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春秋时期“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商人地位下降
《论语音义》有“耕犁之牛”的记载
犁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河南二里冈出土一罐春秋时期分属于周、宋、郑、晋等国的货币
春秋时期长途贸易频繁
D
河北兴隆大付将沟战国遗址出土大批铁农具铸铁范
铁农具生产规范化、批量化
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
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遣御史验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秋,使者
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日:“今年祖龙死。”上述内容反映了
A.文字史料需经考古验证方能使用
B.秦朝统治危机的逐步显现
C.苛政是导致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D.统治者依靠迷信维系统治
3.东汉时期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庄园经济的情况,如“三月,清明
节,令蚕妾治蚕室”“四月,可种生姜,可收豚”“十二月,遂合耦田器,养耕牛,选任田者,
以俟农事之起”。这反映出当时
A.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B.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C.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
D,国家放宽了对农民的限制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4.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政府颁布立社法令,将农村中自发出现的社组织加以统一
推广,以自然村为单位,原则上每50家立为一社,由社众推举“年高、家有兼丁者”担任
社长。据此可知,元朝政府
A.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B.意图控制整合乡村社会
C.积极推动农收生产的融合
D.完善基层社会保障制度
5.明代卫所根据各地防卫和战略需要而设置,可独立于府州县行政区划存在(如边疆、要
冲之地),也可嵌人地方行政区域内,同时对府州县辖区内的军事要地形成直接控制。
这表明
A.明朝的边疆地区长期稳定
B.军事防御与行政区划的弹性适配
C.寓兵于农的思想一度盛行
D.设置卫所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6.清中期一京剧作家说:“二簧之尚楚音,犹昆曲之尚吴音,习俗然也。今将以悦京师之
耳,故用京音。”因而京剧念白既保留徽、汉原来的“韵白”,又发展出以北京方言为基础
的“京白”。这表明
A.世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地域文化融合助推戏曲发展
C.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D.京剧题材内容逐渐贴合民众
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源丰润票号先后向各类纱厂、榨油厂、面粉厂、机器厂等投资近
4000万两。各省机器局之间,以及在沿海防务、铁路修建等方面的资金往来都是交由百
川通、日升昌、协同庆等9家票号汇解的。由此可知
A.中国近代金融业转型缓慢
B.民族工业与票号互动发展
C.洋务企业的资金依赖票号
D.传统票号服务对象较狭窄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