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明文专题阅读1、能判断说明对象,学会分析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等; 2、总结语言赏析技巧,提高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3、能够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答题。知识梳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或阐明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 对象 定义: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判断方法: ①看题目。部分说明文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因林》《蝉》的标题正是它们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括句或中心句。说明文往往在这样的句子中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如《梦回繁华》第一段最后一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点明说明对象。 ③逐段阅读,总结概括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 定义: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判断方法: ①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往往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抓关键词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等。 ③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说明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特征:结构坚固) ④根据每段段意归纳整合。抓住段落中心句或连接词,将每段段意进行归纳整合,从而得出说明对象的特证。二、概括说明内容题干示例 答题思路如何概括说明文的说明内容? 1.要抓住说明对象,找准其特征。 2.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准中心句和关键句。 3.对于非“总一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注意:“说明内容”并不等同于“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事物或事理,一般用词或短语来表达;说明内容是“说明对象”加上“特征”,一般用句子来表达。如何明确某段的说明内容 1.找中心句。 2.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分析段落结构,弄清其是“总一分”式还是并列式。 3.表述时要找对主语。答题方式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 形式为:这篇说明文介绍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事理说明文:一般从事理的含义、特点等方面加以概括。 形式为:这篇说明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注意】1.如果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了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2.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三、理清说明顺序【设问形式】①本文或某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②本文或某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解题思路】(1)抓关键词,判断顺序 ①时间顺序:抓表时间的词语,如年代由古到今,季节由春到冬,时间由早到晚等。 ②空间顺序:抓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词语,如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到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 ③逻辑顺序:抓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如“总”“因为(由于)……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2)划分层次,理清关系 ①划分层次。②概括层意。③理清逻辑关系。【答题格式】①指出说明顺序。②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顺序。文章首先介绍了……,然后介绍了……,最后介绍了……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设问形式】①全文或某句段运用了……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②说明作者是如何对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答题公式】说明方法+好处+事物特点类别 作用(答题规范)举例子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说服力)。列数字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等一系列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作比较 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征(道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打比方 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生动有趣。下定义 这句话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类别 这句话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分门别类(分为×类),条理清晰地说明……。引资料 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诠释 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易于理解。摹状貌 这句话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事物的……特征。列图表 这句话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明了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修饰限制性词语 表程度 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一定、任何 “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但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并不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表推测或估计 大概、大约、约、左右、也许、可能、看上去 “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只是估计,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表时间 目前所知、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一直 “在当时”限定了时间,说明了xx只在当时是xx,但现在不一定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频率 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 “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表范围 全、都、大部分、大多、大多数、大面积、少数 “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数量 之一、多、有余、很少 “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关键词语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准确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生动形象性修辞手法的使用 判断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举例 如:《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传语”“暗示”“唱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表达方式的使用 判断方法 使用叙述、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举例 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解题思路】首先指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或生动性。其次具体分析。准确性、严谨性 ①解释词义,表……,起限制作用。 ②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内容;说明事物……特点。 ③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科学性)。生动性 运用××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或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词语,生动传神地描摹了事物……特点或景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一、(24-25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进度条,数字化时代的安慰剂①上世纪,家用电脑的加载进程没有任何提示。想象一下,你想玩个电脑游戏,但是点击图标之后,电脑没有任何回应,你感觉有点犹疑不安,考虑着要不要再点击一次,甚至怀疑电脑是否在运行,你能做的只有不知尽头的等待。如何解决电脑用户等待中产生的焦虑呢?1985年,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布拉德·迈尔斯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使用进度条。②迈尔斯通过实验,让人们意识到看似不起眼的进度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找来两组学生分别在有或无进度条的情况下操作电脑,最后有86%的学生反馈说他们喜欢有进度条的设计,只有有一个指标在那里,才可以让他们不至于在电脑前坐立不安。进度条可以化身为用户的安慰剂。③进度条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研究人员曾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提供进度信息,另外一组则没有。结果发现,提供进度信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时提升准确率,减少反应时间,并且更有干劲,所需的休息时间也会更少。④进度条为何会起到这些作用呢?这还要从人对时间的感知说起。人体不存在直接感知时间的器官,身体内部的一些节律可以给人以时间感,比如心跳、饮食和睡眠等,这使得时间知觉的主观色彩极强。如果遇到无预期的等待,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在使用电脑时,一般超过2秒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否则用户会失去耐心离开当前页面。⑤进度条显然更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研究者发现,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如把整个进度条平均分割成很多个小切块,进度条按照一个个切块向前推进时,在相同速度下,切块的长度越小,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也就是说,改变时间知觉后,进度条就能让人“忍常人所不能忍”,从而大大降低用户退出程序的风险。