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专项提升训练)第1-8单元现代文阅读检测卷-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天下大雨,小兔家的屋顶漏水了,家里的衣服、被子、鞋子等都湿了,小兔很着急。小伙伴们都来帮助它。小马送来了新衣服,小羊送来了新被子。小松鼠把一个大蘑菇放在小兔家的屋顶上,为小兔的家挡雨水……小兔家的屋顶不漏水了,他十分高兴。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是写小伙伴们帮助小兔。2.小兔家的屋顶漏水了,小伙伴们都送了什么?连一连小马 小羊 小松鼠新被子 新衣服 大蘑菇3.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一填。一开始,小兔家的屋顶漏水了,他的心情很 ,后来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屋顶不漏水了,他的心情变得十分 。4.除了小马、小羊、小松鼠,还有谁会帮助小兔,又给它送了什么呢?“请你写在下面横线上。快乐阅读哪吒和小螃蟹哪吒在东海遇到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迷路了,它想请哪吒帮它找家,说:“哪吒你好,我迷路了,你能帮我找到家吗?”小螃蟹只知道它的家在一个美丽的珊瑚丛里,珊瑚可漂亮了。它们有的像梅花鹿的角,有的像绽开的花朵,还有的像一座座小山。哪吒带着小螃蟹在海底游来游去,他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鱼,还看到了一座巨大的沉船。哪吒和小螃蟹一起游到了沉船边,果然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珊瑚丛。小螃蟹找到了家,它非常高兴地对哪吒说:“ 。”哪吒也开心地笑了。5.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6.小螃蟹的家在哪里?( )A.小山旁B.美丽的珊瑚丛里C.巨大的沉船旁边D.海底7.“海”的偏旁是 ,请你写出和它偏旁一样的字。(至少写3个) 、 、8.“哪吒”的“哪”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9.小螃蟹找到家后会对哪吒说什么呢?请你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树的故事①有一棵小树,它十分孤独,一直想要一个朋友。②有一天,一只小鸟落在这棵树上休息。③小树说:“亲爱的小鸟,你愿意留下做我的朋友______□我太孤单了!”④小鸟说:“不行______□你太小了,如果我在你身上做窝,风一吹,会把我的窝吹倒的。”小树一听,伤心地哭了。⑤小鸟连忙说:“要不,你使劲长大。我们约好,一年后还在这儿相见。”⑥“那好______□”小树答应了。⑦一年后,小树长成了一棵健壮的大树。大树左顾右盼,突然,远处出现一个小小的影子,那是小鸟!⑧大树高兴极了:“啊,我的好朋友,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一年呢。”⑨小鸟飞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就这样,大树有了伙伴,再也不孤独了。10.请在文中用“○”圈出“朋友”的近义词,用“□”框出“高兴”的反义词。11.结合短文内容连线。一棵 小小的 大树一个 可爱的 影子一只 健壮的 小鸟12.读2—6自然段,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1)选择合适的语气词填到文中的“______”上。(A.吧 B.吗 C.啊)(2)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小鸟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留下做小树的朋友?请用“ ”划出。13.读第7—9自然段,小鸟飞过来会说些什么呢?请在“______”上写下来。阅读。夏夜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水池里,睡莲花闭(bì) 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蜘蛛在弹琴。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夏天的夜晚多美啊!14.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请标上序号。15.文中出现的动物有哪些?用“○”圈出来。16.填空:夏夜,静悄悄的。 睡了, 睡了, 睡了。17.文中画“—— ” 的这句话中,小飞机指 ,机场指 。课外阅读。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小花猫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见自己的舌头,就跑去找小猪帮忙。小猪笑了:“你又不是小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18.本文有( )个自然段。19.小花猫为了知道自己的汗在哪里都去问了谁?20.