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2025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小明想较详细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哪里,他应该查找(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气候图 C.世界人口图 D.世界政区图
2.标准地图中表示铁路的图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A.0.02千米 B.0.2千米 C.2千米 D.20千米
4.读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其中表示山脊的是( )
A.B.C. D.
5.中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的珠穆朗玛峰的“新身高”为8848.86米!“奋斗者”号深潜新纪录和世界上最高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2060.14米 B.19757.86米 C.18848.86米 D.2060.15米
6.教室里贴有大小同样的四幅地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①枣庄地图②山东省地图③中国地图④世界地图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7.如图所示的经纬网图中,图幅大小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B. C. D.
8.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1:2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C. D.1:20000000
9.比较下面甲乙两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两条铁路一样长 B.甲是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C.乙是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更小 D.两图都无法判断方向
10.在比例尺1:8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A.1.2千米 B.120千米 C.1200千米 D.12千米
11.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 B.图中烽火台的海拔不高于650米
C.长城城墙多沿山脊部位修建 D.缆车索道的运行方向为自北向南
12.下面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B. C. D.
13.关于地图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B.“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地图上常用的判断方向的方法
C.当图幅大小相同网,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就越小,图上事物就越简略
D.一个比例尺为1: 150000的地图,量得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45千米
14.北京市某中学教室的墙壁上贴了四张图幅大小相等的地图。按比例尺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四张地图,依次是( )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15.如图为某地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是100米
C.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D.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16.下列关于地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的地图,内容越简略
B.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的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说明地图比实地的缩小程度越大
D.手机导航地图属于遥感地图
17.家住上海的小明暑假到山西平遥古城旅游,为更好规划旅游路线,他先后查看了中国政区图、山西省交通图等地图。到达山西太原后,小明借助网约车直奔平遥古城景区。网约车司机能准确接送乘客到达目的地,其通常使用的地图种类是( )
A.政区图 B.电子地图 C.地形图 D.交通图
18.下图为某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例,①、②、③三条登山线路中红叶观赏点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三条线路一样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如图中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B点海拔范围 米。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原因是 。
(3)图中A、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李庄和吴庄更容易受到泥石流影响的是 ,图2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铁路的走向是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7)小明到达吴庄某处(海拔163m)时,测得气温就是18℃,此时山顶(663m)气温为 ℃。
(8)据图,结合所学说出吴庄形成村落的原因。
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示区域南部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地的等高线数值为 。
(2)该段高速公路的图上距离约为8cm,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3)图中高速公路阴影段穿过的地形部位是 。与其他路段相比 ,此路段坡度较,判断理由是 。
(4)在图中高速公路的下坡路段,车辆是朝 (方向)行驶。在长下坡路段为了防止车辆因刹车失灵而引发事故,往往设置避险车道。请你判断右图中的避险车道位于 (甲/乙/丙/丁)处。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前往我国南方某山区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探究聚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学前同学们收集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气候资料图(图2)和当地传统民居图文资料(图3),并制定了三个探究活动。
(1)同学们出发前,查看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是 米。
(2)图示区域气候类型主要是 。
(3)活动一:“登高望远”。同学们将分成两组沿①、②线登山,据图判断 线更加省力,原因是 。
(4)活动二:“探秘民居”。同学们在收集资料中发现,当地传统民居“竹楼”非常有特色,说明“竹楼”的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B B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B B B B B
19.(1) 鞍部 100-200
(2) 甲 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A
(4)1
(5) 吴庄 ①
(6) 东北-西南走向 D
(7)15
(8)海拔低于200米,地势平坦;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20.(1) 丘陵 200米
(2)2.4
(3) 山谷 大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4) 西北(方) 甲
21.(1)50
(2)热带季风气候
(3) ②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
(4)底层架空能避免地面潮湿影响居住;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窗户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通风透气;同时当地盛产竹木,可就地取材用于建造民居。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