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玩偶之家(节选)》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玩偶之家(节选)》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12.《玩偶之家(节选)》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潘月亭 好了,我们是一个船上的人啦。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这些日子关于银行的谣言很多,他们都疑惑行里准备金是不够的。
李石清 (故意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不但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一个例子么?
潘月亭 (不安地)可是,石清……
李石清 (抢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丰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又平稳了些。
潘月亭 你很聪明,你明白我的用意。所以现在大楼必须盖。哪一天盖齐不管它,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李石清 然而不赚钱,行里的人是知道的。
潘月亭 所以抵押房产,同金八爷提款这两个消息千万不要叫人知道。这个时候,随便一个消息,就可以造成风波,你要小心。
李石清 我自然会小心,伺候经理我一向是谨慎的,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
潘月亭 我现在正想旁的办法。这一次公债只要买得顺当,目前我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渡过去。这关渡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
李石清 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
潘月亭 (沉吟)是,襄理,——是啊,只是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我总可以帮忙。
李石清 谢谢,谢谢,经理,您放心,我总是尽我的全力为您做事。
潘月亭 好,好……
(有改动)
1.请概括出潘月亭、李石清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两人的共同特性。(每点不超过15个字)
2.请逐一分析文中四处舞台说明的作用。
①李(故意再顶一句):
②潘(不安地):
③李(抢一句):
④潘(沉吟):
3.李石清在这段戏中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请找出表现他讨好对方、表忠心和委婉提要求的内容。
①讨好对方:
②表忠心:
③委婉提要求:
4.潘月亭察觉李石清偷看了机密得知实情后,虽采取拉拢手段,力图封住他的口,但也软中带硬。请写出潘月亭对李石清施加压力的一句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艺学家诺思罗普·弗莱如此解释喜剧的运动方式:喜剧冲突是新旧两种道德力量或社会势力的冲突,是从一种社会形式走向另一种社会形式。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也曾指出:“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揭露假、丑、恶的东西,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喜剧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对现实的敏锐力和巨大的勇气。幽默,轻松,诙谐,喜剧所呈现出的外在形式特点,更表明喜剧精神所达到的拈花微笑的态度。乐观主义精神是喜剧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生活,更勇于承受,善于反思,相信人的力量,以更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以摆脱的烦恼中,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在嬉笑怒骂中传达一种更为深沉的快乐。
喜剧不应仅仅是滑稽逗笑、语言嘲弄或对社会表象简单夸张的再现。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著名戏剧大师陈白尘先生的作品《升官图》,把官场交易、官僚政治的复杂与丑恶揭露无遗,相对于角色人物可笑的言行举动、故事情节的荒唐与巧合,作品的生命力更基于对国统区官场现实深刻的思考,它甚至揭示了永恒的人本困境。当前,争论谁才是舞台的“一代宗师”,哪部片子堪称“喜剧之王”,何种表现形式为观众所接受,以及哪句“俏皮话”容易出彩,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喜剧作品要保持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能力,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5.喜剧精神指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6.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行文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柯洛克斯泰:我身上带着一封给你丈夫的信。
娜拉:信里把这事完全告诉他了?
柯洛克斯泰:信里把情节尽量说得轻。
娜拉:别让他看那封信,快把信撕了!我好歹给你去弄钱。
柯洛克斯泰:对不起,海尔茂大太,我记得我说过——
娜拉:喔,我不是说我欠你的那笔债。我要你告诉我,你想问我丈夫要多少钱,我去想法子凑出来。
柯洛克斯泰:我一个钱都不想跟你丈夫要。
娜拉:那么你想要什么?
柯洛克斯泰:告诉你吧。我想恢复我的社会地位。我想往上爬,你丈夫一定得给我帮忙,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一件坏事都没干。虽然日子苦得很,可是我耐着性子一步步往上爬。现在我又被人一脚踢下来了,要是人家可怜我,只把原来的位置还给我,我决不干休。我告诉你,我想往上爬。我一定要回到银行里去,位置要比从前高。你丈夫必须给我添个新位置——
娜拉:他绝不会答应。
柯洛克斯泰:他会答应。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等我做了你丈夫的同事,你瞧着吧。用不了一年工夫,我就是经理离不开的一个好帮手。那时候合资股份银行真正的经理是厄尔·柯洛克斯泰,不是托伐·海尔茂。
娜拉:不会有这种事。
柯洛克斯泰:你是不是会——
娜拉:现在我有胆量了。
柯洛克斯泰:喔,你别打算吓唬我!像你这么个娇生惯养的女人——
娜拉:你瞧着吧!你瞧着吧!
