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讲义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讲义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逐字稿
各位同学,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提到李白,我们其实非常熟悉,在小学的时候学过很多关于他的诗歌,也知道了他是青莲居士、诗仙以及谪仙,诗歌风格更多的是属于浪漫主义风格。那我们今天就快速跳过作者简介的这个环节,我们来看一下诗歌本身。
读诗第一步先看一下标题,因为标题通常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标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你可以读到什么信息?第一个文闻是听闻,王昌龄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诗李白的好朋友。听闻王昌龄怎么了?左迁,左迁在课本的第16页注释当中有告诉大家,指的是被贬值降职,因为左迁这个词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向左移动,因为古代的时候以右为尊,以左为卑鄙,那么向左移动就是移到那个地位更低的地方去了。所以它引申为降职的意思。那么好,我问一下同学们,你猜什么词的意思是升职,很好,它是右迁,我听闻我的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到了龙标。
龙标这个地方作者认为远还是近?远,哪个词可以体现?遥,因为龙标在注释当中有告诉大家,他在今天的湖南洪江那一带,古代的人是怎么样感知距离的远近呢?对于这个当官的王昌龄来讲,他是根据离唐朝这个时候的首都长安,距离首都长安的距离的远近来判断。那么长安现在今天的陕西西安,在古代的地理位置上面,离湖南其实是挺远的,被贬到这么远,说明了在统治者的心目当中,他犯的罪应该是挺大的。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的标题的意思是,我听说我的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到了龙标,所以我远远写下了这首诗歌来寄托我的想法。好,那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王昌龄到底犯了什么事?被贬到这么远的地方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课件的左下角,这里有个楼叫做芙蓉楼,芙蓉楼的位置呢,就在湖南洪江黔阳,也就是王昌龄被贬的这个地方。那王昌龄在这个地方,他写下了一首诗,叫《芙蓉楼送辛渐》(jian口误)。大家小学的时候有学过,那么他在这首诗歌当中有表达他的一个想法,“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说我的心就像什么,就像是玉壶冰一样清洁,所以他自己认为自己被贬是很冤的,我没有错为什么要贬我?那王昌龄为何会被贬呢?而且被贬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呢?在底下《新唐书·文艺传》当中有记载他被贬是因为“不护细行”。换一句话说,统治者认为王昌龄的个人生活呢,不注意细节不够检点,所以把他贬了。我们乍一听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就很荒唐,你的领导告诉你说,唉,你生活不注意细节,不注意检点。所以把你贬到如此遥远的地方,你会怎么样想?我很冤呐,对吧!所以他觉得他非常的纯洁和无辜,那作为你的好朋友,知道你并没有很大的过错,被贬到如此遥远的地方,你猜李白会有什么样的情感?为他的朋友呐喊喊冤,为他感到非常的悲愤,对不对?
很好,那我们今天来具体的看一下诗歌本身的内容来看一下他到底有几重情感。首先,请同学们自己结合注释去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内容,然后也结合我们所划分的节奏,去读一读这首诗歌的内容,告诉我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整体是上扬,还是低沉向下?
