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数据处理 (预习衔接.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单元 数据处理 (预习衔接.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提高卷 第5单元 数据处理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六(3)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是(  )人。
A.8 B.12 C.18 D.2
2.如图是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共有40人,请事假的有2人,这一天出勤(  )人。
A.36 B.34 C.24 D.26
3.以下情境不能用如图反映分布情况的是(  )
A.六年级100名学生参加跑步项目测试,其中50人为优秀,30人为良好,20人为达标。
B.李明买了10本图书,其中5本为科技书,3本为故事书,2本为漫画书。
C.某超市设置摇奖转盘吸引顾客,设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3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50%。
D.新年联欢会抽奖环节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40%。
二.填空题(共4小题)
4.丁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表所示,选用    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他这五年身高的增长情况.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身高/cm 126 128 130 140 150
5.要反映某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比应绘制    统计图。要反映一周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
6.六(1)班民主选举班委,有8名同学(以编号代替姓名)参选,全班50名同学参加了投票。参选同学得票数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票数 40 25 42 19 41 48 23 37
(1)得票最多的是   号同学。
(2)得票数超过半数的能够当选为班委,那么这次民主选举有   名同学竞选成功,当选率为   %。
(3)如果要用统计图反映参选学生得票情况,可以选择   统计图。
7.(1)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    之间的关系;
(2)如果要统计一所小学各年级人数,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3)如果要统计一个班学生1至6年级视力下降人数的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4)如果要统计你们班每周各学科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关系,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三.应用题(共3小题)
8.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1)根据文章数据,   (填人名)以    (填成绩)夺得比赛冠军。
(2)谷爱凌比凯茜 夏普多多少分?
9.“双减”以后,小亮调查了全班同学的课余活动,根据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1)全班共有    名学生。
(2)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觉得怎样安排课余活动更合理?提一两点想法。
10.下面是某乡镇2016年~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表。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120 110 100 90 85
其中达标排放量(万吨) 60 65 70 75 80
达标百分比(%) 50 59.1 70 83.3 94.1
(1)根据上表画出该乡镇近5年的2016~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图
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达标排放量的折线统计图。
(2)说一说你对该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治理变化趋势的看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六(3)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是(  )人。
A.8 B.12 C.18 D.2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占全班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40×≈13(人)
则最喜欢打篮球的大约是13人,四个选项中,12比较符合接近13。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如图是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共有40人,请事假的有2人,这一天出勤(  )人。
A.36 B.34 C.24 D.26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B
【分析】先求请病假的人数,用40×10%即可解答,再求这一天出勤的人数,用总人数﹣事假的人数﹣病假的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40×10%=4(人)
40﹣2﹣4=34(人)
答:这一天出勤34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3.以下情境不能用如图反映分布情况的是(  )
A.六年级100名学生参加跑步项目测试,其中50人为优秀,30人为良好,20人为达标。
B.李明买了10本图书,其中5本为科技书,3本为故事书,2本为漫画书。
C.某超市设置摇奖转盘吸引顾客,设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3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50%。
D.新年联欢会抽奖环节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40%。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灰色区域占整个圆的50%,白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30%,黑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20%;结合每个选项中的百分率,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图可知灰色区域占整个圆的50%,白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30%,黑色区域大约占整个圆的20%。
A.50÷100=50%
30÷100=30%
20÷100=20%
答:获得优秀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良好的占总人数的30%,达标的占总人数的2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相符。
B.5÷10=50%
3÷10=30%
2÷10=20%
答:科技书占图书的50%,故事书占图书的30%,漫画书占图书的2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相符。
C.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3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5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相符。
D.一等奖的中奖率是20%,二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三等奖的中奖率是40%。与统计图的分布情况不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图中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4.丁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表所示,选用  折线 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他这五年身高的增长情况.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身高/cm 126 128 130 140 150
【考点】统计图的选择.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 与的百分比;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丁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表所示,选用 折线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他这五年身高的增长情况.
故答案为:折线.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常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的特点.
5.要反映某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比应绘制  扇形 统计图。要反映一周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折线 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
【考点】统计图的选择.
【专题】推理能力.