柯洛克斯泰:是不是躺在冰底下?躺在冰凉漆黑的深水里?明年春天开冻的时候飘到水面上,头发也没有了,丑得叫人不认识——
娜拉:你别打算吓唬我。
柯洛克斯泰:你也吓唬不了我。海尔茂太太,没人会干这种傻事情;再说,干了又有什么用?到那时候你丈夫还是在我手心里。
娜拉:以后还是在你手心里?将来我不在的时候——?
柯洛克斯泰:你忘了,你的名誉也在我手心里。(娜拉站着不作声,两眼瞧着他)现在我已经通知你了。别干傻事情。海尔茂一接到我的信,我想他就会答复我。你要记着,逼着我重新走上邪路的正是你丈夫,这件事我决不饶他;海尔茂太太,再见吧。(他从门厅里出去。娜拉赶紧跑到门口,把门拉开一点,仔细听)
娜拉:他走了。他没把信扔在信箱里。喔,这是不会有的事,(把门慢慢拉开)怎么啦?他站着不走,他不下楼?难道他改变了主意?难道他——(听见一封信扔到信箱里。柯洛克斯泰下楼脚步渐渐地远了,娜拉低低叫了一声苦,跑到小桌子旁边,半晌不作声)信扔在信箱里了!(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厅门口)信在里头了!托伐,托伐,现在咱们完了!
林丹太太拿着衣服从左边进来。
林丹太太:衣服都弄好了。咱们试一试,好不好?
娜拉:(声音低哑)你过来,克里斯蒂纳。
林丹太太:(把衣服扔在沙发上)什么事?我看你好像心里很乱。
娜拉:你过来,你看见那封信没有?瞧,从信箱玻璃往里看。
林丹太太:不错,我看见了。
娜拉:那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
林丹太太:借钱给你的就是柯洛克斯泰吗?
娜拉:是,现在托伐都要知道了。
林丹太太:娜拉,我告诉你,他知道了对于你们俩都有好处。
娜拉:你还不知道事情的全部底细呢。我签过一个假名字——
林丹太太:什么!
娜拉:克里斯蒂纳,听我说下去。将来你要给我作证人——
林丹太太:怎么作证人?要我证明什么事?
娜拉:要是我精神错乱了——这事很容易发生——
林丹太太:娜拉!
娜拉:或是我出了什么别的事,到时候我不能在这儿——
林丹太太:娜拉,娜拉,你真是精神错乱了!
娜拉:将来要是有人要把全部责任、全部罪名拉到他自己身上去——
林丹太太:是,是,可是你怎么想到?
娜拉:那时候你要给我作证人,证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克里斯蒂纳。我的精神一点儿都没错乱,我自己说的话自己都明白:那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别人完全不知道。你记着。
林丹太太:我一定记着:可是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话。
娜拉:喔,你怎么会明白?那是一桩还没发生的奇迹。
林丹太太:奇迹?
娜拉:不错,是个奇迹,克里斯蒂纳,可是非常可怕,千万别让它发生。
林丹太太:我马上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这件事。
(节选自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二幕)
7.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柯洛克斯泰要挟娜拉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娜拉对林丹太太的托付,并触发后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情节设计巧妙。
B.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C.“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既流露出柯洛克斯泰对目的达成的自信,又侧面表现出海尔茂胆小怯懦的特点。
D.“把衣服扔在沙发上”。看似一个随意的动作,实则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表现了林丹太太对娜拉真切的关心。
8.请简要分析选文中娜拉的心理变化过程。
9.戏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为结局,请简要分析选文为娜拉的出走做了哪些铺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托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事情我摸不清。我只知道我的想法跟你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我也听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
海尔茂:你说这些话像个小孩子。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娜拉: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
海尔茂:娜拉,你病了,你在发烧说胡话。我看你像精神错乱了。
娜拉:我的脑子从来没像今天晚上这么清醒、这么有把握。
海尔茂:你这么清醒、这么有把握,居然要丢掉丈夫和儿女?
