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思维导图归纳汇总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科学思维导图归纳汇总表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 一 单元 《光》
(
光源的定义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最重要的光源
太 阳 发光的电灯、萤火虫、 光源 点燃的蜡烛、发光鱼等
→ 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
(
区分光源
和非光源
)非光源 月亮、汽车后视镜等
正在发光
(
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
)光源的特征
自身发光
无法看见物体
(
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没有光
会发生什么
··· ··
黑暗中的
红苹果
结论
理由
不能看到黑暗中的红苹果,无
论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 不能看到物体
在“黑暗”的环境中,将 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 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夜视仪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一单元 《光》
(
声音

)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音和光的
(
传播方式
)沿直线传播
(

孔的大小一致
保持所有小孔

一条直线上

一张没有打孔
的卡纸作为屏
)打孔
(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 (
实验步骤
)固定 摆放 立屏
实验
光直接穿
过小孔 纸屏上可以看到光斑
(
验证光的
传播方式
关闭所有灯光,拉上
窗帘,保证手电筒的
光是唯一光源
)实验方法 及现象
移动一
张卡纸 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
解释现象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所以我们能够听到屏幕
解释现象 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
光沿直线传
(
播的应用
)生活应用 小孔成像、一叶障目、笔直排队等
(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一单元 《光》
(
光能以直线
的方式一直
传播下去吗
保证手电筒是
唯一的光源
)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 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
衡量的标准是能否看清前方物体的细节人
观察光能否穿过透明、半透明和 目的 不透明物体
光照射玻璃、 纸和书的探索
结论
光能穿过透明物体,比如透明玻璃、 透明塑料
光能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比如薄纸 和纸巾,但光的传播被部分阻碍了 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比如有色
塑料、书、金属片,因为光的传播 被完全阻碍了
借助烟雾,能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大
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发出的烟雾充 过程 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观察水槽中发生的变化
(
光照射烟


探索
)可以看到有轻微“跳动”的光线,
在光源比较强的条件下,还能看 现象 到一条清晰的光柱
解释 光沿直线传播
(
地球
) (
月球
) (
太阳
) (
解释日食
和月食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 位置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 观测到日食;同样,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 发生月食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一单元 《光》
(
空气和水是两
种不同的介质
)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 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
光的传
播路线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 偏折
→ 这就是光的折射
(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
激光笔射出的光透
过空气斜射入水中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垂直 放入
铅笔放入盛有 水的玻璃杯中
现象水中铅笔变“粗”
光线垂直射入两种均匀
介质的接触面时,光的 结论 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现象 铅笔“折断”
(
倾斜
放入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
(
光的传播路
线的变化
)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 结论 方向会发生改变
方法 从鱼缸的角看过去
鱼缸里的一条鱼 看上去是两条
解释
一条鱼反射的光经左右两 个分界面后改变方向,分 别进入人眼,看起来就是 两条鱼了
→ 光的折射现象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一单元 《光》
如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等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 定义 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 雨后彩虹、笔在水中“折断”等
(
第5课认识棱镜
)定义 光学上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 三棱镜
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复色光
特点 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
观察白光通


