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预习衔接.培优卷 数学好玩一.判断题(共4小题)1.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判断对错)2.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只需记录购物的总价。 (判断对错)3.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 .(判断对错)4.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判断对错)二.填空题(共3小题)5.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km.(1)A站与B站相距 km,B站与C站相距 km.(2)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 km.6.二(1)班准备明天举行联欢会,购买水果前,对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进行了统计。水果 梨 橘子 苹果 香蕉人数 3 15 12 8根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2)最多人数的比最少人数的多 人;最多人数的是最少人数的 倍。(3)若只打算买两种水果,则要买的水果是 和 。7.一个自动生产线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产品的总数量,下面是12分钟生产产品情况记录。时间/分 3 6 9 12产品数量/个 54 108 162 216你是怎么理解表中的信息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三.应用题(共1小题)8.下面是几种文具的价格.名称 文具盒/个 笔记本/本 圆珠笔/支价格 15元 6元 4元王老师带600元钱去买笔记本,最多可以买多少包?还剩多少元?四.解答题(共2小题)9.如图表示了一种矿泉水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看图回答问题。(1)15瓶的售价是 元。(2) 瓶的售价是36元。(3)张阿姨买这种矿泉水的瓶数是李阿姨的3倍,张阿姨所花的钱数是李阿姨的 倍。10.航模组 美术组 舞蹈组人数 9 8 13(1)美术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2)舞蹈组女生有8人,男生有多少人?(3)航模组至少再招 人,就能超过舞蹈组的人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判断题(共4小题)1.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 .(判断对错)【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在折线统计图中,线段越陡的说明气温变化越大.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运用.2.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只需记录购物的总价。 × (判断对错)【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需要记录购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结合生活实际,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需要记录购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结合生活实际,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需要记录购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据此解答即可。3.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 √ .(判断对错)【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判断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更有利于对比数据,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4.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 (判断对错)【考点】简单的统计表.【专题】综合判断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我们学习的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因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是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础.所以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主要是考查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的掌握情况.二.填空题(共3小题)5.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km.(1)A站与B站相距 3.2 km,B站与C站相距 4 km.(2)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 72 km.【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从A站到B站用4分钟,从B站到C站用5分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列式解答.(2)返回用6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48×=3.2(千米)48×=4(千米)答:A站与B站相距3.2千米,B站与C站相距4千米.(2)(3.2+4)÷=7.2×=72(千米/时)答: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72千米.故答案为:3.2,4;7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二(1)班准备明天举行联欢会,购买水果前,对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进行了统计。水果 梨 橘子 苹果 香蕉人数 3 15 12 8根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最喜欢吃 橘子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梨 的人数最少。(2)最多人数的比最少人数的多 12 人;最多人数的是最少人数的 5 倍。(3)若只打算买两种水果,则要买的水果是 橘子 和 苹果 。【考点】简单的统计表.【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1)橘子、梨;(2)12,5;(3)橘子、苹果。【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最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梨的人数最少。(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3)因为最喜欢吃橘子和苹果的人数比较多,只打算买两种水果,则要买的水果是橘子和苹果。据此解答。【解答】解:(1)最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梨的人数最少。(2)15﹣3=12(人)15÷3=5答:最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比最喜欢吃梨的人数多12人,最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是最喜欢吃梨的人数的5倍。(3)若只打算买两种水果,则要买的水果是橘子和苹果。故答案为:橘子、梨;12,5;橘子、苹果。【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7.一个自动生产线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产品的总数量,下面是12分钟生产产品情况记录。时间/分 3 6 9 12产品数量/个 54 108 162 216你是怎么理解表中的信息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每分钟生产量是一定的,得出公式:总产量÷时间=单产量。(答案不唯一) 。【考点】简单的统计表.【专题】应用意识.【答案】每分钟生产量是一定的,得出公式:总产量÷时间=单产量。(答案不唯一【分析】用产品数量除以时间,求出每分钟生产的数量,可知每分钟生产量是一定的,所以可求每小时生产个数。可知总产量÷时间=单产量。(答案不唯一)【解答】解:54÷3=18(个)108÷6=18(个)162÷9=18(个)216÷12=18(个)通过计算可知:每分钟生产量是一定的,得出公式:总产量÷时间=单产量。(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每分钟生产量是一定的,得出公式:总产量÷时间=单产量。(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单产量,总产量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要注意单位的换算。三.应用题(共1小题)8.下面是几种文具的价格.名称 文具盒/个 笔记本/本 圆珠笔/支价格 15元 6元 4元王老师带600元钱去买笔记本,最多可以买多少包?还剩多少元?【考点】简单的统计表.【专题】应用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笔记本12本一包,每本单价是6元,据此求出每包笔记本多少元,然后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600元除以每包笔记本的钱数即可.【解答】解:600÷(6×12)=600÷72=8(包)…24(元),答:王老师带600元钱去买笔记本,最多可以买8包,还剩24元.【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在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四.解答题(共2小题)9.如图表示了一种矿泉水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看图回答问题。(1)15瓶的售价是 30 元。(2) 18 瓶的售价是36元。(3)张阿姨买这种矿泉水的瓶数是李阿姨的3倍,张阿姨所花的钱数是李阿姨的 3 倍。【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1)30;(2)18;(3)3。【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5瓶的售价是30元。(2)首先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每瓶矿泉水的单价,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列式解答。(3)因为正比例的图像的一条直线,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数量与总价成正比例,也就是每瓶矿泉水的单价是一定的,所以,张阿姨买这种矿泉水的瓶数是李阿姨的3倍,那么张阿姨所花的钱数是李阿姨的3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15瓶的售价是30元。(2)36÷(30÷15)=36÷2=18(瓶)答:18瓶的售价是36元。(3)每瓶矿泉水的单价是一定的,所以,张阿姨买这种矿泉水的瓶数是李阿姨的3倍,那么张阿姨所花的钱数是李阿姨的3倍。故答案为:30;18;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0.航模组 美术组 舞蹈组人数 9 8 13(1)美术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2)舞蹈组女生有8人,男生有多少人?(3)航模组至少再招 5 人,就能超过舞蹈组的人数。【考点】11﹣20加减混合运算;简单的统计表.【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1)17人;(2)5人;(3)5。【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2)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3)首先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求出现在航模组比舞蹈组少几人,要使航模组的人数超过舞蹈组,也就是航模组至少比舞蹈组多1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9+8=17(人)答:美术组和航模组一共有17人。(2)13﹣8=5(人)答:男生有5人。(3)13﹣9+1=4+1=5(人)答:航模组至少在招5人,就能超过舞蹈组的人数。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