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增强安全意识 同步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增强安全意识 同步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身边的“安全”
为什么要开展这些安全教育?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上好生命“必修课”
之安全意识如何伴我行?
CONTENTS


子议题1:安全意识为何莫小“视”?
子议题2:安全意识如何入“心”间?
总议题:上好生命“必修课”
之安全意识如何伴我行?
安全意识
为何莫小“视”?
某校七年级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契机,开展“追寻长征迹,礼赞新中国”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开始前,老师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同学们识别安全标志,感悟安全提示语。
安全标志
知多少?
安全标志
知多少?
安全提示语
议一议
①你还知道哪些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请与同学分享。
②结合某条安全提示语的内容,感悟为何要增强安全意识?(比如:人人讲安全,幸福千万家;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安全不是小事,是生活的底色,
绘出美好画卷。
安全无小事,警钟须长鸣,
人人讲安全,幸福千万家。
知识总结
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P67蓝字、P69
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③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安全意识
如何入“心”间?
两位同学对此次安全教育,
却有不同的看法。
我的游泳技术很好,我不会在河里溺水的。
学校实验室的墙上贴着安全须知,虽然我没有认真读过,但也没有出过事,不必太在意所谓的安全教育。
议一议
①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第一位男同学:游泳技术很好和不会在河里溺水,并不具备因果关系,河道水情复杂,安全性难以保证,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人员未必能及时赶到,不能因为技术高超而盲目自信,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每年的6到8月,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根据“2023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青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到了其中的56%,且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
议一议
①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第二位女同学:这种想法存在侥幸心理,以往的安全不是未来安全的保证书,如果继续不按照实验室安全须知操作,很有可能在以后的实验中意外受伤。这两位同学均缺乏安全意识。
②就此说说我们应怎样增强安全意识?
启示: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研学旅行中,小程看到路边有共享电动车,于是跟小鹏说,晚上偷偷溜出来骑电动车兜风啊!再去喝两杯!
①小鹏应该去吗?为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九条:...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议学追问
②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十四条:未成年学生旷课、逃学的,学校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有关情况;无正当理由的,学校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督促其返校学习。
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保护好我们的生命,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他人的生命。
启示: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研学归来后即将迎来一个小长假,通过研学旅行,老师感觉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要求同学们一起制定假期安全提示。(请你将下列安全提示补充完整)
食品安全:
居家安全:
旅游安全:
交通安全:
网络安全:
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
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
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
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不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轻信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注意防范游戏充值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情形。
看完这份长长的安全提示,小程对此感叹,好不容易放个假,我的生活方方面面都被限制住了,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
提示:安全提示是对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因素的提醒和对生命的保护,我们应自觉自愿遵守安全提示的要求,在心里埋下增强风险意识的种子。
启示: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知识总结
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P69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思维导图
增强安全意识
原因
做法
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
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规则意识
增强风险意识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新独家原创)七年级学生小明说:“超市、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有安全疏散通道的标志。只要到这些场所,我就要先找这些标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没有必要,这些场所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B.有必要,这是安全意识强的表现  
C.有必要,这样就能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  
D.没有必要,只要发生安全事故,跟着人流走就行
解析:材料启示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B正确;A、D判断错误,“不会”“只要……就……”说法绝对;C判断正确,但理由错误。
B
随堂练习
2.(新中考·教材素材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上述条文的规定(  )
A.是为了限制未成年人的发展  
B.是对未成年人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C.能保证未成年人不受到任何伤害  
D.要求未成年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解析:题文中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是对未成年人自
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不是为了限制未成年人的发展,B正确,
A错误;“任何伤害”说法绝对,C排除;D不符合题意。
B
随堂练习
3.(2024河南上蔡期末改编)晓伟的网友建议他参加“刷单业务”赚零花钱。晓伟开始刷的几单,对方立刻返还了本金,还支付了佣金。于是晓伟相信了对方,加大了刷单的金额,并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结果被骗走了两千多元。这警示我们(  )
A.理性结交网友,增强风险和防范意识  
B.拒绝网络交友,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C.制定法律法规,打击网络交友骗局  
D.保护个人隐私,提供虚假身份信息
解析:题文中晓伟刷单被骗走了两千多元,这警示我们理性
结交网友,增强风险和防范意识,A正确;“拒绝”说法绝对,B
排除;C是国家的做法,不符合题意;网络交往要有一定的自我
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D错误。
A
随堂练习
4.(2023湖南邵阳中考)《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因溺水造成伤亡位居我国0—17岁年龄段首位,占比高达33%。材料表明(  )
A.会游泳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  
B.游泳有危险,应禁止青少年游泳  
C.加强防溺水教育可避免溺水事故  
D.应提高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要树立生命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防溺
水安全意识,D正确;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溺水事故,A错误;游泳
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B错误;C夸大了防溺水教育的作用。
D
随堂练习
5.(2024山东潍坊潍城区期末改编)2023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实现急救教育试点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这一做法(  )
①能保障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
②有利于学生增强生命安全意识
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④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题文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学生增强生命安全意识,敬
畏生命;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守护生命,②
③正确。这并不能保障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①错误;这一做
法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无关,④排除。
C
随堂练习
6.(2024北京丰台区期末改编)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某校举行“生命安全我守护”的主题活动,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必修课”。
活动 活动内容
应急救护进校园 制作急救手册,宣传急救知识
心理健康助成长 举办心理讲座,正视心理问题;情景剧表演,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解析:1.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2.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