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2张PPT)极地地区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极地地区—— 区域地理 第 10讲 ——Western Europe课标要求1.识记两极地区的范围、轮廓及海陆位置。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资源特征。运用材料分析北极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能比较两极地区的区域差异。2.探究人类对两极地区的开发利用方向,以及两级地区的保护。一、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二、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三、极地地区的人文环境特征目 录COTENT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extent of polar regions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Natur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 regions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Cul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ar Region极地地区的人文环境特征图示北极熊2018年2月2日,电影《南极之恋》在国内上映。影片讲述了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和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因意外坠机,在南极冒险生存75天绝地求生的故事。在气候恶劣、物资短缺、危机四伏的绝境中,原本毫无共同语言的两人相濡以沫,共同谱写了一段绝世爱恋。影片中除了两人凄美的爱情故事,南极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求生过程中潜伏的重重危机同样引人人胜。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气候最为寒冷的大洋。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夏季,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北冰洋地北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0 1Location and Scope of the Arctic地区极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extent of the Arctic北极地区地理位置与范围经度位置:跨360 °经度,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极圈以北半球位置:北半球北美洲亚洲欧洲海陆位置: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主体北冰洋(占60%)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Arctic北极地区地理位置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北极上空是联系亚洲的北部、欧洲北部和北美北部的空中要道和捷径。亚洲欧洲北美洲北冰洋航道是北美、北欧、东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通道。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Arctic北极地区地理位置A线路B线路空中交通北冰洋上空是连接北美北部、亚洲北部和欧洲北部三个地区的空中走廊和最短航线交通位置东北极航道海上交通:随着全球变暖,极冰融化,科技进步(破冰船),北冰洋航道距离短,耗时少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环境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西北航道”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真正的“通航大道”。交通位置被称为“新地中海”的北冰洋处于极为重要的交通位置,随着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加快, 其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适航期会逐渐延长直至终年全线贯通,届时这两条航线将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构成北半球真正意义上的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的 “轴心航线”和“黄金水道”, 不但会对现有的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和贸易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北冰洋航道Colorado River and交通位置俄罗斯北极核潜艇北极航道军事价值:北极航道是美俄核潜艇长期出入北极的通道,部署在北极地区的核潜艇如果突破冰层发射导弹,只需十几分钟就可打到敌方腹地,期间几乎没有拦截机会。美国在北冰洋的核潜艇交通位置“西北航道”将抢走巴拿马运河的大部分生意:从欧洲开往亚洲的船只将不必远走巴拿马运河,而可以直接通过“西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峡,抵达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少走数千千米的海路,运输公司就能省下大把的钱。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北冰洋沿岸的俄罗斯、丹麦、美国、挪威和加拿大,都通过各种方式表明自己拥有北冰洋海域经济开发权。所以,这条航线还具有重大军事意义。“西北航道”,再加上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东北航道”),将成为新“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一旦北冰洋航道贯通,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将无用武之地,将对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交通位置北极地区的战略交通价值缩短中国至欧美国家航程,节约航运开支、时间和能源消耗;降低对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减小战略风险;促进中国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的发展。思考:"北极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意义“冰上丝绸之路”北极地区地理位置与范围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北极苔原及最外围的泰加林带。在66o34′ N以北地区,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北冰洋可分为北极海域和北欧海域两部分。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于北欧海域,其余为北极海域(楚科奇海、新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等)。 北冰洋亚 洲欧 洲北美洲巴芬岛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冰岛阿拉斯加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白令海峡挪威海巴伦支海新地岛北极地区的地理事物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陆地部分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芬兰八个环北极国家。