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序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1.2025年7月1日是世界第36个人口日。世界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 B.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C.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D.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3.某同学们前往某地旅游,在途中拍摄了一张当地路牌照片,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路牌上显示的文字是阿拉伯文B.从植被状况可知,该地降水丰富,热量充足C.路牌影子长短可见,拍摄时间为当地傍晚D.路牌显示174千米处有电话,说明该地地广人稀4.四川民居多依地形、就势而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采用石、砖、木、竹等建筑,瓦顶、四合头、大出檐成为四川民居的主要形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降水多,四合头、大出檐利于避雨 B.交通便利,便于建筑材料的运输C.冬季气温低,四合头便于保暖御寒 D.地形崎岖,大出檐利于采光5.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是( )A.竹楼 B.四合院 C.窑洞 D.围屋6.日本厚生劳动省2024年2月27日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日本出生人口数仅为75.86万人,创下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连续多年跌破100万大关。日本的人口状况造成的后果有(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短缺③人口素质下降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7.以下措施中,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是( )A.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C.增加育儿负担 D.降低老年人生活保障8.西亚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还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其中耶路撒冷被三大宗教信徒尊称为“圣城”,这三大宗教是( )A.基督教、佛教、犹太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基督教、印度教、犹太教 D.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9.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据材料分析碉房的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影响( )A.气候 B.地形 C.降水 D.气温10.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A.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高度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因素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为1-2kmC.北美洲0—1km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km2D.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11.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下列活动与其自然环境不符的是( )A.东南沿海人民喜欢吃鱼 B.新疆人喜食羊肉抓饭C.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 D.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12.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只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来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读“世界人类大陆图”,人类大陆不包含(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极大陆 D.美洲大陆13.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等自然条件,但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稀疏,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高,气温低C.地形平坦,水热充足 D.高温多雨,气候潮湿14.下列关于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越强的地区肤色越浅 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C.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 D.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15.斯里兰卡岛是镶嵌在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印度洋的心脏”。读图,该岛城镇主要分布在( )A.沿海平原地区 B.河流沿岸地区C.中部高原地区 D.低缓丘陵地区16.下图是西亚的传统民居,结合民居特点,当地的气候与下面哪种气候类型相符合( )A.A B.B C.C D.D17.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年民勤县常住人口约为17.85万,面积约为15900平方千米,则其人口密度大约为( )A.1100人/平方千米 B.110人/平方千米 C.11人/平方米 D.11人/平方千米18.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个人中,出生并成活4个婴儿,死亡3人,那么该地区这一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千分之四 B.千分之三 C.千分之一 D.千分之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19.传统民居可以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1为三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图2为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读图,完成表格。地区 建筑特点 气候(填字母)西亚民居 墙体① (薄∕厚),窗户② (大∕小),屋顶为③ (平顶∕斜顶∕圆顶)。 ④东南亚民居 多为双层⑤ (材料)楼,下层空着或者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⑥ (薄∕厚),屋顶坡度⑦ (大∕小)。 ⑧北极冰屋 屋顶用⑨ (材料)垒砌而成,多为圆顶,屋子的主体空间在地下。 ⑩(2)从以上三种传统民居中任选其一,说明该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气候之间的关系。(至少写出两点)20.福建省某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从学校出发,设计了三个春游活动方案。(16分)方案1: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2:攀登山峰,锻炼身体;方案3:游览畲乡,体验民俗。图1示意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2为木拱廊桥景观和资料卡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1对应图中的路线 (a/b/c),这条路线的行进方向大致是 。(2)方案2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到达的山峰海拔不超过 米;(3)方案3多为体力欠佳同学的首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理由。(4)研学中同学们发现当地廊桥众多,试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21.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研究方法: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读图1“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图1可知,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纬线)附近。(2)图1中,甲、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图2中,反映北京气候类型资料的是 (填字母)。(3)气候对聚落建筑影响明显。图3中,高脚屋适应了当地 的气候特点,冰屋主要位于 (填“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区。(4)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人们经常夏季到山上去避暑的原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A B A A D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C B C A D D D19.(1) 厚 小 平顶 C 木 薄 大 A 冰块 B(2)西亚民居: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或东南亚民居:气候湿热,民居多为双层木楼,墙体较薄,有利于通风防潮;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或北极冰屋:终年严寒,利用冰块搭建房屋,低矮无窗户,可以抵挡极地寒风。20.(1) b 自东南向西北(2) 山脊 400(3)方案3等高线比较稀疏,坡比较缓,较省力。(4)当地河流多,廊桥可沟通两岸交通;当地夏季高温多雨,廊屋可避暑纳凉,避风遮雨。21.(1) 温带大陆性气候 赤道(2) 乙 D(3) 湿热 高纬度(4)南方夏季普遍高温,山上海拔较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相对凉爽。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