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神经调节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共1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2 神经调节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共1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神经调节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态度责任
生命观念
探究实践
1.认识生物学知识在
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理解统一观测标准在
实验中的重要性
观察、记录并解释反射现象,培养实验操作与观察能力
1.阐明反射的概念
2.区分非条件反射与
条件反射
3.阐释反射弧的结构
组成及功能
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疼还是先缩手?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缩手。
缩手的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该反射的路径比较短;而痛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传导的路径比较远。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反射现象呢?
膝跳反射
方法步骤:
两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一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另一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不要刻意控制自己的腿,这是为什么呢?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2.要想成功地观察到膝跳反射现象,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3.膝跳反射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小腿突然前踢
生来就有的
叩击位置准确,被试者自然放松,叩击力度适中,保持环境安静。
膝跳反射能维持身体平衡、快速应对意外并保护下肢肌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
眨眼反射
排尿反射
听到铃铛狗吃饭
含羞草被触碰后
叶片迅速合拢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
判断下列哪些是反射,哪些不是反射,为什么?
红灯停绿灯行
无神经系统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
传导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至传出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
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它所支配的肌肉组成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反射弧结构模式: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刺激
反应
吃梅子分泌唾液
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上课铃响回教室
海豚顶球表演
判断以下反应哪些是与生俱来的?哪些需要后天学习和积累的?
先天
先天
后天
后天
后天
后天
非条件反射:遇到一定的刺激时,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就会作出相应的反
应,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生来就有的。
条件反射:人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测定反应速度
2~3人一组。测试者手捏一把尺子上刻度值大的一端。被试者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厘米左右。被试者的眼睛要盯着测试者的这只手,一旦测试者松开手,被试者迅速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子。记录下夹住尺子处的刻度。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映被试者的反应速度了。
测定反应速度
考虑以下问题:
1.测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时,有没有必要重复测几次?
如果有必要,测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或比较不同
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的次数要一样多吗?
有必要重复测几次以减少误差;比较时应保持次数一致以确保结果公平。
测定反应速度
2.抓住尺子时,手指与尺子接触的部分大约1厘米长,你准备怎
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呢?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
一样吗?
读取手指接触部分的顶端对应刻度,每次方法必须一致以确保数据准确。
测定反应速度
3.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如果需要,你准备怎样设计表格?
需要设计表格(反应速度测试记录表)。
实验次数 测量值(cm) 备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统一观测标准
观察和测量时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观察和测量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研究人员用某种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时,如果采用不同的标准,那么获得的结果将很难进行比较。因此,需要设立统一的标准,包括明确观察的方法、测量的标准和要求,确立测量的标准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反射的类型
遇到一定的刺激时,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生来就有的
条件反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做出的
有规律的反应
非条件反射:
人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完成练习册9-10页。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