棱镜后
发生的变化
)白光
实例太阳光、日光灯的光等
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 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 现 了 红 、 橙 、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现象及原理 等各种颜色的光
单色光
当快速旋转彩色轮时,会 现象 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
(
制作一个
彩色轮
)等量的红、绿、蓝能混合 解释 成白色
三基色 红、绿、蓝
(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一单元 《光》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 体,就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
定义 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举例 镜子里的自己
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 拉上窗帘,保证手电大
筒是唯一光源
实验 步骤
光的反
射实验
①用手电筒和黑卡纸做出可以只发出一道 狭窄光束的光源
②调整光源和纸屏的距离,确保 尽量保持光 能在纸屏上清楚地看到一道光斑 源和纸屏位
置稳定
③在纸屏的某处做好标记,通过调 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位置
④不断重复上面的实验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入射角反射角
(
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
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
光的反射路线图
光线的大致方向
)平面镜
光的反射规律 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利用光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 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 因为激光束的方向 集中,所以利用激
光测量
(
实际应用
O
)照明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 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一单元 《光》
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
潜望镜
的应用
)科研工作者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 险的实验
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 的情况
(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
)原理 光的反射
潜望镜的
工作原理
光的传播路线图
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进入 制作原理 人的视野
→ 可用牙膏盒、空牛奶
制作材料 纸盒、2面镜子 盒或塑料管等代替
制作一个简
易潜望镜
制作步骤
①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 处各画一条直线
②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 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
③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④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⑤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 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⑥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整体 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多,陆地少
样貌 高低不平,复杂多样
(
地球表面
的样子
)两大地
理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高低,十 “坑坑洼洼”体现了地球表面的高低不平
→ 按照起伏高低和形态的不同进行分类
(
第1课地球的表面
) (
地球的表面
)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常见的陆
(
地地形
) (
高又
宽广
) (
较高、
较陡
) (
坡度
较缓
) (
四周高
中间低
)低又 特 点 。宽 广
→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典型地形地貌
位于香港地
质公园内
弯曲的 长白山 敦煌的雅 黄土高原 黄河入海
岩层 天池 丹地貌 上的沟壑 □的沙洲
成 因 地壳运动 火山喷发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水流、波浪堆积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与上地幔
顶部的固体圈 层称为岩石圈
地球的内
部结构图
(
第2课地球的结构
)
岩浆岩 玄武岩 浮石 花岗岩
地球的结构
(
地壳的
组成
)沉积岩 砾岩 砂岩 页岩
变质岩 大理岩 板岩
也称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
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地壳的运动
制作工具
地球结构
的模型 模型剖面
特点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
影响 常常会使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
岩层受力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 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三个圈层中,地壳最薄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代 表 岩 层 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①将泥铺在有塑料薄膜的两半拼接的小盒中
②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 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 式, 是自然界经常发生 的一种地质作用 地震模 拟实验 模拟岩层 受到的作 用力
地震的
(

3 课
地震成因及作用
)成因
地震的成因
及作用
地震发生 时的情景
岩层变化 岩层发生弯曲 岩层断裂、错动
(
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
)解释成因 地壳运动 石的承受强度时产生
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摆动,房屋摇晃; 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
→ 这个改变是迅速且剧烈的
(
地震给地表
带来的改变
)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 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要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
地震发生时的
(
自救与互救
)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可以迅速躲在卫生间等小开 间的墙角
墙体间距离较小的房间
(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 (

4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喷发情景 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形成火山岩小山
(
形成火山口湖
新增一块陆地
) (
例如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给地
(
地表变化
)表带来的改变
(
这种改变是迅速的
)例如叙尔特塞火山岛
实验 材料
模拟 对象
土豆泥
火山
番茄酱
岩浆
酒精灯加热
地壳深处高温状态
火山喷发的
(
实验
现象
注意
事项
) (
地壳运动是火
山喷发的
原 因
)成因及作用
探索火山喷 发的成因
实验中要戴好护 目镜,注意实验
中的安全
实验 总结
消极影响
火山喷发对 环境的影响
积极影响
加热一段时间后, “火山口”会向外冒热 气,过一会儿“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 口”溢出或喷涌出来
最好不使用石棉网加热,以免效果不佳
番茄酱要适当稀释
土豆泥上挖的洞要到达盒底
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薄
高温高压、地壳中薄弱地带、岩浆中的大 量气体都是影响火山喷发的重要因素
烧毁森林、房屋
掩埋农田和城市
污染空气
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
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
(
第5课风的作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
打磨的过程代表风卷起沙
子不断磨蚀岩石的过程
)代表自然界中
真实的岩石
模拟风卷起 沙子对岩石
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
岩石、放大镜、砂纸
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然后用砂纸打磨, 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
沿水平方向打磨,模拟空气流动
(
实验总结
)风的力量使岩
石发生改变
(
风蚀型
地貌
敦煌地
区的典
型地貌
)风的作用 风蚀作用←
风作用下的
典型地貌
风对岩石具有侵蚀作用
戈壁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由于风的磨蚀 作用,小山包 的下部往往遭 受较强的剥蚀 作用,并逐渐 形成向里凹的 形态,如果小 山包上部的岩 层比较松散, 在重力的作用 下就容易垮塌 成陡壁,形成 雅丹地貌
堆积型
(
地貌
沙漠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磨蚀岩石并搬运岩石破碎物,影响地形变化
风对地球表
(
面的影响
)风的作用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缓慢进行的
(

