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联考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1.下面是小梦同学遇到的困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刻意关注②属于生理变化,必须要正确对待③体现青春期勇敢与怯懦的心理矛盾④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等进行调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下列属于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是( )A.班级篮球赛中,男生小林主动为女生队员递水并分析战术B.小宇与同桌小丽每日单独相处超两小时,刻意回避其他同学C.小强频繁在社交平台给异性同学发送“我喜欢你”等暧昧消息D.小美因担心闲言碎语,刻意避免参加有异性同学参与的活动3.下列对事例中运用的调节情绪方法的解读,正确的是( )A.小刚被老师批评后,专注于解数学题,暂时忘记了烦恼——合理宣泄法B.小明与朋友吵架后去操场跑步,直到大汗淋漓,心情逐渐平复——放松训练法C.小丽参加比赛前紧张得手心出汗,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注意转移法D.小红考试失利后,告诉自己“一次没考好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认知调节法4.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下列对小军同学行为表现的评价正确的是( )选项 行为表现 评价A 逢人便炫耀自己的特长,对自身的缺点避而不谈 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B 因个人疏忽导致班级丢失卫生流动红旗,内心深感愧疚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C 听到有人在背后侮辱、诋毁自己,决定提起诉讼 自尊的人有平和、豁达的心态D 代表小组展示作业成果,获奖后称没有他小组得不了第一 自尊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A.A B.B C.C D.D5.“自信,是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茁壮成长;自信,是一阵春风,让青春充满希望。”下列名言蕴含的道理与之相关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6.2025年,某地政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以务实举措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这些民生实事工程体现了( )☆“舌尖安全”全面升级 ☆“银发关怀”温暖落地 ☆“住有宜居”焕新蝶变 ☆“城市温度”触手可及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7.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6万平方米的八个展馆,展出中国各地非遗、数字科技及埃及、波兰等多国文化展品,如埃及法老面具复刻品、瑞典琥珀、印度手工鞋等。全球文化产品交相辉映,这体现了( )A.重民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崇正义:将道义置于个人利益之上C.讲仁爱:从爱亲到爱万物的生命关怀D.尚和合:多样性统一中追求和谐共生8.下列事例中,体现中华人文精神中“简约自守”的生活理念的是( )A.学校举办诗词朗诵会,传递家国情怀B.美术老师指导学生在山水画中融情于景C.小宇秉持“食不过量、衣不奢华”的生活习惯D.班级辩论会同学们既坚持观点,又寻求共识9.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堃源,在退役后深耕生鲜配送行业,自主研发兵哥智慧供应系统,创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带动数千人就业,助农增收超3亿元,累计捐资捐物超千万元。陈堃源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①立己达人,向上向善 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③敬业乐群,无私奉献 ④诚实守信,一诺千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张某等人以建工公司名义盗挖项目砂石并销售获利,法院判决其承担刑事责任及连带赔偿生态修复费664万余元。该判决中体现了民法典中的(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绿色原则 D.公平原则11.马某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同事杨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杨某看到后,要求马某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杨某这样做是在维护自身的( )A.隐私权 B.肖像权C.财产所有权 D.生命权和健康权12.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李某因无正当理由拖欠房租3个月,被房东诉至法院B.张某驾驶机动车闯红灯,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C.张某在火车上大声讲话,影响了其他乘客的正常休息D.邵某等五人结伙多次盗窃石矿,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二、分析说明题13.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守护一朵花开”青春期性教育活动。在身体认知环节,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索男生女生的身体差异,向女生讲解月经的成因及经期注意事项,向男生解释变声、喉结突出等现象的原因。在情景演绎环节,老师利用手偶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生动展现了青少年可能遭遇的潜在危险,并提供了十条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的注意事项,例如:不去未成年不该进入的场所;在聚会或公共场所,不饮用他人打开的饮料;等等。(1)开展以上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2)活动中老师发放了以下卡片,请你针对卡片中的情境,填写正确应对措施。情境 同学总是故意触摸你的隐私部位,并开玩笑说“只是闹着玩”。 正确应对措施 ① 。 ② 。14.2025年5月16日,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冠军陈良杰获评“全国自强模范”。1岁时,陈良杰被确诊为先天性听障,在父母影响下,他决心像健全人一样生活,走进普通学校——课上读唇语、课下勤请教,最终考入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他每日苦练打字,同学称他“指尖飞人”。初入职场,他自学设计软件,仅用三个月就掌握岗位技能。备战大赛时,他每日敲击超2万字,一天下来,连吃饭握筷子都发抖。在工作中,为保证紧急订单按时交付,他在电脑前坚守3小时,进行了十多次的调整。他以奋斗诠释了“残疾只是特点”,为他人点亮“人生不设限”的希望。谈谈从陈良杰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15.某中学校园普法课上,同学们针对真实案例展开讨论,请完成下列任务。13岁的张某某、李某与同班同学王某某存在矛盾,经张某某提议,二人多次共谋杀害王某某后平分王某某钱财。张某某事先选定废弃大棚为作案地点,并提前挖坑,然后骗出王某某。在王某某进入大棚后,张某某持铁锹杀害王某某,李某帮忙控制,二人在王某某死亡后,将尸体掩埋。最后,张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1)请你判断张某某和李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2)这一案例引人深思,请你谈谈从中获得了哪些警示。16.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发展注入力量。【雪山铸忠魂 祁发宝】 驻守喀喇昆仑二十余载,祁发宝以身躯为界碑,在外军越线时张开双臂阻挡来犯之敌,用鲜血书写“绝不后退半步”的誓言。训练中,他背着缺氧新兵狂奔两公里,巡逻时把大衣让给战友,自己冻至失去知觉。 【黔山育桃李 刘秀祥】 刘秀祥4岁丧父,背患病母亲求学十余载。毕业后放弃高薪返乡,走遍望谟村寨,劝返千余名辍学学生,牵线资助4200余人,带动全县本科录取人数从70人跃升至1302人。