⑥进度条的出现源于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难以忍受,和对掌控感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走向。面对不确定性,有人选择在人生里制造出自己专属的进度条:定下详细目标,树立里程碑,时时注意当下进度。还有人则选择拥抱全然的未知,鼓起勇气,忍着不适,迈入迷雾笼罩的黑暗荒野。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祝你好运!(有删改)1.小语同学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了文章①—⑤段的内容,请帮她补充完整。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小文读了本文后,认为第⑥段有些多余,请你提出反驳的理由。4.希沃白板的计时功能是一种改良版的进度条(见图),王老师常常用此功能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你觉得王老师的做法好不好?请结合本文与生活经验说说理由。二、(24-25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门楣上的文化瑰宝①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述说着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②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到老字号商铺“稻香村”、“张一元”,再说到皇宫寺庙的“太和殿”、“雍和宫”,就会感到匾额离我们并不远。它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传统象征,既是人文风景,更是历史印记。③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简称为匾,古代“匾”写作“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④匾额习俗的形成源于古人对门的重视。在古代,门被称为“衡门”,是一种领地的标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在衡门上放置猎物作为其领地的风俗。当部落发展成为国家,氏族首领化家为国,衡门上的标志也简化成为文字,成为国号。我国古代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国号为商,《诗·商颂·玄鸟》中曾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字的甲骨文极像衡门之上放置鸟牲。⑤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由于匾额在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⑥匾额广泛流传,由官方传至民间是从唐末开始的。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匾额就更多了。⑦俗语道“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流入民间的匾额逐渐成了商家的招牌、店铺的品牌。著名的招牌,实际上也就是著名的商标,它往往同优质的商品联系在一起,同顾客的认同感、信任感联系在一起。⑧20世纪30年代,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曾因债台高筑,不得不把部分产权出售,经过出、受盘人双方协商,在出盘的时候,将牌誉这块无形资产作价80万两白银,折合112万枚银圆,可见名店招牌的珍贵。⑨除了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外,匾额在古代还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⑩明清之际,牌坊匾额成为最高统治者褒奖功德孝贤的重要形式,需经皇帝降旨或恩准才能建造,在正楼檐下和顶枋之上的正中间建有一个小龛,内有一块小石板,上镌“圣旨”“恩荣”等字样。 清朝律例规定,匾额作为一项特殊的旌表物品赏赐给寿民,从而使得匾额被广泛运用到祝寿之中。据说,乾隆登基后的第一块匾,赐予了山东按察使黄叔琳,因其母吴氏年近九十,赐“德门寿母”额,而且在其执政的六十年中,凡朝臣七十寿诞,要员父母八十、九十高寿,乾隆都不忘题匾赐匾以彰庆贺。他的做法深深影响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多位皇帝,使得老人祝寿匾在清代成为一时风尚,至今仍有大量实物留存。5.下列关于“匾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匾额是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B.匾额兴起于先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点出匾额的原始功能。C.匾额作为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在中国的古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D.匾额在古代只有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的作用,极受古人的重视。6.阅读全文,梳理“匾额”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根据提示填写内容。不同时期 作用兴起于先秦 (1)广泛流传始于(2) 招揽生意明清之际 最高统治者褒奖功德孝贤的重要形式清朝 (3)7.文章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8.如果用下面这段文字为上文锦上添花,放在哪段最为合适?请说明理由。在《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中,能看到汴京街道上,两旁并列着各种店铺、作坊,其中有酒楼饭店,也有金银铺、裱画铺和医药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香药铺)、“王家罗锦匹帛铺”(绸缎店)、“刘三叔精装字画”(博古斋裱画铺)以及“赵太丞家”等医铺。此外,还有“孙家正店”(内城东角门不远处)及“十千脚店”(汴河上土桥南岸。脚店,小零卖酒店)等。9.分别分析第⑤段和第 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何种特点。三、(24-25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南国故宫”——南岳庙①南岳庙,又称南岳大庙,位于衡阳市南岳区,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南岳大庙始建于隋代。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②南岳庙整体布局以轴线对称为主,层次分明,疏密有致。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它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之一。大庙四周以红墙围合,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所以有“南国故宫”之称。③来南岳庙,可按主轴线由南至北的九进依次游览。第一进正门名为“棂星门”。远远望去,一座花岗石砌成的门楼屹立眼前,门前有一对石狮,姿态雄伟。穿过“棂星门”,进入庭院。可见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两边各有一座凉亭。亭内有一石碑立于正中,顶上畔卧着一只“稻草龙”,四周悬挂着对联,很有意境。④沿中间主路向前可至第二进,名为“奎星阁”,又名盘龙亭。一座古朴、精致的楼阁,实为戏台。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飞檐翘角,底层是可通行的石拱门洞。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⑤穿过“奎星阁”便会来到第三进的“正南门”,这是一座像城门一样的建筑,楼高三层,高大巍峨。楼下层有三个拱形的洞门,形似“川”字,也叫“川门”。⑥经过“正南门”可至“御碑亭”,这是九进门的第四进。八角重檐攒顶,红柱琉璃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色彩鲜明。亭四周红墙各开一道拱门至亭内,亭内有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高3.2米,宽2米,由整块青石镂成,碑文为康熙亲笔。⑦继续往前可至第五进“嘉应门”,这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门前廊下左侧有一面大鼓,鼓面上书一个大大的“寿”字,此鼓称为“天下第一鼓”。⑧再继续前行可至第六进“御书楼”。这是一座两层的宫殿式建筑,保存有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楼内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明代的“千僧锅”,锅直径2.23米,高0.92米,重达1400斤,是原九龙庵在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熬粥用的炊具,可供千人食用。⑨穿过“御书楼”可至第七进。南岳大庙正殿——圣帝殿,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气势宏伟。殿前是一块大坪,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⑩继续向前可至第八进“谨身殿”,又称后殿。相传是南岳圣帝父母的寝宫,故亦称圣公圣母殿。 第九进为后山门,亦称北后门,是南岳庙中轴线的终点。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红墙黄瓦,屋脊上饰有宝顶和走兽。 中轴线两侧为“东八观、西八寺”。东侧有道教八观和“玄苑”,西侧有佛教八寺和“禅园”。 南岳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谨性和庄重性,也展现了南岳神奇的民间工艺技法。其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它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2006年5月25日,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① ,本文在介绍其主轴线上的建筑时按照由② 到③ 的④ 顺序说明。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岳庙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B.第②段画线的“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C.第五进是“嘉应门”,这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门前廊下左侧有一面大鼓,此鼓称为“天下第一鼓”。D.南岳庙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12.文章第⑨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殿前是一块大坪,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四、(24-25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云南的古桥①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③云南古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④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惜,这座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现仅存遗址。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安宁的永安桥、宾川的南薰桥等都被着力描写或赞誉过。这些古桥,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⑤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⑥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⑦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蔑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铁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⑧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这些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⑨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云南的一些桥梁具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而位于屏边五家寨的人字桥兼有三种价值。