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练习一、单选题1.在经典小品《卖车》中,赵本山给范伟出的脑筋急转弯,问道“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回答:“因为我家的小狗讲究卫生!”赵本山说:“错!”高秀敏接着回答:“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高秀敏的回答( )A.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B.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C.坚持了排中律,体现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D.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2.某商品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为广告语。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句广告语(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混淆概念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思维不融贯一致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思维不明确D.是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3.某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的回答错在他( )①自相矛盾 ②违背了矛盾律 ③违背了排中律 ④违背了同一律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4.某市以宣传牌方式展示保障房建设成果,其中一处楼盘标注为“新市民公寓”,引发人们的不同理解:是新成为本市市民的公寓 还是新建成的市民公寓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进行正确思维,要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②正确推理,才能使论辩取得积极效果③要坚持同一律要求,保证思维的确定性④在思维中要克服自相矛盾、模棱两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小王到茶店买茶,问售货员“你这有好茶吗?”,售货员回答道“我这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的茶。”售货员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B.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C.坚持了排中律,体现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D.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6.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都无分别,真假混在一起,落在这样境界的人实际不能说出也不会说出任何可以令人明了的事物。”他实质上是强调了( )A.要避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C.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D.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7.校运会跳高决赛中,1号、5号两位选手激烈竞逐,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甲说:“5号肯定能打破学校跳高纪录。”乙说:“如果1号能破学校纪录,那么5号也能破纪录。”丙说:“我看好1号,但不觉得5号能破纪录。”丁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 B.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C.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 D.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8.在刑法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确定无罪与有罪的重要界限。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用“正当防卫”代替“防卫过当”以逃避责任。这违反了逻辑思维要求中的( )A.矛盾律 B.同一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9.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必须遵循排中律。下列说法中违反排中律的是( )A.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B.采纳他的建议,或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长城 D.那个青年将近20多岁10.逻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辅助工具。逻辑学中的逻辑( )①是各学科的研究对象 ②侧重的是思维方法 ③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④是指事物包含的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有人说,论辩,不过是抬杠耍嘴皮;又有人说,论辩,不过是转得大些的脑筋急转弯而已;还有人说,论辩中抽到自己都不认可的立场是无论如何不能获胜的。逻辑学中的论辩指的是( )A.由前提推导结论B.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C.用来说服人、反驳别人的方式D.思维中的规则12.“他俩下棋一丁点儿意思也没有,但有几步还挺有趣。”为避免与观棋人犯相同的逻辑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A.不能违背排中律,持“两不可”的态度B.不能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C.应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D.应遵循逻辑规律,克服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13.为落实中央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有的地方把能挣钱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本地振兴的主要措施,甚至不考虑本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生态破坏。这些地方的发展思路( )A.片面解读战略部署,违背了同一律 B.与战略部署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C.体现了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D.体现了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14.某班有四位同学参与学校演讲比赛,只有一人获奖。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比赛结果的猜测,其中只有一位同学猜测错误。甲:我没获奖。乙:丁获奖了。丙:乙获奖了。丁:我没获奖。由此,可以推断获奖的同学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下列说法中的“逻辑”,所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①《墨经》是第一个集中反映中国逻辑史上完整逻辑体系的文本②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不合逻辑的③“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我国全面发展④经济发展中要合理运用市场逻辑,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燃放鞭炮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活动,但也带来一些问题。该不该禁放鞭炮?一种观点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既容易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也污染大气环境,应该禁止燃放鞭炮。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年放鞭炮驱邪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否则就没有什么年味,过年就应该多燃放鞭炮。对待这两种观点,正确的说法是( )①两种观点是不相容的,可以支持其中一个观点,但不能都支持②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真,则违反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③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假,则违反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④两种观点是反对关系,一个为真,则一个必定为假,反之亦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炉铁水凝结成铁块后,体积缩小了三十四分之一。当铁块再次熔化为铁水时,体积增加了多少呢?学生甲经过计算得出,熔化后的铁水体积比铁块增加了三十三分之一。这时,学生乙提出异议,认为这自相矛盾。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学生甲是否违反了矛盾律并说明理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4月,美国政府大打“美国优先”旗号,掀起新一轮全球关税战,对各国推行“对等关税”政策。所谓“对等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相同。在本轮关税战中,美国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分别提升至:中国245%、欧盟20%、越南46%、日本24%、印度26%。“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质上无视他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违世贸组织规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连日来,一些国家接连出台对美反制措施,抵制美国产品的声浪高涨。中国坚定地采取反制措施以应对贸易挑战。当被问及“对于中国的反制措施怎么看”时,三位网友针对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甲的观点:中国的反制举措绝对无误,但可能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因为会影响进口消费。乙的观点:对“中国的反制举措会加剧中美两国紧张的经贸关系”的观点,我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丙的观点:各国应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美国的贸易霸凌。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评析三位网友的观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梦龙《笑府》中有一个故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 凤凰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怎么能这样傲慢?”蝙蝠说:“我长着兽脚,是属于走兽类。凭什么要向你祝贺?”一天,麒麟做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也责怪它。蝙蝠说:“我长着双翅,是属于飞禽类。怎么要向你祝贺?”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提到了蝙蝠,互相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世上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读完故事后,同学们就蝙蝠的生物学分类展开讨论:A同学说:“蝙蝠既是兽,也不是兽”。B同学说:“蝙蝠昼伏夜出,行踪诡异”。C同学说:“我看蝙蝠是兽是禽都不合适”。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三位同学的言论分别违反了形式逻辑的什么基本规律,犯了什么错误,并说明理由。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黄和小余参加期末英语考试后有这样一段对话:小黄:“这次英语考试,你考得不错吧?” 小余:“还可以。” 小黄:“都答对了吗?” 小余:“我什么时候说过我都答对了呀!” 小黄:“那就是说,你估计有的题你也答错了。你觉得哪些题可能答错了呢?” 小余:“你这人真怪,连我自己到现在也不知道我把哪道题答错了,你怎么能够肯定我有的题答错了呢?”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知识,分析小余所犯的逻辑错误。《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A B D D B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A B C A17.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缩小的三十四分之一是就铁水的体积而言的,增加的三十三分之一是就铁块的体积而言的。因此,学生甲没有违反矛盾律。18.①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一致性要求,甲的观点违背了矛盾律。“绝对无误”与“不够准确”之间的论断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明确性要求,乙的观点违背了排中律。“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③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要求,丙的观点违背了同一律。对于中国反制的看法,丙的回答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19.①A同学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对于蝙蝠的生物学分类来说,“是兽”与“不是兽”,二者必居其一,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A同学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B同学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同学们展开讨论的话题是“蝙蝠的生物学分类”,B同学的言论是关于蝙蝠的习性特点,把不同的论题当作同一个论题使用,从而使议论离开了原来的论题,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③C同学违反了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对于蝙蝠的生物学分类来说,“是兽”与“是禽”,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认“是兽”,又同时否认“是禽”,C同学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20.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这个对话情境中,主要涉及到排中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小余既否定了“所有题都答对”,又否定了“有的题答错”,这违反了排中律。按照排中律,在“所有题都答对”和“有的题答错”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中,必定有一个是真的。而小余同时否定这两个论断,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