6

水的作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包括大气降水、 融雪、经由 地下重新返回地表的暂时的 或常年的径流水
流动于陆地 表面的水
暂时性地面流水
长期性地面流水
地面流水
水的作用
探索降雨给土
地带来的变化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
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便于观察“降雨”过程中小山丘 上 松散的土壤是怎样移动的
①制作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 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 模拟降雨
实验 ②用喷壶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
过程 “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 变化
搬运作用
(
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






流 失
( 黄

高原上沟壑的形成)
在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过
程中,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地
被改造。这种改变是缓慢的
)①细小的水流会带动松散物质沿坡 面下移
(
实验
现象
)②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强 水流,侵蚀作用更强
③松散物质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 脚处 →堆积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河流对地形
(
带来的改变
)河水的沉积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震
地球内部力量 地壳运动
(
火山喷发
)影响地表变 化的因素
风的作用 外部力量
(
◎顾学习内容
)水的作用
梳理记录表
(
第7








) (
图片编号
1
2
3
4
) (
地形地貌
弯曲的岩层
长白山天池
敦煌的雅丹地貌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形成的主要原因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
总结我们
的认识
)火山喷发形成
风的作用
水(降雨)的作用
水的作用(河水流速
(
S
)度减慢,泥沙沉积)
不同条件 一个有植物覆盖, 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
实验
条件
) (
此实验
不仅是
模拟实验还是
对比实验
探索植物对
侵蚀的影响
)两个小山丘的地形相同
相同条件
用喷水器喷出← 的水代表降雨
同样的高度“降雨”
“降雨量”相同
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
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作用更 实验现象 严重
地面的岩石、沙土 在水、风、重力等 作用下,被破坏和
搬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少土地中松散 物质的产生,因此可以减轻侵蚀作用,减少 水土流失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根据自然现 象判断时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 夜交替成了人类最早使用 的时间单位
古人计时
(
第1课时间在流逝
) (
的方法
) (
日晷
(guǐ)
利用日影的方位变化
)利用日影 来计时
如在四分之 一 、二分之
一 、四分之三处做标记
方法步骤
圭(guī)表利用日影的长度变化
把燃香等分成若干份
计量每等份的燃烧时间
用秒表
燃香粗细均匀
(
研究“


香”的时间
)注意事项 没有风吹等外在干扰因素
进行多次测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 结论 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
粗略的计时
类比推理
(
蜡烛是否可
以用来计时
)蜡烛和燃香很像,如果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燃烧的时 间差不多,所以可以用来计时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有一定硬度的、 细 长的圆筒形瓶子
实验装置
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 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 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 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
以直径2毫米左右为宜
(
观察水流
的速度
)实验内容 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
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
)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 实验结论 所需的时间一致
测量从200毫升水中流出50毫升、100毫升、
过程 150毫升水时分别需要的时间
测量水流速 度的变化
结论
拓展
随着瓶内水位的下降,水流 速度越来越慢
保持水位相同才能让水以固 定的速度往下流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 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
设计原理 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古代水钟 构件的 作用 盛水漏斗中的锥体用 来控制流水孔的大小泄水孔 盛水漏斗边上的泄水
孔用来保持水位不变 锥体 → 从而控制水流速度相同 浮标

(

3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
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水钟
水钟类型 受水型 8
(
设计
水钟
)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 水钟计 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 时原理 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
2用工字钉给瓶盖打孔
3童
4.三个叠组装
折 帅四
(
3
5.
例水计时,在最下面的容器上桥刻度
)控制漏 通过控制滴孔的大小和水位来 水速度 控制漏水速度
刻度设置 滴10分钟,每隔一分钟标一条刻度
最上面的瓶用于控制 中间的瓶中的水位,
使中间的瓶流向受水
容器的水流速度不变
组装并标出1~10
剪开水瓶 给瓶盖打孔 分钟的时间刻度
流程
(