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曾与河北赵州桥一起列入《世界名桥史》。⑩云南大地上的古桥,或雄伟壮阔,或小巧玲珑,或精雕细琢,或古朴随意。它们渗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宝贵的交通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节选自《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13.根据文章思路,写出序号①、②、③处应填内容,完成思维导图。14.联系下面两则语段中的加点词,分析两篇文章语言表达的共同点。【甲】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乙】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选自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15.文章⑤-⑧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五、(24-25八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江山千里 只此青绿①舞蹈《只此青绿》是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中当之无愧的MVP,这段美丽的国潮舞蹈倾倒了无数观众。将一幅画作诗歌化、拟人化、舞蹈化,的确是一个精妙创意。2024年,中国电影人将《只此青绿》搬上大荧屏,更是未映先火。这些都让《千里江山图》这部传世珍品改变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引来人们的好奇与关注。②《千里江山图)是一部宋代绢本设色写意画,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画作由一幅整绢绘制而成,其上无作者款印,有乾隆题诗,及宋蔡京和元李溥光的跋和题各一。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创作此卷,时年只有18岁,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作品,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的确切记载。③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④首先是画卷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⑤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⑥之所以只能说“之一”,是因为论长度还得看清朝。清代宫廷画家张廷彦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长达30米。更为逆天的是王翚和他的学生杨晋等人合绘的12卷《康熙南巡图》,总长近300米。⑦收凭长度尚不足为奇,《千里江山图》还完美地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难题。画作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总长近12米的画卷上,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一气呵成。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寺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雕琢。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又都可以是一幅画。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技法的运用,《千里江山图》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它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⑨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宋徽宗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工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⑩青绿颜料由孔雀石、蓝铜、青金石、砗磲等多种珍贵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成本珍贵、工序复杂,除非皇家画院,一般人不可能足量随意使用。 在这样的作品中,宋徽宗想要建立一种能够代表皇家宫廷的审美体系以及审美意识——“丰亨豫大”,用色彩表现出富丽、华贵之意,以之与当时另一派文人画的审美风格——萧瑟枯寂、雪色寒山相抗衡。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海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 天才少年希孟在十八岁的最美年华里绘出最美的图卷,如同划过夜空的一颗流星,耀眼的光芒过后就归于沉寂。在艺术的世界里,像这样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然而巅峰后随即沉寂,一生只留下一部作品的人还有很多。 有的人来到世间一趟,似乎就是为了做一件事,而这一件就已足矣。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永远短暂,唯有作品永恒。(选文有删改)【注】丰亨豫大: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创作此卷,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的确切记载。B.《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C.青绿颜料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被广泛使用,这种颜料是由多种珍贵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成本珍贵,工序复杂。D.《千里江山图》是一部宋代绢本设色写意画,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17.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18.请分析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9.下面一则链接材料如果要加入文章中,放在哪段最合适?为什么?【链接材料】画卷背面留有宋蔡京的题跋:“政和三年慿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共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踢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关于“希孟”这个名字,直到数百年后,才再次出现在清朝收藏家宋荦的一首诗中:“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六、(24-25八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影壁:四合院建筑技艺之窗赵文新①提起京城,人们自然想到四合院。如果把四合院看成一首小令,影壁就是词牌;如果把四合院看成一首曲子,影壁就是前奏。影壁与四合院相辅相成,既烘托了其格局,增强了其气势,又凸显出了其建筑技艺上的特点。②影壁又称“照壁”,古称“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影壁是汉族传统建筑中位于天门内(内照壁)或大门外(外照壁),正对天门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水龙经》中有“直来直去损人丁”的说法,影壁艺术性地处理古代风水学说,起到隔离场景、趋吉避凶的效果,与中国传统的含蓄、婉转的审美取向一脉相承。③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建筑也是凝固的思想。中国古代影壁等级分明,春秋时期的《礼记》记载:“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意思是说,天子的影壁在门外,诸侯的影壁在门内,大夫可以用屏风,而士则只能用幔帐来遮挡。影壁体现身份地位,到明清时期,寻常百姓才可以建造影壁。④北京著名的影壁,当属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它是皇家龙壁,用黄、白、紫、绿、赭、蓝六种彩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高贵华丽。《三海全咏》道:“九龙盘拿戏骊珠,云雾冥冥蜃气孤。恍惚电光来破壁,半空飞出所翁图。”诗中描绘祥龙时而妙趣戏珠,时而翱翔云海,时而破壁飞腾的情景。此外,恭王府中西洋门后的“独乐峰”影壁,也有特点。从南面看像一条鱼,呈现鱼跃龙门之意;从西面看像送子观音,表达人丁兴旺之意。⑤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道:“三号门外,在老槐树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刷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间油好了二尺见方的大红福字。”文中所描述的影壁颜色鲜明、福字夺目,显然不是他笔下小羊圈胡同老百姓院门前的建筑。⑥四合院的大门内,影壁多为“一”字形,高与宽为16:9或4:3,暗合黄金比例。影壁有独立式和借山墙式两种。独立式影壁,需要院子进深(深度)大,大门与影壁之间比较宽散;借山墙式影壁,利用东厢房山墙做成,多为平心,上头出檐。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也称为座山影壁。独立式影壁由壁顶、壁身、壁座三部分组成。建筑时从地面往上砌壁座,有的砌须弥座(装饰的底座),也有的是普通座。中心是方形的壁身,一般凸出砖雕图案,或雕福字等吉祥内容,使入门迎来“头见喜”之感。上为壁顶,建造成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很像一座压缩的屋宇。北京故宫内的宫殿院落,几乎都有一座影壁,大多采用琉璃、砖、木、石等材料。普通四合院宅门的影壁,大部分为砖料砌成。⑦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北京世园公园,其中的北京园以“四合院”为核心景观,配有牌楼、胡同、红墙,还有六座各具特色的影壁,彰显浓郁的北京元素。牌楼正对的影壁高大壮观,影壁心为凸出砖雕图案,在图案中间雕有“福”学,取“福气满门”之意。顺着“槐树胡同”“百花深处”往里走,每道门都对着影壁。壁心分别有砖雕的牡丹花开、菊花斗艳、喜鹊登梅、鱼戏荷花,用四种不同的雕花,寓意富贵吉祥、和顺美好。“家山回望”门对着的影壁,是借山墙式影壁,油墨重彩的门梁、斗拱,上书“花坊”,华丽美观。⑧延庆区居民盖房都讲究建造影壁,多为砖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砖石上面贴大“福”字的瓷砖,或“松鹤延年”“花开富贵”“五谷丰登”等图案,表达幸福愿景。在延庆博物馆里,展示了一处院落造型,影壁在大门内,为砖石结构。影壁体现地区特点,遵循京城百姓人家建筑文化。⑨影壁,萃取中国建筑线条婉转、流动和韵律的美学内涵,铸就了技艺融合的文化经典,矗立在门和院或门和路之间,在视角上给人以回环之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选自2024年7月26日《科普日报》)2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1.本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2.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谈谈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北京故宫内的宫殿院落,几乎都有一座影壁,大多采用琉璃、砖、木、石等材料。23.下列说法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对影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文的结构是“总一分一总”。B.第①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特点主要是生动形象。C.第⑥段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独立式和借山墙式两种影壁。