即“一洋、三洲、八国”北极地区地理位置与范围芬兰瑞典挪威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冰岛丹麦北极地区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0 2Natur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tic地区极Topographic features北极地区的地形地貌整个北冰洋是一片被浮冰覆盖的海洋,而周围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都是永久冻土区;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北极以海洋为主体,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大陆架面积辽阔;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部地区。北极海冰北极地区冬季冰雪覆盖面积为73%,夏季为53%。北冰洋上浮冰的平均厚度为3米。格陵兰岛为大陆冰川,冰层平均厚度达2300米。苔原气候Colorado River and冰原气候Colorado River andClimate气候主要为苔原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7-8月,为极昼时期,8月最暖,平均气温-8℃。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极夜时期,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0~-20℃。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北极地区气候总特点讨论:北极地区最低气温高于南极的原因太阳辐射:北极点极昼天数186天,南极点179天,北极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多于南极地区。海陆性质:南极以大陆为主,且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放出热量多,而北极以海洋为主,海洋释放热量慢。海拔高度:南极海拔高,气温低;洋流:南极周围受到南极环流影响,而北极地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Resources北极地区的气候自然带苔原带和冰原带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苔藓生长在北极地区的地衣北极地区的浮冰Resources北极的自然资源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油气资源趋于枯竭的时候,北极地区将成为人类最后的一个能源基地,号称“第二个中东”煤炭资源(品质高):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部生物资源:北极熊、北极狐、北极狼、驯鹿、北极兔等;苔原植物(苔藓、地衣等)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陆地。水电:加拿大兴建的詹姆斯湾水力工程可与我国正在兴建的三峡水力工程的设计容量相比。淡水:格陵兰岛冰雪储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5.4%。而且几乎没有污染,可以成为北半球居民的后备淡水资源。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油气田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煤田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风力、地热、淡水、金属和生物资源等。其储量之丰品质之高也是罕见的。Resources北极的自然资源石油各种金属矿产煤炭(最洁净)天然气Resources北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独角鲸][驯鹿][地衣][苔藓]Resources北极的自然资源思考:为什么全球最大种子库坐落在挪威最北界的斯瓦尔巴群岛种子库建在永冻层里,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合长期储藏种子库比海平面高出130 米,即使冰层融化,也难以将其淹没。地理位置很偏僻,气候恶劣和寒冷,人迹罕至。有较好的码头和机场,这又给各国运输种子来此提供了便利。生物资源[世界末日种子库]生物资源思考:为什么全球最大种子库坐落在挪威最北界的斯瓦尔巴群岛海 豹独角鲸北极驯鹿海狗北极狐北极兔北极兔海狗北极狐独角鲸北极绒鸭白鲸北极熊不冬眠,只在天气最坏的时候缩起脑袋睡上几个小时,身上厚厚的绒毛和体内几乎同样厚的脂肪层起到了极好的保温作用,任凭大雪纷飞,暴风肆虐,它们可以照睡不误。北极熊的幼仔只有几百克重,相当于母体的千分之一。但出生后发育很快。母乳的脂肪量达30%以上,是任何其他食肉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小熊有1年多的时间要与母熊生活在一起,学习捕食等生存本领,然后开始独立生活。雄性一般比雌性离开母熊要早一些。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800千克,一次就要吃40千克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头驯鹿还填不饱肚子;北极熊个个都是游泳能手,它们可以在北冰洋那冰冷刺骨的海水里自由自在地连续畅游四、五十千米。地北极地区的人文环境特征0 3Natur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tic地区极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北极有土著居民。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和拉普人。Resources人口和文化拉普人:驯鹿文明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原以捕鱼和猎捕野鹿为生,约在1000多年前饲养驯鹿成功,随即成为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楚科奇人萨米人(拉普人)Resources人口和文化冰屋的作用防风保温抗寒爱斯基摩人建造圆顶雪屋。其建筑材料就是一条条长方形的大冰块,建筑方法是先将雪块交错堆垒成馒头形的小屋,再在雪块之间浇水,很快便冻成一体,密不透风。绝对称得上是无污染建材,无公害施工。将捕来的食物放置在储藏室,当外出打猎时,打开用兽皮做成的通风口,并标注方位。雪屋多分布于背风坡山麓之处。人体内发热在冰屋内,形成内循环随着时间推移,内部温度将高于外界温度。内部冰洞与积雪绝缘抗拒严寒,再加上热循环,人们就像住在了燃着的熔炉。所以是一点都不冷的。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极光下的黄河站时间:2004年7月28日地点: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78 55′N,11 56′E)北极科考 — 黄河站雪龙号北极科考Arctic Research北极科考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是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9°N,12°E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每年的7、8月份左右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选址原因:该地区人类活动少,干扰小,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且周围科考站众多,便于国际交流。Arctic Research北极科考我国进行北极科考的原因我国大陆直接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北极地区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人类,我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中国在北极科考的原因?北极科考站数量少于南极的原因?