水钟
) (
注意事项
)避免将孔打得过小或者过大,孔过小会导 致水流速度较慢,进而使容器中水位上升 较慢,这样会影响标刻度时的准确性;孔 过大则滴漏的水容易很快到瓶盖
容器的形状
(
影响水钟计时
准确性的因素
)孔径的大小
水流的速度
与水钟类似 沙漏 的计时工具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一钟面
(

摆绳
)钟摆 摆锤
结构
(
机械摆钟
)利用钟摆连续的摆动带动指针 原理 来计时
(
第4课机械的摆钟
)相比日晷、水钟、沙漏而言, 精确度 摆钟的精确度更高
摆往返一次算摆动一次
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
钟摆运动的特点
)钟摆摆动的幅度不会变
自制摆
注意事项
自制摆运
动的特点
拿一根细绳,上端固定, 下端挂上一个小重物,做 成一个简单的摆 摆绳 摆锤
摆绳自然拉直,不能推动摆一让摆自
由摆动
摆动幅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 若摆锤碰到了铁架台或其他物体, 实验要重新做
运动 特点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自制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
自制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动的角度会发生变化
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并不相同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 摆开的角度
摆的快慢与摆 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
幅大小的关系
摆绳长度、 摆动幅度、
不变条件 摆动时间
实验方法
(
第5





)改变条件 摆锤质量
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
(
摆的快慢
与摆锤质
量的关系
) (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增加摆锤质量,测量不同 质量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改变摆锤质量不能改变摆 的快慢
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实验方法
摆的快慢与摆
绳长短的关系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不变条件 改变条件 摆锤质量、摆动 幅度、摆动时间 摆绳长度
保持摆锤质量不变,调整 摆绳的长度,测量长短不 同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为减小误差, 实验重复做 三次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任务 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任务和原理
原理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铁架台、细绳、回形针、螺母、秒表
制作材料
(
第6课制作钟摆
)
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日 期 :
摆绳长度 摆动次数

1
(
20厘米
O
)2
(
30厘米
) (
25厘米
)3
(
减少5厘米
) (
如果还偏慢,
再减少5厘米
)增减5厘米法
(
如果慢



) (
再减半
如果快了,可
确定摆绳长为
15
cm~30
cm

) (
直到确
定准确
的摆绳
长度
)确定摆 绳长度
(
15厘米
O
) (
摆绳减半
) (
30厘米
)的方案
(

)减半或 增倍法
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
测摆15秒钟是否摆了15次,不需要测60秒
测试的方法
(
第7课制作钟摆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运用了物体运动周
期性变化的规律
计时工具
的比较
计时 工具
计时 原理
优点
缺点
日晷
光影 计时
结构 简单
阴雨天、晚 上无法使用
水钟
滴水的 等时性
可以在晚 上使用
需要人看 守、加水
摆钟
摆的等 时性
计时更 准确
不方便 携带
石英手表
带电石英晶体 的规律振动
非常精准、 携带方便
技术要求高
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 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
(
精确计时
的重要性
)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 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 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计量时间的 “另类”应 用
测量天体间的距离
确定大海中船的位置
推测天体间的运动规律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
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健康的含义
(
第1






)
(
健康指标
)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 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 分钟仰卧起坐
(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
)检测身体 健康状况
(
体重指数
)[ 身 高 ( 米 ) × 身 高 ( 米 ) ]
(
遗传因素
生活方式
和习惯
生存环境
) (
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体育锻炼、
学习压力等
不良的生活环境(如空气污染、水
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等)会影
响人体健康
)影响生长 发育的因素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
加强锻炼、均衡膳食 不挑食不偏食
(
保持良好的情绪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保持健康 的方法
保护周围环境 垃圾分类
(
第2课身体的运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运动系统 关 节
的组成
肌 肉
使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具 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 不同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 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
(
现象
结论
)举起哑铃时,肌肉收缩, 关节转动,骨骼支撑
(
举哑铃
活动
)骨、关节和肌肉相互配合,肌肉收缩 带动骨运动,完成举起哑铃的动作
(
实验材料
模拟部位
)
(
制作