D.第⑦、⑧段主要介绍了影壁上丰富多样的图案及其建造之法。2025暑假 七升八语文衔接 衔接点讲义12 说明文专题阅读1、能判断说明对象,学会分析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等; 2、总结语言赏析技巧,提高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3、能够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答题。知识梳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或阐明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 对象 定义: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判断方法: ①看题目。部分说明文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因林》《蝉》的标题正是它们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括句或中心句。说明文往往在这样的句子中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如《梦回繁华》第一段最后一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点明说明对象。 ③逐段阅读,总结概括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 定义: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判断方法: ①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往往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抓关键词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等。 ③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说明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特征:结构坚固) ④根据每段段意归纳整合。抓住段落中心句或连接词,将每段段意进行归纳整合,从而得出说明对象的特证。二、概括说明内容题干示例 答题思路如何概括说明文的说明内容? 1.要抓住说明对象,找准其特征。 2.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准中心句和关键句。 3.对于非“总一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注意:“说明内容”并不等同于“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事物或事理,一般用词或短语来表达;说明内容是“说明对象”加上“特征”,一般用句子来表达。如何明确某段的说明内容 1.找中心句。 2.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分析段落结构,弄清其是“总一分”式还是并列式。 3.表述时要找对主语。答题方式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 形式为:这篇说明文介绍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事理说明文:一般从事理的含义、特点等方面加以概括。 形式为:这篇说明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注意】1.如果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了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2.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三、理清说明顺序【设问形式】①本文或某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②本文或某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解题思路】(1)抓关键词,判断顺序 ①时间顺序:抓表时间的词语,如年代由古到今,季节由春到冬,时间由早到晚等。 ②空间顺序:抓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词语,如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到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 ③逻辑顺序:抓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如“总”“因为(由于)……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2)划分层次,理清关系 ①划分层次。②概括层意。③理清逻辑关系。【答题格式】①指出说明顺序。②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顺序。文章首先介绍了……,然后介绍了……,最后介绍了……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设问形式】①全文或某句段运用了……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②说明作者是如何对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答题公式】说明方法+好处+事物特点类别 作用(答题规范)举例子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说服力)。列数字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等一系列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作比较 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征(道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打比方 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生动有趣。下定义 这句话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类别 这句话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分门别类(分为×类),条理清晰地说明……。引资料 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诠释 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易于理解。摹状貌 这句话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事物的……特征。列图表 这句话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明了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修饰限制性词语 表程度 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一定、任何 “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但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并不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表推测或估计 大概、大约、约、左右、也许、可能、看上去 “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只是估计,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表时间 目前所知、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一直 “在当时”限定了时间,说明了xx只在当时是xx,但现在不一定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频率 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 “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表范围 全、都、大部分、大多、大多数、大面积、少数 “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数量 之一、多、有余、很少 “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关键词语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准确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生动形象性修辞手法的使用 判断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举例 如:《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传语”“暗示”“唱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表达方式的使用 判断方法 使用叙述、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举例 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解题思路】首先指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或生动性。其次具体分析。准确性、严谨性 ①解释词义,表……,起限制作用。 ②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内容;说明事物……特点。 ③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科学性)。生动性 运用××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或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词语,生动传神地描摹了事物……特点或景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一、(24-25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进度条,数字化时代的安慰剂①上世纪,家用电脑的加载进程没有任何提示。想象一下,你想玩个电脑游戏,但是点击图标之后,电脑没有任何回应,你感觉有点犹疑不安,考虑着要不要再点击一次,甚至怀疑电脑是否在运行,你能做的只有不知尽头的等待。如何解决电脑用户等待中产生的焦虑呢?1985年,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布拉德·迈尔斯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使用进度条。②迈尔斯通过实验,让人们意识到看似不起眼的进度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找来两组学生分别在有或无进度条的情况下操作电脑,最后有86%的学生反馈说他们喜欢有进度条的设计,只有有一个指标在那里,才可以让他们不至于在电脑前坐立不安。进度条可以化身为用户的安慰剂。③进度条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研究人员曾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提供进度信息,另外一组则没有。结果发现,提供进度信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时提升准确率,减少反应时间,并且更有干劲,所需的休息时间也会更少。④进度条为何会起到这些作用呢?这还要从人对时间的感知说起。人体不存在直接感知时间的器官,身体内部的一些节律可以给人以时间感,比如心跳、饮食和睡眠等,这使得时间知觉的主观色彩极强。如果遇到无预期的等待,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在使用电脑时,一般超过2秒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否则用户会失去耐心离开当前页面。⑤进度条显然更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研究者发现,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如把整个进度条平均分割成很多个小切块,进度条按照一个个切块向前推进时,在相同速度下,切块的长度越小,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也就是说,改变时间知觉后,进度条就能让人“忍常人所不能忍”,从而大大降低用户退出程序的风险。