老牛的汗在 ,小狗的汗在 ,小猪的汗在 ,小花猫和 一样。课外阅读。老虎是百兽之王,但它害怕小鸟的粪便,只要沾上小山雀的粪便,它的皮肤就会烂掉。狼非常凶猛,但它害怕火和红色,更怕腰部挨打。熊的力气很大,但它怕鼻子被击中,只要猛击熊的鼻子,它就会动不了。鳄鱼十分凶猛,但它最怕黄色,在水中的人们只要穿上黄色的衣服,它就不敢接近了。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点,即使是凶猛的动物,也不例外。2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22.文中讲到哪些动物?用“______”画出。2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只填序号)_________A.只有凶猛的动物有弱点。 B.动物都有弱点。24.你见过文中提到的几种动物吗?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吧!阅读理解。天上,一朵云也没有□太阳像一个热烘烘的大火球,高高地挂在空中。小兰和小芳搬着小板凳,来到槐树下。忽然,一阵小风刮来,太凉快啦□小兰抬起头,快活地说:“瞧,老槐树爷爷在给我们扇扇子哪!”小芳说:“扇子在哪儿呀?我怎么看不见呢□”小兰指指头顶,说:“那数不清的树叶,就是老槐树爷爷的绿色小扇子呀!”25.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6.读短文,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7.是谁在给小兰和小芳扇扇子?( )(填序号)A.太阳 B.一阵小风 C.老槐树爷爷28.文中的“扇子”指的是什么?读课外短文做答。各种各样的舌头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吃起东西来就方便多了。企鹅的舌头上长着尖尖的牙齿,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飞虫飞过时,能突然弹出来粘住虫子。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蛇的舌头细长分叉,不停地吐进吐出,能感觉周围的动静。动物的舌头多么奇妙!29.照样子写词语滑溜溜30.文中一共介绍了 种动物舌头的作用。31.动物们的舌头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写出来。32.将下列动物和其舌头的特点连线啄木鸟 长分叉企鹅 有肉刺猫 长倒刺蛇 长尖牙33.动物世界妙趣横生。它们除了舌头的作用各不相同外,尾巴的作用也是五花八门。如: 用尾巴拨水,燕子用尾巴掌握 , 用尾巴赶蝇子, 用尾巴 。《(暑假专项提升训练)第1-8单元现代文阅读检测卷-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1. 3/三 2/二 2. 3. 着急 高兴 4.小鸟用树叶帮小兔修补屋顶缝隙。【导语】这篇短文是一则温馨的动物互助童话,通过小兔家漏水的生活化场景,展现了友谊与互助的主题。全文结构清晰,采用“问题—帮助—解决”的三段式叙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简洁明快,善用重复句式(“送来了…”)和具象化表达(“大蘑菇挡雨水”),易于理解。角色设定贴近儿童心理,小动物的拟人化行为既生动又富有童趣。文本通过情绪变化(着急→高兴)自然传递正能量,兼具生活教育与情感培养功能,是非常适合低年级阅读训练的语料。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段落,通常以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故短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①自然段讲的是天上下大雨,小兔家屋顶漏水,家里东西都湿了,小兔很着急。第②自然段明确描述了小伙伴们都来帮助小兔,小马送新衣服,小羊送新被子,小松鼠用大蘑菇为小兔家挡雨水。第③自然段说的是小兔家屋顶不漏水了,小兔十分高兴。所以第②自然段是写小伙伴们帮助小兔。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小马送来了新衣服,小羊送来了新被子。小松鼠把一个大蘑菇放在小兔家的屋顶上,为小兔的家挡雨水……”可知,“小马送来了新衣服”,所以小马对应的是新衣服;“小羊送来了新被子”,即小羊对应新被子;“小松鼠把一个大蘑菇放在小兔家的屋顶上,为小兔的家挡雨水”,这表明小松鼠送的是大蘑菇。故连线为:小马——新衣服小羊——新被子小松鼠——大蘑菇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一天下大雨,小兔家的屋顶漏水了,家里的衣服、被子、鞋子等都湿了,小兔很着急”可知,直接描述了小兔在屋顶漏水时的心情是“着急”;第③自然段“小兔家的屋顶不漏水了,他十分高兴”可知,在小伙伴们帮助解决屋顶漏水问题后,小兔的心情是“高兴”。所以,一开始小兔的心情很“着急”,后来变得十分“高兴”。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文章讲述了“小伙伴们用实际物品帮助小兔解决漏水问题”的情节,在思考其他帮助小兔的角色时,需要结合短文中小动物们互助的场景,选择符合动物习性或能力的行为。