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的大门,开始了人生最美丽的春天。下列对青春期理解正确的是( )
①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②我们已经开始承担成年人的责任
③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速度相同 ④个体的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非但不会成为阻碍,反而能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展现出其独特的积极作用。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这句话的有( )
A.小雨的好朋友下学期即将转学,得知这个消息的小雨十分伤心
B.美术课上,小晴专注地画着心中的风景,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
C.午休时间,小芳和朋友们围坐在操场边,分享着彼此的秘密和梦想,笑声连连
D.小浩因为球技不好而被同学嘲笑,愤怒之下,小浩更加努力练球,球技进步飞快
3..以下是某校宣传栏的部分内容:
★我愿你在最美的年华,专注成长,而非匆匆采摘未熟的果实。 ★让我们静待花开,把最美的情感,留给最成熟的那个自己。
以上内容旨在引导学生( )
A.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朦胧情感 B.健康生活,保持乐观积极态度
D.化解烦恼,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C.传递温暖,尊重他人尊严感受
4.有的同学喜欢用不雅语言和别人开玩笑,有的同学总喜欢对他人“动手动脚”。面对这样的行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要明确说“不” ②对伤害自己的行为,要严厉拒绝
③这是同学关系好的表现,不必太在意 ④为了不被打击报复,要沉默不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表是DeepSeek提供的《2025年全球青少年性教育安全报告》(UNESCO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不当渠道及风险分析。
不当渠道分类 占比 主要来源/平台 核心风险
色情网站/成人内容 15%-20% 非法网站、成人视频平台 传递扭曲的性行为认知
社交媒体谣言 12%-18% 短视频平台、营销号 传播伪科学
同伴错误信息 10%-15% 朋友私聊、社群群组 强化偏见
正确获取性知识,青少年可以( )
①参观青春期健康教育展览 ②完全听从同伴信息
③寻找成人网站 ④从课堂、教材、科普读物中了解相关知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某小吃店,只要说出“牛肉面不要牛肉”的暗号就可以免费用餐。某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羽绒服时避免统一款式。这些特别的照顾不仅赢得了受助者的好评,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应。这些做法( )
①呵护了他人的隐私 ②接纳了他人的处事风格
③维护了他人的尊严 ④珍视了他人的劳动付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哪吒2·魔童闹海》动漫电影中,哪吒、敖丙和李靖夫妇等在得知无量仙翁的恶行后,挺身而出,一股作气与仙翁及除妖队展开激烈斗争,令人振奋。在这一电影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胜任感 B.正义感 C.安全感 D.荣誉感
8.“对于有自信而不介意暂时失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对于每次跌倒却能立即站起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生道路上没有所谓的失败
B.自信的人不可能遭遇失败
C.自信的人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全力以赴,不惧失败
D.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
9.“大象躺下是很困难的,躺平更是十分要命的一件事情。同样的,我的人生辞典里没有‘躺平’这个词。”这启示我们要( )
A.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B.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C.青春飞扬,不受约束 D.克服惰性,追求独特
10.异性友谊的最高境界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去欣赏对方。下列观点或做法符合这一“最高境界”的是( )
①异性交往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彼此,不越界
②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③喜欢对方,就应刻意疏远,避免交流,以保持距离
④青春萌动属于青春期“早恋”,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和合”思想是中国儒、道、墨、法等文化流派相互碰撞、渗透、融合形成的人文产物。下列行为中践行了“和合”思想的有( )
行为一:小雨在同学被欺负时挺身而出 行为二:几位同学互相分享解题的思路
行为三:小安为母亲准备了祝福和礼物 行为四:民族文化节中展现不同民族文化
A.行为一和行为二 B.行为一和行为三
C.行为二和行为四 D.行为三和行为四
12.2025年,某市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少先队员深入社区为老年人讲解手机支付、线上挂号
等智能设备操作方法。此活动主要引导青少年( )
A.履行法定义务,强化规则意识 B.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工匠精神
C.学习网络技术,提升媒介素养 D.践行助人美德,传递社会温情
13.“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要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这首歌曲聚焦母女间未曾言明的爱意,以书信对话的形式呈现出各自的内心独白,深情的演唱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这表明 ( )
A.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C.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D.学会合理宣泄,成为情绪的主人
14.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许多闪闪发光、引人深省的古语。下列诗句能体现自尊的是 ( )
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②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某大型文化节目聚焦《论语》《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著作,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将传统经典著作搬上了荧幕,让典籍“活”起来。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独一无二、一成不变 B.与时俱进、全然改变
C.一脉相承、一枝独放 D.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16.一名快递小哥在揽件途中遇见一户居民家中失火,他徒手攀楼救下一家三口,众多网友纷纷为他点赞。快递小哥的义举体现 ( )
①见义勇为,符合道义 ②自尊自爱,行己有耻
③意志坚强,不畏挫折 ④敬畏生命,崇尚正义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以和为贵、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不仅植根于中国人的头脑中,也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这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
A.重民本 B.守诚信 C.尚和合 D.求大同
18.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
②一家餐馆因违反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被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③学校开展反食品浪费法宣传活动
④小明和同学们吃饭时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阅读下面漫画。小张的经历启示我们 ( )
①从小事做起,远离不良行为 ②要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
③要善用法律,应对违法犯罪 ④要调控情绪,听从父母安排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0.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遵守法律。下列行为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 )
①期末考试时,小刚抄袭同桌的答案 ②张某开车时,不礼让行人,乱闯红灯
③开始上课时,小强左顾右盼不听课 ④网上交友时,小红传播好友的隐私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二、探究实践题(共3道题,21题13分22题13分23题14分,共40分)
21.【榜样如光 追光前行】
2024 年11 月 5 日,2023“感动湖南”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登台受奖的“感动人物”中,有为民请命的基层公职人员丁懿;有耕耘三尺讲台的教师刘玲琍、郑宇;有扶危济急的公益行者侯佳、宁联芳、肖柏桥、王欢、谭鉴军;有乡村振兴的守望者胡元明、谢向前、刘小玲;有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逆行者范江涛、彭清林、黄黎明;有为国家荣誉请命而战的张帅坤、赵炳然。
请你分析这些“感动湖南”年度人物的事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些内容。(4分)
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重要性?(4分)
我们如何做传统美德的践行者?(5分)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多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截止2024年6月底,我国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4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303件、行政法规598件,地方性法规 1.4万余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编纂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民法典;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法律相继制定出台;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领域的法律进行了系统全面修订;网络信息、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加强。发挥立、改、废、释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4分)
(2)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3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有何重要意义?(6分)
23.民法典的颁行,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民法典,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维护公民享有宜居的生存环境的权利;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民法典,有利于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弥补“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将“霸座”“霸铺”“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入编民法典,目的在于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将“保护生态环境”“人格权”“霸座”写入民法典,体现出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8分)
我们青少年能为完善法律体系做些什么?(4分)
材料二 某中学计划开展一次“学法守法”主题月活动,学生会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不仅向各个班级发放了活动通知,还准备拟定一些活动来营造活动氛围。
请你帮助学生会拟定一项活动形式。(2分)
道德与法治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A C A B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B D C C D D C
21.(1)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2)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3)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1)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2)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3)答: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1)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2)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3)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