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对党八股(节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反对党八股(节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反对党八股(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反对党八股》的写作背景及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掌握“党八股”的内涵及其八大罪状。
分析文章“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结构,学习比喻、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
鉴赏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理解“破立结合”在议论文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党八股八大罪状的逻辑关系(由表及里:内容→形式→根源→危害)。
认识形式主义文风的危害,树立“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表达意识,传承马克思主义优良文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结构,学习比喻、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党八股”背后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本质,辨析“文风问题”与“思想问题”的深层关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情景导入:幻灯片播放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漫画图片,提问:孔乙己和范进都是什么制度的受害者?明确:科举制。引出科举考试内容——八股文,并提问学生:对八股文都有哪些了解?毛主席所反对的“党八股”又是什么?
明确: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要用孔孟的口吻,几乎无自由发挥的空间,绝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句子的长短、用字的声调等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八股文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内容也只许为圣贤立言。这种文章后来就成了只讲形式,死板空洞的文章的代名词。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背景探究
结合时代背景,讨论:为什么要反对党八股?
明确:五四时期,很多留学生从欧美、日本回国,说话写文章只知生吞活剥地照搬外国的东西,一些浅薄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染上了这个毛病,形成了新的八股——洋八股。这种毛病传染给共产党内的一些人,就产生了党八股。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党内主观主义的学风、宗派主义的党风、党八股的文风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严重障碍。另外,我党吸收了大量新党员,他们需要接受思想上的再教育。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二)走进文本(15分钟)
整体感知:速读文本,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指出要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概括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第二部分,第2至9段,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指出其危害、反动实质和克服的办法。概括党八股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严重危害。说明对上述八条应进行声讨。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阐明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列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速览文本2~9段,完成下列图表
党八股罪状 危害 根源 解决办法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不讲空话,言之有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不能反映真理,妨害真理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不看对象,自以为是 有的放矢,尊重对象
言语无味,像个瘪三 不能办好事 不肯下苦功夫去学习语言 语言丰富,生动活泼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使人做概念的游戏、不动脑筋 形式主义 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到处害人 责任心不足 责任心强,有益于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害党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端正文风,有益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害国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宣传出去,利国利民
重点探究(以第一条罪状为例):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举斯大林的演说(不到4000字)与“老爷文章”(数万字)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
举例论证:举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的例子,典型事例的论证使论点更加令人信服。
比喻论证:把长而空洞的文章比喻成“懒婆娘的裹脚”,生动形象,既幽默风趣又充满讽刺意味。
引用论证: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长和短的原则应“看情形办理”通俗易懂。
逻辑结构:提论点→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思路: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破”:在批驳中揭示问题的核心;
“立”:针对核心提出正确主张、观点、看法
破 立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长而空不好,短而空也不好。应该写的短些,写得精粹些。禁绝一切空话,看情形办理
深层逻辑:
讨论:八大罪状的顺序能否调换?
学生发言后明确:不能调换。由内容到形式,再到根源与危害,体现“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
(三)文本细读:(15分钟)
语言特色分析:小组间相互讨论,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举例分析其效果。
明确:本文语言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作者恰当地运用了一些俗语、成语、方言词和比喻,使文章妙趣横生,极富吸引力。
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瘪三”“蹩脚”等方言词汇,使得语言通俗易懂而又富有生活气息。“对牛弹琴”“开中药铺”等比喻,鲜明生动,这些口语化句子的运用使得文句通俗、浅近,群众乐于接受,有利于群众理解它的含义,达到宣传的目的,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善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俗词俗语是在人民中间流行的,运用它们使群众感到亲切自然,往往一听就懂。
妙用成语:对牛弹琴"“得胜回朝”。前者强调“不看对象乱弹一顿”的可笑;后者用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而自鸣得意的人,切中肯綮、风趣幽默。
语言幽默诙谐:将又臭又长的老爷文章比喻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幽默而讽刺,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注:毛泽东的文章写得生动活泼,个性鲜明,一点也没有八股气,这是很值得今天学习的。)
细读最后一段,提炼出全文的观点:
明确:要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要充实和发展这种文风,推进党的革命事业。
合作探究
结合生活实例(如学生作文套话、官样文章、网络“爆款文”模板),分析“新八股”的表现及危害。
示例:某学生作文开头必写“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对应“空话连篇”);某报告反复使用“大力推进”“显著提升”(对应“语言无味”)。
课堂总结(5分钟)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当时,抗旦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根据地的生存尚且艰难,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讨论文风问题,其原因何在
明确:文风背后不仅仅是一般的写作问题、个人的写作方式问题,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气问题,是知识生产和历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文章不是“死”的而是“生动活泼的,这种学习观,更是指向解放和创造学习,是一个在继承中进行批判、解放和创造的过程。我们应当善于吸取传统的或他人的东西,在现实和人民的实践中涵养融汇,并创造新的东西。它最终指向的是个体和社会的解放,这让该文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四、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整理八大罪状的思维导图,标注每条罪状的论证方法。
拓展作业: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比较两篇文章在批判形式主义上的异同。
实践作业:以“告别______(如‘套路化写作’‘网络口水文’)”为题,运用“破立结合”手法写一段议论(15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一、背景:1942延安整风 → 整顿文风
二、核心:八大罪状(内容→形式→根源→危害)
三、内容结构:(总分总)
1、引论(第一段):开宗明义,指出党八股有八条罪状→提出问题
2、本论(2~9段):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析问题
3、结论(第10段):必须抛弃党八股树立马列主义文风→解决问题
四、方法:破立结合、比喻/举例/对比论证
五、启示:反对形式主义,追求“鲜活、务实”文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