⑥进度条的出现源于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难以忍受,和对掌控感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走向。面对不确定性,有人选择在人生里制造出自己专属的进度条:定下详细目标,树立里程碑,时时注意当下进度。还有人则选择拥抱全然的未知,鼓起勇气,忍着不适,迈入迷雾笼罩的黑暗荒野。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祝你好运!(有删改)1.小语同学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了文章①—⑤段的内容,请帮她补充完整。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小文读了本文后,认为第⑥段有些多余,请你提出反驳的理由。4.希沃白板的计时功能是一种改良版的进度条(见图),王老师常常用此功能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你觉得王老师的做法好不好?请结合本文与生活经验说说理由。【答案】1.①电脑没有加载进程提示,用户只能犹疑不安地等待;②进度条可对用户起到安慰作用;③进度条可让用户做任务时表现得更好;④不同进度条会产生不同效果。 2.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平整样式”与“螺旋纹路样式”的进度条,并将二者进行比较,让人觉得螺旋纹路样式的进度平条更快,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第⑥段由数字化的进度条写到了现实生活进度,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时的不同态度,阐述进度条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更深一层的思考),增加文章的哲理性。同时结尾幽默的语言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4.示例一:好。因为计时功能有一种明确的目标感,使我们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任务,表现得更好(更有干劲),同时营造出一种竞争氛围,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课堂效率更高。示例二:不大好。在完成一些识记性的知识时,计时确实能提高一定效率,但在完成一些思考类的问题时,计时功能可能会给部分学生带来过度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影响正常发挥,反而降低了完成任务的质量。【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介绍进度条的历史、作用及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揭示了进度条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文章结构清晰,先从历史背景引出进度条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数据和心理学解释其作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探讨人们面对不确定性的不同态度。文章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既有科学依据,又有生活实例,使读者对进度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与概括。结合第①段“上世纪,家用电脑的加载进程没有任何提示……你能做的只有不知尽头的等待。如何解决电脑用户等待中产生的焦虑呢?1985年,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布拉德·迈尔斯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使用进度条”可知,文章第①段以电脑没有加载进程提示,用户只能犹疑不安地等待的情形引出说明对象“进度条”;结合题干“说明进度条的作用”,第②段“进度条可以化身为用户的安慰剂”,第③段“进度条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可知,进度条的作用有两个:一,进度条可对用户起到安慰作用;二,进度条可让用户做任务时表现得更好。可据此填写②和③;结合第④段“进度条为何会起到这些作用呢?这还要从人对时间的感知说起”可知,此段介绍了进度条起作用的原因,结合第⑤段“而且,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改变时间知觉后,进度条就能让人‘忍常人所不能忍’,从而大大降低用户退出程序的风险”可知,此段介绍了不同进度条会产生不同效果。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比如,研究者发现,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中的“比如”一词可知,后面对研究者的发现是作为一个例子出现的,因此此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中“相比较”和“更快”等词语可知,此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因此作者在这里列举了研究者的一项将“平整样式”与“螺旋纹路样式”的进度条进行比较的发现,结合“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可知,这里作者是为了说明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一科学事实,这样的例子和比较也使得说明更加具体和真切。3.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联系第⑥段“进度条的出现源于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难以忍受,和对掌控感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走向。面对不确定性,有人选择在人生里制造出自己专属的进度条:定下详细目标,树立里程碑。时时注意当下进度。还有人则选择拥抱全然的未知,鼓起勇气,忍着不适。迈入迷雾笼罩的黑暗荒野。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祝你好运”可知,这一段告诉我们,进度条不仅存在于电脑,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人生中面临不确定性时,也会难以忍受,这需要我们时时注意自己的进度,定好自己详细的目标,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不仅借助电脑进度条反映了人对于未来应该需要的态度,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更深一层的思考,增加文章趣味性。4.本题考查拓展应用。结合第②段“进度条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提供进度信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时提升准确率,减少反应时间,并且更有干劲,所需的休息时间也会更少”可知,进度条的出现会让人更有时间观念,从而提升做事的效率,目标性和干劲儿都得到强化,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示例:好。因为计时功能会使得同学们更有时间观念,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从而更加集中精力去思考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结合生活体验去分析,计时器会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有可能会增加同学们的焦虑,从而影响到学习和思考的质量,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示例:不好。因为计时器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们心理上造成压力,从而使得同学们一边思考和学习,一边还要时刻担心时间不够,从而影响到到同学们注意力的集中,反而降低学习质量。二、(24-25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门楣上的文化瑰宝①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述说着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②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到老字号商铺“稻香村”、“张一元”,再说到皇宫寺庙的“太和殿”、“雍和宫”,就会感到匾额离我们并不远。它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传统象征,既是人文风景,更是历史印记。③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简称为匾,古代“匾”写作“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④匾额习俗的形成源于古人对门的重视。在古代,门被称为“衡门”,是一种领地的标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在衡门上放置猎物作为其领地的风俗。当部落发展成为国家,氏族首领化家为国,衡门上的标志也简化成为文字,成为国号。我国古代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国号为商,《诗·商颂·玄鸟》中曾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字的甲骨文极像衡门之上放置鸟牲。⑤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由于匾额在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⑥匾额广泛流传,由官方传至民间是从唐末开始的。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匾额就更多了。⑦俗语道“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流入民间的匾额逐渐成了商家的招牌、店铺的品牌。著名的招牌,实际上也就是著名的商标,它往往同优质的商品联系在一起,同顾客的认同感、信任感联系在一起。⑧20世纪30年代,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曾因债台高筑,不得不把部分产权出售,经过出、受盘人双方协商,在出盘的时候,将牌誉这块无形资产作价80万两白银,折合112万枚银圆,可见名店招牌的珍贵。⑨除了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外,匾额在古代还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⑩明清之际,牌坊匾额成为最高统治者褒奖功德孝贤的重要形式,需经皇帝降旨或恩准才能建造,在正楼檐下和顶枋之上的正中间建有一个小龛,内有一块小石板,上镌“圣旨”“恩荣”等字样。 清朝律例规定,匾额作为一项特殊的旌表物品赏赐给寿民,从而使得匾额被广泛运用到祝寿之中。据说,乾隆登基后的第一块匾,赐予了山东按察使黄叔琳,因其母吴氏年近九十,赐“德门寿母”额,而且在其执政的六十年中,凡朝臣七十寿诞,要员父母八十、九十高寿,乾隆都不忘题匾赐匾以彰庆贺。他的做法深深影响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多位皇帝,使得老人祝寿匾在清代成为一时风尚,至今仍有大量实物留存。5.下列关于“匾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匾额是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B.匾额兴起于先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点出匾额的原始功能。C.匾额作为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在中国的古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D.匾额在古代只有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的作用,极受古人的重视。6.阅读全文,梳理“匾额”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根据提示填写内容。不同时期 作用兴起于先秦 (1)广泛流传始于(2) 招揽生意明清之际 最高统治者褒奖功德孝贤的重要形式清朝 (3)7.文章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8.