比如小鹿体型较大,适合搬运石板这类较重的材料来加固屋顶;小猴灵活,携带塑料布进行临时遮挡很合理;小鸭常与稻草等农作物接触,带来稻草帮助吸水、铺垫也符合逻辑。示例:小狗带来了工具箱,帮小兔修补屋顶的漏洞。5.3/三 6.B 7. 三点水/氵 泪 池 江 8.N 9.谢谢你【导语】这篇童话风格短文构思精巧,通过哪吒帮助迷路小螃蟹的温馨故事,展现了海底世界的奇幻景象。文本采用对话体与描写体交替的手法,既推动情节发展(沉船寻家的波折),又生动描绘了珊瑚丛的瑰丽。既传递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又在文末留白(小螃蟹的道谢)激发读者想象,符合儿童文学的互动性特征。5.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判断自然段数量,看文本中开头空两格的段落数量即可。第一段:“哪吒在东海遇到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迷路了,它想请哪吒帮它找家,说:‘哪吒你好,我迷路了,你能帮我找到家吗?’”第二段:“小螃蟹只知道它的家在一个美丽的珊瑚丛里,珊瑚可漂亮了。它们有的像梅花鹿的角,有的像绽开的花朵,还有的像一座座小山。”第三段:“哪吒带着小螃蟹在海底游来游去,他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鱼,还看到了一座巨大的沉船。哪吒和小螃蟹一起游到了沉船边,果然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珊瑚丛。小螃蟹找到了家,它非常高兴地对哪吒说:‘ 。’哪吒也开心地笑了。”所以这篇短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依据就是三段文字各自都有开头空两格的格式,符合自然段的划分特征。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第2段“小螃蟹只知道它的家在一个美丽的珊瑚丛里,珊瑚可漂亮了”可知,小螃蟹的家在美丽的珊瑚丛里。故选B。7.本题考查偏旁。“海”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左边的部分“氵”(三点水)为其偏旁部首。汉字中,偏旁为“氵”的字多与水相关,这是因为 “氵”本身就代表水的含义。以下是几个偏旁为“氵”的字:沙:非常细碎的石粒。河:天然的水道,如“黄河”,同样和水有关。湖:指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像“西湖”,属于水域的一种。8.本题考查查字典。音序查字法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按汉语拼音所用的26个字母的顺序来查检汉字的方法。“哪”的读音是“né”,其音节的第一个字母是“n”,音序则为“n”的大写形式“N”。所以使用音序查字法时,应先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音序“N”,再查找音节“ne”,最后根据对应的页码找到“哪”字。9.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解题时需结合上下文情境:小螃蟹迷路后请哪吒帮忙,最终在哪吒的帮助下找到家,此时小螃蟹的心情应是感激且喜悦的。要体现出对哪吒的感谢,语言需符合小螃蟹的身份,简洁自然。示例:哪吒,太谢谢你了!终于帮我找到家啦,你真是我的好朋友。10.伙伴 伤心 11. 12.(1)B C A (2)? ! 。(3)你太小了,如果我在你身上做窝,风一吹,会把我的窝吹倒的。 13.“你真努力啊!一年就长得这么高大强壮,现在我可以安心做窝啦!”【导语】这篇《小树的故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寓言式短文,通过小树与小鸟的互动,展现了友谊与成长的主题。文章结构清晰,情节简单却富有深意:小树从孤独到获得友谊的过程,巧妙地传递了“成长需要时间”的哲理。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对话生动,符合儿童认知特点。文中反复出现的“孤独-成长-友谊”线索,形成完整的叙事闭环。拟人化的手法使树木和小鸟具有了鲜活的性格特征,容易引发小读者的情感共鸣。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兼具教育意义和文学美感的优秀儿童读物。10.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朋友指感情良好、有共同语言且相处舒适的人。从第⑩段的“大树有了伙伴”可以找出近义词“伙伴”。高兴 :形容愉快、快乐的情绪状态。从第④段的“小树一听,伤心地哭了”可以找出反义词“伤心”。1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词语搭配。根据第⑦段“小树长成了一棵健壮的大树”可知:一棵→健壮的→大树;根据第⑦段:“远处出现一个小小的影子”可知:一个→小小的→影子;只:量词 ①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中的一个。②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③用于某些器具。④用于船只。