中国大陆直接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北极地区中国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进行北极科考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北极主体为海洋我国在北极无主权领土黄河站Arctic Research北极科考黄河站建成的意义:①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③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北极光“季节”一般指9月到4月。要观赏北极光,首先得在黑夜中,另外还需晴空万里——至少不能厚云遮天。不然,云层会遮住你的视线——极光出现在约海拔80km(50英里)到640km(400英里)的地带,而高云层也只在约海拔6km(20000英尺)。 “极光的最佳观测区域为极光带,是带状!极光带以北磁极为中心,而不是北极点。举个极端的例子,北极点实际上是没有极光的。”极光区极光的危害:极光爆发期间,形成极光的太阳风,严重骚扰电离层,从而破坏短波无线电信号的传播,对通讯、交通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影响人的神经。极光环Colorado River纬度高,视野范围广人为光源干扰少由上可判定天文观测站的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地势高,视野开阔区;多晴朗天气的地区;远离城镇,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地区在极地建立科考站的区位优势连续观测时间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多晴天,且维度越高极夜期越长,连续观测时间越长空气洁净透明度好,两极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至今无常住人口,大气污染小,透明度高地南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03Location and Scope of the Arctic地区极南极洲大 西 洋太平洋印度洋非洲南美洲大洋洲60°S60°S~90°S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纬度跨经度最广(360°)的一洲经度位于地球最南端,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环绕距离南美洲最近,南极半岛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海陆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Arctic南极的地理位置0°30°60°90°120°150°180°150°120°90°60°30°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范围包括南极大陆,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南极洲的周边海域主要有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主要半岛和岛屿有南极半岛、南奥克尼群岛和乔治王岛等Antarctic Region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Range南极地区地理位置与范围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陆缘冰和岛屿,主要位于南极圈(66 34'S)以南,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为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四周围绕着多风暴且易结冰的海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3800万平千米,为方便研究,该区域被称为南大洋,又称为世界第五大洋。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大西洋太平洋莫桑比克海峡马达加斯加岛巴斯海峡新西兰南北岛非洲大陆南部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部南极洲Resources南极地区周边地理事物辨析几个基本概念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洲南极地区南极点 是指南纬90度的那个极点。南极点南极大陆 则是世界六大大陆之一,是围绕南极点的大陆部分,和澳大利亚大陆一样,是世界上仅有的被海洋包围的2块大陆。也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南极洲 则包括南极大陆、陆缘冰层及周围的岛屿,相当于一个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南极洲大 西 洋太平洋印度洋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地区 包括南极洲还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在南极圈内的部分地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04Natur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tic地区极Topographic features地形地貌南极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最高处为文森山,海拔5140米。南极大陆95%以上的地表被冰雪覆盖,冰层最厚,平均厚度2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冰盖表面形态: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形,顶部较平坦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12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文森峰南极地形 — 冰雪高原南极洲地形剖面图(沿东、西经90°附近)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因此看着浮在水面上的形状并猜不出水下的形状——冰。漂浮的岛屿-冰山Colorado River and Grand Canyon南极地区每年产生大约900千米3的浮冰。大量漂流的浮冰,既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影响,也对海上航行构成威胁。这是因为浮冰出露海面的部分只占总体积的1/7左右,人们往往不易察觉。船只遇到冰山时,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水下体积庞大的部分撞毁。寒极位于南极洲的沃斯托克站(东方站)是目前的南半球寒极,也是世界寒极。1983年7月21日,该站记录到-89.2°C的极低气温,这是目前世界确证的最低自然温度。Resources南极地区的气候观测到100米/秒的风速,是12级风的3倍世界风极南极地区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为30~50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白色沙漠Climate气候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传递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① 水汽:酷寒,降水以固体存在。气温低,蒸发弱,空气干燥。