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学校拟举办“如果你要写 就不能只写 ”文学挑战赛,我们班选择以“我眼中的苏轼”作为挑战赛的主题在班级进行模拟训练, 请你结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进行创作,参加班级比拼,最终同学间合作呈现视频作品。
任务情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声传情,读出豪迈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 qiáng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视频构成
背景图画
文案
声音
怀古诗的赏析思路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古事
抒己志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志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黄”
“苏辛”
“欧苏”
“宋四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人物轶事
年少轻狂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赤壁简介
东坡赤壁
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色岩石伸入江中,当地人称为“赤鼻矶”,后误传为“赤壁”。
因为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故此后被人称为“东坡赤壁”,亦称“文赤壁”。
三国赤壁
位于湖北嘉鱼县东北,三国时东吴击破曹操大军的古战场,又称“武赤壁”。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解 题
“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解 题
赤壁怀古:题目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第二部分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 qiáng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初读课文
翻译: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像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第三部分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1.请具体说下,本文哪些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上阕:描写游赤壁所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齐读上片
1、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2. 苏轼立于赤壁,首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大江
滚滚东去的长江——滔滔历史长河
(具象、有形)
(抽象、无形)
千古风流人物
联想
意境开阔,气象恢弘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3.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明确 例如: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鉴赏: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鉴赏: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文本研读
4.“人道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明确 表明这种说法只是传闻,作者也并未相信,仅是借以引发思古之情而已。既是沿用吴中人对周瑜的敬称,暗寓对周瑜的赞赏和敬意,又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
【赏析上阙】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5.你觉得上阙是否可以改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凌空,惊涛涌岸,翻起千堆浪。” 为什么?
“穿”夸张手法,写出了山崖的陡峭以及高耸入云的动势。
“拍”字突出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卷”字写出了浪花的汹涌。
“雪”指浪花,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真切,有声有色。
运用这些词语,将陡峭的石壁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拍击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如雪的浪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把读者带进一个奇险雄伟境界。
文本研读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如此壮烈之山河,如此锦绣之江山,怎能不产生并吸引无数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骑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计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赏析上阙】
文本研读
7.古战场到如今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根据作者的介绍,如果让你们为之拍一个宣传片,你们会怎样安排镜头呢?
试想一下,先来大处的景,大江汹涌奔腾,然后镜头往前移,目标慢慢缩小,看到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直刺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于是整张图景明了了,你们看江水奔马轰雷,十分惊心动魄。而我们为之配上台词的话,就可以用上“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的江山透着的是如此非凡的气势,有种“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整体感知
上阙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从而为下阕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上阕小结】
文本研读
【赏析下片】
小乔初嫁了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才干出众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娴雅儒将风度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指挥若定从容破敌
_______
_______
1、从哪些方面塑造周瑜形象?
文本研读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对比当中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哀叹自我
仰慕英雄 怀古伤己
文本研读
【赏析下片】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 “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光阴虚掷,自笑多情,自我解嘲,透出一种无奈和苍凉。
文本研读
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除,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呢?
“人间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在貌似自我安慰的言辞中,苏轼心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和一种超脱旷达的情怀。
【赏析下片】
下阕小结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整体感知
咏赤壁
怀周瑜
感人生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抒怀
江山如画
豪放中略见苍凉
咏史
仰慕之情
问题探究
1.本词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赏析。
明确 上阕:
①为了引出赤壁古战场,先从眼前的长江着眼,用长江作赤壁的陪衬。长江之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也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辉煌业绩。
②不仅用大江的磅礴气势来为心中的周郎赤壁壮威,还以千古的英雄豪杰作陪衬。一时多少豪杰,大都被无情的历史长河荡涤干净了,只有青春年少、英姿勃发、干练儒雅的周郎立于作者心中。
下阕:
①用美人衬托英雄,英姿勃发的风流俊才周郎刚刚迎娶了国色天香的美女小乔,更见出周郎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令人羡慕。
②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的仪态装束衬托出周郎大战时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的形象。
③曹军灰飞烟灭,衬托了周郎用兵如神、战功卓著的形象。
④用周瑜的风流倜傥、事业有为,反衬了自己的年过半百、事业无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