如果用下面这段文字为上文锦上添花,放在哪段最为合适?请说明理由。在《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中,能看到汴京街道上,两旁并列着各种店铺、作坊,其中有酒楼饭店,也有金银铺、裱画铺和医药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香药铺)、“王家罗锦匹帛铺”(绸缎店)、“刘三叔精装字画”(博古斋裱画铺)以及“赵太丞家”等医铺。此外,还有“孙家正店”(内城东角门不远处)及“十千脚店”(汴河上土桥南岸。脚店,小零卖酒店)等。9.分别分析第⑤段和第 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何种特点。【答案】5.D 6.(1)为“建筑命名”;(2)唐末;(3)祝寿 7.举例子,列举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将牌匾售出高价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牌匾作为名店招牌的珍贵。 8.第⑥段。因为这则材料主要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上展示出的宋代都城汴京街道上店铺招牌林立的画面,更好地说明了文章第⑥段中“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匾额就更多了”的内容。 9.第⑤段中“眼睛”是指将匾额比作古建筑的眼睛,突出了匾额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第 段中“据说”表明乾隆赐匾的事并不十分确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导语】这篇阅读文章以“匾额”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文章结构清晰,通过时间线索展现了匾额从先秦到清朝的演变过程,既有宏观的历史背景,又有具体的文化细节。文章语言凝练,运用了丰富的文化典故和历史事实,增强了说服力和文化底蕴。同时,文章通过举例和说明,生动地展示了匾额在建筑、商业、教化等方面的多重作用,体现了其作为文化瑰宝的独特价值。整体上,文章既有学术性,又具可读性,成功地传达了匾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D.根据第⑨段“除了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外,匾额在古代还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可知,选项“只有”表述过于片面;故选D。6.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筛选。(1)根据题干提示“兴起于先秦”可定位到第③段“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再根据第③段“‘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可知,可概括功能为:为“建筑命名”;(2)根据题干提示“招揽生意”可定位到第⑥段“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再结合前文“匾额广泛流传,由官方传至民间是从唐末开始的”可概括时间为:唐末;(3)已知题干信息“清朝”可定位到第 段“清朝律例规定,匾额作为一项特殊的旌表物品赏赐给寿民,从而使得匾额被广泛运用到祝寿之中”,据此可概括作用为:祝寿。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第⑧段中“20世纪30年代,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曾因债台高筑,不得不把部分产权出售,经过出、受盘人双方协商,在出盘的时候,将牌誉这块无形资产作价80万两白银,折合112万枚银圆”,这里通过讲述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出售产权时牌誉(牌匾)作价极高的具体事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实际发生的例子,使说明更加真实具体,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因为所举的例子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通过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将牌誉(牌匾)这块无形资产作价如此之高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流入民间的匾额逐渐成了著名的招牌,而著名的招牌实际上也就是著名的商标,它往往同优质的商品联系在一起,同顾客的认同感、信任感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名店招牌(牌匾)的珍贵这一特点。8.本题考查句段作用。这段文字给出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街道上的各种店铺信息,重点提到了店铺名称,与匾额和商业活动相关。我们需要分析各段落的内容主题,判断这段文字放入哪一段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第⑥段主要讲述匾额广泛流传,由官方传至民间是从唐末开始,当时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而这段文字中《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汴京街道上各种店铺,如香药铺、绸缎店、裱画铺、医铺、正店、脚店等都有各自的名称,这些名称实际上就是店铺的匾额。这段文字为第⑥段“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这一观点提供了具体的实例支撑,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在那个时期匾额在民间商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时,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与第⑥段的内容主题紧密契合。9.本题考查词句理解。第⑤段“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匾额比作古建筑的眼睛。眼睛是一个人或物体极为重要、具有灵性和美感的部分,将匾额比作古建筑的眼睛,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匾额在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匾额对于古建筑的意义,仿佛看到了古建筑因为有了匾额而更加富有神韵和魅力。它使抽象的重要性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第 段“据说,乾隆登基后的第一块匾,赐予了山东按察使黄叔琳……”,据说”一词在说明文中表示所陈述的内容是根据传说、听闻等不确定的来源,并非经过确切考证的事实。在这里使用“据说”,表明关于乾隆登基后第一块匾赐予山东按察使黄叔琳这件事,作者并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只是根据一些可能的记载或传说来进行叙述。这样的表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客观,对于没有完全确定的内容,使用“据说”等词语进行限定,可以避免给读者造成错误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三、(24-25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南国故宫”——南岳庙①南岳庙,又称南岳大庙,位于衡阳市南岳区,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南岳大庙始建于隋代。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②南岳庙整体布局以轴线对称为主,层次分明,疏密有致。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它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之一。大庙四周以红墙围合,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所以有“南国故宫”之称。③来南岳庙,可按主轴线由南至北的九进依次游览。第一进正门名为“棂星门”。远远望去,一座花岗石砌成的门楼屹立眼前,门前有一对石狮,姿态雄伟。穿过“棂星门”,进入庭院。可见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两边各有一座凉亭。亭内有一石碑立于正中,顶上畔卧着一只“稻草龙”,四周悬挂着对联,很有意境。④沿中间主路向前可至第二进,名为“奎星阁”,又名盘龙亭。一座古朴、精致的楼阁,实为戏台。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飞檐翘角,底层是可通行的石拱门洞。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⑤穿过“奎星阁”便会来到第三进的“正南门”,这是一座像城门一样的建筑,楼高三层,高大巍峨。楼下层有三个拱形的洞门,形似“川”字,也叫“川门”。⑥经过“正南门”可至“御碑亭”,这是九进门的第四进。八角重檐攒顶,红柱琉璃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色彩鲜明。亭四周红墙各开一道拱门至亭内,亭内有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高3.2米,宽2米,由整块青石镂成,碑文为康熙亲笔。⑦继续往前可至第五进“嘉应门”,这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门前廊下左侧有一面大鼓,鼓面上书一个大大的“寿”字,此鼓称为“天下第一鼓”。⑧再继续前行可至第六进“御书楼”。这是一座两层的宫殿式建筑,保存有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楼内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明代的“千僧锅”,锅直径2.23米,高0.92米,重达1400斤,是原九龙庵在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熬粥用的炊具,可供千人食用。⑨穿过“御书楼”可至第七进。南岳大庙正殿——圣帝殿,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气势宏伟。殿前是一块大坪,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⑩继续向前可至第八进“谨身殿”,又称后殿。相传是南岳圣帝父母的寝宫,故亦称圣公圣母殿。 第九进为后山门,亦称北后门,是南岳庙中轴线的终点。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红墙黄瓦,屋脊上饰有宝顶和走兽。 中轴线两侧为“东八观、西八寺”。东侧有道教八观和“玄苑”,西侧有佛教八寺和“禅园”。 南岳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谨性和庄重性,也展现了南岳神奇的民间工艺技法。其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它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2006年5月25日,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① ,本文在介绍其主轴线上的建筑时按照由② 到③ 的④ 顺序说明。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岳庙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B.第②段画线的“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C.第五进是“嘉应门”,这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门前廊下左侧有一面大鼓,此鼓称为“天下第一鼓”。D.南岳庙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12.文章第⑨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殿前是一块大坪,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答案】10. 南岳庙或南岳大庙 南 北 空间 11.A 12.列数字,列举了“17级”“7.2丈”“72”这几个具体的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南岳庙正殿的气势宏伟。(特点意近即可)【导语】这篇介绍南岳庙的文章,以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细节展现了南岳庙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其文化价值。