可爱的 :形容令人喜爱、讨人喜欢的事物或人小鸟 :指体型较小、通常能飞翔的鸟类,属鸟纲动物,具有羽毛、喙等特征。所以是:一只→可爱的→小鸟12.本题考查语气词、标点符和找关键句。(1)③“你愿意留下做我的朋友吗?”疑问句,用“吗”表示询问,故选B。④“不行啊!”感叹语气,用“啊”加强情感,故选C。⑥“那好吧。”勉强同意,用“吧”表示妥协,故选A。(2)③句是疑问句,填问号(?)。④句末情感强烈,填感叹号(!)。⑥“那好吧”在句中是小树对小鸟约定的回应,体现的是一种平静接受、明确答应的语气,填句号(。)。(3)本题考查找关键句。第④段的“你太小了,如果我在你身上做窝,风一吹,会把我的窝吹倒的。”就是小鸟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留下做小树的朋友的原因,把这句画出即可。1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小鸟飞过来会说些需呼应前文约定(第⑤段“要不,你使劲长大。我们约好,一年后还在这儿相见”),要体现小鸟的喜悦和赞美(如“努力”“高大强壮”),而且符合结局的温馨主题。示例:大树,你真的长大了!现在我可以在这里做窝了。14.515.蜻蜓 青蛙 蜘蛛 萤火虫 16. 花儿 小草 树木 17. 蜻蜓 绿绿的叶子【导语】这篇《夏夜》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构建了静谧而生动的夏夜图景。全文以"睡"为线索贯穿,从植物(花、草、树)到动物(蜻蜓、青蛙等),再到自然景物(月亮、星星),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夏夜的安宁与活力。比喻运用精妙(如蜻蜓比作小飞机),视听结合(青蛙唱歌、蜘蛛弹琴),结尾的感叹句巧妙点题。语言简洁优美,符合儿童认知特点,既能培养观察力,又能激发想象力,是一篇优秀的低年级写景范文。14.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判断自然段的关键是看段落开头是否空两格(即首行缩进两个字符)。这篇短文每段开头都有明显的空两格标志,依次可以划分出5个独立的段落,因此自然段数量为5。每段的开头依次标上①②③④⑤。15.本题考查找关键词。根据第②段“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可知,“蜻蜓”是文中出现的动物。根据第③段“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蜘蛛在弹琴”可知,“青蛙”和“蜘蛛”是文中出现的动物。根据第④段“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可知,“萤火虫”是文中出现的动物。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文中第①段“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可知,横线处应填入“花儿”“小草”“树木”。1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根据文中第②段“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像”是比喻词,前面的“蜻蜓”是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后面的“小飞机”是用来比喻的事物(喻体),因此“小飞机”指“蜻蜓”。同理,蜻蜓停在“绿绿的叶子上”,就像小飞机停在“机场上”,所以“机场”是用来比喻“绿绿的叶子”的,即“机场”指“绿绿的叶子”。18.3/三 19.小花猫为了知道自己的汗在哪里,去问了老牛、小狗和小猪。 20. 鼻子上 舌头上 脚掌上 小猪【导语】这篇童话通过小花猫寻找汗腺的趣味故事,巧妙展现了动物生理特征的差异性。作者采用递进式结构,以三次对话推动情节:老牛的鼻汗、小狗的舌汗形成认知反差,最终小猪的脚掌汗揭示猫科动物的真实特征。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童真性格,特别是小花猫天真的探索精神,符合儿童认知特点。文本在科普知识的同时,传递了“观察发现”的成长主题,结尾双关“藏”字既点明汗腺位置,又暗含探索乐趣。对话体与动作描写相得益彰,使科普知识自然融入故事情节。18.本题考查数自然段。数 自然段的具体步骤。首先,观察文章中的段落,找到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自然段的开头通常会有两个汉字长的空格。其次,在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空格处,写上数字编号,这样可以方便看清是几个自然段。第三,标上自然段序号后,再检查一遍,确保没有多标或少标。“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前有空格为第①自然段;“它去问老牛”前有空格为第②自然段;“小花猫去问小狗。”前有空格为第③自然段。本文一共有三3个自然段。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关键信息提取。小花猫为了知道自己的汗在哪里,先后去问了老牛、小狗和小猪。