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元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元市2025年春季普通高中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建筑,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镌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它超越了
单纯的物质功能,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哲学思考。其独特魅力,根植
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礼乐交融”的社会观,并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吸收、融合、创新,
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并非简单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追求一种“宇宙、自然、
人”三位一体的整体和谐。这种和谐,既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更体现在对“道法自
然”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践行。例如,古代城市的选址与布局,往往遵循“法天象地”的原则,
将天文、地理与人事相结合,构建一个“天人相应”的有机整体。寺庙依山而建,既是对“深山
藏古寺”意境的追求,也是对佛教“出世”理念的物化表达。园林临水而筑,既是对“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思想的呼应,也是对儒家“中庸”之美的空间演绎。园林的营造,则讲究“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自然意境,实现“壶中天地”的审美理想。这
种思想,将自然哲学、生命体验与艺术创造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东方宇宙观。
“礼乐交融”的社会观,则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布局与形制之中。“礼”的秩序与“乐”
的和美,共同构建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规范与审美标准。中抽对称、主次分明,并非单纯的审美选
择,而是对社会等级和伦理关系的空间映射。以北京故宫为例,其沿中轴线展开的布局,严谨规
整,等级分明,体现了“礼”的秩序与威严,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如同凝固的礼乐,演绎着皇权的成严与秩序。而左右对称的附属建筑,则如同众星拱月,烘托着
中轴线的核心地位,强化了等级观念。而其建筑细节中的装饰纹样、色彩搭配,则蕴含着丰富的
象征意义,传递着“乐”的和美与吉祥。这种“礼乐交融”的思想,将社会伦理、政治制度与艺
术审美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四川省广元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19分)
1.C(3分)
2.D(3分)
3.C(3分)
4.①举例子:以网师园“殿春簃”庭院为例,说明苏州园林叠山理水“得天然之趣”;②打比方:将园林移步换景设计比作“宇宙时空流转的微观模拟”,生动阐释“天人合一”思想(4分)。
5.①传承“天人合一”“礼乐交融”的哲学思想,增强文化自信;②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留存历史记忆与审美价值;③为现代建筑创新提供灵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6分)。
(二)阅读Ⅱ(16分)
6.B(3分)
7.B(3分)
8.属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理由:以“指鹿为马”史实为因由,虚构胡亥的噩梦、心理活动及细节对话,丰富情节与人物形象,深化主题(4分)。
9.①直接描写:如“胡亥不觉打一个寒噤”“头痛欲裂”,刻画其恐惧与迷茫;②间接描写:通过赵高的强势(“大踏步走进寝宫”)与百官的附和,烘托胡亥的懦弱;③环境与梦境烘托:以“猛虎入梦”象征赵高的威胁,暗示胡亥的精神压力(6分)。
(三)阅读Ⅲ(20分)
10.D、F、H(3分)
11.B(3分)
12.B(3分)
13.(1)不如开个小口让水流通,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并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4分)。
(2)我从今以后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就大事,我实在没有才能(4分)。
14.①广开言路,倾听民意;②顺应民心,知错能改;③敬畏民众,以德治国(3分)。
(四)阅读Ⅳ(9分)
15.C(3分)
16.①首联“苦雨终风也解晴”:以风雨停歇喻人生困境结束,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交融,“不知为比”;②颔联“天容海色本澄清”:以天地澄清喻本心高洁,景与情浑然一体,妙合无垠(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18.A.走马观花 B.持之以恒 C.截然不同(3分)
19.(甲)如何平衡数字阅读与深度阅读
(乙)定期远离电子设备(4分)
20.不能。“奢侈品”强调深度阅读的珍贵与难得,比“稀缺品”更具情感与价值色彩,更能突出其珍贵性(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21.示例:“那眼睛黑得像夜晚的河水,湿润得像是含着月光”:将视觉(眼睛)与触觉(湿润)、视觉(月光)相通,生动写出母鹿眼神的清澈温柔(3分)。
22.(1)“裹携”改为“裹挟”;“苔癣”改为“苔藓”(2分)。
(2)①删去“几十条”或“灰鼠皮”前加“用”;⑥“矮小如蘑菇”改为“矮小如灌木”(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