文章通过时间线索和空间顺序,逐步介绍了南岳庙的九进建筑,突出了其“南国故宫”的美誉。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描述性语言,如“红墙围合”、“角楼高耸”等,生动地再现了南岳庙的宏伟与庄严。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南岳庙作为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的地位,展现了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整体而言,文章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既有历史深度,又有艺术美感,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一空,结合第①段“南岳庙,又称南岳大庙,位于衡阳市南岳区,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第②段“南岳庙整体布局以轴线对称为主,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第 段“南岳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谨性和庄重性,也展现了南岳神奇的民间工艺技法”,可知:本文围绕着南岳庙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其文化价值进行介绍。由此可见本文的说明对象为:南岳庙。第二空,第三空,第四空,结合第②段“南岳庙整体布局以轴线对称为主,层次分明,疏密有致。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第③段“来南岳庙,可按主轴线由南至北的九进依次游览”,可知:本文在介绍其主轴线上的建筑时按照由南至北的顺序进行介绍,这是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1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A.结合第①段“南岳大庙始建于隋代。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可知: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本项说法不当;故选A。1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7级”“7.2丈”“72根”这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准确生动的介绍了圣帝殿的建筑特点;“17级”表现正殿的地势很高;“7.2丈”表明正殿建筑很高,“72根”表明正殿的面积很大。作者通过列数字来表现正殿建筑高大恢弘,气势宏伟。四、(24-25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云南的古桥①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③云南古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④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惜,这座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现仅存遗址。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安宁的永安桥、宾川的南薰桥等都被着力描写或赞誉过。这些古桥,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⑤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⑥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⑦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蔑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铁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⑧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这些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⑨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云南的一些桥梁具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而位于屏边五家寨的人字桥兼有三种价值。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曾与河北赵州桥一起列入《世界名桥史》。⑩云南大地上的古桥,或雄伟壮阔,或小巧玲珑,或精雕细琢,或古朴随意。它们渗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宝贵的交通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节选自《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13.根据文章思路,写出序号①、②、③处应填内容,完成思维导图。14.联系下面两则语段中的加点词,分析两篇文章语言表达的共同点。【甲】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乙】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选自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15.文章⑤-⑧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13.①云南的古桥 ②类型多样 ③金沙江上的塔城铁桥 14.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性)。甲文中加点词“之一”用得很准确,说明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多种,桥梁只是其中的一种。乙文中的“大约”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性)。 15.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从梁式桥、拱式桥、吊式桥以及溜索和藤桥等方面,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云南的古桥类型多样的特点,使说明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云南古桥的详细介绍,展现了其丰富的历史、多样的类型和重要的文化价值。文章从桥的基本功能出发,逐步深入到云南古桥的具体实例,如塔城铁桥、双龙桥、霁虹桥等,既有历史背景的叙述,也有建筑特点的描绘,同时还融入了文化意义的阐释。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既具有知识性,又不失文学性,成功地将云南古桥的历史、技术和文化价值呈现给读者,是一篇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佳作。13.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第一空:根据第③段“云南古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可知,介绍了云南古桥;第二空:根据第③段“云南古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类型多样”可知,云南古桥类型多样;第三空:根据第④段“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知,介绍了金沙江上的塔城铁桥。1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甲句中,“之一”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说明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多种,桥梁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在乙句中中,“大约”和“可能”就是体现了这种特点的词语。它们表明了“旅人桥”的建成时间和其作为最早石拱桥的地位都是基于现有的记载和推测,而非确凿无误的事实。而“有记载的”这个词语,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准确性。它指出了“最早的石拱桥”这一判断的根据是现有的历史记载,而不是无根据的臆测。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特点。1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根据第⑤段“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可知,先指出桥梁的分类,再以禄丰县五马桥为例说明云南梁式桥。根据第⑥段“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可知,以建水双龙桥为例介绍拱式桥。根据第⑦段“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可知,以霁虹桥为例说明吊式桥。根据第⑧段“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可知,介绍了溜索和藤桥。从梁式桥、拱式桥、吊式桥以及溜索和藤桥等方面,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云南的古桥类型多样的特点,使说明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五、(24-25八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江山千里 只此青绿①舞蹈《只此青绿》是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中当之无愧的MVP,这段美丽的国潮舞蹈倾倒了无数观众。将一幅画作诗歌化、拟人化、舞蹈化,的确是一个精妙创意。2024年,中国电影人将《只此青绿》搬上大荧屏,更是未映先火。这些都让《千里江山图》这部传世珍品改变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引来人们的好奇与关注。②《千里江山图)是一部宋代绢本设色写意画,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画作由一幅整绢绘制而成,其上无作者款印,有乾隆题诗,及宋蔡京和元李溥光的跋和题各一。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创作此卷,时年只有18岁,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作品,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的确切记载。③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④首先是画卷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⑤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⑥之所以只能说“之一”,是因为论长度还得看清朝。清代宫廷画家张廷彦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长达30米。更为逆天的是王翚和他的学生杨晋等人合绘的12卷《康熙南巡图》,总长近300米。⑦收凭长度尚不足为奇,《千里江山图》还完美地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难题。画作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总长近12米的画卷上,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一气呵成。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寺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雕琢。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又都可以是一幅画。