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经典常读》的阅读方法,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杭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可以去读读《〈说文解字〉第一》。
B.读《经典常谈》,不能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书籍卷数之类,而要把它当作一只船,去接触古书。
C.阅读《经典常谈》,要提倡古人“尊古”“崇古”的旧习,精读整本书,从而达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
D.小州对古代的“说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可以去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详细介绍的《〈战国策〉第八》。
二、名句名篇默写
2.默写古诗文。
(1)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
(4)《桃花源记》中的“ , ”,我们可欣赏桃花林绚丽的景色。(陶渊明《桃花源记》)
(5)《卖炭翁》中,描绘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 , 。(白居易《卖炭翁》)
(6)中国古诗最能寄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① , ”,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告诉我们:“② , ”,面对别离,要相信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三、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回顾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之旅,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 的世界。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不容束缚、不容jī bàn的让人 的安塞腰鼓;在自然奥秘中,我们感受了花香鸟语令人心旷神怡,潺潺溪流让人忘却烦恼,cǎo zhǎng yīng fēi令人精神焕发的大自然景象; 在散文游记中,我们还欣赏了黄河壶口瀑布的一川大水,一路奔波与 chí chěng,形成一个个漩涡时的磅礴景象……阅读这些经典文章,能让我们 他们的人生智慧,受到美的熏陶。直到今天,经典诗文虽然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jī bàn ( ) (2)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 (3) chí chěng ( )
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斑驳 目瞪口呆 体会 B.斑斓 叹为观止 体悟
C.斑驳 叹为观止 体会 D.斑斓 目瞪口呆 体悟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经典诗文虽然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但是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B.经典诗文虽然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C.经典诗文不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D.经典诗文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中国是一片诗歌的沃土。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名家璀璨,佳作如云,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绽放出永恒的光芒。为此,你所在学校开展了以“品经典诗词,传千古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且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7.活动现场,首先由第一小组同学配乐朗诵了《关雎》,接着由第二小组同学表演课本剧《木兰诗》。请你给这两个节目之间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有删减)
【乙】
姑苏太湖中有岛,名曰西洞庭。山深林密,有隐者居之。其人蓬发跣足,衣短褐,耕于山前。田数亩,种粟及蔬,自食其力。旁有石屋以石为墙覆以茅仅容卧榻。晨起观云,暮听松涛,间或捕鱼于湖,持酒独酌,怡然自得。
或问曰:“子居此何乐?” 答曰:“吾厌尘俗之嚣,爱山水之静。春赏百花,夏纳凉露,秋拾红叶,冬观初雪,四时之景,皆为吾伴。”邑人奇之,欲与之交,辄谢曰:“吾野人之性,不惯逢迎,愿自守其拙。”终岁不入城市,人莫知其名姓。
(选自张岱《石隐记》有删减)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 / 太丘舍去
B.具答之 / 各具情态
C.其人蓬发跣足 / 食不饱,力不足
D.男女衣着 / 衣短褐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邑人奇之,欲与之交。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旁 有 石 屋 以 石 为 墙 覆 以 茅 仅 容 卧 榻
11.《大道之行也》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均描绘了和谐图景,二者体现的社会理想性质有何根本不同?
12.两文的主人公都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你如何看待这种 “隐逸”的人生态度?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微塑料
【材料一】
①在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
②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③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④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威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⑤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
⑥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纽约,每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下水道。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他们的体内。有研究证实,每盘牡蛎平均就有50颗柔珠。
⑦我国海南省宣布自2019年起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海南还将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饮料瓶、洗发水瓶等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海南省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用国际普遍实施的押金回收制度,建设回收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责源化回收利用效率。这是国际最前沿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政策措施。
(《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有删改)
【材料二】
塑料都用到哪儿了
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胶带。
【材料三】
关于海洋塑料的事实: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50%;海洋塑料垃圾约占全球垃圾的60%至80%;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到817种。
(选自“新浪网”)
【材料四】
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今”。具体而言: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各方共同参与。
(选自《人民日报》“民生·民声”专栏,有删改)
13.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塑料是指环境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这类物质在自然界中原本并不存在。
B.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它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后,造成环境污染。
C.微塑料颗粒会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等方式侵入人体,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D.塑料包装是塑料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海洋垃圾的重要来源,其占比超过海洋塑料垃圾总量的50%。
14.材料一中的画线句 “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 32000 个” 一句中,“高达”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5.【材料四】说“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令’……”,某大型超市,打算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提议,请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为这家超市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
“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
“女店主啊,你不知道?”
