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试卷满分:100分 时量:75分钟一、单选题(共 12题,每题 2分,共 24分)1. 流感嗜血杆菌有多种类型,某种 a型流感嗜血杆菌为四环素敏感型,某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为四环素不敏感型,将该种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细胞提取物的某种物质加入 a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培养基中出现了部分对四环素不敏感的 a型流感嗜血杆菌。推测这种物质可能是( )A.蛋白质B.多糖C.四环素D.DNA2. 做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时,不是必须考虑的一项是( )A.亲本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分配D.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3. 下列有关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B.用 标记噬菌体时,应先用含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C.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遗传特点4. 人的 X染色体和 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和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 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遗传与性别无关C.若某病是由位于 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 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5. 图中 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 B、C地区(t1、t2 表示不同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留居在 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会发生改变高一生物 第 1 页(共 6 页){#{QQABKQShxwAwkBYACA6aF0WaCQiQsJMSLYoOAUCQqAQKSRFIBAA=}#}B.乙、丙两物种的形成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C.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两地不同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D.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甲、乙、丙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6. 我国考古学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用现代人某个特定的 DNA序列,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 DNA从土壤沉积物中识别并分离出来,获取了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新证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特定的 DNA序列可能是人类特有的一个 DNA序列B.选择特定的 DNA序列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 DNA序列C.识别古人类 DNA的过程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D.经测序发现,古人类细胞质 DNA 与现代人相同,说明两者在基因上有一定的共性7. 关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核糖体上只有一个 tRNA结合位点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C.一个核糖体上可以同时结合多条 mRNA以便同时合成多条肽链D.与 DNA复制相比,翻译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A-T8. 下列遗传、变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豌豆 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果蝇由“正常眼”变成“花斑眼”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通过化学诱变处理大肠杆菌可能引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9.下列有关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摩尔根等利用果蝇眼色遗传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孟德尔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10.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解剖学、胚胎学等均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证据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形成了新的物种D.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头发的秘密:《诗经·小雅·都人士》描述京城贵族男女: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彼君子女,卷发如蛋”。意思是有的人头发稠密而直,有的人卷发犹如蝎尾翘。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为直发,有的同学则为自然卷。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自然卷基因(D)相对直发基因(d)为显性。11.下列选项与同学之间直发和自然卷在遗传学上关系相同的是( )A.牛的粗毛和黄毛B.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C.某同学手指甲长和指甲短D.豌豆的白花和紫茉莉的紫花高一生物 第 2 页(共 6 页){#{QQABKQShxwAwkBYACA6aF0WaCQiQsJMSLYoOAUCQqAQKSRFIBAA=}#}1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公开课中,学习小组进行了两自然卷夫妻(他们的父母均有一方为直发)产生下一代的头发情况的模拟实验。学习小组用大小相同、标有 D或 d 的小球和甲、乙两个布袋开展模拟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甲、乙中各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A选项操作的统计次数越多, 结果越接近 DD: Dd: dd=1: 2: 1C.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布袋,每次抓取统计后,需要将小球放回布袋中D.甲、乙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其中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且甲乙中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二、多选题(共 4题,全对 4分,选不全 2 分,错选 0分,共 16 分)13. 某二倍体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甲所示。乙、丙是该种生物发生变异后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丁、戊是甲产生的个别配子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甲相比较,乙个体一般较弱小,且高度不育B.乙、丙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乙可以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丙可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C.配子丁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 b转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D.配子戊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 A或 a缺失Y Y14. 某种小鼠的毛色受 A(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 对 A、a为完全显Y Y性,A对 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 A A 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 YA.若 A a个体与 A A个体杂交,则 F1有 4种基因型YB.若 A a个体与 Aa个体杂交,则 F1 有 3种表现型C.若 1只黑色雄鼠与若干只黄色雌鼠杂交,则 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 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 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15. 