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11世纪,北宋数学家贾宪给出了三次及三次以上的方程的解法.13世纪,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给出了求任意次代数方程的正根的解法你会求什么方程的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会求函数的零点.(重点)2.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不等式之间的关系.(难点)3.掌握函数零点的判断方法并会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重点)探究点1 函数的零点 xyo 1 你能发现上述方程、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定义域、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xyo 零点指的是一个实数,不是一个点D 作出函数图象如图: 探究点2 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 方程函数函数的图象方程的实数根 无实数根(-1,0)、(3,0)(1,0)无交点 .....xyO-132112543 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yx-12112Oxy-132112-1-2-3-4....0.方程ax2+bx+c=0(a>0)的根 判别式Δ=b2-4acΔ>0Δ=0Δ<0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没有实数根xyx1x20xy0x1xy0(x1,0),(x2,0)(x1,0)没有交点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总结】 xy 30 xy0 xy02【提升总结】利用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化为标准形式(不等号右侧为0,二次项系数为正);(2)确定判别式Δ的符号;(3)若Δ≥0,则求出该不等式对应的二次方程的根,若Δ<0,则对应的二次方程无根;(4)作出对应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1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是其对应方程的根. 方程有实根 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有零点三个等价关系(共17张PPT) 1.会用零点存在定理判断函数是否有零点.(重点)2.体会二分法的思想,掌握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步骤.(难点)3.会用二分法思想解决其他的实际问题.探究点1 零点存在定理 有零点的区间,函数在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xy xy 零点存在定理 即时训练: 探究点2 二分法思考1:情境中的问题要把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缩小到50~100m左右,即两三根电杆附近,最多查几次就可以了?7次设闸房和指挥部的所在处为点A,B,A(闸房)CB(指挥部)DE取中点这样每查一次,就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减一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二分法.参考维修工人的维修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误差小于2误差小于1通过计算区间中点函数值,从而不断缩小零点所在的区间误差小于区间长度 DE取中点 零点所在区间 区间中点 中点对应的函数值 取中点作为近似值时误差小于的值【解析】列表如下: 二分法的定义:连续不断前提条件一分为二零点 重复步骤2~4. 即时训练:1.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________.xyOxyOxyOxyO12341,2 y133xo零点所在区间 区间中点 中点对应的函数值 取中点作为近似值时误差小于的值 取2.5625为零点近似值,此时误差小于0.1 二分法定义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三种思想逼近思想函数思想定区间,找中点,中值计算两边看.同号去,异号算,零点落在异号间.周而复始怎么办 精确度上来判断.口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时)课件.ppt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