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校园创美》教案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4课时教材 人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校园创美》是七年级美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围绕校园美化设计展开,涵盖设计原则、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等知识。能培养学生审美和实践能力,增强对校园的热爱。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好奇心,但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校园环境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在将美学原理与实际结合、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方面存在困难。教学中需多引导,提供案例和实践机会。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敏锐感知校园美化设计中的和谐统一、功能与美观并重等美学元素。2. 提升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美化中所呈现美感的鉴赏能力。艺术表现1. 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校园美化创意。2. 能用草图清晰呈现校园特定区域的美化设计思路。创意实践1. 发挥想象力,为校园特定区域设计美观实用的方案。2. 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文化理解1. 理解校园美化对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性。2. 体会校园美化设计中环保节能等理念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校园美化设计的和谐统一、功能与美观并重、环保节能等基本原则。2. 了解绘画、雕塑、景观设计等校园美化的艺术表现形式。3. 学会运用艺术手段表达个人创意,进行校园美化初步设计。难点1. 将美学原理与校园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方案。2. 培养学生在校园美化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理解环保节能理念在校园美化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校园地图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前导入 展示图片与引导讨论(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充满魅力和美丽的校园环境图片,如绿树成荫的小道、整洁的草坪、色彩斑斓的花坛、设计精美的建筑等,让学生仔细观察。(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环境的独特之处和美感所在,提问:“在这些图片中,最吸引你们的元素是什么?”(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4)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校园环境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提问:“我们的校园在哪些方面可以变得更美好?”(5) 让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如增加绿化区域、改善指示标识、增设休息座椅、创建小型校园花园等。(6) 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总结和整理,写在黑板上。(7) 进一步提问:“在你们看来,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应该具备哪些关键元素呢?你们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呢?”(8)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参与校园美化活动的兴趣。 1.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图片美感元素的问题。2. 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校园环境可改进的具体建议。3. 思考美丽校园应具备的关键元素。4. 表达愿意参与校园美化活动的意愿。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发言积极:☆☆☆建议合理:☆☆☆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美丽校园图片,引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他们参与校园美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授课环节 - 校园美化设计基础讲解 讲解设计原则(1) 向学生讲解校园美化设计的和谐统一原则,举例说明校园内各个建筑、景观和设施应在风格、色彩和材料上保持一致,如某校园建筑采用统一的欧式风格,色彩以米色为主,材料使用大理石和木材,形成协调的整体。(2) 强调功能性与美观性并重的原则,以校园的座椅和长廊为例,说明它们不仅要方便师生休息和交流,还要在造型和色彩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 介绍环保节能原则,讲解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和太阳能照明设施等措施的重要性和好处。(4) 展示一些采用环保节能设计的校园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5) 引导学生思考在校园美化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原则。(6) 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7) 再次强调这些原则在校园美化设计中的重要性。(8) 鼓励学生在后续设计中遵循这些原则。介绍艺术表现形式(1) 讲解校园美化设计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和景观设计等。(2) 对于绘画,展示校园壁画、地画的案例,说明它们如何为校园增添生动的视觉元素和文化氛围。(3) 介绍雕塑在校园中的作用,展示不同造型和材料的雕塑案例,解释其传达的艺术内涵和教育意义。(4) 详细讲解景观设计,包括植物配置、水体设计、园路规划等方面,展示一些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案例。(5) 让学生观察案例,分析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6)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美化中的优势和适用场景。(7)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8)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灵活运用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1. 认真听讲,理解校园美化设计的原则和艺术表现形式。2. 观察案例,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3. 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看法。4. 记录重要知识点。