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温故知新①说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出台时间和内容。②(判断)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1953年建立的。课标:了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has been tortuous in exploration新课导入【思考】根据图片,说说这两个事件的历史背景?1956年,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1956年,中共八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所学,说说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毛泽东(1950年出访苏联回国后)1956年2月苏共20大第一次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4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感谢赫鲁晓夫揭开了盖子,表明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各国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办事,不要再迷信了。” ——王保贤《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与苏共二十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模式存在弊端①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的关系的问题;②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十大关系》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所学,说说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性和多样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毛泽东书写的双百方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链接高考(2023·山东高考·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材料,说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面临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急速完成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党在工作中的某些问题,使得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某些紧张状况。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全国发生了20起共约一万多工人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30起一万多大、中学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在农村也发生了闹退社的风潮,如浙江省农村发生请愿、哄闹等事件多起,广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万户。——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矛盾处于突出的地位;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随后在全国展开。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了作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材料,说说中央领导人出现什么思想?探索中的失误反右倾扩大化:(1)背景: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2)开展:1957年7月在全国开展,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把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3)后果:破坏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盟,推动了“左”倾思想的滋长和发展。自1955年起,毛泽东憋足了一口气,想要赶超美国……一段时间,毛泽东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话题。他认为中国只有超过美国,才能对人类做出大贡献。“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想尽快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急于求成。“左”倾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探索失误的表现和影响?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探索失误的表现和影响?探索中的失误人民公社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大”体现在社的规模上,人民公社后,每社平均有5000户,6000多亩土地和10000个左右的劳动力。“公”体现在所有制和分配方面。社员原来的自留地和个人拥有的林木、牲畜等财产全部收归公有;分配上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制度。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原因:党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探索成功的表现和影响?国民经济调整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各类政策调整。调整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巩固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纵深发展。以少量的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配套成龙,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巩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七千人大会三届人大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思考】结合教材和材料,说说文革爆发的原因、过程和评价?“大跃进”失败以后,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承认有错误,但他把乱象主要归咎于阶级斗争。毛泽东越来越担心:中国以后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就是他常说的“出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迫切地期望能实现并保持一个公正、平等、纯洁的社会。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不再实行“一边倒”方针,改为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和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这一战略又被形象地称为“两个拳头打人”。极左的对外政策使得中国在国际上陷入被孤立的境地。——摘编自伍绍勤《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1966年,文革发动1967年,“一月风暴”1972、75年,周恩来、邓小平先后领导整顿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评价: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伟大建设成就【思考】结合教材,整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领域 建设成就工业国防农业教育医疗①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③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①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②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人造卫星。①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②培育推广良种(杂交水稻),提倡科学种田;③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两弹 核弹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导弹 1960年成功发射导弹一星 人造卫星 1970年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国内建设伟大建设成就“三线建设”(1)含义: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2)背景: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3)建设重点: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 为一、二、三线。重点放在西南、西北。(4)指导方针:“备战、备荒、为人民”。(5)意义: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伟大建设成就国内建设【思考】结合教材,说说国内建设成就的原因?链接高考2. (2023.1·浙江高考·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伟大建设成就外交成就【思考】说说外交成就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1972年9月日本内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建交国数量: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原因:①根本: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②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③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增强。④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影响:①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伟大建设成就外交成就【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链接高考3.(2024·天津高考·7)1954年,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64年,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与英法美三国关系的变化( )A.证明了“一边倒”方针的胜利B.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说明了全方位外交活动的开展D.反映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终结伟大建设成就【思考】如何理解“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如果不理解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的历史,也很难甚至不能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前三十年可以理解为“试错”式的发展,从而为后三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正是因为有毛泽东那么多充满价值的社会实践,毛泽东后的中国领导人才有了全然不同的探索。计划经济、高度集权、封闭、贫穷社会主义等已经被证明行不通,才使得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中国社会都接受并追求市场、分权、开放和富裕生活等价值。——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小结【探究】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主题画一个曲线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