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导入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称为变的起点。——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八上历史//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戊戌变法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123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知道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家国情怀)习标学目先导阅读,整体感知戊戌变法是如何开展的,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开展维新运动百日维新序幕发展高潮公车上书结束戊戌政变思想启蒙民族意识觉醒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何为戊戌变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因发生于旧历戊戌年,其目标为改变清朝祖制成法,故称戊戌变法。变法自四月二十三日始,至八月初六日止,共计103天,又称百日维新。为何要变?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材料三:“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君民同体,上下同心。”——《盛世危言·议院》材料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因而产生了资产阶级。——《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甲午中日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早期维新思想突破“器物”限制,开始转向西方政治制度,为变法做了理论准备。【历史解释】结合材料归纳变法的原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时空观念】结合教材P34-36,说一说他们是怎样一步步实现变法的?序幕发展高潮公车上书拉开序幕开展活动推动变法百日维新实行变法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背景:【史料实证】阅读教材P34,归纳公车上书的基本史实。代表:《马关条约》签订激起朝野上下反对。康有为、梁启超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意义: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割辽台,偿款二万万两。吾知消息,即令梁启超鼓动公车,上折……请拒和、迁都、变法。至四月八日投递,却不收……——康有为内容:拒和、迁都、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连续两次乡试失败。1888年,《上清廷第一书》要求变法。1891年,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著书立说。1895年,鼓动举人公车上书。广东新会人。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变法思想。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二:维新运动的开展【史料实证】结合材料,说一说公车上书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如何进一步开展活动的?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名称 地点强学会 北京上海强学会 上海南学会 长沙农学会 广州兴儒会 瑞安励学斋 西安蜀学会 成都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组织学会创办学堂创办报刊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目标导学二:维新运动的开展【历史解释】这些活动主要宣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有何影响?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变法图强材料三: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材料一: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君主立宪制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目标导学二:维新运动的开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严复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警醒国人变法图强,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复所译《天演论》有何影响?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皇上宵旰忧勤,熟察中外,知非变法不能立国,故屡诏诸臣,申令维新。——康有为《戊戌奏稿》材料三: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濮兰德、白克好司《慈禧外纪》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戊戌年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类别 主要措施 作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性质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士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资产阶级参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财政收入增加提高军队战斗力资产阶级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36,说一说变法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资产阶级北京大学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有幸穿越时空回到当年,请你采访以下角色,看看他们对变法态度如何? 从中你可以获得什么认识?封建官僚科举学子八旗子弟资产阶级材料一: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业者,将及万人。——《梦蕉亭杂记》材料二:……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材料三: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封建地主阶级多反对变法且变法缺乏群众基础,很难成功。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诏令。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被称为“百日维新”囚逃杀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家国情怀】谭嗣同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谭嗣同一生并没有看到他的少年中国,但他有两个学生:一个叫蔡锷,一个叫杨昌济。蔡锷有一个学生叫朱德,杨昌济有一个学生叫毛泽东。人间正道是沧桑,少年中国最终在他们脚下实现.....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唯物史观】根据材料,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认识。材料一:维新派既无武力为后盾,又无民众为基础,其唯一希望系于无权皇帝……此非策略失误,实乃阶级力量使然。——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材料二:……有些改革,如裁撤绿营兵、废弃驿站、尤其是取缔八旗人的寄生制等等,都是直接触犯其“祖制”的变革措施。——李岚主编:《光绪王朝》材料三: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诏令、谕旨达180件,9月12日最多,一天颁布了11条变法诏令。——《戊戌变法真相》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且脱离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维新派大力传播着……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李捷、王顺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三:戊戌之败,使国人知非革命不足以救国。——《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戊戌变法使更多仁人志士关心国家命运,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同时也加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步伐。结合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影响。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时间学习主张领导派别代表人物地位【温故知新】对比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19世纪60—90年代西方的军事器物师夷长技以自强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国现代化的开端1898年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课堂小结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阶级影响戊戌变法使更多仁人志士关心国家命运,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同时也加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步伐。维新变法性质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经过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创办报刊、组织学会,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序幕发展高潮结果课堂检测1.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国闻报》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可见这些报刊创办旨在( )A.了解世界,实业救国 B.开启民智,呼吁变革C.分析形势,倡导革命 D.传播新知,宣扬民主2.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图表,来理清事件之间的联系。图示空白处应填(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BB课堂检测3.1895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请求皇帝“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求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yǔ)”。材料表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是( )A.自强求富,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变法自强C.民主共和,推翻帝制 D.民主科学,个性解放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