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昌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东湖樱舞、珞樱缤纷。拥有“湿地花城”之称的武汉,樱花遍布大街小巷,每年3-4月各地游客前往武汉赏樱花,各景区樱花开花时间早晚不一,不少游客更是跟着时间的脚步“追逐”各景区樱花盛开。其中,东湖樱园被誉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跻身春日赏花“顶流”。每年三月,通往樱园的东湖隧道拥堵状况严重。下图为武汉四处赏樱点及东湖隧道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武汉各赏樱景区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是( )
A.气温 B.气压 C.降水 D.日照
2.推测图中四景区初花期早晚,并据此为市民设计一条合理线路是( )
A.汉口江滩-东湖樱园-武汉大学-武汉花博会
B.武汉大学-东湖樱园-武汉花博会-汉口江滩
C.汉口江滩-武汉大学-东湖樱园-武汉花博会
D.武汉大学-汉口江滩-武汉花博会-东湖樱园
3.为缓解东湖隧道拥堵状况,给游客们带来更舒适的游览体验,武汉市政府交通部门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建跨湖大桥,增加景区出入通道 ②私家车限号单向通行
③提供多元化出行方式,如东湖游船 ④景区分时预约与限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三生空间”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统称,其演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下表为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用地变化及其生态贡献率,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变化 转换面积/km2 生态贡献率
农业生产-林地生态 774.84 0.00218
农业生产-水域生态 1380.05 0.00170
工矿生产-水域生态 504.54 0.00096
水域生态-草地生态 346.18 0.00030
农业生产-草地生态 78.45 0.00017
总计 3084.06 0.00531
农业生产-城镇生活 6181.40 -0.00264
农业生产-农村生活 4012.04 -0.00171
林地生态-工矿生产 422.32 -0.00147
农业生产-工矿生产 2174.10 -0.00145
林地生态-农业生产 458.75 -0.00129
总计 13248.61 -0.00856
4.据图和所学知识,下列对长三角城市群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利用类型中,生产空间占比最小②属于经济发达的人文区域,是大尺度区域
③地处东部沿海,区域受海陆位置影响显著④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协同发展潜力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主要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
A.林地生态用地增加,生态环境改善 B.农业生产用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C.水域生态用地缩小,生态环境恶化 D.总体看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改善趋势
6.为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
A.大力开发林地资源,发展林业经济 B.扩大城镇开发边界,增加生活空间
C.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发展绿色农业 D.减少对耕地的保护,提高土地利用
2023年8月,中科院科研团队在河北省廊坊市建设了国内首个百千瓦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验证项目。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常压(温度31℃以下,70个标准大气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机器发电。二氧化碳储能被形象地称为“超级充电宝”技术,储能时长可高达16小时以上。图1示意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原理,图2示意河北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中科院研究团队选择在廊坊市建设该项目,主要考虑廊坊( )
A.科技人才丰富 B.工业基础雄厚 C.对能源需求大 D.地理位置优越
8.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对京津冀地区的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障供电稳定②加大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④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增强固碳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与传统锂电池储能相比,目前液态二氧化碳储能在我国推广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
A.储能时间短 B.环境污染严重 C.建设成本较高 D.安全风险大
壶口瀑布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地带,与砾岩、砂岩相比,页岩、泥岩岩性松软。黄河水从壶口湍流急下,水花向四周飞溅,奔涌下泻后在400多米宽的河谷底部形成了一条30—50米宽,10—20米深的深槽。据记载,壶口瀑布已从下游北移了约5千米至今壶口,称十里龙槽。在龙槽东岸,有天然形成的观瀑廊,中部内凹,顶部是悬空的石岸,可容纳30余位游客近距离仰观壶口瀑布的雄姿。图1示意壶口瀑布剖面,图2示意十里龙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形成自孟门至壶口十里龙槽的主要地质过程为( )
①地壳抬升 ②溯源侵蚀 ③垂直下切 ④差异侵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1.形成图中十里龙槽东侧观瀑廊的地质条件是( )
A.下蚀作用,地壳抬升 B.下蚀作用,岩性差异
C.侧蚀作用,地壳抬升 D.侧蚀作用,岩性差异
12.近年来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工程大有成效,据此推测壶口瀑布的显著变化为( )
A.倒退的速度北移 B.瀑布颜色会更黄 C.瀑布的水量增大 D.最佳观赏季缩短
研究古气候变化的过程与机理,是理解当前和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鄱阳湖是中国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的敏感区域之一,据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变化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鄱阳湖(图1)南部钻孔采样,分析温暖指数和干湿因子,研究鄱阳湖的近5700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图1示意鄱阳湖区域,图2示意距今5700年以来鄱阳湖地区气候变化(注:图中虚线代表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对鄱阳湖地区近5700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Ⅰ时期,气候变化波动小,整体偏暖湿