文章第②自然段明确写道:“它去问老牛”,老牛告诉它汗在鼻子上,但小花猫摸了自己的鼻子发现没有汗;接着第③自然段开头说“小花猫去问小狗”,小狗告诉它汗在舌头上,但小花猫看不见自己的舌头,于是去找小猪帮忙;小猪告诉小花猫,它的汗不在舌头上,而是在脚掌上,并翻开自己的脚掌示范,小花猫也翻开自己的脚掌,最终发现原来它们的汗都藏在脚掌上。因此,小花猫为了弄清自己的汗在哪里,一共询问了老牛、小狗和小猪三位动物朋友。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关键信息提取。这篇文章通过小花猫寻找自己出汗部位的过程,揭示了不同动物出汗方式的差异。文章第②自然段中,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说明老牛的汗在鼻子上;第③自然段中,小狗吐着舌头说“汗?在舌头上”,表明小狗的汗在舌头上;同一段中,小猪翻开脚掌并叫小花猫也翻开脚掌,发现“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说明小猪和小花猫的汗都在脚掌上。因此,老牛的汗在鼻子上,小狗的汗在舌头上,小猪的汗在脚掌上,小花猫和小猪一样,汗也藏在脚掌上。21.5/五 22.老虎 狼 熊 鳄鱼 小山雀 23.B 24.我在动物园见过老虎。那是一个秋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离家近的动物园。当时,工作人员正在喂食,老虎站起来,高大得让我惊讶!【导语】这篇短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列举老虎、狼、熊、鳄鱼等猛兽的弱点,揭示了一个深刻的自然哲理:万物相生相克。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叙述方式,先提出观点,再用具体事例佐证,最后总结升华。语言风格平实却不失趣味性,将科普知识与文学表达巧妙结合,既增长了读者的见识,又引发了思考。特别是结尾的点睛之笔,将具体现象上升为普遍规律,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2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逐行看格式,短文共5处“换行空两格”,所以是5个自然段。2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第①段“老虎是百兽之王……沾上小山雀的粪便……”可知文中提及“老虎、小山雀”。第②段“狼非常凶猛……” 可知文中提及“狼”。第③段“熊的力气很大……”可知文中提及“熊”。第④段“鳄鱼十分凶猛……”可知文中提及“鳄鱼”。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即可。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⑤段“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点,即使是凶猛的动物,也不例外”可知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点。不仅是只有凶猛的动物有弱点。故选B。2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需先确定“见过的动物”(如老虎、狼、熊、鳄鱼里,现实中可能在动物园见过老虎、熊等),再结合生活/想象编故事。比如写“在动物园见过老虎”,可关联第①段“老虎怕小山雀粪便”,编“看到老虎时,想到它怕小山雀粪便,觉得有趣”;或写“听长辈说狼怕火”,编“露营时用火光‘吓退狼(想象场景)’”。答题要“关联文本动物+个人经历/想象”,从文本里的动物特点(如老虎怕小山雀粪便、狼怕火等)找灵感,让故事有“文本依据”,实现阅读与创作的联动。示例:在动物园里,我见过威风凛凛的老虎!那天,它正懒洋洋地趴在地上,一身花纹像打翻的颜料盘,可眼神里还藏着股子“百兽之王”的霸气。我突然想起短文里说老虎害怕小山雀的粪便,忍不住跟妈妈分享:“原来大老虎也有怕的东西呀!”正说着,头顶传来“叽叽喳喳”声,几只小山雀从虎舍上空飞过,老虎居然微微抬了抬头,又赶紧把脸埋回爪子里。我忍不住笑起来,感觉这只大老虎一下子没那么凶啦,就像个被小秘密戳中的“大猫咪”。大自然真有趣,连凶猛的老虎都有弱点,这让我明白,不管多厉害的家伙,也会有软肋,就像生活里再强大的人,也需要温柔和守护呀!25.五/5 26.。 ! ? 27.C 28.文中的扇子指的是数不清的树叶。【导语】这篇短文以夏日场景为背景,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了生动的自然互动。文章结构清晰,共5个自然段,运用拟人手法(如“老槐树爷爷”)和比喻(如“绿色小扇子”),充满童趣。标点符号的留白设计巧妙,能训练学生的语感把握能力。四道题目分别考查段落划分、标点运用、内容理解和修辞分析,难度梯度合理,既检测基础能力,又启发想象力,符合低年级阅读训练要求。25.本题考查数自然段。自然段以第一行空两格的段落或者句子来划分。短文第一行空两格的语段共有5个,故短文共有5个自然段。26.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1)根据“天上,一朵云也没有”可知,该标点位于句尾,且句意是在陈述“天上无云”这一件事,此处应用句号”;(2)根据“忽然,一阵小风刮来,太凉快啦”可知,突然感到非常凉快时的心情应该是惊喜和愉悦的。