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著阅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法布尔及《昆虫记》,掌握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2.品味《昆虫记》中生动语言,鉴赏和学习书中的写作特色。3.了解昆虫的习性及特点,感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重点难点】1.了解昆虫的习性及特点,品味《昆虫记》中生动语言,掌握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2.感悟作者以人性解读昆虫世界的哲思,激发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与农家,一生勤奋刻苦,自学成才,先后取得了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他将自己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中。他在一块荒芜的,只能生长杂草和虫子的荒石园独居生活了近40年,并为虫子们写下十卷大部头的书,而关于这些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出示各种版本《昆虫记》的封面图片。)这本书就是《昆虫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属于法布尔的昆虫世界,看看他是如何一次次叩响宇宙生命的大问题,让万物开口自己讲故事。“虫”新认识这奇妙瑰丽的昆虫世界!二、活动一:走近奇人1.初识法布尔《昆虫记》的前言、后记或者附录中都或多或少介绍了法布尔。你们从中获取了关于他的哪些信息?学生交流2.再识法布尔(1)基本信息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是第一位深入田野、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2)时代背景19 世纪中叶是雨果、巴尔扎克和左拉等文学巨匠在星空散射耀眼光芒的时代;也是法国画家创作田园作品的时代;更是达尔文、拉马克等科学家创建生物学伟大理论的时代。法布尔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3)主要经历①微寒却好奇的青少年1823年(出生):出生法国一户贫穷农家。7岁前都寄养在祖父母家,在乡野中整天与花鸟虫鱼、牛羊一起度过。1838年(15岁):父母生意失败,独自离家,以卖柠檬、做铁路工人等自力更生。这一年他第一次抓到欧洲云鳃金龟。1842年(19岁):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卡尔班托拉小学的老师,因热心教学,深获好评。1843年(20岁):上野外测量实习课时,由学生处得知涂壁花蜂。也由于这种蜂而开始阅读昆虫类著作,从此倾心“昆虫学”。1847年(24岁):遇到了影响他人生的两位学者,由此开启了他研究昆虫的人生。②执着却心酸的中年1857年(34岁):发表了处女座《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1年(48岁):过着著书、观察昆虫的生活。这一年,因为发生德、法战争,无法按时取得版税和稿费,生活更加困苦。③沉浸却依然热爱的老年1879年(56岁):法布尔终于把20多年的观察资料编成《昆虫记》第一卷,并将本卷进行出版。此后,大约每三年出版一卷。1880年(57岁):法布尔用积蓄购买了普罗旺斯东南部的一间老旧民宅,这是一座荒废的葡萄园,法布尔为其取了个雅号——“荒石园”。(这片园地圆了法布尔40年来一直想建造昆虫实验室的梦。此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法布尔穿着农民的粗布衣裳,在这片园子里面铲铲挖挖,为百虫建造了一个乐园,还不断购置瓶瓶罐罐,亲自设计和制作各种昆虫的房子。)1910年(86岁):法布尔发行了《昆虫记》的第十卷。1915年(92岁):因病逝世,葬于隆里尼墓园,有螳螂、蜗牛等前来送行。(在逝世前,法国文学界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评奖委员会作出最后决议,一位昆虫学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在昆虫界堪称百年奇迹。)根据法布尔的人生经历,请你为他写一段墓志铭。(4)总体评价法布尔抱着对科学的挚爱,终日探索着未知的世界,用了38年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完成了横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伟大著作——《昆虫记》。法布尔,他是一位开荒造园,以虫为邻的生活家;一位持之以恒,披星戴月的昆虫家;一位笔调浪漫,极尽写实的文学家。过渡:《昆虫记》就似法布尔的一生,记录下来的都源于他一生听从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么,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活动二:探秘奇书1.书名探究《昆虫记》传入中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倡者就是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两兄弟。