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九章算数》给出了解一次方程组的“方程术”,其实质是将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与最后的常数项排成长方形的形式,然后采用“遍乘直除”的算法来解.这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颗明珠.那么如何求一个方程组的解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1.会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重点)2.会判断方程组的解集是否是有限集.3.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难点)探究点 方程组的解集 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解集是无限集. A方程组的解集:一般地,将多个方程联立,就能得到方程组.方程组中,由每个方程的解集得到的交集称为这个方程组的解集.两个未知数两个方程,解集只有一个元素. ② ①③ ①×3 加减消元,将三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解集是无限集.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看成常数,其它未知数可以用其表示. 2.甲同学买5个练习本、2个活页夹、8支签字笔共用去52元,乙同学买同样的3个练习本、4个活页夹、2支签字笔共用去48元.求活页本的单价与签字笔的单价之差.请列方程组求解这个问题.【总结】1.求方程组解集的过程要不断应用等式的性质,常用的方法是加减消元、代入消元.2.当方程组中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时,方程组的解集是无限集;将其中一些未知数看成常数,那么其他未知数能用这些未知数表示出来. 二元二次方程组:代入消元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组的解集 两个定义三种方程组两种消元法方程组和方程组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共18张PPT)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正方形数的构造中获得了特殊的平方差公式.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和刘徽对其进行了证明.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用字母表示了它,其对称美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等式的魅力吧.1.了解恒等式,掌握常见的恒等式,会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重点)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有关恒等式进行代数变形,求一些方程的解集.(难点)探究点1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你能用符号和量词表示出来吗? 探究点2 恒等式 等式 (1)(2)(4)(6) 对任意实数都成立,而等式 (3)(5) 只是存在实数使其成立. 恒等式:一般地,含有字母的等式,如果其中的字母取任意实数时等式都成立,则称其为恒等式,也称等式两边恒等.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恒等式是进行代数变形的依据之一.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跟踪训练: 是恒等式,将等号左侧展开再合并同类项即可得证. 11 十字相乘法是恒等式. 十字相乘法 探究点3 方程的解集定义:一般地,把一个方程所有解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方程的解集.(方程的解(或根)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恒等式等式的性质重要恒等式十字相乘法方程的解集(共18张PPT)《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二十: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中开门.出北门二十步有木,出南门一十四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见木.问邑方几何.BFCDE 这个方程能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吗?那应该怎么解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理解判别式的作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重点)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难点)探究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 直接开平方 加上 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法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无实数根 【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法 方程类型 注意事项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先移项再配方 提公因式、十字相乘法 整体思想 探究点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2 6 一元二次方程解集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方法根的个数韦达定理基本关系式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课件.ppt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ppt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3方程组的解集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