(填“海蚀”或“海积”)。
(3)人们海边冲浪时,借助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填“洋流”或“波浪”)。
(4)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海滩宽广,风力强劲,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适合 (填“晒盐”或“捕鱼”)。
(5)我国海域表层海水的温度自南向北 (填“增加”或“降低”)。
(6)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
1.C 2.D
3.B 4.C
5.A 6.B
7.A 8.D
9.C 10.B
11.C 12.A
13.A 14.B
15.D 16.B 17.A
18.D 19.C
20.D 21.B
22.A 23.B
24.C 25.A
26.C 27.D
28.B 29.C
30.D 31.B
32.A 33.D
34.C 35.A
36.(1)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热量 收入(或收益);
(3)生态环境极佳;土壤肥沃;病虫害少;土地污染小;水质优良;土地面积大;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4)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大宣传,打造品牌;加大科技投入。
37.(1)地形
(2) 海蚀 海积
(3)波浪
(4)晒盐
(5)降低
(6)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入海污染物的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