《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的史诗》《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这本书按照法文直译为《昆虫学回忆录》,被称之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与“昆虫的史诗”。1923年周作人将其译为《昆虫记》,此译法一直沿用至今。思考:《昆虫记》为什么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明确:“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法布尔穷其一生,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为之定名,为之讴歌,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2.主要内容《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理想、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昆虫记》分十卷,每卷分17-25个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该书涉及蝉、蜂、蜘蛛、萤火虫、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3.名家评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鲁迅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罗曼·罗兰《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思考:根据名家评论猜想《昆虫记》会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昆虫学著作、文学作品、科普作品4.精彩片断片断一: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昆虫记》之《荒石园》赏析:法布尔并没有把昆虫当成试验品,而是将生物当成客观存在的生命,当成自己的邻居,伙伴一样尊重。可见,法布尔怀尊重生命,与虫为友,科学求知。片断二:春季里,阳光灿烂时,田间地头的蟋蟀便唱起了交响曲。夏日里,在夜阑人静时,则有树蟋蟀,或称意大利蟋蟀在鸣唱。一个是昼间蟋蟀,一个是夜间蟋蟀,它们平分那美妙的季节。在前者停歌唱期间,后者便开始唱起小夜曲来。 ——《昆虫记》之《意大利蟋蟀》赏析:这就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不同季节和时分,两种蟋蟀轮流歌唱。法布尔用“小夜曲”来形容意大利蟋蟀的声音,让人成受到意大利蟋蟀叫声的浪漫与动听,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片断三:它独自在挖掘,因为它精通垂直挖掘的技术,这种挖法事半功倍,可以挖得很深。它是个能工巧匠,始终不停地对着坑道工作面挖掘着。它的丈夫只是一名小工,待在它的身后,用它的角背篓随时清理浮土。这之后,能工巧匠变成了女面包师,把为孩子们准备的糕点揉制成圆柱形;米诺多蒂菲爸爸则为它打下手,为妈妈从外面运进来面食原料。如同在所有的和睦家庭中一样,女主内男主外。——《昆虫记》之《米诺多蒂菲》赏析:作者生动有趣的笔调,描绘了米诺多蒂菲夫妻双方各司其职的生存情况,让读者倍感亲切,本来枯燥的昆虫生活习性被作者描绘为有趣的拟人化的生活情景。片断四:萤发出来的光,是白色而且平静的。另外,它的光对于人类的眼睛一点儿也不刺激很柔和。这种光看过以后,便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它们简直就是像那种从月亮里面掉下来的一朵朵可爱的、洁白的小花朵,充满诗情画意的温馨。 ——《昆虫记》之《萤火虫》赏析:将萤火虫的光比喻成一朵朵从月亮里面掉下来的小花朵,顿时让人心生温柔,顿感惬意,对这种光产生好奇与好感。5.写作特色(1)理性与感性作为昆虫学家,法布尔理性地观察,过程严谨且细致,秉着尊崇事实的理念进行科学实验。他将昆虫的生活习性、特征等准确地描述,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故事般把昆虫的一生向读者娓娓道来,有惋惜、有愤恨、有怜爱……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科学与文学《昆虫记》撇开常规科普学术著作的枯燥乏味,运用轻快活泼、朴实清新的笔调,偶然又富有轻松诙谐的幽默感,充满了盎然情趣和诗意,行文优美,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3)人性与虫性法布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将昆虫都赋予了人的性格。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生存与死亡、婚恋与繁衍等,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知的准则。(4)生命与哲思法布尔将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融于作品中。