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探究: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3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探究: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30页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学习目标
学习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导入
第三节 探究: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液化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液化的定义及其特点。
2.知道气体液化有哪两种方法。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并能用学习的知识进行解释。
学习导入
荒野求生——制作淡水
没有淡水
如何活下去
学习探究
1. 真正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2.“白气”、白雾、露珠-------液态小水珠
3. 白霜、霜、冰花、冰晶-------固态
气态 液态
液化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壶中的热的水蒸气
遇冷放热
液化
小水滴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热的水蒸气
遇冷放热
小水滴
液化

嘴巴中呼出的热的水蒸气
小水滴
遇冷放热
液化
思考:为什么春夏嘴巴不会呼出“白气”?
冬天嘴巴呼出“白气”
空气中的热的水蒸气
遇冷的冰棒放热
液化
小水滴
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思考: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
向下飘
1.所有的白雾、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2.只有热环境下的热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
3.冷的水蒸气遇热不会发生物态变化, 只会变成更热的水蒸气。
小结
露珠
眼镜
镜子
回南天
热的水蒸气
遇冷放热
液化
小水滴
生活中的各种“出汗”现象
从冰箱拿出的易拉罐的外面总是有一层小水珠,擦拭干净后很快又有,是为什么?
从冰箱拿出的易拉罐温度很低,环境中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想一想
总结:所有的“出汗”现象都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教室的窗户玻璃会“出汗”吗?冬天,夏天出汗的位置一样吗?
夏天:小水珠在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在内表面;
汽车车窗同理!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液化
放出
水汽化吸热

液化
一、液化现象产生有什么条件?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二、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总结: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液氢箱
液氢箱
火箭
压缩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的实际应用
1.为什么100 ℃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100 ℃的水更严重?
2.为什么温度计插入烧杯中的那段上有一层水雾,不便于我们读数?
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成水
3.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为什么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
防止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水蒸气遇到皮肤先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想一想
1.为什么向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而向手吹气手会感到冷呢?


2.两个相同的水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根据图中的情景,你能判断出哪个房间的气温较高吗?
想一想
想一想
夏天小明家里的空调坏了,聪明的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把家里的冰箱门打开,不就可以完美替代空调吗?
液化放热
液态的制冷剂经蒸发器吸热汽化
气态的制冷剂经冷凝器压缩液化放热
汽化吸热
制冷剂特点:极易汽化与液化,相当于热量的搬运工
冰箱原理
课外扩展:了解制冷剂氟利昂的危害与臭氧层空洞
   1.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
  2.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有致冷作用;
  4.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
  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总结
液化小实验
你能解释实验的原理吗?
课堂小结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液化放热
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的是 (  )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白气”
B.闷热的夏天自来水管上出现水珠
C.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屋内,眼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看见冰棍旁出现“白气”
A
2、 水烧开后会在壶口喷出“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白气”离壶口处有一段距离,是因为壶口处的温度较  (填“高”或“低”).
液化

3、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例如: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研究水蒸气的液化,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如图乙所示)是在常温下采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到钢瓶中的.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4、馒头是北方人的一种主要食品。蒸馒头是利用了(  )
A.水沸腾吸热     B.水沸腾放热
C.水蒸气液化吸热 D.水蒸气液化放热
D
5、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玻璃窗户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下列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B
学习目标
1.知道液化的定义及其特点。
2.知道气体液化有哪两种方法。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并能用学习的知识进行解释。
看看你掌握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