他以“穷不生根,志可脱贫”为信念,培养出36名返乡教师,诠释了“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的时代担当。 【壮乡映初心 黄文秀】 北师大硕士黄文秀挥别京城,扎根广西百色贫困村,白天学方言、访百家,夜晚整理扶贫手册、开院坝会。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她摸黑学电商、冒雨护果苗,把砂糖橘种成“致富果”。分析以上人物是如何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17.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道德与法治王老师以“解码民法典,护航生活万象”为主题展开议题式教学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民法典的诞生之路——立法背后的法治力量老师给同学们呈现了以下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编纂历时五年,于2020年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对婚姻家庭、财产继承、侵权责任等社会关切问题作出回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婚姻家庭矛盾呈现出新特点,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33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1)从上述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案例中的法理——民法典如何守护你我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案例,让同学们从案例中感受民法典的魅力。案例一 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交易记录作出判决,责令宋某返还何某两万元。(2)请你谈谈对上述案例的看法。案例二 焦某在工地男厕听到隔壁女厕来人后,便用手机偷窥并偷拍苏某上厕所的视频,苏某发现后立即报警,并起诉要求焦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法律会支持苏某的主张吗?为什么?普法进行时——让民法典走进社区在老师的倡导下,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大家计划开展社区普法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宣传民法典,向社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问。(4)请你列举两条同学们在宣传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参考答案1.D2.A3.D4.B5.A6.D7.D8.C9.B10.C11.B12.B13.(1)①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科学认知身体变化。②有利于青少年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③有利于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④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⑤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引导青少年以坦然、积极的态度接纳身体变化,减少因身体差异产生的社交自卑或冲突,培养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为青春期人际交往奠定健康基础。(2) ①立即严肃制止,大声说:“不可以!这是我的隐私,你必须停止!” 迅速离开现场,避免与他单独相处。(寻求信任的成年人帮助,及时告诉老师、家长,要求介入处理。)14.①要树立自强品质,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学会自主自立。②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③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④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⑤要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15.(1)张某某和李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理由:①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③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2)①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认识到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②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16.祁发宝坚守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祁发宝用鲜血书写的誓言捍卫国土,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刘秀祥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弘扬和践行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刘秀祥在年幼丧父后敬爱患病母亲,背母求学十余载,承担起家庭责任,他的行为彰显了百善孝为先的孝悌之道。黄文秀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弘扬和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黄文秀扎根广西贫困村,当他人身处困境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他们三人弘扬和践行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有利于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做到了自立自强,对待学习和工作,尽职尽责,用行动弘扬了与人为善的精神,传递了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树立了榜样形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7.(1)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民法典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公民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③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我国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①宋某违背了诚实守信的中华传统美德和诚信的民法原则,应受到道德谴责。②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宋某侵犯了何某的财产权,违反了法律规定。③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人民法院的判决体现法律通过解决纠纷,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⑤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3)会支持。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焦某偷窥、偷拍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侵犯了苏某的隐私权,也违背了公序良俗,给苏某造成精神伤害的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4)①内容上:宣讲的法律知识要准确无误,选取贴近居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让法律知识通俗易懂。②态度上:要耐心、热情,尊重居民,认真倾听居民的疑问并给予详细解答。③形式上: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展示手抄报、播放短视频等,增强宣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