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安市2025年春季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基本的根据”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下是某校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图,据此推测,该路线的主题为
①回望奋斗历程,展望强国宏图 ②见证改革伟业,坚定道路自信
③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④聚焦科技创新,强化使命担当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其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对邓小平理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聚焦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路线设计
②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④提出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②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的彻底否定
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④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提供了参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制定学前教育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国家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法律的与时俱进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G市人大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通过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新模式,切实推动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对该模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群众“点单”:汇聚民意,保障群众参与权
②代表“定单”:行使审议权,切实为民履职
③政府“领单”:执法严明,建设全能型政府
④人大“验单”:组织实施,压实其主体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年6月13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三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政协委员们围绕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协商议政,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②立足界别优势,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治联盟 ④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商君书》有言:“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启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A.从中国实际出发 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C.人民主体地位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技术调查官流动站”是由成都中院首创的知识产权审判一体运行机制化平台,瞄准涉专精特新技术司法保护痛点,整合司法、行政、高校等多元力量整体布局,实现“技术咨询随时、技术人员随地、技术保障全程”。建立技术调查官流动站
①推进了公开审判,化解矛盾纠纷 ②厘清了技术事实,助力案件审判
③壮大了审判队伍,优化司法服务 ④整合了多元力量,提升审判质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调研走过场,拍照忙打卡”“蜻蜓点水过,问题一边搁”……解决漫画《蜻蜓点水》中的问题需要
①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②坚持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束缚
③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④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此举旨在
①创新管理方式,建设高效政府 ②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利企便民
③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④坚持执政为民,激发社会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截至2024年9月,全国公安机关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56.2万余条。一组组数据,彰显了打击谣言、守护真相、净化网络空间的坚定决心和力度。这启示我们
①网络平台应提高信息生产、传播的成本 ②公民积极参与监督,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③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杜绝网络谣言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穿汉服,读古籍,别有韵味”“我能在沉浸式图书馆里泡一天”“最近喜欢上了AI辅助阅读”……如今,全民阅读有了更多“打开方式”。推进全民阅读是基于文化
①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③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④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年4月1日,江汉关博物馆精心打造“纳西族东巴文化展”,精选东巴经书、民俗文物等百余件展品,带观众走进具有千余年历史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世界。举办“纳西族东巴文化展”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②保持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在发展中交融
③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理念、叙事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三头六臂”哪吒新形象,用现代动画技术演绎东方美学,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赢。该电影的成功启示我们要
①融通文化资源,不断吸收外来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
③立足社会实践,坚持守正创新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年6月16日至19日,“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融合发展研修班学员一行40人,走进广安学习考察。来自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打卡文旅地标,体验特色非遗项目,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旅交流盛宴。本次考察有利于
①集中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 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消除隔阂,增进文化认同 ④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十多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坚决纠治“四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推动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激发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自律和自觉,必将持续焕新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直至化风成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时代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召开专门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内外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为使政策最大限度反映民意、保障民生,在反复论证、修改的基础上,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从2021年起就在21个省开展意见征求工作。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表决通过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2024年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9分)
(2)假如你是一名社区干部,为宣传《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请你设计两项活动,给社区群众传达精神、答疑解惑。(要求:可操作,简洁。)(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4年以来,安徽桐城市六尺巷社区深入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德润人心”的基层治理格局:依托“六尺巷 德邻社”党群服务站,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统筹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党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四方力量,构建“一站式”解纷体系,打造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化平台;通过四方联席会议、“夜话物业”等议事平台,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民生诉求,让“小事不出巷、矛盾不上交”,推动社区治理由社区两委“单兵作战”向多方“协同共治”迈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防诈宣传、普法宣传等各类主题活动60多场次,并推出“礼让故事会”“翰墨传家训”等特色活动,将礼让文化传承转化为群众的文明实践行动,共同建设人人奉献、人人幸福的“生活圈”。
该社区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以来,成功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30余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群众满意度达98%,形成了党群“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如何推进基层治理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四川要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近年来,四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主动扛起“上游责任”,以“上游担当”书写巴山蜀水间的绿色诗行:出台四川省首部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破解共性难题,为生态保护注入“协同之力”,如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川渝协同立法;川渝两地联合启动专项行动,治理跨区域环境突出问题,化解跨界河流治理不同步、解决不及时、侧重不统一等症结;打造省级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监管与服务平台,运用卫星遥感、走航车等数智手段,进一步健全“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线上监测与线下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促使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更加精准高效;以“典型案例+情景普法”“VR互动+实验室实验”等沉浸式体验,推动生态环境法治观念融入群众生活,为生态保护筑牢“民心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四川“上游担当”的实践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是历史形成的,其作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击日本侵略,中华民族打的是一场输不起的伟大战争,而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也必须进行新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我们同样输不起。要想不断夺取这场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需要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新时代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政治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A B B A B A D B C D A D D C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
①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开展学习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③开展学习教育是党坚持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评分意见:围绕“党的作风重要性”“党的性质宗旨”“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等核心要点展开,每点3分(理论2分+材料1分);逻辑清晰、表述准确,得1分。
18.(13分)
(1)(9分)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策方向,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改革原则,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确保民主方向。
②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1个省开展意见征求,体现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办法,国务院部署实施,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法定程序将人民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彰显民主的管用性。
评分意见:每点3分(理论2分+材料1分),需紧扣“广泛、真实、管用”及党的领导、人民参与、制度保障等维度;未结合材料,每点扣1分。
(2)(4分)
①举办社区宣讲会:邀请政策专家解读办法内容,现场解答群众疑问;
②设置“政策答疑角”:在社区公告栏张贴办法要点,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值守回应咨询。
评分意见:活动需具备可操作性(2分/项),体现“传达精神、答疑解惑”目标;表述简洁明了,符合社区干部身份,否则酌情扣分。
19.(12分)
①坚持党建引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发挥党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治理提供政治保障。
②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统筹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四方力量,推动“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提升治理效能。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议事平台收集民意、解决民生诉求,实现“小事不出巷、矛盾不上交”,增强群众获得感。
④融合德治与法治,通过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礼让文化活动,既依法解纷又以德润心,构建和谐社区。
评分意见:每点3分(理论2分+材料1分),需涵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以人民为中心”“德法结合”等核心要素;仅罗列理论未结合材料,每点扣1分。
20.(8分)
①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如《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和跨区域协同立法,为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实现“有法可依”。
②开展跨区域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运用智慧执法平台,提升执法精准性和效能,落实“严格执法”。
③通过沉浸式普法活动,增强群众生态法治观念,推动“全民守法”,筑牢生态保护的社会基础。
④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党的领导对生态保护的引领作用,确保治理方向正确。
评分意见:每点2分,需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及党的领导展开;未体现法治与生态保护的关联,每点扣1分。
21.(9分)
①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核心内涵,是激励民族复兴的宝贵财富。
②弘扬抗战精神能为应对新时代伟大斗争(如重大挑战、风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凝聚民族合力。
③有助于传承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力量。
评分意见:每点3分,需紧扣“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励作用”“复兴意义”;结合“新时代伟大斗争”“民族复兴”,扣2-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