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义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义歌》 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湘艺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设计
课题 《就义歌》 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一、学习内容分析 《就义歌》旋律庄重激昂,以跳进和长音相结合,如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的旋律起伏,凸显出坚定的信念。节奏规整有力,多采用附点节奏,增强了歌曲的庄严感与紧迫感,速度稍缓,营造出悲壮而崇高的氛围。 歌词源自革命烈士遗诗,字里行间充满了革命先烈为信仰献身的无畏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情感真挚而强烈,展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作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选段,它是革命历史的生动写照,传承了红色基因,让后人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和精神传承价值。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能辨别旋律、节奏等要素,但对庄严激昂类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情感表达等方面需加强。学生情感丰富,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情感体验不足,需要通过多样化活动激发情感共鸣。
三、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感受《就义歌》庄重激昂的旋律、有力的节奏,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悲壮与崇高之美,辨别歌曲的情感变化。 艺术表现:能准确演唱《就义歌》,掌握附点节奏等难点,用坚定有力、富有情感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创意实践: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朗诵词或肢体动作,以小组形式进行创意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力。 文化理解:了解《就义歌》的创作背景和革命先烈的事迹,理解歌曲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的情感内涵,准确演唱歌曲并表现出庄严激昂的风格。 难点: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精神,在演唱和创意实践中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理解歌曲的文化价值。
五、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课堂导入播放《东方红》中《就义歌》的片段视频,视频中展现革命先烈英勇就义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视频中的歌曲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任务(二):歌曲背景与内容分析展示革命先烈的图片,介绍《就义歌》的创作背景:“这首歌的歌词来自革命烈士的遗诗,由安波、石乐濛作曲,是《东方红》的选段,讲述了革命先烈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 接着分析歌词和音乐要素:“‘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句歌词,旋律高亢,节奏有力,体现了先烈的坚定信念。” 提问:“同学们,从歌词中你们能感受到先烈们怎样的精神?” 学生认真聆听介绍,观察图片,回答:“感受到了先烈们不怕牺牲、坚定信仰的精神。”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情感与文化价值,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文化理解素养。任务(三):初听与感受播放《就义歌》音频,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播放后提问:“同学们,这首歌的旋律是怎样的?节奏给你什么感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学生专注聆听后纷纷发言,有的说旋律很激昂,有的说节奏很有力,仿佛看到了先烈们勇敢面对敌人的场景。设计意图:通过初听,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音乐要素和情感,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歌曲的进一步探究欲望。任务(四):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强调附点节奏的把握和气息的控制。然后逐句教唱,对学生的发音、节奏进行纠正。如教唱 “砍头不要紧” 时,提醒学生注意 “紧” 字的发音和附点节奏。唱完一段后提问:“同学们,刚才唱的时候,哪个地方觉得有困难?”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有的学生提出附点节奏总唱不准,教师再次示范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逐句教唱,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提升学习效果。任务(五):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对《就义歌》进行创意改编,可以从节奏、和声、演唱形式等方面入手。例如,尝试将歌曲的节奏进行适当变化,加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使歌曲更具时代感;或者重新编排和声,创造出独特的和声效果;也可以改变演唱形式,如加入领唱、对唱等,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改编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改编的创意性、与原歌曲主题的契合度、演唱效果等方面。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努力,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设计意图:通过创意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提升创意实践素养。任务(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就义歌》所传达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以及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 再次强调红色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学习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 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再次齐声演唱《就义歌》,在激昂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就义歌》音频与视频、图片、课件、等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就义歌》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较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在合唱排练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逐渐学会了各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改编时,部分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知识有限,创意受到一定限制,改编效果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需更加精准,确保各个教学环节能够更加紧凑、高效地进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