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练习一、单选题1.“××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自开业以来,在未经知名品牌“铂爵旅拍”注册商标权利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在经营场所门头招牌、店铺内制作使用铂爵、铂爵婚纱摄影标识,并在微信头像宣传中使用铂爵旅拍标识,在抖音宣传中使用铂爵旅拍、铂爵旅拍婚纱摄影等文字及标识。对这一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①“××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权②“××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涉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欺骗误导消费者③“××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擅自使用“铂爵旅拍”的商标,实施了混淆行为④“铂爵旅拍”可要求“××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消除妨碍,并赔偿经济损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公平竞争、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原本就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放松要求,甚至突破底线、逾越红线。下列企业行为触及市场竞争红线的有( )①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②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③在城市繁华地段对滞销商品加大力度进行合法合理的有奖销售④对商品的性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开展商业宣传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以来,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聚焦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等重点民生领域,深入开展广告监管“清风”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之所以严肃查处,是因为虚假违法广告(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是诋毁对手商誉的行为③违背市场诚信和公平原则 ④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通知》强调不得通过“偷梁换柱”“强制捆绑”“静默下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APP,不得仅以服务体验、产品研发、算法推荐、风险控制等为由,强制要求用户同意超范围或者与服务场景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由此可知( )A.“偷梁换柱”擅自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名誉和隐私权B.“静默下载”属于典型的“搭便车"行为,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C.下载安装APP时,相关部门应该要求网络运营商停止使用格式条款D.“强制捆绑”要求用户授权,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5.王某购买了某款轿车,购买后不久发现该轿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但4S店拒绝按“三包”规定进行处理。因此,王某在某大型网络论坛公开发表评论,如实陈述自己购买新车的情况,4S店认为王某损害其名誉权,将王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公开批评4S店,侵犯了4S店的名誉权②王某的言行属于正当行使民事权利③王某的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④该网络论坛和王某构成共同侵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年4月9日大学生微创营举行14所高校21支微创业团队参训,本次微创营以“自主创新与智能制造为主题,通过青年创业案例分享、商业模式画布培训、投融资专题培训、项目路演与展示和总结会,切实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问题导向的创业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①可以创办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②经营中发生劳动纠纷,可直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③可申请具有独特性标志的合法注册商标,切不可“搭便车”④依法领取营业执照,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变更经营范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部分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 国家加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经营者守法、行业自律、消费者参与、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共同治理体系。 第四条 国家统筹推进消费环境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上规定能够( )①促使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②强化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职责,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③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避免消费投诉、举报④营造更加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确保消费规模的扩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江西南昌大学毕业的刘强与同学三人登记注册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从事产品开发。凭借专业的技能逐渐打开了市场,第一年销售额超60万元。他们深知依法纳税是义务,便到当地税务部门去咨询,应当得到的正确回复是( )①“合伙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应缴纳企业所得税”②“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③“刘强等人成立的合伙企业应对60万元销售额按6%缴纳增值税即3.6万元”④“为避免重复征税,对合伙人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某市一公司在其经营的网店上销售的微压锅、大容量高压锅、汤锅等商品标注有“苏泊尔品质”字样,擅自利用苏泊尔品牌效应进行推广宣传,实际销售21单,货值金额合计2971.2元。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述公司的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下列对该案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公司实施的商业混淆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该公司损害苏泊尔的商业信誉,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③若该公司认为处罚结果不合理,可在有效时限内提起民事诉讼④若该公司选择诉讼维权,但对诉讼结果不满意,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事件。安徽某食品公司所销售的“泰国茉莉香米”,其包装上注明原料产地是泰国,但实际为本地所产,且该公司的香米由香精勾兑而成。该公司( )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②侵害了专利权,属于“搭便车”行为③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④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应停止销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校园贷、共享单车、网络订餐等成为近几年消费者维权的热点。消费者维权依据的一部重要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障法》12.近年来,我国增值税税率持续下调,如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率。增值税税率持续下调目的在于( )①降低经济主体税负,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③减少重复征税,增强经济主体纳税意识 ④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渠道,提高经济主体社会责任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1年5月10日,某两家教育辅导机构因在其网站进行虚构教师任教经历、引用不真实用户评价等虚假宣传,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分别处以250万元顶格罚款。两家机构被处罚是因为( )①其行为属于典型的“搭便车”,构成侵权②通过虚假交易妨碍其他商家合法提供服务③利用欺骗性商业手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④违背公平竞争和依法诚信经营的市场规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有网友爆料,鱼跃医疗同款血氧仪“之前官网88元购物节实际94元到手,最近涨到299元”,还有网友称鱼跃官方旗舰店下单的产品已经到了中转站却被召回……2023年1月31日,因哄抬血氧仪价格,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被罚款270万元。