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之美》教案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综合材料版画创作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属于“时代乐章--线与色的造型”单元。教材通过展示多幅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了解版画表现自然的独特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为后续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对版画创作了解较少。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乐于探索和实践。不过,在理解和运用综合材料版画技法上可能存在困难,缺乏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经验。教学中需多引导、多示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其综合素养。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版画作品,深刻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提升对自然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2. 理解版画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体会艺术家如何通过这些元素表达情感和思想。艺术表现1. 掌握综合材料版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刻制、上色、拓印等,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版画作品。2. 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版画作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创意实践1. 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文化理解1. 了解版画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认识到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2. 通过欣赏和创作以自然为主题的版画作品,深刻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明确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3. 理解版画艺术语言在表达自然美中的作用。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综合材料版画的技法进行创作。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3. 让学生在作品中深刻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实践法、互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版画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 利用多媒体展示壮丽的山脉图片,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山间云雾缭绕,引导学生观察山脉的形态、色彩和气势,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观。(2) 展示广袤的森林图片,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让学生想象森林中的宁静与生机。(3) 呈现潺潺的溪流图片,清澈的溪水在石头间流淌,溅起晶莹的水花,引导学生倾听溪流的声音,感受其灵动之美。(4) 提问:“大自然的美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是宁静的田园生活,还是刺激的探险之旅?”(5) 进一步提问:“你认为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种美的?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还是用大胆的色彩渲染?”(6)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补充,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自然之美。(8) 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自然之美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连接生活与艺术(1) 简要介绍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指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升华。(2) 举例说明艺术家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梵高的《向日葵》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3) 强调在表现自然主题时,艺术家会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捕捉和传达自然之美。(4) 展示一些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自然的作品,如油画、水彩画、摄影等,让学生对比欣赏。(5)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自然元素的表现方式,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6) 提问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喜好和理解。(7) 总结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为引入版画创作做铺垫。(8) 强调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表现自然美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引入课题(1) 明确地说:“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版画的世界,探索如何通过综合材料版画来表现自然之美。”(2) 介绍版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发展历程。(3) 展示一些经典的版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版画的艺术魅力。(4) 强调综合材料版画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6)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尝试和创新。(7)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8)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期待。 1. 认真观察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2. 积极思考问题,分享自己的联想和想法。3. 对比欣赏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自然的作品,发表自己的感受。4.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自然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地引入课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新课讲授 欣赏版画作品,感受视觉效果(1) 依次展示教材中提到的“一带一路”---重生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版画),画面中港口的建筑、船只和人群栩栩如生,配以激昂的音乐,营造出宏大的氛围。(2) 展示海之生命(版画),海洋中的生物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同时播放轻柔的海浪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海洋世界。(3) 提问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如“一带一路”版画中暖色调的运用,给人温暖、活力的感觉;海之生命版画中蓝色调的主导,营造出宁静、深邃的氛围。(4) 引导学生观察线条,“一带一路”版画中刚硬的线条表现出建筑的坚固,海之生命版画中流畅的线条描绘出生物的灵动。(5) 分析构图,“一带一路”版画采用了对称式构图,体现出稳定和庄重;海之生命版画运用了散点式构图,展现出海洋的广阔和自由。(6)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中自然元素的感受,如“一带一路”版画中的天空、海洋,海之生命版画中的鱼类、珊瑚等。(7)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自然元素的形状、质感和空间感,如“一带一路”版画中建筑的立体感,海之生命版画中生物的真实质感。(8) 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来表现自然之美,传达情感和思想。学习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1) 解释综合材料版画的概念,即在版画创作中,除了传统的木刻、石刻等材料外,还可以使用各种废旧材料、纤维材料、纸材料等,丰富了版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2) 强调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肌理效果,还可以使作品更具个性和创意。(3) 按照教材中的步骤,逐步讲解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首先是工具和材料准备,准备刻刀、版画油墨、木板、纸张等基本工具和材料,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些废旧布料、棉线、沙子等综合材料。(4) 讲解画稿设计,在纸上设计好画稿,确定画面的主题和构图。设计时要考虑版画的特性,如线条的疏密、形状的大小等。(5) 示范刻画版面,用刻刀在木板上沿着画稿的轮廓进行刻画,注意线条的流畅和深浅。对于综合材料的使用,可以提前将材料粘贴在版面上,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6) 讲解滚墨上色,用墨滚滚匀后上版,注意墨色的均匀和深浅。对于综合材料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上色或保持原色。(7) 演示印刷版画,将纸张放在刻好的木板上,用滚筒均匀地滚上油墨,然后轻轻压印,使纸张上的图案与木板上的图案完全重合。印刷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避免图案模糊或错位。(8) 让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确保他们理解绘制方法。 1. 认真欣赏版画作品,感受其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2. 积极思考问题,观察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特点。3. 学习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做好笔记。4. 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度:☆☆☆理解深度:☆☆☆提问质量:☆☆☆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版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他们理解艺术语言的运用。讲解绘制方法,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指导。实践操作 活动一:准备工具和材料 教师准备(1) 提前将刻刀、版画油墨、木板、纸张等基本工具和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操作台上。(2) 准备好废旧布料、棉线、沙子等综合材料,分类放置,方便学生取用。(3) 检查工具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满足学生的需求。(4)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示范用的综合材料版画半成品,用于展示绘制过程。(5) 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进行再次强调,如刻刀的正确握法、油墨的调配比例等。