某种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所结籽粒颜色受 A/a、B/b、D/d和 R/r四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如图所示。现有某植株自交子代中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籽粒,其中紫色籽粒占 27/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株的基因型存在 4种可能高一生物 第 3 页(共 6 页){#{QQABKQShxwAwkBYACA6aF0WaCQiQsJMSLYoOAUCQqAQKSRFIBAA=}#}B.该植株能产生 8种不同类型的配子C.该植株自交子代中红色籽粒占 9/64D.该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色籽粒占 1/816. 人类视网膜能感受红、绿、紫三种颜色,若感受不全这三种颜色称为色盲,对这三种颜色的感受度低称为色弱。已知这一性状受 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 B、B1和 b的共同控制,B为正常基因,B1为色弱基因,b为色盲基因,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 B>B1>b。如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B1 bA.Ⅰ-1和 I-2的基因型分别是 X Y,X XB.Ⅱ-1和Ⅱ-2都有可能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C.Ⅰ-1和 I-2再生育一个儿子色觉正常的概率为 50%D.若一个基因型与Ⅰ-1相同的男性和Ⅱ-2结婚,生育的女儿可能为色弱三、简答题(5 题,共 60 分)17. 鹿、河马和鲸的进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______,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可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证明。(2)某足够大的河马初始种群中,等位基因 A和 a的基因频率均为 0.5,一段时间后,a基因频率变为 0.05、A基因频率变为 0.95,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则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两点);若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生存力相同,则种群中 a基因不能被完全淘汰的原因是______。如果种群中某一只河马的体色发生了变化,______(填“能”或“不能”)代表发生了进化。18. 研究者在对小鼠细胞分裂研究的相关实验中发现,蛋白质 CyclinB3 在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控作用。下图中①是基因型为 AaBb的雌性小鼠卵原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②-⑥是①的各分裂时期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②④细胞有可能同时在该动物的______(填器官)中观察到。①-⑥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填序号);基因 A与 a在______时期分离。(2)①按图中减数分裂过程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高一生物 第 4 页(共 6 页){#{QQABKQShxwAwkBYACA6aF0WaCQiQsJMSLYoOAUCQqAQKSRFIBAA=}#}(3)研究发现,CyclinB3 缺失导致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分裂Ⅰ中期,从而无法进入减数分裂Ⅰ后期,猜测 CyelinB3在减数分裂中所起的作用:______。19.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基因型 AA---- Aa---- aaB_ _ _;aa_ _D_ aabbdd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20. Ⅰ.如图表示某种植物 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④表示物质或结构。 Ⅰ、Ⅱ、Ⅲ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1) 过程Ⅰ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Ⅱ、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④结构中______(填序号)存在碱基互补配对。(2)①~④结构中________(填序号)中含有核糖结构,另外上图__________中也含有核糖结构。(2) Ⅱ.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 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 CFTR 蛋白在 Cl 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3)在正常细胞内,Cl 在 CFTR 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 Cl 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 ,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4)研究表明,大约 7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编码 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 3个碱基,导致 CFTR 蛋白在第 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使 CFTR蛋白转运 Cl 的功能出现异常,这表明了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高一生物 第 5 页(共 6 页){#{QQABKQShxwAwkBYACA6aF0WaCQiQsJMSLYoOAUCQqAQKSRFIBAA=}#}21. 果蝇的亮红眼和朱红眼两种表型分别由两种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控制亮红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分别用 a、b表示,眼色表现为亮红眼或朱红眼的个体均被称为突变型。为探究两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染色体,以纯合亮红眼雄(♂)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雌(♀)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变异):子代 表现型野生型 突变型F1 77♀ 73♂F2 63♂:60♀ 102♂:98♀(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进行实验,通过______(填科学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根据表格中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可初步判断基因 A/a、B/b中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突变型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4)设上述杂交实验为正交,可通过选择______作为亲本进行反交实验来验证(3)中得出的结论。高一生物 第 6 页(共 6 页){#{QQABKQShxwAwkBYACA6aF0WaCQiQsJMSLYoOAUCQqAQKSRFIBAA=}#}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A B D C B C A C B D ABC AC BC AB17 每空2分,共10分。(1) 河马和鲸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之间的碱基序列或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大小(2) A基因控制的河马性状更运应环境、河马的生存环境对河马的性状进行定向选择 由于Aa能适应当地的环境,进而使得a基因以杂合子的形式保存下来 不能18每空2分,共10分。(1) 卵巢 ①②④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 aB或AB(3)促进同源染色体的分离19,、每空2分共12分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8 1/5 AaBbDd 乳白花20、每空2分,共16分(1) 半保留复制 1分 边解旋边复制1分 转录、翻译 ①和④(2) 2和④ 核糖体3 主动运输 加快4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21、每空2分,共12分(1)假说-演绎法(2)F1性举性状表现不同(或F1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3) a在常染色体上,b在X染色体上 8 1/2(4) 纯合亮红眼雌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雄果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docx 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