它将作者对昆虫的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和人生体会熔于一炉,睿智的思想哲理跃然纸上。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四、活动三:规划读法1.了解文体(1)科普文的概念明确:科普文章属于说明文,目的是讲述科学道理,介绍科学知识。科普文章寓科学性、知识型、趣味性于一体,能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普类文章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2)科普文的特点①知识准确、科学、真实。因为科普文是实事求是,长期观察与研究的结果。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也都推理缜密,言之有据;②文章的逻辑严密、清晰。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中对昆虫的研究基本上是这样的思维逻辑。③写作的态度严谨、认真。文章不仅要给读者介绍科学知识,而且要使读者感受到科学研究严谨、认真的态度;④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科普文偶尔穿插趣味、生动性描述,因为形象的描写,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科学知识说得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2.明确目标初步了解作品内容,以达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为目的;再者需要理解各类昆虫的行为或特征,知道“昆虫为什么会这样”,以达到理解世界的目的;最后,感受作品中的人文性,达到观照自我的目的,思考“人类社会与昆虫之间有什么联系”。3.阅读指导①读前准备: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的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整本书做准备。②浏览目录:借助目录,对作品内容进行大致了解,梳理作品写作框架与逻辑。第一部分:昆虫的习性荒石园/00昆虫的装死/012蝉和蚂蚁的寓言/021蝉出地洞/033螳螂捕食/042灰蝗虫/053绿蝈蝈/062大孔雀蝶/067小阔条纹蝶/080象态橡栗象/089豌豆象/103菜豆象/118金步甲的婚俗/129松树鳃角金龟/136意大利蟋蟀 /142田野地头的蟋蟀 /147目录探索:第一部分为昆虫的习性,共16篇,主要介绍了14种昆虫。习性:在某种自然条件下或社会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昆虫的习性包含:作息、发育、社交、繁殖、捕食、迁徙等等。该部分大体介绍了荒石园、昆虫方面主要介绍了蝉、螳螂、蝈蝈、蝶类、豆象、金步甲、蟋蟀几个种类。第二部分:昆虫的生活萤火虫 /154圣甲虫/166圣甲虫的梨形粪球/177圣甲虫的造型术/185西班牙蜣螂/191米诺多蒂菲/199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210粪金龟和公共卫生/218隧蜂/224隧蜂门卫/232老象虫/240朗格多克蝎的家庭/249朗格多克蝎/260资料链接 /276阅读礼记/281目录探索:第二部分写的是昆虫的生活,共13篇,大体上介绍了10种昆虫。主要描写的昆虫圣甲虫、蜣螂、米诺多蒂菲、隧蜂、朗格多克蝎5种昆虫。③制定具有可行性的阅读计划和内容梳理表格。阅读前建议:阅读时可以制作一个时间段的计划。建议两周左右完成,每天阅读2~3篇,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果你对某些昆虫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昆虫知识积累,可以先读,反复读,甚至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实验论证;如果对昆虫知识储备缺乏,可以静下来慢慢读,每天阅读内容可以少一点。示例:阅读计划表《昆虫记》阅读计划昆虫的习性 昆虫的生活第一天 《荒石园》《昆虫的装死》 第一天 《萤火虫》《圣甲虫》第二天 《蝉和蚂蚁的寓言》 《蝉出地洞》 第二天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圣甲虫的造型术》《西班牙蜣螂》第三天 《螳螂捕食》《灰蝗虫》 《绿帼帼》 第三天 《米诺多蒂菲》第四天 《大孔雀蝶》《小阔条纹蝶》 第四天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粪金龟和公共卫生》第五天 《象态橡栗象》《豌豆象》《莱豆象》 第五天 《隧蜂》《隧蜂门卫》第六天 《金步甲的婚俗》 《松树鳃角金龟》 第六天 《老象虫》第七天 《意大利蟋蟀》 《田野地头的蟋蟀》 第七天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朗格多克蝎》第八天 回顾前面阅读内容,梳理2-3种你印象深刻的昆虫习性与特点;尝试观察你有兴趣的昆虫,并记录下来。 第八天 整理读书笔记与批注,尝试选择不同的昆虫对比其异同,或者制作某类昆虫的档案。示例:昆虫档案昆虫档案昆虫图片 名称(学名)别称外形巢穴食物繁殖书籍链接: P…——P… 寿命其它在二次阅读中,可选择自己印象较深刻的昆虫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同类型的昆虫信息进行对比阅读,提炼与概括关键信息,强化加深这类昆虫的印象,目的在于培养审辨性思维。