【答案】扇形;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要反映某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比应绘制扇形统计图。要反映一周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扇形;折线。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6.六(1)班民主选举班委,有8名同学(以编号代替姓名)参选,全班50名同学参加了投票。参选同学得票数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票数 40 25 42 19 41 48 23 37
(1)得票最多的是 6 号同学。
(2)得票数超过半数的能够当选为班委,那么这次民主选举有 5 名同学竞选成功,当选率为 62.5 %。
(3)如果要用统计图反映参选学生得票情况,可以选择 条形 统计图。
【考点】统计图的选择.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6;(2)5,62.5;(3)条形。
【分析】比较每个人的得票数,找出最多的即可解答(1);
总人数是50人,只要得票数大于50的一半即可当选班委;
用当选的人数除以参选的人数乘100%就是当选率,据此即可解答(2),自己试着解答(3)。
【解答】解:(1)得票数最多的是48票,6号同学。
(2)50÷2=25(票)
大于25票的有:1号,3号,5号,6号,8号,共5人。
5÷8×100%=62.5%
(3)如果要用统计图反映参选学生得票情况,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1)6;(2)5,62.5;(3)条形。
【点评】这是一道关于统计图选择的题目,关键是掌握各个统计图的特点。
7.(1)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  整体 之间的关系;
(2)如果要统计一所小学各年级人数,用  条形 统计图比较合适;
(3)如果要统计一个班学生1至6年级视力下降人数的变化情况,用  折线 统计图比较合适;
(4)如果要统计你们班每周各学科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关系,用  扇形 统计图比较合适。
【考点】统计图的选择.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整体;(2)条形;(3)折线;(4)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
【解答】解:(1)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要统计一所小学各年级人数,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3)如果要统计一个班学生1至6年级视力下降人数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4)如果要统计你们班每周各学科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1)整体;(2)条形;(3)折线;(4)扇形。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三.应用题(共3小题)
8.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1)根据文章数据, 谷爱凌 (填人名)以  95.25 (填成绩)夺得比赛冠军。
(2)谷爱凌比凯茜 夏普多多少分?
【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
【答案】(1)谷爱凌,95.25。
(2)谷爱凌比凯茜夏普多4.5分。
【分析】(1)根据文章数据,可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以95.25分夺得此项目金牌,加拿大选手凯茜夏普与蕾初切尔卡克分别以90.75分、87.75分获得亚军与季军,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根据文章数据,谷爱凌以95.25夺得比赛冠军。
(2)95.25﹣90.75=4.5(分)
答:谷爱凌比凯茜夏普多4.5分。
故答案为:谷爱凌,95.2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査小数减法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文字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找到条件,解决问题。
9.“双减”以后,小亮调查了全班同学的课余活动,根据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1)全班共有  50 名学生。
(2)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觉得怎样安排课余活动更合理?提一两点想法。
【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50;
(2)

(3)我觉得课余时间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多安排一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项目。(答案不唯一)
【分析】(1)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运动的学生有21人,占总人数的42%,根据对应关系用除法即可求出总人数。
(2)阅读占30%,用总人数乘30%即可求出阅读的人数,用其他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其占的分率。据此补充两幅统计图即可。
(3)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21÷42%=50(人)
答:全班共有50人。
(2)50×30%=15(人)
5÷50=0.1=10%
统计图如下:
(3)我觉得课余时间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多安排一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项目。(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5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下面是某乡镇2016年~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表。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120 110 100 90 85
其中达标排放量(万吨) 60 65 70 75 80
达标百分比(%) 50 59.1 70 83.3 94.1
(1)根据上表画出该乡镇近5年的2016~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图
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达标排放量的折线统计图。
(2)说一说你对该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治理变化趋势的看法。
【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
(2)近5年来,该乡镇排放的工业废水逐渐减少,其中达标排放量逐年增加,可见对工业废水的治理是足够重视的,治理是有效果的(答案不唯一)。
【分析】(1)为统计图添上标题,标明工业废水和达标废水排放量的图例,然后读取统计表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达标排放量,在统计图中对应年份对应排放量处描点,再按图例依次连成线;
(2)根据工业废水排放量、其中达标废水排放量的变化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
(2)答:近5年来,该乡镇排放的工业废水逐渐减少,其中达标排放量逐年增加,可见对工业废水的治理是足够重视的,治理是有效果的(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读取统计表中信息,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及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