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技法的运用,《千里江山图》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它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⑨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宋徽宗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工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⑩青绿颜料由孔雀石、蓝铜、青金石、砗磲等多种珍贵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成本珍贵、工序复杂,除非皇家画院,一般人不可能足量随意使用。 在这样的作品中,宋徽宗想要建立一种能够代表皇家宫廷的审美体系以及审美意识——“丰亨豫大”,用色彩表现出富丽、华贵之意,以之与当时另一派文人画的审美风格——萧瑟枯寂、雪色寒山相抗衡。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海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 天才少年希孟在十八岁的最美年华里绘出最美的图卷,如同划过夜空的一颗流星,耀眼的光芒过后就归于沉寂。在艺术的世界里,像这样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然而巅峰后随即沉寂,一生只留下一部作品的人还有很多。 有的人来到世间一趟,似乎就是为了做一件事,而这一件就已足矣。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永远短暂,唯有作品永恒。(选文有删改)【注】丰亨豫大: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创作此卷,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的确切记载。B.《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C.青绿颜料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被广泛使用,这种颜料是由多种珍贵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成本珍贵,工序复杂。D.《千里江山图》是一部宋代绢本设色写意画,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17.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18.请分析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9.下面一则链接材料如果要加入文章中,放在哪段最合适?为什么?【链接材料】画卷背面留有宋蔡京的题跋:“政和三年慿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共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踢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关于“希孟”这个名字,直到数百年后,才再次出现在清朝收藏家宋荦的一首诗中:“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答案】16.C 17.通过写央视春晚舞蹈和电影《只此青绿》引出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8.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用数字和《千里江山图》作比较,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千里江山图》画卷长的特点。 19.适合放在第二段。因为第二段和本段材料都是有关作者希孟的介绍,放在第二段可以补充作者的传闻以及史籍中无确切记载这一内容。【导语】这篇说明文以《千里江山图》为核心,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展现了这幅传世名画的艺术价值与历史背景。文章从舞蹈《只此青绿》的现代传播切入,逐步深入到《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过程、艺术特点及其在青绿山水画中的地位。文中运用了对比、举例等说明方法,如通过与其他名画长度的对比,突出《千里江山图》的独特之处。同时,文章还探讨了青绿颜料的珍贵性及其在皇家艺术中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宋徽宗对“丰亨豫大”审美理念的追求。整体结构清晰,语言典雅,既展现了艺术作品的魅力,也揭示了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结合第⑨段“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宋徽宗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工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以及第⑩段“青绿颜料由孔雀石、蓝铜、青金石、砗磲等多种珍贵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成本珍贵、工序复杂,除非皇家画院,一般人不可能足量随意使用”可知,青绿颜料成本珍贵、工序复杂,除非皇家画院,一般人不可能足量随意使用,并非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被广泛使用;故选C。17.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第①段“舞蹈《只此青绿》是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中当之无愧的MVP,这段美丽的国潮舞蹈倾倒了无数观众。将一幅画作诗歌化、拟人化、舞蹈化,的确是一个精妙创意。2024年,中国电影人将《只此青绿》搬上大荧屏,更是未映先火。这些都让《千里江山图》这部传世珍品改变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引来人们的好奇与关注”可知,文段开篇先介绍了央视春晚中舞蹈《只此青绿》的受欢迎程度以及2024年电影《只此青绿》未映先火的情况,然后指出正是因为这些,使得《千里江山图》这部传世珍品受到人们的好奇与关注。由此可知,作者通过写央视春晚舞蹈和电影《只此青绿》的相关内容,自然地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同时,春晚舞蹈和未映先火的电影这些内容本身就比较吸引读者,能够激发读者对《千里江山图》的阅读兴趣。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第⑤段“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可知,文段为了说明中国古代画家喜欢长卷以及突出《千里江山图》画卷长的特点,列举了《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以及《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这些具体的例子,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时使用了“5.3米”“6.9米”“11.9米”这些具体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且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的长度与《千里江山图》的长度进行比较,体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千里江山图》在长度方面的特点,让说明更加具体、准确。由此可知,第⑤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用具体数字和《千里江山图》作比较,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千里江山图》画卷长的特点。19.本题考查说明材料回归。结合第②段“《千里江山图)是一部宋代绢本设色写意画,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画作由一幅整绢绘制而成,其上无作者款印,有乾隆题诗,及宋蔡京和元李溥光的跋和题各一。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创作此卷,时年只有18岁,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作品,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的确切记载”可知,第②段主要介绍了《千里江山图》的基本情况,包括画作的性质、现存地点、绘制材料等,还提到了关于作者希孟的一些传闻,如相传是希孟在宋徽宗指导下创作以及史籍中无确切记载等内容。 结合【链接材料】“画卷背面留有宋蔡京的题跋:‘政和三年慿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共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踢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关于‘希孟’这个名字,直到数百年后,才再次出现在清朝收藏家宋荦的一首诗中:‘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可知,链接材料主要是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希孟的进一步介绍,通过宋蔡京的题跋和清朝收藏家宋荦的诗,补充了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一些细节以及希孟名字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情况。 由此可知,链接材料的内容与第②段中关于作者希孟的介绍相关,且能够补充第②段中关于作者的传闻以及史籍中无确切记载这一内容,所以链接材料适合放在第二段。六、(24-25八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影壁:四合院建筑技艺之窗赵文新①提起京城,人们自然想到四合院。如果把四合院看成一首小令,影壁就是词牌;如果把四合院看成一首曲子,影壁就是前奏。影壁与四合院相辅相成,既烘托了其格局,增强了其气势,又凸显出了其建筑技艺上的特点。②影壁又称“照壁”,古称“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影壁是汉族传统建筑中位于天门内(内照壁)或大门外(外照壁),正对天门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水龙经》中有“直来直去损人丁”的说法,影壁艺术性地处理古代风水学说,起到隔离场景、趋吉避凶的效果,与中国传统的含蓄、婉转的审美取向一脉相承。③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建筑也是凝固的思想。中国古代影壁等级分明,春秋时期的《礼记》记载:“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意思是说,天子的影壁在门外,诸侯的影壁在门内,大夫可以用屏风,而士则只能用幔帐来遮挡。影壁体现身份地位,到明清时期,寻常百姓才可以建造影壁。④北京著名的影壁,当属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它是皇家龙壁,用黄、白、紫、绿、赭、蓝六种彩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高贵华丽。《三海全咏》道:“九龙盘拿戏骊珠,云雾冥冥蜃气孤。恍惚电光来破壁,半空飞出所翁图。”诗中描绘祥龙时而妙趣戏珠,时而翱翔云海,时而破壁飞腾的情景。此外,恭王府中西洋门后的“独乐峰”影壁,也有特点。从南面看像一条鱼,呈现鱼跃龙门之意;从西面看像送子观音,表达人丁兴旺之意。⑤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道:“三号门外,在老槐树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刷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间油好了二尺见方的大红福字。”文中所描述的影壁颜色鲜明、福字夺目,显然不是他笔下小羊圈胡同老百姓院门前的建筑。⑥四合院的大门内,影壁多为“一”字形,高与宽为16:9或4:3,暗合黄金比例。影壁有独立式和借山墙式两种。独立式影壁,需要院子进深(深度)大,大门与影壁之间比较宽散;借山墙式影壁,利用东厢房山墙做成,多为平心,上头出檐。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也称为座山影壁。独立式影壁由壁顶、壁身、壁座三部分组成。建筑时从地面往上砌壁座,有的砌须弥座(装饰的底座),也有的是普通座。中心是方形的壁身,一般凸出砖雕图案,或雕福字等吉祥内容,使入门迎来“头见喜”之感。上为壁顶,建造成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很像一座压缩的屋宇。北京故宫内的宫殿院落,几乎都有一座影壁,大多采用琉璃、砖、木、石等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