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序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是( )A.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B.地区分布不均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3.下列地形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大兴安岭——草地C.横断山区——林地 D.华北平原——草地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丰富B.土地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大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比较均匀D.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5.2024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多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八不准”,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国土地政策的是( )A.大力开发草地、荒地 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D.鼓励和推广农业科技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B.土地类型单一,以耕地为主C.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地区7.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A.跨流域调水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海水淡化 D.防治水污染8.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A.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C.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9.稀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下列有关“稀土”的问题中最能体现地理视角的是( )A.稀土是什么“土” B.稀土价格昂贵吗 C.稀土名称从何而来 D.稀土分布在哪里10.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丰富B.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多,夏秋少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修水库11.读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的说法,合理的是( )①土地类型齐全,草地比重最大 ②人均耕地面积高于世界水平③牧区划区轮牧,合理放牧④农耕区应大量开垦土地,提高农民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下列对盐城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A.大力发展海洋捕捞 B.将重化工业作为支柱产业C.积极宣传盐城,推动旅游业发展 D.全面开发滩涂,兴办房地产产业13.下列不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A.耕地比重大 B.地区分布不均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类型齐全14.下列属于家庭节约用水的是( )A.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D.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15.海洋牧场是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海上放养。结合所学知识,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化学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能资源 D.生物资源16.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是( )①跨流域调水②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③修建水库④工业用水循环使用⑤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⑥及时关好水龙头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17.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B.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C.青藏高原地区D.西北内陆地区18.“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储、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如图所示是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建设海绵城市能带来的效益是( )①增加降水量,解决供水不足②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洪涝灾害③蓄水灌溉植物,绿化城市环境④改变路面质量,缓解交通拥堵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19.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下图为汉江流域图和北京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1)汉江流域位于 (填山脉)和大巴山脉之间,汉江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在 (填城市)注入长江,属于 (内流河/外流河)。(2)据图可知,汉江流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 地区,由此推测,汉江 (填“有”或“无”)结冰期。(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 水库引水,自流北上到达北京。(4)根据材料简述北京水资源短缺自然和人为原因。(5)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20.【区域高质促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绿色转型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读中国部分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据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着 运河北上,以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上游水源涵养提升,中游水土流失治理,下游湿地生态修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治黄关键在治沙,说明图乙所示利津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3)稀土与镍属于战略性资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全球最大稀土产地与我国最大镍矿产地分别位于 (填序号:①内蒙古;②宁;③陇;④陕)。“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公路”。(4)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如青海的太阳能“夏丰冬枯”,请结合图文材料,从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角度分析青海太阳能“夏丰”的原因是 。(5)分析“青电入豫”工程对于河南省发展的意义: 。21.熟知乡土,热爱家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全国最大的地下水“大漏斗”在华北,华北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在河北。过去数十年,缺水的河北省依靠超采地下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近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漏斗区,引发了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材料二:图1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为华北地区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河北地下水“大漏斗”的形成与 有关,造成的问题有 、地面沉降等。(2)华北平原地下水“大漏斗”成因:自然原因:华北平原气候类型为 气候,年降水量偏少;降水集中在 季,且年际变化较大,导致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人为原因主要有 、 。(两点即可)(3)修复“漏斗”,节水先行。根据所学,列举在工、农业生产或生活等方面可采取的节水措施(各举一例)。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A A A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C A C D B A D19.(1) 秦岭 武汉 外流河(2) 南方 无(3)丹江口(4)北京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总量少,季节变化大;人口稠密,农业和工业用水较多。(5) 空间 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等。20.(1)京杭(2)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3)①;③(4)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青海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5)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21.(1) 超采地下水 湿地萎缩(2) 温带季风气候 夏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水资源需求量大,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浪费现象(3)农业上改变灌溉方式(喷灌滴灌);工业废水治理,循环再利用;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等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