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16.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第一和第三件事。
① →②吃糯米团→③ →④送照片
17.你觉得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8.文章结尾写道“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这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9.有人认为题目“一个走运的人”好,也有人认为换成“香樟树下”好,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七、名著阅读
20.在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作品时,有人认为其主题可以归纳为“困境与突围”。请你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对“困境与突围”这一主题进行诠释。
八、作文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数字,是生活的密码,藏着无数故事。试卷上的红笔印记,日历上的褪色标注,倒计时牌上跳动的期待……当指尖抚过这些数字,你是否感受到它们背后的温度?那些被数字串联起的瞬间,或许藏着泪水与欢笑,亦或是成长的勋章。
请以“这不只是个数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②不少于500字;
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C
2. 俶尔远逝 白露未晞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 羁绊 草长莺飞 驰骋 4.B 5.D
6.示例一:词韵流转,古今共鸣(对偶)
示例二:品味诗词风华,传承古韵文化(对偶) 7.示例:
“在悠扬的古韵中,第一小组的同学引领我们穿越千年,配乐朗诵《关雎》,声声入耳,情真意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先秦诗歌的质朴与浪漫。这份温柔还未散去,第二小组的同学便以一出精彩的课本剧《木兰诗》接力登场,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即将跃然台上,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家国大义。
8.A 9.(1)(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2) 同乡的人认为他很奇特,想和他交往, 10.旁有石屋/以石为墙/覆以茅/仅容卧榻。 11.①《大道之行也》强调主动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主张打破血缘界限,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②《桃花源记》呈现的是封闭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和睦,本质为避乱而生的“小国寡民”式乌托邦。 12.示例:“隐逸”态度有可取之处。两文主人公厌弃尘俗喧嚣,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心宁静的生活。在现实中,快节奏与高压力常让人疲惫,隐逸般的生活能让人放慢脚步,感受自然、沉淀自我。但完全隐逸不现实,社会需要发展,个人也需承担责任。我们可汲取其精神,适时从忙碌中抽离,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
13.D 14.不能删去。“高达” 表示数量超出一般预期,强调了成人每年摄取微塑料颗粒数量之多,若删去则无法突出这一数据的触目惊心和潜在危害的严重性,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5.①建议超市用可降解塑料袋;②为限塑做宣传(宣传塑料的危害),引导消费者自觉少用塑料袋;③鼓励进超市的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并循环使用环保袋,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16. 买笔袋 买发卡 17.①乐观积极:尽管下肢瘫痪,却总是含笑着招呼客人,常说“真走运啊”,对生活充满感恩;②心灵手巧:能编织出各种精巧的小饰物,如笔袋、发卡等;③热爱生活:终日坐着看店,却每天穿着得体,头发梳得漂漂亮亮;④重情重义:珍视与老顾客的情谊,感激老顾客送的糯米团。 18.①结尾再次描写香樟树,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②借香樟树的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清香,象征女店主虽遭遇不幸但坚强乐观的品质。③以景结情,表达了“我”对女店主的怀念与赞美之情,余味悠长 19.示例一:我认为“一个走运的人”更好。①从内容上,女店主虽下肢瘫痪,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总说“真走运啊”,以此为题突出人物乐观积极的形象;②从情感上,暗含“我”对女店主的敬佩与怀念之情;③从主题上,点明文章对女店主这种面对困境仍热爱生活、感恩生活态度的赞美,揭示文章主旨。
示例二:我认为“香樟树下”更好。①从结构上,“香樟树下”是故事发生的地点,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②从内容上,香樟树清幽的形象,为故事增添了温馨美好的氛围,烘托女店主的美好形象;③从象征意义上,香樟树历经沧桑却依旧挺拔,象征女店主坚强乐观的品质。
20.示例一:①保尔住进疗养院,随着病情的恶化,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他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产生了自杀的念头。②他想到了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和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奋斗,他决定坚持活下去,冲出困难的铁环。③苦难总会让我们变得懦弱,但是真正的勇士会战胜心中的恐惧勇敢地活下去,成为生活的强者。
示例二:①保尔在修筑铁路时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阶级斗争复杂尖锐。②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进行斗争,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③困难常有,但我们要有不畏艰难困苦的意志,不仅如此,在革命事业面前更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21.
例文:
这不只是个数字
外婆家的日历,还停留在“12”。那页纸被红笔圈出的数字,早就没了当初的鲜亮,可每次看到它,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攥住,回忆翻涌。
去年腊月十二,北方的雪下得正酣。我一路小跑冲进院子,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肩头。外婆听到动静,从厨房探出头来,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笑着说:“囡囡,可算把你盼来啦!”厨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混合着饺子馅的鲜香,一瞬间就把我包裹在浓浓的年味里。
那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外婆手法娴熟,一个个饺子在她手中飞速成型,像排列整齐的小元宝。她边包边念叨:“今天这日子好,十二,一年到头,月月都圆满。”我学着她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捏着饺子皮,馅料老是露出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我们一起贴春联、挂灯笼。我和表弟在梯子上递着春联,外婆在一旁指挥,外公则在下面稳稳地扶着梯子。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喜庆的灯笼挂在屋檐下,映着皑皑白雪,格外好看。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看春晚,嗑着瓜子,吃着水果,时不时被小品逗得前仰后合。外婆靠在沙发上,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看着我们,眼里满是慈爱。
如今,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那本日历也永远定格在了“12”。但这个数字,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欢笑与温暖,承载着外婆的爱与牵挂,早已成为我生命里最珍贵的符号 。它不只是个数字,更是我心中永不落幕的团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