② 下沉气流:南极大陆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世界上最猛烈的“风库”:① 气压梯度:南极陆地中心常年的冷高压与外围海洋上的低压间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差② 摩擦力:地表为冰雪面,摩擦力小极寒极干极风南极地区“烈风” “酷寒”“干燥” 等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两极地区的气候小组讨论为何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950南极洲2350欧洲300北美洲700南美洲600非洲750大洋洲340单位:米七大洲平均海拔比较图南极洲的地形亚洲950南极洲2350欧洲300北美洲700南美洲600非洲750大洋洲340单位:米七大洲平均海拔比较图冰层的平均厚度2000多米冰盖南极洲的地形冰盖海冰冰盖海冰分析南极较北极更为寒冷的原因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太阳高度角不同小;日地距离小,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时,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日数不同,使极夜时间南极(186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12345下垫面状况煤、铁等资源丰富矿产:海洋生物:企鹅、磷虾、鲸、海豹等占全球72%,固体形式存在淡水:科研资源:原始的自然环境Resources南极的自然资源煤、铁等资源丰富矿产海洋生物企鹅、磷虾、鲸、海豹等占全球72%,固体形式存在淡水科研资源:原始的自然环境Resources南极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印度洋沿岸有罗田铁矿,维多利亚地有储量大的煤田在靠近印度洋海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已发现了巨大的铁矿脉,矿层厚达100米,绵延200千米,品位35~38%,足够全世界用200年。在罗斯海西岸的维多利亚地有煤田,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煤田之一。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说明了什么问题?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森林埋于地下长期形成的。而森林的生存环境需要暖湿的气候。说明南极洲曾经有过能生长森林的暖湿气候,而这种暖湿气候在南极目前的位置是不可能有的。可以推断,南极大陆是从纬度较低的地区漂移至今天的位置上来的。 南极洲是企鹅分布的中心,全世界不到20种企鹅中,南极洲就有7种,如帝企鹅、王企鹅、金图企鹅等。它们数量多,占南极鸟类的90%以上,喜欢成群聚集,主要以磷虾为食。被人们形象比作耐寒的绅士南极的主人-企鹅Colorado River and Grand Canyon海 豹Colorado River海豹 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的大陆沿岸、浮冰区和岛屿周围海域,擅长游泳和潜水蓝鲸alaenoptera musculus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海豹象海豹磷虾蓝鲸企鹅海豹企鹅蓝鲸磷虾南极磷虾,它们以藻类为食,体长只有5厘米左右,却是这颗星球上数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动物,保守估计总量超过5亿吨。南极海域的磷虾蕴藏量约为4亿吨~6亿吨。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同时,它是南极海域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中心,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苔藓、地衣Colorado River and Grand Canyon世界最大的冰库,占全球淡水的72%。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南极大陆的冰川体积大约为240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90%以上。这些冰川每年约有1.4亿吨滑人海洋,形成冰山。淡水资源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宝地。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气象观测冰川研究南极地区主要可以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原始自然环境(科研基地)两极地区的资源 - 冰芯收集陨石水下探测两极地区的资源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阿蒙森—斯科特站Arctic Research南极科考长城站: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中山站:拉斯曼丘陵维斯托登半岛昆仑站: 冰盖最高点冰穹A附近泰山站:伊丽莎白公主地夏季站罗斯海新站 : 罗斯海恩克斯堡岛高风险的南极科学考察冰缝暴风雪坠机地形从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至今,我国在南极先后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5个考察站。中国南极考察站SSWWWEEE长城站(10m)中山站14.9m昆仑站4087m泰山站2621m科学考察站:中国在南极已建立四个科学考察站。经纬度坐标分别是长城站:62°12′S,58°57′W 中山站:69°22′S,76°22′E;昆仑站:80°25′S,77°06′E泰山站:73°51′S,76°58′E新站:罗斯海中国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75°S,164°E,2018年2月7日举行奠基仪式,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常年科考站01020304长城站1985年建成,不在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1989年建成,在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2009年建成,在南极内陆,有极昼极夜现象泰山站2014年建成,在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Arctic Research南极考察站南极点上的科学考察站,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的东方站,建立在寒极上的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美国南非德国韩国巴西阿蒙森·斯科特站(美)考察站“穹顶状”“高脚式”造型1957年在海拔2900米的南极点由美国建造此站,为纪念世界最早征服南极点的探险家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阿蒙森·斯科特站(美)考察站由早期“穹顶状”转变成“高脚式”,有进步吗?“穹顶状”有利于减弱风力,具有保温的优点;但容易被雪掩埋,影响出行;“高脚式”不易被积雪掩埋;底部留有风的通道;高架减少地面冰雪对考察站房屋的影响,利于保温。南极点考察站的一再新建说明什么?冰盖的移动全年分为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极夜期),11月-次年3月是暖季(极昼期)。暖季是进行南极科考的理想季节。南极的暖季Colorado River and Grand Canyon两极地区差异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海陆位置气候类型 及特点昼夜状况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科考站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于夏季5-10月为极昼,11月到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极夜时间煤、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等苔藓、地衣等;北极熊、驯鹿等黄河站以南极洲为主体,三大洋包围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5-10月为极夜,11月到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于极昼时间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企鹅、磷虾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我们给极地地区带去了些什么?