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掷合题目要求。1.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每炉甘石(ZC0,)十斤,装载人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记载湿法炼铜:“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反应类型不同B.工业上可用冶炼锌的方法来冶炼镁尔C.“逐层”可使反应更充分,且增大反应速率D.“倭铅”为锌和铅的混合物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A.Cl,中共价键的电子云轮廓图:OB.键角大小关系:CH,>NH>H,OC.PCl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D.HD、T互为同位素浆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Fe,(S0),溶液浓氨水无水CaCl图1图2图3图4A.图1装置用于制备无水Fe,(S0,),固体B.图2装置用于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C.图3装置用于分离FeCl,溶液和Fe(OH)3胶体D.图4装置通过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S02通入Ba(N0,)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2+S02+H,0=BaS0,↓+2H+B.向沸水中滴人饱和FeCl,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e·+3H,0△Fe(OH)3↓+3H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0,+2Mn0,+4H*一—3S0+2Mn2·+2H,0D.向含食盐的氨水中通人过量的二氧化碳,有白色固体生成:Na+CO,+NH·H,0一NaHCO3↓+NH第1页(共8页5.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OHnHO催化剂+mH,0A.聚乳酸中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B.m=n-1,且乳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乳酸与丁二酸互为同系物D.Imol聚乳酸最多可与n mol NaOH反应6.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Y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含Z元素的化合物常作漂白剂;Q是导电性最强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Q2加人过量XW,的水游液,QX,W,Z溶液人适量P溶液,OP(淡黄色沉淀)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PB.第一电离能:X>Y>WC.Kp:QZ >QPD.QX,W。Z是强电解质7.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选项实例解释A聚乙炔塑料能导电聚乙炔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电子气态AICl,通常以二聚体A山,C。的形式存在两个AC,分子间可形成配位键,得到更加稳定的二聚体人体细胞膜是双分子膜,双分子膜是由大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的特征量两性分子组装而成的超分子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二者微观作用力不同8.烯烃与胺之间的高效催化偶联,是构建含氮小分子化合物最具原子经济性的合成策略之一。《科学》杂志报道,某课题组利用光介导钴催化,成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烯烃与胺的插羰偶联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X=[Co(CO),(HNR2),],一●表示H或烃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HCo,(CO)Co-02R,NH-COXICo(CO)=-C0ICO(CO)+C0R.NIL+00HNRCo(CO)HNRCo(CO)A.d→e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为100%B.反应过程中Co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