评价任务 理解程度:☆☆☆分析能力:☆☆☆参与讨论:☆☆☆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讲解校园美化设计的原则和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授课环节 - 分组讨论与设计构想 活动一:分组选择区域 分组安排(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2) 向每个小组发放校园地图及可改造区域示意图,让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校园区域进行美化设计构想。(3) 强调小组内要明确分工,如记录员、发言人等。(4) 给小组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选择区域。(5) 巡视各小组,了解选择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6) 让各小组汇报选择的区域。(7) 对各小组的选择进行点评和确认。(8) 鼓励小组在后续设计中充分发挥创意。设计构想讨论(1) 要求小组围绕所选区域展开讨论,考虑如何运用所学的设计原则和艺术表现形式,使该区域变得更加美观和实用。(2) 提醒小组在讨论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设计思路。(3) 巡视各小组,倾听讨论内容,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小组深入思考。(4) 对小组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5) 鼓励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善设计构想。(6) 观察小组的讨论氛围和合作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表扬。(7) 给小组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讨论。(8) 提醒小组开始绘制草图,将设计思路呈现出来。 1. 小组讨论并选择校园特定区域。2. 明确小组内的分工。3. 围绕所选区域展开设计构想讨论。4. 准备绘制草图。评价任务 小组分工:☆☆☆讨论积极:☆☆☆思路创新:☆☆☆设计意图 通过分组讨论和设计构想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授课环节 - 草图绘制与展示交流 活动二:草图绘制 绘制指导(1) 向学生强调草图要包含主要的设计元素和布局,如建筑、景观、设施等的位置和形状。(2) 提醒学生在绘制草图时要注意比例和尺寸的合理性。(3) 展示一些草图示例,让学生了解草图的规范和要求。(4) 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绘制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5) 鼓励学生大胆绘制,不要害怕犯错。(6) 对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7) 提醒学生注意草图的整洁和清晰。(8)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草图绘制。展示交流(1) 组织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草图,要求小组发言人详细介绍设计思路和主要设计元素。(2) 引导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3) 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4) 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设计进行讨论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5) 总结各小组的设计特点和亮点,为后续的设计完善提供参考。(6) 鼓励小组根据其他小组的建议和老师的点评,对草图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7) 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8)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校园美化设计初步构想报告,包括设计理念和草图。 1. 按照要求绘制草图。2. 展示草图,介绍设计思路。3. 倾听其他小组的展示,提出问题和建议。4. 记录老师和其他小组的意见,准备修改草图。评价任务 草图规范:☆☆☆展示清晰:☆☆☆交流积极:☆☆☆设计意图 通过草图绘制和展示交流活动,让学生将设计构想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课堂总结 总结内容(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校园美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表现形式。(2) 强调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在校园美化设计中的重要性。(3) 总结各小组在设计构想和草图绘制中的表现,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4)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给予肯定。(5)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设计构想和草图,为下节课的设计方案完善做好准备。(6) 再次强调校园美化对校园环境和师生的重要意义。(7) 提醒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8) 对学生的未来校园美化设计实践寄予期望。 1. 认真倾听老师的总结。2.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3. 明确课后作业和后续学习任务。4. 受到激励,对后续学习充满期待。评价任务 总结理解:☆☆☆态度积极:☆☆☆任务明确:☆☆☆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明确课后任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作业设计书面作业1. 完成一份校园美化设计初步构想报告,详细阐述设计理念和主要设计元素。2. 在报告中说明如何运用校园美化设计的原则和艺术表现形式。3. 对设计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简要分析。实践作业1. 进一步完善课堂上绘制的草图,使其更加规范和详细。2. 尝试收集一些与设计相关的材料和图片,为下节课的设计方案完善做准备。3. 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板书设计校园创美 - 校园美化设计基础一、设计原则1. 和谐统一2. 功能与美观并重3. 环保节能二、艺术表现形式1. 绘画2. 雕塑3. 景观设计三、小组设计构想各小组所选区域及亮点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美丽校园图片和引导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后续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 在讲解校园美化设计原则和艺术表现形式时,结合丰富的案例,学生理解较好,能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3. 分组讨论和设计构想活动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设计思路。不足之处1.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讨论不深入、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教师指导不够及时和全面。2. 草图绘制环节,部分学生对草图规范和要求理解不够,导致草图质量参差不齐。3. 展示交流时间有限,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不够充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