鱼跃医疗这种行为( )①属于“搭便车”,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②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③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属于不正当竞争④违背诚信原则,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前不久,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被要求扫码点餐。她提出用传统纸质菜单,被店员 拒绝。而点餐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需要获得“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并且只能 允许不能拒绝。罗女士认为火锅店的行为不合法,于是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餐厅停止侵权。判决书中明确提到:扫码点餐应是可选项,而不应该成为唯一选项。该判决说明( )①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②消费者扫码点餐即向经营者发出要约,需经营者作出承诺,该合同才生效③经营者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④经营者只提供扫码点餐并强制获取消费者信息,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某日用化学品厂在电视台发布一则广告,用对比的手法宣称:用其他各种洗衣粉或洗涤剂30分钟也洗不掉的污斑,用了该厂生产的洗洁剂仅5分钟就洗干净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该日用化学品厂在电视台发布这则广告( )①诋毁了其他厂家商业信誉 ②本质上是不正当竞争③是“搭便车”的混淆行为 ④侵犯了其他厂家的商业秘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市食药监管局发布消息,分别对该市两家食品公司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两公司罚款合计人民币2428.5万元。同时,将其中一家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纳入该市食品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两家公司先后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采用拆除包装、再加工并重新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方法予以生产、 销售。材料二 某机构做了关于“消费者维权 意识调查问卷”的网上调查,消费者“一旦遇到消费纠纷是否会想到主动维权”的调查结果如下:17.74%的人选 择了“据理力争”,8.06%的人选择了 “很少主动维权”,72.58%的人选择了 “看事情的大小来决定”,1.62%的人没 有做选择。(1)材料一中两家公司侵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 (2)根据材料二的数据,概括或推断接受调查的网民的主动维权意识如何。你是否赞成这种意识 从消费者维权或生产目的的角度加以评析。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脐橙产业是赣南农业的主导产业,赣南脐橙品牌连续10年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水果类榜首。近年来,市场上侵害赣南脐橙品牌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案例:个体工商户张某销售的赣南脐橙包装箱上标有“脐橙的功效:防癌抗癌、延年益寿、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清火养颜、软化血管”等宣传语。(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案例中的行为进行评析。(2)请你为个体工商户张某如何经营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4年7月,网络主播王某多次在直播间虚构其带人解救受困女孩的故事:小女孩“玲玲”因疾病急需手术治疗,但“玲玲”的继母“大美”以钱财均押在玉石上为由表示无能为力。经王某周旋,“大美”同意委托王某代为卖玉,所得货款用以支付“玲玲”的医疗费用。王某遂在直播间向粉丝宣称“大美”家玉器,以低价出售,筹集“玲玲”的医疗费用。李某在浏览视频过程中,出于同情,于2024年8月在直播间购买了玉手链等33件商品,支付价款合计10328.1元。后李某发现这些商品都是假货,同时发现王某与故事涉及人员“玲玲”“大美”等共同就餐庆祝,遂在直播间大骂王某,公开了王某家人的各种信息,并标明是“一家骗子”。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王某返还购物款10328.1元,并公开道歉。王某认为李某侮辱自己及家人,不能答应请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此案中王某和李某的行为及后果。2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河南许昌的“胖东来”商超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优质的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口碑。然而,爆红的“胖东来”近期却麻烦不断,这家从40平米小店起家的零售标杆,正经历着网红化带来的甜蜜与阵痛。事件一 事件二4月,网红“柴怼怼”发布多条视频,声称“胖东来”真正的利润来源是玉石销售,还称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牟取暴利,且公开贬低胖东来的产品质量。“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规定明码标价”“被随机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进货手续齐全,进货台账完备,鉴定机构具有合法资质,鉴定证书有效”。许昌相关部门的这一检查结果,为胖东来“讨”回了公道。人民网发文指出,正常运转的社会离不开监督,健康发展的企业也离不开“啄木鸟”。但是,不能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更不能传播不实信息干扰企业发展。依法打击“乱怼”行为,民企才能“大胆闯放心干”。 5月,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高调开业,却因与“胖东来”仅一字之差,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5月2日,“胖东来”向“胖都来”寄送律师函,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投诉书。法律专家分析指出,“胖东来”注册于1997年,构成在先权利,而“胖都来”的命名和LOGO设计已超出合理商业创意范畴,可能面临百万级赔偿。新华社发文指出,商家妄图通过模仿知名品牌,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取流量与关注,进而实现获利。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认可。结合材料,运用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知识,谈谈你对“乱怼”“碰瓷”行为的认识。《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D C B A D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A D C A A17.(1)两家公司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权。理由:两家公司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重新加工并销售,未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过期食品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2)根据材料二的数据,接受调查的网民主动维权意识较低。不赞成这种意识。从消费者维权角度看,主动维权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从生产目的角度看,消费者维权有助于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最终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赢。18.(1)案例中个体工商户张某宣传脐橙具有防病治病功效,夸大了脐橙的食用功能,构成虚假宣传,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①依法诚信经营,遵守规则,公平竞争。②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19.①经营者应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不能进行不正当竞争,不能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王某多次虚构解救受困女孩的故事,卖玉筹款,构成欺诈。②经营者应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王某售卖假货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应承担民事责任。③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李某以侮辱方式侵犯了王某及家人的人格权,公开王某家人的各种信息侵犯了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应承担侵权责任。20.①“乱怼”不符合客观事实,是商业诋毁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乱怼”破坏了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应坚决反对。②“碰瓷”是“搭便车”、混淆行为,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胖都来”行为既损害“胖东来”的商业信誉,又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应当遵守规则,依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