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灵的色彩》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心灵的色彩》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心灵的色彩》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美版 授课类型 实践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心灵的色彩》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借助大量艺术作品和色彩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色彩与情感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还能提升其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对培养艺术表达和审美感知能力意义重大。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对色彩有一定感知,但缺乏系统知识和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学中需用生动作品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色彩敏感度,学会用色彩表达情感。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敏锐感知艺术作品中色彩营造的氛围和传达的情感。
2. 增强对生活中色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艺术表现
1. 熟练掌握色彩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进行创作。
2. 准确运用色彩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创意实践
1. 在创作中大胆尝试新的色彩组合和表现手法。
2. 以独特视角运用色彩解决创作问题。
文化理解
1. 了解不同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差异。
2. 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下的色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
2. 理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邻近色搭配。
3. 明确色彩与情感的关联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难点
1. 把色彩知识转化为实际艺术创作能力。
2. 在作品中精准表达情感,实现色彩与情感完美结合。
3. 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用色彩进行独特的艺术表达。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色彩卡片和情绪标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1) 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色彩丰富的自然风景视频,视频中包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五彩花朵等元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感受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颜色?这些颜色让你们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3) 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色彩与情感的联系。
(4) 结合学生的回答,举例说明不同颜色在生活中常常引发的情感反应,如红色可能让人联想到热情、喜悦,蓝色可能带来宁静、忧郁的感觉。
(5) 展示一些与学生提到的颜色相关的简单图片,再次强化学生对色彩与情感关联的初步认识。
(6)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色彩组合,提问他们这种组合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7) 对学生的观察和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色彩在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性。
(8) 自然地引出课题《心灵的色彩》,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1. 观看视频,感受色彩的视觉冲击。
2.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喜欢的颜色及联想。
3. 观察图片,思考色彩组合带来的感受。
4.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发言积极度:☆☆☆
联想丰富度:☆☆☆
目标关注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提问,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初步思考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色彩基本知识介绍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色相环,详细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像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2) 举例说明不同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表现,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作品,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搭配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邻近色搭配则给人和谐、柔和的感觉。
(4)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对比色和邻近色搭配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观察色彩搭配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影响。
(5) 让学生在色相环上找出对比色和邻近色,加深对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
(6)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色彩搭配在不同场景中的适用性,如对比色适合用于表达强烈情感的场景,邻近色适合营造温馨、宁静的氛围。
(7) 总结色彩搭配的要点,强调合理搭配色彩的重要性。
(8) 提问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1) 展示不同情感标签,如快乐、悲伤、愤怒、平静等,以及相应的色彩卡片,引导学生探讨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联。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情感通常会与哪些颜色相关联,并记录讨论结果。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色彩与情感关联的普遍性和文化差异。
(4) 分析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如梵高的《向日葵》,讲解黄色如何表达热情和活力;蒙克的《呐喊》,分析蓝色和黑色如何表达压抑和恐惧。
(5) 展示更多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自主分析其中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并在小组内交流。
(6)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与情感的差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7) 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情感实验,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绪标签选择相应的色彩卡片,并分享选择理由。
(8) 总结色彩与情感的关系,鼓励学生在后续创作中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1. 认真听讲,理解色彩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
2. 参与讨论,分析色彩与情感的关联。
3. 自主分析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4. 进行色彩情感实验并分享理由。
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度:☆☆☆
讨论参与度:☆☆☆
分析准确性:☆☆☆
设计意图 通过系统讲解色彩知识和分析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掌握色彩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深入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为学生的实践创作提供理论支持。
课堂实践 活动一:色彩情感小创作 布置任务
(1) 向学生明确创作主题为“我心中的色彩世界”,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强调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表现手法。
(3)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和整体效果,合理安排色彩在画面中的分布。
(4) 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创作作品,为学生提供灵感和参考。
(5) 说明创作时间和展示要求,让学生有清晰的任务目标。
(6) 解答学生关于创作的疑问,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7)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
(8) 组织学生开始创作,营造安静、专注的创作氛围。
巡回指导
(1)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
(2) 对于色彩运用不当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如何调整色彩搭配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3)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表现手法,突破传统思维,提高创作的创新性。
(4) 关注学生的创作进度,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5)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创作经验和想法。
(6)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创意亮点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 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技术难题,如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等。
(8) 记录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问题,为后续评价提供参考。 1. 明确创作任务和要求。
2. 参考优秀作品,开始进行创作。
3. 接受教师指导,改进创作。
4. 与同学交流创作经验。
评价任务 任务完成度:☆☆☆
创意独特性:☆☆☆
交流积极性:☆☆☆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创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色彩知识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品展示与评价 活动二:作品展示 组织展示
(1)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2) 提醒展示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3) 为展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如调整展示角度、提供讲解提示等。
(4) 鼓励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展示作品,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
(5) 营造积极、包容的展示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6) 记录展示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特点,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
(7) 引导展示学生与观众进行互动,回答观众的提问。
(8) 对展示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作品评价
(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从色彩运用、情感表达、创意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 肯定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亮点,如色彩搭配合理、情感表达真挚、创意独特等。
(3) 指出学生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如色彩对比不够强烈、情感表达不够明确等。
(4)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5) 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作品评价的结果,强调色彩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和创作的意义。
(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平。
(8)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作品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热情。 1. 上台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
2. 认真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
3. 参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听取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反思自己的作品。
评价任务 展示表现力:☆☆☆
评价客观性:☆☆☆
反思积极性:☆☆☆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互评和教师点评,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审美和评价能力,明确努力方向。
课堂总结与拓展 课堂总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则、色彩与情感的关系等。
(2) 强调色彩与情感关联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进步。
(3) 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4) 对学生在创作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5)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强调色彩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之美。
(7)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和技能。
(8)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给予肯定,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课堂拓展
(1)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室内装修、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2) 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色彩改善生活环境和氛围,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3) 展示一些色彩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4)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和艺术修养。
(5)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并记录下色彩与情感的关联。
(6) 推荐相关的艺术作品和书籍,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色彩艺术的奥秘。
(7)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色彩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8) 激发学生对色彩艺术的持续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思考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改善生活环境的色彩方案。
4. 了解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内容。
评价任务 总结准确性:☆☆☆
思考深入度:☆☆☆
拓展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重点和难点。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持续学习兴趣,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记录下至少三种不同场景中色彩与情感的关联,并简单描述。
2.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一个色彩装饰方案。
3. 选择一种情感,用色彩创作一幅简单的手抄报。
拓展作业
1. 了解一种特定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2. 尝试用色彩为一首诗歌或一段音乐创作一幅视觉作品。
3. 与同学合作,用色彩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板书设计
心灵的色彩
一、色彩基本知识
1. 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搭配原则
对比色、邻近色
二、色彩与情感
1. 关联表现
2. 艺术作品分析
三、创作实践
“我心中的色彩世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生动的视频和丰富的艺术作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较高。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分析能力。
3. 实践创作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创意,部分学生的作品表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
不足之处
1. 在色彩知识讲解方面,部分学生理解存在困难,后续应采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创作中遇到较大困难,应加强个别指导。
3. 评价环节时间有限,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不够深入和全面,应进一步优化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