你觉得整体的基调应该是向下,为何?从哪些词语你可以看出来?第一个是左迁, 朋友被贬了肯定是向下的情感基调。还有呢,还有像我们刚刚所说的是背景是无辜被贬,情感基调向下。好,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在诗歌本身当中有没有哪些词,其实很明显的告诉你他的情感?愁,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愁,那好,我就要问问大家李白到底为何而愁?那我们来接下来细细的看一下这首诗歌的内容。
首先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很明显,古人写诗,他要抒发情感,他通常不在第一句直接抒发情感,而是要干什么,而是要写景,写景的目的是干什么?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很好,我们看一下这句写景的句子当中有几个景物,第一个是杨花,第二个是子规,请问杨花是什么花?杨花指的就是柳絮,在注释八当中有告诉大家,大家看一下这个图片,这个就是杨花,杨花就是柳絮,你看起来觉得它很像什么,很像蒲公英,它有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很很轻盈,然后呢,四处飘荡,它是一种没有根的植物,它飘来飘去飘荡,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植物?杨花最大的特点是漂泊无依,随风而飞,它跟什么很像?很好,跟被贬的诗人很像。所以我们古代诗人经常会用杨花来比喻,漂泊不定。随风漂泊,漂泊无定,前途未卜的一个人。而在这里用杨花比喻的是诗人王昌龄,所以他第一个选择的景物选了杨花,说王昌龄你就像是这个杨花一样,漂泊不定,前途未卜。而且漂泊不定就算了,杨花这个意象本身就漂泊不定,够伤悲的,而且还是落尽,杨花都要落光了,落尽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什么季节的时候花会落尽?是春天,什么时候的春天?春天的晚期,是晚春的时候,所以一个落尽更能够体现这种凄凉的伤感的氛围。所以第一个意象选择的是杨花,杨花本身随风飘荡,容易跟漂泊不定的游子,漂泊不定的被贬的王昌龄产生联系,而且杨花落尽点明了时间是在晚春,晚春花都开光了,都落光了,给人一种凄凉的伤感的一种氛围。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杨花这个词选的作用就是这些。
第二个词是什么?第二个是子规,子规它是一种鸟,注释九当中有告诉大家,它指的是杜鹃,是一种布谷鸟,那子规鸟在我们诗歌当中的作用有很多,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下它这个鸟,它的这个叫声是非常的低的,而且叫声在别人听来它的叫声是非常的惨。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他的这个叫声一出来就是渲染了一种很悲伤的,很凄苦的一种环境氛围。还有一个,我们看一下这边框框当中有告诉大家,咱们经常说“一声杜宇春归尽”,杜鹃叫的时候,说明春天就要结束了,所以通常情况下有伤春惜春的感觉,所以杜鹃一叫春就要结束了,也点明了时令是什么时候?是暮春是晚春,跟前面的柳絮,杨花是一样的作用点明了时间是晚春。第二个因为杜鹃又叫做布谷鸟,布谷布谷,这种声音在古人听来非常像是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非常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所以今后当你看到子规鸟,当你看到布谷鸟的时候,有非常大的概率是写游子在外的诗歌,通常情况下会有思乡思亲的情感。第三条,这里有说一个什么古代的君王不幸死之后化为杜鹃鸟,所以他的叫声会边叫边泣血,声音很凄切。那么总的来说,杜鹃鸟在诗歌当中出现。他的意象氛围就是凄苦的,哀怨的,凄清的,让人难受的,而且通常跟漂泊在外的游子有关就够了。
好,那我想问一下大家,杜鹃鸟它它的声音,它一开始的声音叫,就是为了表达他的思乡之情吗?不是。杜鹃鸟它本来就是这样子叫的,它这种叫对于生物本身来讲,它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对不对?而我们认为它叫声很凄苦,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在听到它叫声的时候,我们个人的情感很凄苦。而把个人的情感强加在了这个自然景物上面,这种东西我们就叫做意象。我再说一次哈,自然景物花草鸟树这些东西本身是没有情感的,那我们今天看到这个花会开心会难过,为什么?是因为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本来就是开心或者难过,而我把这种开心和难过加在这个自然景物上面,这个景物因为我的情感好像有了情感,这种东西就叫做意象,明白吗?所以换句话说,子规也好,柳絮也好,它本身就是这样子飘荡的,就是这样子的声音,它没有任何的情感,而我们觉得这个情感让人伤悲,是因为我们人的情感本身就是伤悲,而我们把这种伤悲的情感加在了这些自然景物上面,这些景物就变成了有情感的东西,我们就叫它意象。