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预习衔接.提高卷 第5单元 数据处理一.选择题(共3小题)1.如图是六(3)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是( )人。A.8 B.12 C.18 D.22.如图是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共有40人,请事假的有2人,这一天出勤( )人。A.36 B.34 C.24 D.263.以下情境不能用如图反映分布情况的是( )A.六年级100名学生参加跑步项目测试,其中50人为优秀,30人为良好,20人为达标。B.李明买了10本图书,其中5本为科技书,3本为故事书,2本为漫画书。C.某超市设置摇奖转盘吸引顾客,设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3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50%。D.新年联欢会抽奖环节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40%。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丁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表所示,选用 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他这五年身高的增长情况.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身高/cm 126 128 130 140 1505.要反映某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比应绘制 统计图。要反映一周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6.六(1)班民主选举班委,有8名同学(以编号代替姓名)参选,全班50名同学参加了投票。参选同学得票数如下:编号 1 2 3 4 5 6 7 8票数 40 25 42 19 41 48 23 37(1)得票最多的是 号同学。(2)得票数超过半数的能够当选为班委,那么这次民主选举有 名同学竞选成功,当选率为 %。(3)如果要用统计图反映参选学生得票情况,可以选择 统计图。7.(1)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 之间的关系;(2)如果要统计一所小学各年级人数,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3)如果要统计一个班学生1至6年级视力下降人数的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4)如果要统计你们班每周各学科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关系,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三.应用题(共3小题)8.阅读下文,解答问题。(1)根据文章数据, (填人名)以 (填成绩)夺得比赛冠军。(2)谷爱凌比凯茜 夏普多多少分?9.“双减”以后,小亮调查了全班同学的课余活动,根据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1)全班共有 名学生。(2)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3)你觉得怎样安排课余活动更合理?提一两点想法。10.下面是某乡镇2016年~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表。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120 110 100 90 85其中达标排放量(万吨) 60 65 70 75 80达标百分比(%) 50 59.1 70 83.3 94.1(1)根据上表画出该乡镇近5年的2016~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图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达标排放量的折线统计图。(2)说一说你对该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治理变化趋势的看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如图是六(3)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是( )人。A.8 B.12 C.18 D.2【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占全班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解答】解:40×≈13(人)则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是13人,四个选项中,12比较符合接近1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如图是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共有40人,请事假的有2人,这一天出勤( )人。A.36 B.34 C.24 D.26【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B【分析】先求请病假的人数,用40×10%即可解答,再求这一天出勤的人数,用总人数﹣事假的人数﹣病假的人数即可解答。【解答】解:40×10%=4(人)40﹣2﹣4=34(人)答:这一天出勤34人。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3.以下情境不能用如图反映分布情况的是( )A.六年级100名学生参加跑步项目测试,其中50人为优秀,30人为良好,20人为达标。B.李明买了10本图书,其中5本为科技书,3本为故事书,2本为漫画书。C.某超市设置摇奖转盘吸引顾客,设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3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50%。D.新年联欢会抽奖环节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40%。【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灰色区域占整个圆的50%,白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30%,黑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20%;结合每个选项中的百分率,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灰色区域占整个圆的50%,白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30%,黑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20%。A.50÷100=50%30÷100=30%20÷100=20%答:获得优秀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良好的占总人数的30%,达标的占总人数的2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相符。B.5÷10=50%3÷10=30%2÷10=20%答:科技书占图书的50%,故事书占图书的30%,漫画书占图书的2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相符。C.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3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5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相符。D.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不符。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图中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丁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表所示,选用 折线 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他这五年身高的增长情况.