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定位体现的观点是( )
A.环保经济对立 B.人地关系协调 C.经济发展优先 D.区域差异互补
2.下列对我国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B.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C.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海南岛 D.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3.下列山脉既是南北走向,又是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的是(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贺兰山脉 D.横断山脉
4.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低 B.地势高,气温低
C.离海远,气温低 D.降水少,气温低
5.下列河流中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的是( )
A.长江、珠江 B.黄河、海河 C.长江、黄河 D.黑龙江、松花江
6.读长江流域水系图,以下有关长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长度最长
B.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湖口河段
C.上游段水土流失严重
D.干支流大部分有结冰期
7.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有关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横断山区 B.流经三级阶梯
C.位于热带区域 D.注入黄海海域
8.我国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
A.额尔齐斯河 B.雅鲁藏布江 C.塔里木河 D.黄河
9.黄河下游出现“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奇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两岸工农业生产导致地面下沉
B.沿岸居民不断向河中倾倒垃圾
C.两岸支流多,水量大,导致河面上升
D.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沉积,导致河床升高
10.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关于下图四个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中有著名的岛屿 B.乙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湖水流入长江
C.丙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 D.丁是巢湖,位于安徽省境内
11.我国河流众多,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②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③东南地区有些河流注入印度洋④塔里木河是内流河⑤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冬季普遍结冰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12.读图,据图判断长江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
13.读长江干流剖面图,说法正确的( )
A.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②河段 B.长江水运主要集中在①河段
C.长江水运主要集中在②、③河段
14.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河流,一般具有的水文特征是( )
A.河流稀疏,无枯水期 B.汛期较长,不出现断流
C.有结冰期,春季有短暂的汛期 D.无结冰期,无汛期
15.读我国四条河流简图,下列对我国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②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
D.④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16.下列农业区,主要依靠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是( )
①宁夏平原②河套平原③天山山麓④祁连山山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读黄河含沙量统计图判断下列河段含沙量最大的是( )
A.源头一兰州 B.兰州一青铜峡 C.青铜峡一河口 D.河口—陕州
18.图为我国第一长河,关于发源地和注入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巴颜喀拉山脉②东海 B.①巴颜喀拉山脉②黄海
C.①唐古拉山脉②东海 D.①唐古拉山脉②黄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因多条河流携带冰川沉积物进入湖泊,使湖水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又被称作“白湖”。湖泊周围较为封闭,人烟稀少,每逢秋季,这里便成为各种冷水鱼类繁衍生息的天堂。
材料二下图为阿克库勒湖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
(1)图示区域内的主要地形为 ,请将虚线框内的2000米等高线补充完整 。
(2)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的是 ,请解释原因 。
(3)根据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判断阿克库勒湖属于 (咸水湖/淡水湖)。
(4)简要分析该湖成为冷水鱼天堂的原因。
20.读下图中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某校学生以“诗词中的河流”为主题,对中国的河流进行解读。
(1)《长歌行》中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推测诗中的“百川”主要位于我国 (内流区/外流区);因为我国地势 ,诗中所指河流的流向最可能是 。
(2)诗句①②均是描述长江的诗句:
诗句①描述的是长江的 (上/中/下)游,长江该河段开发利用方向主要是 ;诗句②描述的是长江的 (上/中/下)游,长江该河段开发利用方向主要是 。
(3)诗句③反映出黄河该河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原因是黄河这一河段流经的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 (环境问题),请分析这一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至少写2项)。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图左为黄河流域图;图右为黄土高原治理后的“绿水青山”景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2)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①或②)。
(3)“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体现了黄河 的水文特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 ”。
(4)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①黄土土质 ,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②地表光秃裸露,缺少 的保护③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 ④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多遭破坏。
(5)你认为黄土地在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统筹谋划”措施?(任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B A C B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C C A A D C
19.(1) 山地
(2) ② 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3)淡水湖
(4)海拔高,水温低;河流携带沉积物,饵料主富;湖泊封闭,受人类活动影响少
20.(1) 外流区 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
(2) 上 水能开发 中 航运
(3) 含沙量大 水土流失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1.(1)上游
(2)①
(3) 含沙量 地上河/地上悬河
(4) 疏松 植被 暴雨
(5)植树造林、修建梯田、修挡土坎、退耕还林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