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初识电磁波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2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 初识电磁波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21页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学习目标
课程讲授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导入
第一节 初识电磁波
第二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磁波,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理解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学习导入
为什么可以利用遥控器选择电视节目?又是谁将播音员的话语、动听的音乐送进我们的收音机的?
你们知道在这些现象中,人们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号的吗?
学习探究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
1.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
实验现象
导线时断时续接触电池的一极,收音机发出“喀喀”声。
实验分析
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
实验结论
迅速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移动电话里面,发射电磁波的机器靠复杂的电子线路来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从而发出电磁波。
虽然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电磁波可以为我们传递各种信息。
2.电磁波谱
可见光
同样,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都以光速传播。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在电磁波的大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成员是可见光了,它在真空中以
c ≈3 ×108 m/s 的速度传播。
电磁波谱及应用
水波的形成:小石子投到平静的水面上,泛起涟漪,形成了水波。
声波的形成:轻轻拨动琴弦,琴弦的振动激起了声波。
由此可见:波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
波的特征
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
与水波、声波相似,电磁波也有波长、频率。
波长
波长
波峰
波谷
波的图像
λ
λ
(1)波长:振动一次波传播的距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用字母λ 表示。单位:m。
(2)频率:1秒钟波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字母 f 表示。单位:赫兹(Hz)
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
设电磁波的波长λ、频率f ,那么根据波长和频率的定义,有
c:波速,真空或空气中为 3×108m/s
f :频率,单位:Hz
c=λf
λ:波长,单位:m
波长
波长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3.电磁波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1)如图所示,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中的空气。
(2)打电话呼叫玻璃罩中的手机。
小实验
(3)观察现象
能看到手机提示灯闪烁,听不到钟罩中电铃发出的声音。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结论
课堂小结
初识电磁波
产生:电流的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传播
不需要介质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3×108m/s
特征
波长λ
频率f
波速c
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c=λf
课堂练习
1、科学家发现儿童对手机辐射的吸收是成年人的三倍,建议儿童尽量减少使用手机,手机辐射其实是(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声波
A
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C.抽成真空的玻璃罩能屏蔽电磁波
D.根据公式c =λf 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
A
3、嫦娥二号卫星的微波探测仪可探测“月壤”发出的频率3.0GHz、7.8GHz、19.35GHz和37.0GHz的微波辐射(1GHz=109Hz),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微波可传输信息
B.这四种微波在真空中波长一样
C.金属可屏蔽微波
D.这四种微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B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磁波,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理解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看看你掌握了吗?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