(6) 提醒学生注意工具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7)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计划,大胆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8) 营造积极的创作氛围,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开始准备工作。学生选择(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想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2)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综合材料,发挥创意。(3) 观察学生的选择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4) 提醒学生合理利用材料,避免浪费。(5) 帮助学生解决在选择材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 强调材料的搭配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7) 鼓励学生与小组同学交流材料的选择经验。(8)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选择到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活动二: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1) 学生开始按照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步骤动手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度。(2) 关注学生在刻制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刀法,如推刀、切刀等。(3) 观察学生上色时油墨的涂抹是否均匀,色彩的搭配是否协调。(4) 留意学生在使用综合材料时是否发挥了创意,如布料的粘贴、沙子的撒落等。(5) 及时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线条刻断、油墨干燥过快等。(6)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7) 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8) 对学生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创作信心。学生创作(1) 学生根据画稿设计,用刻刀在木板上小心地刻画,注意线条的流畅和深浅。(2) 按照自己的想法调配油墨,均匀地涂抹在版面上。(3) 大胆运用综合材料,如将废旧布料粘贴在版面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4) 进行拓印操作,将纸张放在刻好的木板上,用滚筒均匀地滚上油墨,然后轻轻压印。活动三:作品交流 陈列作品(1) 当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他们将作品整齐地陈列在教室的展示区。(2) 对作品的陈列方式进行指导,如按照主题、风格或小组进行分类陈列。(3) 营造良好的展示氛围,如在展示区周围摆放一些绿植,增加艺术气息。(4)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装饰,如添加一些小贴纸、彩带等。(5)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6) 提醒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要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7) 为学生提供一些欣赏作品的角度和方法,如从主题、技法、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8) 营造积极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介绍与交流(1) 邀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如选择主题的原因、使用材料的心得等。(2) 鼓励学生分享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等。(3) 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5) 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6) 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7) 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8) 总结本次实践操作的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1. 根据创作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2. 按照绘制步骤动手创作,发挥创意。3. 将完成的作品陈列在展示区,互相欣赏。4. 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内涵,参与交流讨论。评价任务 材料选择:☆☆☆创作表现:☆☆☆交流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绘制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作品交流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团队合作。总结与反思 总结学习内容(1) 回顾版画的定义,强调版画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制作作品的艺术形式。(2) 总结版画的分类,如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3) 再次强调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包括工具和材料准备、画稿设计、刻画版面、滚墨上色、印刷版画等步骤。(4) 强调版画艺术在表现自然之美中的独特价值,如可以通过独特的肌理效果和艺术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5) 结合学生的作品,分析版画艺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6) 引导学生思考版画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版画艺术的魅力。(8)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学生成果展示(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站在展示区的显眼位置。(2) 请学生简要介绍创作的灵感来源,如一幅以森林为主题的作品,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森林中的经历和感受。(3) 让学生讲述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如在刻制复杂线条时遇到的问题和克服的方法。(4) 鼓励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和肯定。(5) 引导其他同学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6) 对学生的展示和介绍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7) 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鼓励大家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创作。(8) 营造积极的展示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反思与改进(1)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如创意独特、技法熟练等。(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存在的不足,如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不协调等。(3) 让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如加强练习、学习更多的技法等。(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改进计划。(5) 对学生的反思和改进计划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6) 强调反思和改进是提高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不断进步。(7)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8)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拓展延伸(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版画,还有哪些艺术形式可以表现自然之美?如油画、水彩画、摄影等。(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然美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装饰家居、设计服装等。(3) 推荐一些与自然美相关的艺术作品或文化活动,如美术馆的展览、摄影比赛等。(4) 鼓励学生课后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不同艺术家表现自然之美的作品,拓宽艺术视野。(5) 建议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材料或手法来表现自然之美,如水彩、油画、摄影等。(6) 鼓励学生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增强艺术交流和表达能力。(7) 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收集自然美的图片并进行整理和分析。(8)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持续兴趣和探索欲望。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2. 上台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灵感和过程。3. 反思自己的创作,提出改进建议。4. 思考拓展性问题,激发探索欲望。评价任务 总结能力:☆☆☆展示效果:☆☆☆反思深度:☆☆☆设计意图 总结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成果展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反思与改进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以自然生态为主题,创作一幅综合材料版画。要求主题明确,构图合理。2. 完成后,写一篇简短的创作说明,阐述作品的主题、灵感来源和想要表达的情感。3. 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加深对综合材料版画绘制方法的理解。拓展作业1. 尝试使用不同的综合材料,创作一幅新的自然主题版画,探索不同材料的效果。2. 收集一些其他艺术家表现自然之美的版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 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的自然主题综合材料版画,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板书设计《自然之美》1. 版画概念与分类- 定义:通过制版和印刷制作作品- 分类:木版画、石版画等2. 综合材料版画绘制步骤- 起稿:设计画稿,确定主题构图- 上版:将画稿转移到木板- 调色上色:调配油墨,均匀涂抹- 裁切上色:处理综合材料,上色或保留原色- 摆放印制:纸张放木板上,滚墨压印- 完成作品3. 创作主题:自然生态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欣赏法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艺术魅力,讲授法清晰传授知识,实践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互动法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学生参与度较高。2. 学生在创作中展现出丰富的创意和热情,能够大胆运用综合材料,表达对自然的独特理解,部分作品效果出色。3. 课堂氛围活跃,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启发,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综合材料版画技法上仍有困难,如刻制线条不够流畅、油墨调配不均匀等,教学中指导不够细致全面。2.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还不够,部分学生创作思路较局限,作品缺乏个性,教学中引导方法有待改进。3. 小组合作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在组织和引导上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