好,那我们来看一下,总结一下这首诗歌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它是一个写景的内容,它有非常重要的意象,就是杨花和子规,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写景的作用无外乎三条,第一个点明时间,第二个渲染氛围,第三个表达情感,点明什么时间?杨花也好,子规也好,都是点明春暮春时节。第二个渲染氛围,杨花是一种漂泊无依的花,子规的声音又是非常的凄惨的声音,所以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氛围。第三个表达情感,表达什么情感呢?由漂泊无依的杨花想到了漂泊无依的王昌龄,所以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担忧,由子规声音是非常的凄凉的,凄切的声音,而且经常会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声音,所以也表达了渴望朋友早日不要被贬,早日回来的一种情感。这是我们第一句所要表达的情感。注意一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写景的目的无在乎三个,一个是点明时间,第二个是渲染气氛,第三个是表达情感。而且杨花和子规本来就作为非常重要的诗歌意象,请同学们一定要记清楚。
好,第二个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听说龙标这个地方要经过五溪呢,五溪本来就够远了,而你在的龙标还要经过它,更能够体现你要去的地方,路途遥远,你很艰辛,更能够表达我李白对你的一种担忧和同情。好,后面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要把我的心把我的这份情感寄托给月亮,让它伴随着你,直到夜郎以西。为什么直到夜郎以西?因为夜郎也在湖南境内,而你要去的那个龙标就在它的西边。换一句话说,我就要我的这个心寄托给月亮,让他陪伴着你,走到你被贬的地方。好,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手法是什么手法?让月亮代替我陪伴你,很明显的是拟人,还有呢,还有一个是借景抒情,还有想象,那么这些情感呢,它可以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种担忧,同情和思念之情。
为什么我要让月亮寄托我的情感呢?因为我们两个虽相隔千里,但是月亮始终是这一轮月亮。当我看向月亮的时候,当你看向月亮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就是在一起的。当你抬头望月的时候,希望月亮能够把我对你那份情感传递给你,所以月也是诗歌当中一个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那你会发现这句诗歌当中,他用的是,我要把我的情感寄托给月亮,用了一个拟人(口误) 的手法。能够体现李白诗歌的什么风格?浪漫主义风格,他很大胆,他很有奇特的想象。好整首诗歌的内容呢,大概就是这样子。那我们来小结一下,刚刚我们有问过大家一个问题,文章当中的愁有几种愁绪?第一重愁,是听说朋友漂泊在外而感到孤寂无依的愁,借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一个是杨花,一个是子规,杨花,没有根,随风飘荡,就像友人你一样,子规啼叫的声音非常的凄惨,它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就像我的友人你如今的处境一样,而且子规的声音叫出来的声音,就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是我对你的一种期盼。所以第一重愁,是为友人漂泊在外,孤寂无依而愁。
第二重愁,闻道龙标过五溪,过五溪可以体现路途之远,是为友人路途遥远,路途艰辛而愁。而第三重愁,是我寄愁心与明月。我要把我的情感寄托给明月,让他陪伴着你。可以体现我对友人的不舍,我对你的思念而感到忧愁。还有第四重愁,就是我们在讲诗歌背景的时候,为友人你平白无故被贬而感到悲愤和忧愁。由此,我们总结出来的愁心,有四种愁。
而且这首诗歌是我听说友人被贬去远方的时候写的一首诗歌,它也算是一首什么诗歌?一首送别诗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送别诗歌,通常情况下会有几重情感。
你就想象着你跟你的朋友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第一个对友人的不舍吧。第二个呢,你朋友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你会有什么样的情感?对他的担忧吧?第三个呢,如果你的朋友是因为不好的事情,比如说被贬去远方,你还要对他的同情吧,莫名其妙被贬呢,还有对为这件事情而感到到悲愤吧,但如果说是去远方,是去一个很好的地方做官呢,你还有对他很好的祝福吧。那这里呢,首先跟大家先小结一下送别诗的一个整体来讲的情感基调,在后续我们还会学到各种各样的送别诗。到时候会对这些情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好,今天呢诗歌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