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序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1.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原因是( )A.地球表面完全是海洋 B.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C.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D.地球被水汽包围2.现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其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海洋。据此,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约占( )A.49%,51% B.39%,61%C.29%,71% D.19%,81%3.下列关于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B.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C.白令海峡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4.读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海域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多年后会消失B.②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多发C.③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表隆起形成的D.④海域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张裂,不断扩张5.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海陆分布格局的认识。请你结合所学,帮他完善。下列对思维导图的补充填写,正确的一组是( )A.①海洋、②海洋、③多、④七 B.①陆地、②海洋、③多、④六C.①海洋、②陆地、③少、④七 D.①海洋、②陆地、③少、④五6.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______大洲( )A.一 B.二 C.三 D.四7.图中的四种发现不属于“沧海桑田”的是( )A. B.C. D.8.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在各大洲中居(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9.图中字母P处为(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10.下图示为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底地形正确的是( )A.甲处是大陆架 B.乙处是海沟 C.丙处是大洋中脊 D.丁处是大洋盆11.近日,美国地质局测定多处发生地震。其中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就发生7.5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当地部分学生已被疏散。地震后,该地又发生了5次5级以上的余震。读震中位置图,本次地震的成因是( )A.地处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挤压所致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挤压所致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张裂所致12.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表示大陆坡的是( )A.a B.b C.c D.d13.下图为四种陆上地形类型的剖面。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高原、山地、丘陵、平原C.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D.丘陵、平原、高原、山地14.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上,人们无法看到的是( )A.地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球体 B.地球表面纵横交织的经纬线C.地球表面的蓝色区域为海洋 D.地球表面的海陆交错分布15.下面为四种陆地地形的特征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应是( )A.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B.山地、高原、盆地、丘陵C.丘陵、平原、盆地、山地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16.科学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太慢,不易被人们觉察。喜马拉雅山脉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运动17.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海洋底部最深的部位是( )A.大陆架 B.海沟 C.洋盆 D.大陆坡18.读下图,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①—太平洋 B.②—南极洲 C.③—大西洋 D.④—北美洲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19.读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填图中字母)(2)AB两洲的分界线是 ,E、F两洲的分界线是 ,A、E两洲的分界线是 (填具体名称)。(3)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 洲。(填图中字母)(4)古老的城市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墨西哥位于 洲.(填具体名称)(5)索马里,全称索马里联邦共和国,位于 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拥有该大洲最长的海岸线,濒临 洋。(填具体名称)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项目主题:海陆变迁项目背景: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小明准备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探究地壳运动及其影响。任务一:分析探究实验① 实验②小明向中间挤压书页,发现书本隆起 小明向两边拉扯纸张,发现纸张被撕裂(1)实验①说明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在陆地上会形成 。(2)实验②说明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运动会形成 。资料:“板块构造示意图”(3)根据实验结论,在图中找出一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地理事物。(4)分析太平洋未来的面积变化趋势。任务二:思考迁移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火山周围居住着上百万的人口,火山的低山坡和山麓平原土地肥沃,多种植水果及葡萄。(5)分析居民在火山周围生活和生产的利或弊。(温馨提示:只需选利或弊一个方面作答)21.某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下图为经纬网图和活动地点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8分)(1)图1中,贝贝位于玲玲的 方向。(2)在图2中判断B、C两地形部位名称:B,C ,在上述两地中, 地比较合适开展攀岩活动。(3)判断乙河流大致流向 。(4)图2中A到D图上距离约为5cm,实际直线距离为500米。此图比例尺是 (写出数字式)。(5)甲地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山峰A的海拔范围是 米。从山脚到山顶A,有①、②两条线路,其中 线路更省力,因为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A A D C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B B B D D B A19.(1) GH(2)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3) A E(4)北美洲(5) 非洲印度20.(1)山脉(2)裂谷或海洋(3)红海或东非大裂谷等(4)太平洋会越来越小(5)利:火山灰会增加土壤肥沃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活动产生各种矿物资源;形成温泉;产生地热;形成一些旅游景观等。弊:火山喷发时产生的岩浆和火山灰可能毁灭人类的家园,造成财物和经济损失;火山灰可能污染环境等。21.(1)东北(2) 陡崖 山脊(3)自北向南(4)1:10000(5) 盆地 600-700 ① ①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较省力;②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费力。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