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身高/cm 126 128 130 140 150【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 与的百分比;由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丁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表所示,选用 折线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他这五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常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的特点.5.要反映某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比应绘制 扇形 统计图。要反映一周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折线 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推理能力.【答案】扇形;折线。【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要反映某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比应绘制扇形统计图。要反映一周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扇形;折线。【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6.六(1)班民主选举班委,有8名同学(以编号代替姓名)参选,全班50名同学参加了投票。参选同学得票数如下:编号 1 2 3 4 5 6 7 8票数 40 25 42 19 41 48 23 37(1)得票最多的是 6 号同学。(2)得票数超过半数的能够当选为班委,那么这次民主选举有 5 名同学竞选成功,当选率为 62.5 %。(3)如果要用统计图反映参选学生得票情况,可以选择 条形 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6;(2)5,62.5;(3)条形。【分析】比较每个人的得票数,找出最多的即可解答(1);总人数是50人,只要得票数大于50的一半即可当选班委;用当选的人数除以参选的人数乘100%就是当选率,据此即可解答(2),自己试着解答(3)。【解答】解:(1)得票数最多的是48票,6号同学。(2)50÷2=25(票)大于25票的有:1号,3号,5号,6号,8号,共5人。5÷8×100%=62.5%(3)如果要用统计图反映参选学生得票情况,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1)6;(2)5,62.5;(3)条形。【点评】这是一道关于统计图选择的题目,关键是掌握各个统计图的特点。7.(1)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 整体 之间的关系;(2)如果要统计一所小学各年级人数,用 条形 统计图比较合适;(3)如果要统计一个班学生1至6年级视力下降人数的变化情况,用 折线 统计图比较合适;(4)如果要统计你们班每周各学科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关系,用 扇形 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整体;(2)条形;(3)折线;(4)扇形。【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解答】解:(1)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整体之间的关系;(2)如果要统计一所小学各年级人数,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3)如果要统计一个班学生1至6年级视力下降人数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4)如果要统计你们班每周各学科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1)整体;(2)条形;(3)折线;(4)扇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三.应用题(共3小题)8.阅读下文,解答问题。(1)根据文章数据, 谷爱凌 (填人名)以 95.25 (填成绩)夺得比赛冠军。(2)谷爱凌比凯茜 夏普多多少分?【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答案】(1)谷爱凌,95.25。(2)谷爱凌比凯茜夏普多4.5分。【分析】(1)根据文章数据,可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以95.25分夺得此项目金牌,加拿大选手凯茜夏普与蕾初切尔卡克分别以90.75分、87.75分获得亚军与季军,据此填空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根据文章数据,谷爱凌以95.25夺得比赛冠军。(2)95.25﹣90.75=4.5(分)答:谷爱凌比凯茜夏普多4.5分。故答案为:谷爱凌,95.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査小数减法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文字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找到条件,解决问题。9.“双减”以后,小亮调查了全班同学的课余活动,根据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1)全班共有 50 名学生。(2)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3)你觉得怎样安排课余活动更合理?提一两点想法。【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50;(2);(3)我觉得课余时间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多安排一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项目。(答案不唯一)【分析】(1)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运动的学生有21人,占总人数的42%,根据对应关系用除法即可求出总人数。(2)阅读占30%,用总人数乘30%即可求出阅读的人数,用其他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其占的分率。据此补充两幅统计图即可。(3)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即可,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21÷42%=50(人)答:全班共有50人。(2)50×30%=15(人)5÷50=0.1=10%统计图如下:(3)我觉得课余时间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多安排一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项目。(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0.下面是某乡镇2016年~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表。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120 110 100 90 85其中达标排放量(万吨) 60 65 70 75 80达标百分比(%) 50 59.1 70 83.3 94.1(1)根据上表画出该乡镇近5年的2016~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图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达标排放量的折线统计图。(2)说一说你对该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治理变化趋势的看法。【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2)近5年来,该乡镇排放的工业废水逐渐减少,其中达标排放量逐年增加,可见对工业废水的治理是足够重视的,治理是有效果的(答案不唯一)。【分析】(1)为统计图添上标题,标明工业废水和达标废水排放量的图例,然后读取统计表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达标排放量,在统计图中对应年份对应排放量处描点,再按图例依次连成线;(2)根据工业废水排放量、其中达标废水排放量的变化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2)答:近5年来,该乡镇排放的工业废水逐渐减少,其中达标排放量逐年增加,可见对工业废水的治理是足够重视的,治理是有效果的(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读取统计表中信息,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及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