应用感叹号使得句子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和强烈 。(3)根据“小芳说:‘扇子在哪儿呀?我怎么看不见呢’”可知,小芳询问扇子在哪,表示疑问,应用问号。2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由短文第⑤自然段“小兰指指头顶,说:‘那数不清的树叶,就是老槐树爷爷的绿色小扇子呀!’”可知,是老槐树爷爷在给小兰和小芳扇扇子。故选C。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短文第⑤自然段“那数不清的树叶儿,就是老槐树爷爷的绿色小扇子呀”可知,扇子就是老槐树爷爷的叶子。29. 亮晶晶 静悄悄 30.7/七 31.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32. 33. 鱼 方向 新增答案空 牛 猴子 荡秋千【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舌头”为切入点,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奇妙。文章结构清晰,先总述后分述,最后以感叹句收尾。语言简洁明快,运用“无奇不有”“滑溜溜”等形象词汇,配合拟人化手法(如“梳理”“卷住”),使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典型的中小学说明文范式,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小读者对动物学的兴趣。特别是将不同动物的舌头功能对比呈现,形成知识网络,符合儿童认知特点。29.本题考查词语仿写。“滑溜溜”是ABB式词语,特点是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按照这个结构特点,我们可以写出很多类似词语,如: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等。3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内容“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可知,介绍了猫舌头的作用;接着 “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描述了狗舌头的功能;然后“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吃起东西来就方便多了”,讲的是长颈鹿舌头的用途;还有“企鹅的舌头上长着尖尖的牙齿,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涉及企鹅舌头的作用;“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飞虫飞过时,能突然弹出来粘住虫子”,介绍了变色龙舌头的特点和作用;“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说了啄木鸟舌头的功能;最后“蛇的舌头细长分叉,不停地吐进吐出,能感觉周围的动静”,介绍了蛇舌头的作用。综上,文章依次介绍了猫、狗、长颈鹿、企鹅、变色龙、啄木鸟、蛇这7种动物舌头的作用。31.本题考查找关键句。结合文章句子“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可知,这句话位于短文开头,是总起句。它提纲挈领,直接表明动物舌头具有各种各样奇特、超乎想象的形态和功能。后文紧接着分别列举猫、狗、长颈鹿等多种动物舌头在形态和用途上的独特之处,如猫舌有肉刺用于梳理毛,狗舌在天热时伸出来散热等。这些具体内容都是围绕“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展开,对其进行具体阐释和丰富,所以这句话能很好地体现动物们的舌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即种类繁多、形态功能各异,令人称奇。3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可知,啄木鸟的舌头长着倒刺,故“啄木鸟”和“长倒刺”相连。结合文章内容“企鹅的舌头上长着尖尖的牙齿,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可知,企鹅的舌头长着尖牙齿,故“企鹅”和“长尖牙”相连。结合文章内容“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可知,猫的舌头有肉刺,故“猫”和“有肉刺”相连。结合文章内容“蛇的舌头细长分叉,不停地吐进吐出,能感觉周围的动静。”可知,蛇的舌头细长分叉,故“蛇”和“长分叉”相连。33.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积累。在动物中,鸭子在水中游动时,尾巴可以起到辅助拨水的作用,帮助调整方向和保持平衡;燕子飞行时,尾巴就像舵一样,起到掌握方向的作用;牛在生活中,常常会甩动尾巴来驱赶身上的蝇子;松鼠的尾巴用途较多,比如从高处跳下时,尾巴可以起到类似降落伞的作用,减缓下落速度,保护自身安全;在寒冷时,还可以用来保暖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