B.距今3000年,出现了一次寒冷干旱事件
C.近300年以来,可能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
D.推测未来鄱阳湖地区的气候会向暖湿变化
14.关于东亚夏季风对鄱阳湖地区气候的影响,解释合理的是( )
A.距今4000年,夏季风较弱,削弱了水汽输送
B.距今2800年,夏季风较弱,雨带停留在南方
C.距今4000年,夏季风较强,副高控制更弱
D.距今2800年,夏季风较强,梅雨期较长
15.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可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强弱,推测鄱阳湖地区的暖湿化时期可能有以下哪种现象出现是( )
A.南美洲西北部旱灾加剧 B.秘鲁沿海渔业减产
C.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D.东南信风显著增强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5年央视春晚在武汉设立分会场,节目《星汉耀江城》从黄鹤楼延展江汉路、汉口里、长江游轮等地,充满“历史、文化、科技、生活”气息的武汉画卷,展现了武汉独特的地理风貌。视频转场里灯光璀璨,450万平方米的灯幕汇聚两江四岸的1000余栋高层建筑,与千古名楼黄鹤楼交相辉映。
材料二:在春晚分会场带动下,武汉春节文旅火爆出圈。8天假期中,武汉火车站到达旅客接近70万人次,黄鹤楼、汉口里庙会、巴公房子形成热门打卡地,热度空前高涨。武汉市政协委员提出,作为千古名楼,黄鹤楼应抓住本次契机,促进黄鹤楼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文旅商”融合,进一步擦亮武汉名片。图1示意“两江四岸”壮观灯光秀景观,图2示意武汉部分区域。
(1)分析武汉能实现“两江四岸”壮观灯光秀的地理条件。
(2)说明春晚举办对武汉旅游业发展产生的长期效益。
(3)请你为推进黄鹤楼文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旅商”产业融合献计献策。
17.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材料二:作为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聚集地,东北三省正在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摆脱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东北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了产业、区域关联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空间格局。有学者将东北三省的城市分为核心区“哈长沈大”四大城市和非核心区资源型城市,两大区域作用机理具有差异。下图示意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入演化。
(1)列举契合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发展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据图,描述2009-2022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东北三省的时空演化特征。
(3)从区域关联的角度,为核心区“哈长沈大”四大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制定合理策略。
18.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2002年5月初,新疆伊犁则克台河上游山区发生大型黄土滑坡。在季节冻土区,降水和融雪是黄土滑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而该地上层的马兰黄土和底层的离石黄土性质不同。因天气异常,该地局部坡体于当年2~3月出现了滑坡前期的蠕动变形,4月~5月初突破了坡体变形失稳的临界条件后发生滑坡。下图示意该地此次滑坡形成过程。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上层马兰黄土和底层离石黄土的性质差异。
(2)推测与常年相比,该地2002年2月~3月、4月~5月初的天气特点,并结合图中阐述其对滑坡形成的影响。
(3)除天气和土层结构外,推测可能影响此次滑坡发生的其他因素并分析。
湖北省武昌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B C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B B
16.(1)①水文条件:长江、汉江穿城而过,两江交汇构成“两江三镇”格局②城市规划:武汉市沿岸经济发达,沿江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提供灯光载体。③技术支撑:武汉光电产业、数字创意科技等产业发达,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④文化意象:武汉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黄鹤楼等历史地标
(2)①交通、住宿接待能力提升,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升级②倒逼环境整治,促进旅游环境整体提升③促使武汉形成旅游文化品牌,促进武汉经济长足发展。
(3)①加大技术赋能,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②研发文创产品,利用互联网营销,推动文化与商业相融合。③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化旅游模式,如文化体验类旅游、光影秀、非遗市集等。
17.(1)新能源汽车产业、冰雪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
(2)在时间上,2009-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进入数量不断增多,且在2013年以后数量大幅增加;在空间上,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以“哈长沈大”四大城市为核心向外辐射的分布模式(或:核心区“哈长沈大”四大城市分布最为密集,资源型城市分布相对较少)。
(3)制定差异化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优化政策和投资环境,形成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增强区域内部的协同效应;促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通和经济联系;加强交通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18.(1)大量积雪融水和降水下渗后,在马兰黄土表面形成落水洞,说明马兰黄土层疏松多孔,渗透性强;水流下渗后多从砂砾层外泄形成泉眼,说明离石黄土质地均匀且较密实,为隔水层。
(2)2~3月气温偏高,导致冬季积雪加速消融,大量融雪水入渗坡体,马兰黄土遇水湿陷变形,表面形成落水洞,为径流下渗提供通道,坡体产生蠕动变形。春季气温回升快,冻融作用强烈,使黄土的裂缝不断增大,易形成滑坡面。4月~5月初降雨量偏大,强降雨入渗进一步降低斜坡稳定性,突破坡体变形失稳的临界条件,最终引发滑坡。
(3)①地形:滑坡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条件。②人类活动因素:坡体附近存在工程建设、开垦等人类活动,可能破坏坡体稳定性,增加滑坡发生的风险。③植被:春季植被才开始生长,植被覆盖度较低,促进径流与黄土接触形成滑动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