娜拉:一点儿不错。
海尔茂:这么说,只有一句话讲得通。
娜拉:什么话?
海尔茂:那就是你不爱我了。
娜拉:不错,我不爱你了。
海尔茂:娜拉!你忍心说这话!
娜拉:托伐,我说这话心里也难受,因为你一向待我很不错。可是我不能不说这句话。现在我不爱你了。
海尔茂:《勉强管住自己》这也是你清醒的有把握的话?
娜拉:一点儿不错,所以我不能再在这儿待下去。
海尔茂:你能不能说明白,我究竟做了什么事使你不爱我?
娜拉:能。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人。
海尔茂:这话我不懂,你再说清楚点儿。
娜拉:我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我当然知道奇迹不会天天有。后来大祸临头的时候,我曾经满怀信心地跟自己说:“奇迹来了!”柯洛克斯泰把信扔在信箱里以后,我绝没想到你会接受他的条件。我满心以为你一定会对他说“尽管宣布吧”,而且你说了这句话之后,还一定会——
海尔茂:一定会怎么样?叫我自己的老婆出丑丢脸,让人家笑骂?
娜拉:我满心以为你说了那句话之后,还一定会挺身出来,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对大家说:“事情都是我干的。”
海尔茂:娜拉——
娜拉:你以为我会让你替我担当罪名吗?不,当然不会。可是我的话怎么比得上你的话那么容易叫人家相信?这正是我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为了不让奇迹发生,我已经准备自杀。
海尔茂: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海尔茂:喔,你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都像个傻孩子。
娜拉:也许是吧。可是你想的和说的也不像我可以跟他过日子的男人。后来危险过去了——你不是怕我有危险,是怕你自己有危险——不用害怕了,你又装作没事人儿了。你又叫我跟从前一样乖乖地做你的小鸟儿,做你的泥娃娃,说什么以后要格外小心保护我,因为我那么脆弱不中用。(站起来)托伐,就在那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陌生人同居了八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受!我恨透了自己没出息!
海尔茂:(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难道咱们不能把它填平吗?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拉:哦,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10.下列对剧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泥娃娃”指的是娜拉,因为娜拉在丈夫眼中美丽动人,小巧可爱。
B.“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认识到丈夫虚伪冷酷的一面,这让她觉得对方不再是她熟悉的海尔茂。
C.海尔茂在这次冲突中已处于劣势,他只能用“你居然要丢掉丈夫和儿女”“你还是我的老婆”来要挟娜拉,但是他宣扬的“可是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依然暴露他的卑劣和自私。
D.娜拉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这里所说的“真正像夫妻”指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11.下列对剧本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善于通过家庭日常生活,集中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作者由此展开讨论,但并不给出结论。《玩偶之家》结尾以楼下娜拉的一声关门声和海尔茂的大声叹道“这个家空了!”作为结束,没有交代娜拉出门后的遭遇,也没有提示这个家以后的情况,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B.《玩偶之家》不仅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还巧妙利用人物动作描写折射人物心理。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内心的慌乱犹豫。
C.如拉家庭矛盾的爆发,完全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摈弃当时舞台上流行的乔装、误会、谋杀、决斗等制造戏剧冲突的方法,从生活的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一切都真实自然、合情合理。
D.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12.本剧结尾的戏剧场景是一声门响,其中蕴含怎样的深意?谈谈你的理解。
13.娜拉和繁漪是剧作家歌颂和同情的人物,她们都反抗家庭中丈夫的专制,但是这两个人物在面对的困境,反抗的方式上各有不同,请就这两个方面予以探究分析。
二、小阅读
14.《玩偶之家(节选)》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陌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15.《玩偶之家》中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16.“娜拉出走”是戏剧史上经典的一幕,很多人都曾设想过她出走后的结局。试根据人物的性格逻辑,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说你的设想和理由。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杂文《娜拉走后怎样》,找来读一读,看看鲁迅持怎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
17.怎样理解《玩偶之家》中娜拉这个人物形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噩梦(è) 葬送(zàng) 埋怨(mái)
B.饶恕(shù) 撺掇(cuān duo) 雪茄(jiā)
C.打岔(chà) 娇嫩(nèn) 角色(jiǎo)
D.勉强(qiáng) 消遣(qiǎn) 嘀咕(dí)
19.下列诗文与所描绘的传统艺术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②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③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④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有纵横万里之势
A.①舞蹈②书法③戏剧④绘画 B.①戏剧②绘画③舞蹈④书法