示例:同类昆虫联读昆虫归类档案类别 昆虫 相同点 不同点习性 外观 繁殖 食物歌唱家 蝉蟋蟀清洁工 圣甲虫西班牙蜣螂米诺多蒂菲粪金龟同类厮杀 螳螂金步甲绿蝈蝈朗格多克蝎异性相吸 大孔雀蝶小阔条纹蝶贤妻良母 象态橡栗象隧蜂五、课堂总结《昆虫记》的魅力正如剧作家罗斯丹所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而这些感受需要你们的阅读行动去验证!小小的昆虫,大大的智慧。法布尔给了昆虫一个乐园,而昆虫回馈了法布尔整个世界。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阅读是最好的成长礼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书共读,去遇见经典,遇见智慧,遇见更好的自己!六、布置作业1.制定阅读计划表。2.制作昆虫知识卡片。【板书设计】《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法布尔奇人:法布尔【法】书名探究奇书:“昆虫记的史记” 主要内容写作特色读法:序言目录→阅读计划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其毕生的精力观察和研究昆虫,花了28年时间,终写成十卷本2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他不仅向我们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昆虫生活,而且文字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本书就像一块诱人的大蛋糕,随便你从哪个角度切下一小块,品尝起来都是美味。今天我们就从“昆虫的称呼”和“昆虫的母爱”这两个小小的角度,去领略一番这本“昆虫的史诗”之魅力。二、任务一:探秘昆虫称呼1.活动一:辨称呼(1)看下面这组称呼写的是什么昆虫?完美的捕食者(螳螂)昆虫界的歌唱家(蟋蟀)昆虫界的素食主义者(蝉)十足的坏家伙(绿蝇、麻蝇)(2)十卷本《昆虫记》里的称呼钻探者——铜赤色短尾小蜂(因为它善用锋利的针钻探其他蜂的虫茧,来产卵、安家。)高明的杀手——节腹泥峰(它和螳螂一样,也具有高超的麻醉术。)树莓桩的居民——三齿壁蜂(因为树莓桩是它们世世代代的安居所。)侏儒——蒂菲粪金龟(因为雄性粪金龟身材非常矮小,比正常的虫子小几倍。)(3)探究:这些称呼有什么特点?明确:①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有趣。②都能形象地揭示出昆虫的某项突出特点。比如“完美的捕食者”,说明螳螂的捕食本领非常高明;“素食主义者”说明了蝉的食性,它只吸树的汁液;“树莓庄的居民”,写出了这种壁蜂的生活环境;而“侏儒”则写出了雄性蒂菲粪金龟的外形特点――极其矮小。③包含了人对昆虫的感彩。比如“十足的坏家伙”,能表现出生活中人们对蝇的厌恶。4.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给下列昆虫也拟一个有趣的名字?并说说理由。预设:圣甲虫――粪球造型大师西绪福斯蜣螂――昆虫界的模范夫妻米诺多蒂菲――昆虫界的父母楷模萤火虫――高明的麻醉师、点灯者大孔雀蛾――禁食者螳螂――伪装的杀手蝉――高音歌唱家、光明追求者红蚂蚁――掠夺者、记忆达人松毛虫——气象预报员2.活动二:赏称呼片断一:【原文】这是一次难忘的晚会,一次大孔雀蛾的晚会。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了消息,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那是四十来个情人急不可耐地赶来,向今晨在我的实验室的神秘氛围中诞生的女子致意。今天我们就别再多打扰这一大群追求者了。蜡烛的火焰伤了这群来访者,它们冒冒失失地向烛火扑去,烧着了身子。——《大孔雀蛾》(“情人”“女子”“追求者”“来访者”都分别指代什么?)明确:“情人”“追求者““来访者”指雄性大孔雀蛾;“女子”指雌大孔雀蛾。比较改文,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改文】这是一次难忘的晚会,一次大孔雀蛾的晚会。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了消息,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那是雄大孔雀蛾急不可耐地赶来,向今晨在我面前的实验室桌子上破茧而出的雌大孔雀蛾致意。今天我们就别再多打扰这一大群雄孔雀蛾了。蜡烛的火焰伤了它们,它们冒冒失失的向烛火扑去,烧着了身子。明确:原文中运用“情人”“追求者““来访者”来称呼雄性大孔雀蛾,读起来既活泼有趣,又生动地表达出它们对雌性的痴迷,它们一生就为这一大事而来,形象诠释了“大孔雀蛾只是为了代代相传,才作为蛾子生存的。”这一种族特点。如果不用这种有趣的变换的称呼,不仅趣味性大减,大孔雀蛾的特点也不明显。片断二:【原文】萤火虫对蜗牛施行了麻醉。它几乎总是单独操作,即使遇到一只个头很大的蜗牛,它也不找助手。在它施行完麻醉手术后,总会有宾客不请自来。两三位,四五位,甚至更多。众宾客来到餐桌前,与食物的真正主人并无纷争,毫不客气地尽情享用,不分彼此。两天后,主人与食客都离去了,我便把蜗牛壳口冲下翻过来,只见壳里的东西像锅口朝下创浓汤似的全流了出来。主客吃饱喝足之后,把残羹剩饭撇下了。 ——《萤火虫》思考:①“宾客”“主人”分别指代什么 ②若不用这些称呼,换成普通的描述该怎样表达 ③体味原文段中称呼的妙处。明确:对蜗牛施行麻醉术的萤火虫是“主人”,前来分一杯羹的同类是“宾客”。这种生活味十足的称呼,在让我们看到萤火虫同类和睦相处,共享美食情景的同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我们人类类似的生活情景,不觉会心一笑。这些拟人化的称呼里面,包含着法布尔对昆虫亲切而美好的情感,在他的眼里,这些小生灵就像自己的同胞一样,有烟火气,有人情味。3.活动三:探称呼(1)《昆虫记》里不止每一篇有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称呼,通读全书后,你还会发现有些称呼会反复出现。比如,法布尔要对昆虫的习性进行系统研究,在野外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有时是研究不了的,他只好将虫子捉来放在钟形罩或瓶里观察研究,他称这些昆虫为——“囚徒”“俘虏”,这称呼里既有对这种无奈做法的调侃,也暗含着对虫子们的歉意。在法布尔眼里,虫子和人是平等的,它们也应该拥有自由的权利。而等这些昆虫们很快习惯了主人所营造的舒适环境后,法布尔就称它们为“住客”“食客”,人与虫怡然相处,多么美好。花样的称呼背后,是法布尔对虫子们深厚的情感,是对大自然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珍爱与尊重。(2)法布尔在《另一个钻探者》一篇中的一段话。在科学领域用响亮的字词是一些人的爱好,即使命名一种小飞虫,也想把你吓到。给动物取名的人是那些受人崇敬的学者们,命名时音节繁褥,艰涩生僻是常事,但我还是心甘情愿地引用,不敢加以改动。但知识应该面向公众,我希望就像平常人说话那样,让所有人都听得懂,我相信科学并不是必须由独眼巨人的行话来描述的。于是,我会尽量避开生僻的专业词语,尤其是那些在书写时,一写就要写上一大串的。——《昆虫记》之《另一种钻探者》法布尔对昆虫的称呼是本着通俗易懂,亲切自然的原则,事实证明,他用大量接地气而又极富个性的昆虫称呼,让读者既乐于接受,又印象深刻,不愧是写虫子的顶尖高手。三、任务二:体会昆虫温情过渡:同学们通过称呼了解了各种昆虫,甚至对某些昆虫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实昆虫世界也有温情,昆虫妈妈也有“爱”。1.发现母爱我在《昆虫记》中发现了 妈妈的“母爱”。明确:蝉、隧蜂、西班牙蜣螂、朗格多克蝎、蟋蟀、圣甲虫……2.赞美母爱《昆虫记》中有近一半篇目谈及昆虫妈妈和昆虫宝宝的关系,我们惊异地发现,昆虫的世界也有很多令人敬佩的“金牌妈妈”,哪位“金牌妈妈”对孩子的付出最令你惊叹?写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我不知道—— 妈妈赞我只知道,你 。我不知道,你 。我不知道,的你,居然如此 !堪称金牌妈妈榜样!示例:我不知道——西班牙蜣螂妈妈赞我只知道,你“臭名”远扬,人称屎壳郎。我不知道,你为了宝宝,化身厨娘,投身面包房浑圆如荷兰奶酪,柔软如乡村面包,你细致揉捏,储备宝宝食粮。我不知道,笨拙的你,居然如此细致!堪称金牌妈妈榜样!我们在《昆虫记》的阅读中深切感受到,虫性与人性彼此相通,虫生与人生何其相似!在法布尔心中,昆虫不是渺小的小玩意儿,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鲜活生命。他以人性写虫性,又以虫性反观我们的人性,让昆虫世界妙趣横生、充满温情。3.评论母爱(1)昆虫妈妈并不都是慈母,有没有哪种昆虫妈妈的做法另你感到匪夷所思?明确:豌豆象、朗格多克蝎、螳螂……(2)你赞同哪种昆虫的繁殖方式?明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一条铁律,“物竞”既可以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也指种群内部或物种与自然的竞争,每一种昆虫、每一种生物的繁衍方式都是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由自然选择形成的最合理的方式。虫性和人性毕竟有区别,我们不能以人性代替虫性思考问题,而应尊重自然规律和法则。四、课堂总结法布尔为什么能写出这补“昆虫学界的史诗”?法布尔绝不仅是一个昆虫学家,他的《昆虫记》也绝不仅是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作品,这更是一部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一个人,一辈子,研究“虫子”,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一个人,十卷书,书写“虫子”,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奇迹源于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五、布置作业1.从《昆虫记》中,找出使用多种称呼的语段,品味这些称呼的内涵。2.从《昆虫记》中,找出昆虫具有温情的例子,体会温情背后的情感。【板书设计】《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法布尔昆虫的称呼人性——虫性 对昆虫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昆虫的温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