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金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
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千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
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千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
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
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
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
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
中国建筑的“文法”。…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
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材、檩、门、窗、培、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
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
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
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
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糊、一轩、一接。…它们
高一语文第1页共12页
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
“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红接梦》在建筑上取得了辉的成就。从对大观国中国林建筑的描写,可以概括出中国
传统建筑使用的几种手法。
在《红楼梦》中,对比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建筑形制形成对比。一个大观园,
仅一水之隔,却是两种不同的景致。稻香村“里面数楹茅屋”,省亲别墅“金辉兽面,彩焕
螭头”。从金辉大殿到荒野茅舍,各种不同档次的建筑对比,使得大观园色彩斑烟,对比鲜
明。其次,建筑形态形成对比。曲与直的对比,如“或长席曲洞”:方与圆的对比,如“或
方厦圆亭”。再次,建筑布局对比鲜明。贾府沿纵向轴线布置,讲究对称和严谨,为的是适
应家居礼仪以及婚丧嫁娶、接人待客的需要:而大观国的布局却体现着一种自由的思想,雷
池堆山,种竹栽柳,为的是满足封建贵族的休闲、静养的需求。匀称和自由,“此两种传统
之平面部署,在不觉中,含蕴中国精神生活之各面,至为深刻”(粱思成语)。对比手法的
运用对于丰富建筑造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亦是功不可没。
中国古代日常家居较现代人隐蔽。就是普通四合院有两进、三进之说。大宅子更是经仪
门、垂花门重重,才到正房居室。如果家有来客,妇女们要回避。于是,古代的建筑不会进
门便是起居之所,总是讲究个遮掩、过渡。如四合院大门前的影壁。作为庭院建筑的一部分,
影壁除遮蔽视线外,还有挡风、装饰等作用。赏政游大观园,开园门便见“一带翠嶂挡在前
面”,且看贾政对此山的评价:“非有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此言虽出自贾政之口,实为曾雪芹的造园观点。遮掩手法在古代建筑中大到院落,小到一厅
一舍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中国古人认为完美的图林景观应该与周图的环境浑然天成,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意境。《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精郁的花草树木和激滟水光的映
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
和山石花木交相挥映,极富自然情趣。同时,中国建筑荣尚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尽量
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大观园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调,都渗透着主人的个性特征。如
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
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再如黛
高一语文第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