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雪孩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会认 “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唱、赶、旁、谁、轻、汽” 等 2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呀”,会写 “唱、旺、赶、旁、浑、候、谁、轻、汽” 等 9 个字,会写 “出门、空地、唱歌、回家、屋子、赶快、旁边、火星、连忙、浑身、谢谢、水汽、白云” 等 13 个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孩子勇敢、善良的品质,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形成云的过程,激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能正确读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雪孩子化成水、变成水汽、飞上天空的过程,了解水的循环变化。感受童话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默读训练法、字理识字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一个娃娃冬天生,全身上下冷冰冰,你叫它也不吭声,太阳一出就化水。”(谜底:雪人)猜对啦!冬天到了,下完雪后,我们常常会堆雪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特别的雪孩子。(板书课题:雪孩子)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预设:雪孩子长什么样?雪孩子会发生什么故事?)(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词。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归类识字:“添、渐、浑、淋、激” 都是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加一加:“日 + 王 = 旺”“氵 + 军 = 浑”“车 + 巠 = 轻”。字理识字:“烫” 字上部是 “汤”,表示热水,下部是 “火”,表示用火加热,合起来就是 “烫”。“灭” 字上面的 “一” 表示覆盖在火上,使火熄灭。近义词识字:“添 —— 加”“浑身 —— 全身”。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出门、空地、唱歌、回家、屋子、赶快、旁边、火星、连忙、浑身、谢谢、水汽、白云。指名读、齐读。用 “赶快”“旁边” 说一句话。(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第 1-3 自然段。指名读第 1-3 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这部分讲了什么?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兔妈妈要出门,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指导读好 “嚷” 的语气,体会小白兔的着急。兔妈妈是怎么安慰小白兔的?(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指导读好兔妈妈亲切、温柔的语气。兔妈妈为小白兔做了什么?(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雪孩子,心情怎么样?(高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请小朋友们模仿小白兔跳舞、唱歌的样子,感受小白兔的快乐。分角色朗读第 1-3 自然段,体会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对话。学习第 4-8 自然段。默读第 4-8 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白兔回家后做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白兔回家后,觉得屋子里很冷,他做了什么?(往火堆里添把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出示句子:“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学习 “添”“旺”“渐” 三个字。“添”:可以用 “加” 来理解,比如 “添加”“添置”。“旺”:日字旁,表示太阳很明亮,这里指火势很旺。“渐”:三点水旁,表示逐渐、慢慢的意思。小白兔添了柴后,就上床睡觉了。这时发生了什么危险?(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出示句子:“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指导读好 “哎呀” 的语气,体会情况的危急。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是怎么做的?(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学习 “冒”“烫”“终”“浑”“淋”“灭”“激” 等字。“冒”:上面是 “冃”,不是 “日”,表示向外透、往上升。“烫”:上面是 “汤”,下面是 “火”,表示温度很高,会让人感到疼痛。“终”:绞丝旁,表示最后、末了。“浑”:三点水旁,表示水不清、污浊,这里指雪孩子浑身都是水。“淋”:三点水旁,表示液体连续下滴。“灭”:上面的 “一” 表示覆盖在火上,使火熄灭。“激”:三点水旁,表示水受到冲击而动荡,这里指兔妈妈的心情很激动。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雪孩子在救火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分小组讨论:雪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雪孩子勇敢、善良、舍己救人。学习第 9-14 自然段。齐读第 9-14 自然段,边读边想: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怎么样了?雪孩子浑身水淋淋的,后来他变成了什么?(化成水了,又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出示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白兔在干什么?他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学习 “轻”“汽” 两个字。“轻”:车字旁,表示分量小,与 “重” 相对。“汽”:三点水旁,表示液体或固体受热变成的气体。为什么雪孩子会变成白云呢?(因为太阳晒着晒着,他就化成水,水蒸发后变成了水汽,水汽升到天空中就变成了白云)老师简单讲解水的循环变化过程:雪→水→水汽→云→雨→雪。小朋友们,雪孩子虽然化成了水,变成了白云,但他还在我们身边吗?(是的,他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永远陪伴着小白兔)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勇敢、善良、舍己救人等方面回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孩子》的故事,认识了勇敢、善良的雪孩子。他为了救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学习了很多生字词,知道了雪化成水、水蒸发形成云的过程。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能像雪孩子一样,当别人有困难时,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五)布置作业把《雪孩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写 3 遍,词语写 2 遍。观察冬天的雪景,想一想雪还会变成什么。仿照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写一句话。五、板书设计雪孩子↗ 堆雪孩子(快乐)雪孩子 → 救小白兔(勇敢、善良) → 化成水 → 变成白云(美丽)↘ 舍己救人(敬佩)生字词: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唱、赶、旁、谁、轻、汽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习效果。生字词教学注重方法的指导,通过归类识字、加一加、字理识字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同时,设计了组词、造句等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精读课文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的品质。特别是在学习雪孩子救小白兔的部分,通过分角色朗读和想象说话,让学生感受到了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布置的作业多样化,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拓展性的练习,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足之处:在讲解雪化成水、变成云的过程时,虽然进行了简单的讲解,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水的循环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