(1)全球变暖引起冰川融化(2)臭氧层空洞(3)滥捕滥猎,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4)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DDT残留全球温度变化折线图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北极熊无家可归不!!你们不能这样对我全球变暖过去现在两极冰盖融化1. 颜色越白代表什么?2. 为什么同一个年份,海冰范围时大时小?北极海冰消融地形冰川加速消融的影响有哪些?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地球温度不断升高;冰川里的病毒释放;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南极冰川消融环境问题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采科考等人类活动过度捕杀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海洋污染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石油开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地形(1)滥捕滥猎,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2)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残留(3)气温升高某些有毒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生态破坏南极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藻类:雪藻。雪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这种类胡萝卜素又称之为虾青素,正是这种类胡萝卜素大量生成,所以才会让整片雪地都呈现出红色。雪藻在还未成熟时不会生成类胡萝卜素,所以此时的雪看起来是绿色的;当然南极还存在着其他藻类,这些藻类有时候也会把雪染成黑色、棕色或黄色。2020年2月28日,南极乌克兰科考站(韦尔纳茨基)附近出现了成片的粉红色“西瓜雪”的现象。雪藻是少数在南极能够大范围生存下来的植物,它们的耐寒性能极强,能够在低温下长期保持休眠。当雪在阳光照射下微有一点融化时,极地雪藻便会立即从梦中醒来,将原本白色的雪地染成鲜红色。等到温度稍微升高的时候,它就会开始活跃起来大量繁殖。气温升高,雪藻大面积苏醒,雪藻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光合作用生成类胡萝卜素又会进一步促成气温变高,形成恶性循环。图从1981年到1999年间的南极上空臭氧层变化图谱(一般每年的9~11月,空洞达到最大面积)。图中,臭氧密度越高的地方,颜色越红;反之,臭氧密度越低的地方,颜色越蓝,表示厚度变薄或有空洞当南极洲处于暖季(11月~3月)时,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氯化合物只受到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分解缓慢。南极进入低温期时,云层中冰冷的粒子此时便成了释放活性氯的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就更大破坏了南极上空臭氧,因此出现臭氧层空洞。地形2020年10月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达最大值,该空洞现在面积为2300万平方公里,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并遍及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致癌就增加3%,还会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原因: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和雾化剂的氟氯昂。危害: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牧渔业造成破坏;也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广阔无垠的冰雪世界,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纯洁无瑕的极地自然风光,让初来此地的人无不心驰神往。随着南极旅游的开发,普通人去南极不再是梦想。影片中吴富春去南极的目的就是考察南极婚礼项目。近年来,我国赴南极旅游的人数快速增长,2017年接近5300人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难中之美:绝美风景近年来,南极游急剧升温。统计数据显示,南极游客人数在1990年时不足5000人。现在增至每年约3.7万人。同时,南极也成为中国人的旅游“新宠”,2016-2017年到访南极的中国游客达5286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有利:旅游资源多样,有原始的冰原景观、特有动物资源和奇特的天文现象;旅游资源独特,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不利:南极自然环境恶劣,对游客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远离美国、中国等主要客源市场;交通不便,游客需多次中转才能到达;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极夜时间长,旅游时间短。评价南极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极地地区带回给我们的反馈石油泄漏传统捕鲸文化面临消失垃圾污染大气污染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受全球变暖威胁最大的几十个小岛屿及低海拔沿海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作为一个游说集团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发出声音。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20个国家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很多国家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南极条约》1959年12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挪威、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南非共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的宗旨和内容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南极矿产志愿的开发,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核爆炸试验和处理放射性废弃物;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保证科学的考察自由和为此进行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采取一切军事性质的措施,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南极条约》极地地区海陆分布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科学考察宝地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在建)北北海洋为主南陆地为主浮冰广布“风库”“冰雪高原”“干燥”“烈风”南动物北南北极熊企鹅矿产、淡水丰富北南黄河站课后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