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 )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上 )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88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乐亭县。
1907年以秀才身份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
1916年,弃学归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著《青春》。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目标: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以及体会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性。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壹 传播信仰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
从民主科学到宣扬马列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政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激化阶级矛盾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帝国主义(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巴黎和会前后的两场游行
1918年11月14日,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游行,庆祝一战胜利结束,对中国的前途充满期待
1919年,北京青年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和谈结果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为一文不值的空话。
——《每周评论》第20号(1919年5月4日)
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5月4日-6月5日 1919年6月5日后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阶级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方式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结果 学生被捕 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自后凡全国趋向民主之一举一动,从五四说起,几无不唯守常之马首是瞻。
——章士钊
三重性质①: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领导力量
群众基础
结果和影响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
工人阶级
未能广泛发动群众
工商学联合
结束封建专制;没改变半半社会性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取得反帝反封斗争初步胜利;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为建党准备条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层 爱国行为
学生 罢课、游行示威
工人 罢工
商人 罢市
农民 抗争斗争
报界 凝聚人心,制约政府
爱国军阀 吴佩孚同情学生
台湾民众 反日游行
乞丐 发布通告
青红帮 指使扒手小偷配合罢工
——摘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三重性质②: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自罢市以来,路上乞丐,几不见其踪迹。闻天后宫中人云,乞丐之首领,六日曾有通告,不准在路行丐,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其业扒手掏摸者,亦各有首领,与丐首下同一之通告,戒令罢市期内,不许行偷。故六日以来,市上绝无失窃之事。
—《偷儿乞丐之爱国表示》,引自《上海罢市实录》
三重性质③: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我们知道了!
我们觉醒了!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
我们不干,谁干?
刻不容缓的民众大联合,
我们应该积极进行!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1919.8《湘江评论》)
“五四”事件发生以后的半年内,中国涌现出400种白话文新刊物……有月刊题为《曙光》、《青年与社会》、《社会新声》、《新社会》、《新妇女》、《小学生》、《新生》……新出版物几乎囊括了新知识、新生活的各方面,其中很多以前从未被传播到中国......
——[美]周策纵等《五四运动史》
意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准备思想和干部条件;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相同——反帝反封建,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840-1919
1919-1949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民主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
1.(2023·全国·乙卷)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当堂检测
2.(2023·山东·6)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
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
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A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B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
C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D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
五四运动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先进的知识分子领略到了劳动群众的威力,开始放弃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深入到工农中去。 ——龚书铎《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列宁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方向,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1919年7月25日,“加拉罕宣言”敬告中国人民,苏维埃已放弃了接受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这些地区的人民愿意建立哪种形式的政体,全由他们自己决定!
——傅正《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贰 坚定信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的建立
为啥缺席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是穷害的!
召开的具体日期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中央领导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陈公博在《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一文中写道:“七月三十一日那天早上五点多钟,我在睡梦中忽然听到一声很尖厉的枪声,继而便闻有一女子锐厉悲惨的呼叫。
7月
会议最后一天
7月31日
7月23日
共产国际俄文档案“代表大会定于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参加大会的有十二名代表,他们来自七个地方(包括上海),两个地方各有一名代表,五个地方各有两名代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对比两则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共二大宣言对中国革命方向思考的异同点。
|领导阶级|革命方式|革命任务|革命前途|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
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思考
叁 献身信仰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年份 罢工次数 罢工工人总数
1920年 46 46140
1921年 49 108025
1922年 91 139050
1923年 47 35835
革命斗争 结果
二次革命 被袁世凯武力镇压,失败
护国运动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护法运动 遭到滇桂军阀排挤,失败
二次护法运动 粤系陈炯明叛乱,失败
1921年中共成立时,只有区区五十余人。一年之后,即当中共"二大"召开时,也仅有不足二百人。力量如此弱小,又处于秘密状态之中,要想切实推动中共革命和谋求自身组织发展都极端困难。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1923年底,孙中山
根本原因:两党都无法独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共同革命任务。
对中国共产党:中共深感在开展工人运动的过程中,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对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一再失败,国民党希望以俄为师,改组政党,与中共合作,获取新的革命动力。
对共产国际:在中国推动国共合作,符合输出革命的需要,能够动摇帝国主义国家的全球统治秩序。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即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共意识形态的强势宣导,中共对国民党地方组织和民众运动的日趋“包办”,以及中共组织严密与国民党组织散漫的强烈反差,使国民党人感到共产党大有“反客为主”的态势,担心国民党“容共”,将转化为共产党“容国”。这种危机意识,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王奇生,《从“容共”到“容国”》
国民革命·失败
国共合作破裂后,昔日的盟友转眼间变成凶残的刽子手,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中共组织只能秘密转入地下,在这过程中遭受严重破坏。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各地的工会和农民协会遭到查禁或解散。
1927年07月15日形势图
存亡之际,如果你是此时的中共负责同志,你会怎么做?
“钊自束发读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狱中自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