C.①舞蹈②绘画③戏剧④书法 D.①戏剧②书法③舞蹈④绘画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① 。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② 。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③ ,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评论最基本的要求是“讲真话”。真话是实话,实实在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乔装打扮,不涂脂抹粉,( )。真话是中肯之语,诚诚恳恳,直言相告,可能不中听,甚至还刺耳, 但古人早就说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话是 ,信而有征,与大话、套 话、戏说、炒作等判然有别。真话是家常话,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不像“场面上话”,时常 ,拿腔拿调,或言不由衷、虚与委蛇。
巴金《真话集》有言:“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在《二十年前》这篇短文里,他对自己曾 批判过一些文艺家的行为,沉痛反省和自责:“那些年我口口声声‘改造自己’,究竟想把自己改造成什么呢 我不用自己脑筋思考,只是跟着人举手放手,为了保全自己,哪管牺牲朋友 ”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发出的理性领悟,是他获得的生命呐喊,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箴言。反观当今文坛,尽管巴金“讲真话”的告诫已过去三十多年,尽管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尽管解除禁锢的文艺疆场已是各路好手策马扬鞭的广阔天地,但在文艺评论领域,秉持“说真话,讲道理”原则、醒人耳目的作品却 。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言之凿凿 装腔作势 随波逐流 凤毛麟角
B.言之有物 装腔作势 言不由衷 寥若晨星
C.言之有物 装模作样 随波逐流 寥若晨星
D.言之凿凿 装模作样 言不由衷 凤毛麟角
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拔高,不护短,不贴金,不抹黑
B.不抹黑,不贴金,不拔高,不护短
C.不贴金,不抹黑,不拔高,不护短
D.不贴金,不抹黑,不护短,不拔高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获得的理性领悟,是他发出的生命呐喊,更是希望他重铸文化人人格的箴言。
B.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发出的生命箴言,是他获得的理性领悟,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呐喊。
C.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获得的生命箴言,是他发出的理性领悟,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呐喊。
D.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获得的生命领悟,是他发出的理性呐喊,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箴言。
四、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玩偶之家》中,“奇迹中的奇迹” 指的是娜拉和海尔茂两人都改变自己,从而能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
“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娜拉已经认识到她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无法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这种幻想已经破灭。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娜拉看清了海尔茂自私虚伪的真面目,意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的问题无法通过奇迹来解决,她对这段婚姻和海尔茂彻底失望,所以不再相信他们之间能发生改变并建立平等、真诚的夫妻关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榜样”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潘月亭:银行经理;狡诈奸猾,投机倒把。李石清:银行职员;卑鄙阴险,别有用心。两人的共同特性:尔虞我诈,唯利是图。 2.①有意再抛出事实,向潘施加压力,逼其就范,以便谋得升迁。②秘密被揭穿,惊恐,想对策。③吹捧赞扬潘的能力,为下文表忠心、谋升迁做准备。④对手下人乘机要挟谋利有些意外,眼下先稳住对方,有机会再除去他。 3.①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大家提款又平稳了些。②伺候经理我一向是谨慎的,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③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
4.这个时候,随便一个消息,就可以造成风波,你要小心。
5.现实主义(或:针砭时弊);乐观主义。
6.先承接上文;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证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接着从反面分析当前喜剧存在的问题,提出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的办法。
7.C 8.①听说柯洛克斯泰要把信给海尔茂,娜拉因怕借款之事败露而担忧。
②柯洛克斯泰要威胁到海尔茂的利益,娜拉因维护丈夫而变得勇敢、坚定。
③柯洛克斯泰投信之后,娜拉开始为丈夫会承担一切罪责而担心恐慌。
9.①受到威胁时娜拉表现得勇敢有担当,说明她内心坚定、有主见,为出走做了性格铺垫。
②娜拉深爱丈夫,准备为丈夫牺牲自己付出一切,与后文海尔茂对自己的态度形成对比,为其出走做了情感铺垫。
③娜拉深信丈夫会主动承担全部的责任和罪名,而后文海尔茂的表现让她希望落空,为其出走做了心理铺垫。
10.A 11.B 12.(1)宣告一段婚姻的决裂。娜拉认清了海尔茂,与海尔茂的感情决裂,婚姻结束。
(2)这一声门响标志娜拉的觉醒(或者表达了女主人公改变自己“玩偶”身份的决心)。娜拉认识到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决定争取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这种思想支持她勇往直前毅然离开了那个玩偶之家。 13.(1)面对的困境
娜拉:家庭地位不平等,社会制度不合理。她意识到丈夫并不爱她,只是把她作为玩偶一样对待,并没有把她看做独立的个人。她还意识到她面前摆着一个是“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的问题。