动模型
)筷子(或短木棍)

橡皮筋
肌肉
目自 线绳
关节
(
加强体育锻炼
)球类运动、游泳、划船、跑 步、滑冰、骑自行车等
(
促进骨骼和
肌肉的发育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均衡负重 正确的姿势背书包 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 不挑食、不偏食
在青少年时期发育最快
门窗上的合页
与人体运动结
构相似的物体 塔吊的吊臂
→ 灵活转动
与人体的关节相似
与人体的(骨相似
→支撑作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
吸耳球
心脏
) (
塑料管
血管
) (

血液
)实验材料
模拟对象
模拟心脏收缩
(
模拟心脏活动
) (
操作
及现象
)挤压吸耳球 水被挤出吸耳球
模拟心脏舒张
松开吸耳球 水被吸进吸耳球
(
第3课心脏和血液
)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流到全 结论 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不停地跳动,血
液不间断地流动
(
内容
)分别找一个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和不爱运动的 同学,跳动一分钟后,测量他们恢复正常心 跳所需的时间
(
测量
和比较
)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正常心跳 所需的时间短
结论
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恢复正常心跳 所需的时间长
心脏跳动
的意义
心跳与脉 搏的关系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养料、氧气运输到全 身各处,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维 持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每分钟心跳次数 和脉搏次数相同
保护心脏 的方法
参加体育锻炼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养成良好的作息
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大 脑
→ 位于颅腔内
脑的结构图
脑干 小脑
(
第 4








,
)
左脑控制右边身体;
右脑控制左边身体
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 大脑 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
脑的 小脑 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功 能
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 脑干 心跳、血液循环等
(
词语记忆
记忆类型
视觉记忆
) (
以文字、概念、逻辑
关系等为主要对象

抽象记

以具体的形状、颜
色等为主要对象
)是对脑所具有的 记 忆功能的体验活动,
意在感悟脑的功能
(
记忆
游戏
)→形象记忆
不同的人,脑相同功能的强弱是不同的;同
感悟 一个人,脑不同功能的强弱也是不同的
保证充足的睡眠 → 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 适当地活动身体
(
保护脑健
康的方法
)听听音乐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
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 系统 功能 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
可用小沙包等代替
两人一组,一名同学扔乒乓球, 另一名同学想办法用纸杯接住
(
第5课身体的,联络员,
) (
内容
)有效接球:将球一次性接入纸 杯中且不弹出算有效接球
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命中率
(
接乒乓
球游戏
)现象
改变接球距离会影响命中率
(
结论
)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改善 神经系统的功能
由脑、脊髓组成
身体对刺 激产生反 应的过程
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 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 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 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
感受刺激 一 →感觉器官有
(
身体是如




)传入神经 舌 (眼) 、、 皮 (耳)肤、等 (鼻) 、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图示 做出反应
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保护神经系
统的方法 运动锻炼时做好必要的防护
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头疼、胃疼、睡不好觉、注意力 不集中、难以学会新东西等
身体对压 力的反应
易引发焦虑、抑郁、愤怒、
暴躁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
(
第6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参加体育锻炼
保证充足的睡眠
(
管理压力
的方法
)和好朋友倾诉
听音乐
(
管理压力



会导致不良的人际关系
) (
面对冲突
的方法
)调整目标和期望
沟通,避免直接冲突
请老师或朋友帮忙
会引发暴力等恶
劣的行为表现 暂停当前行为(停止说话或做事)
深呼吸,冷静下来
管理愤怒
先思考,再行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示例 熬夜、挑食、吸烟、酗酒等
不健康的行为 危害 危及身心健康
改进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科学锻炼
(
第7课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健康的饮食
规律的作息时间
健康的
(
→ 如跑步、游泳、滑
冰、骑自行车等
) (
生活方式
)科学的锻炼
自我情绪管理
目标要符合实际,能够改善自己 身体某 一 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问题
确定你想要实现的健康目标
(
注意计划的
)解释该目标可能对你产生的影响
(
健康行为计划
)可 行 性, 能
(
用于指导并
)制订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计划
→ 规范自己的
(
生活习惯和
)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
行为方式
要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执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