繁漪:封建大家庭的压制,周萍的抛弃。她有爱和被爱的需求,但是周朴园对她只有压制和专制,周萍始乱终弃。
(2)反抗的方式
娜拉:离家出走。
繁漪:揭露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种种罪恶,毁灭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一切。
14.“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这样称呼海尔茂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丈夫就像一个陌生人,形同路人。
15.“奇迹中的奇迹”指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娜拉通过这句话向他表示出自己已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16.①示例:离开家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的娜拉,在经历了没地方过夜,找不到工作,并且食不果腹的日子后,地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走投无路的地去求助曾经的朋友,却被朋友无情地嘲笑,认为地出走的行为是“不成熟的”。娜拉害怕了,她又飞奔回那个她曾逃离的家。娜拉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注定了娜拉悲剧的发生。造成这一切的除了她女性主义的自我觉醒,还有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对美好爱情的不断追求和对孩子教育抚养的不自信等。
②鲁迅《娜拉走后怎样》(1923):怀疑娜拉的精神觉醒没有实际意义,认为离开经济支撑,一切精神追求都难以成功,因而要为获得经济权而战斗。小说《伤逝》(1925)形象地反映了子君与涓生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追求“新生活”的失败。
认同鲁迅的观点,因为在当时夫权至上、妇女没有经济权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精神觉醒了的、有独立意识的娜拉出走后注定是悲剧。
17.娜拉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热爱劳动,为人善良,较为容易满足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生活,但同时又具有刚强勇敢、勇于追求人格平等的独立精神。
18.B
19.A
20.就要形成对他扮演角色的态度 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 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21.A 22.C 23.D
24. 以正确榜样为引,照亮人生之路
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对与海尔茂建立平等、真诚夫妻关系的期待,如同追寻一个 “奇迹中的奇迹” ,然而最终她的幻想破灭,不再相信这样的奇迹会发生。这一情节深刻地反映出,当我们将错误的对象视为 “榜样”,或对理想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时,迎来的可能是巨大的失望。而在我们的人生中,正确的榜样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为我们指引方向,助力我们成长。
榜样是成长路上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一个好的榜样,能够激发我们内心的潜能,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动力。就像科学家袁隆平,他将 “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成为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榜样。受他的影响,许多年轻的农业科学家投身于农业科研领域,努力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袁隆平的引领下,他们在农业科研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然而,错误的榜样却可能将我们引入歧途。如果我们将追求物质享受、追逐名利作为人生的榜样,那么我们的价值观可能会被扭曲。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盲目崇拜明星的奢华生活,为了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不惜通过借贷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终陷入债务的泥潭。他们没有看到明星背后付出的努力,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将这种错误的形象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迷失了自我。就如同娜拉将海尔茂视为自己理想婚姻的另一半,却没有看清他自私虚伪的真面目,最终导致自己对婚姻的幻想破灭。
在社会层面,榜样的力量更是无穷的。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榜样群体,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进步。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他人的健康。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全社会的榜样,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形成了强大的抗疫合力。这种榜样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对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榜样,以那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为楷模,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他人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正如罗曼 罗兰所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让我们以正确的榜样为引,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也为他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榜样,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