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四川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发展较成熟、规模和结构相对稳定的大都市区,空间上通常表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结构。下图示意1960~2010年某大都市区核心圈层(距老城中心5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大都市区核心圈层人口( )A. 持续向外扩散 B. 先扩散再集聚 C. 先集聚再扩散 D. 持续向内集聚2. 该大都市区最可能位于( )A. 亚洲南部 B. 欧洲西部 C. 美洲中部 D. 非洲东部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00~2020年,杭州市的数字经济企业由0.27万个增长至14.24万个,是长三角数字经济增长极之一。数字经济企业核心集聚区2011年前为西湖区,2011~2015年为西湖区、滨江区,2015年后为滨江区、西湖区和余杭区。下图为2014~2020年杭州市服务业产值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2014~2020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杭州市服务业中( )A. 房地产业产值减少 B.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产值减少C. 金融业产值占比降低 D. 其他服务业产值占比降低4. 2000~2020年,杭州市数字经济( )①人才净流出②企业核心集聚区不断收缩③人才净流入④企业核心集聚区不断扩张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大遗址是占地广、级别高、影响力强的文化遗址。大遗址区包含大遗址及其联系密切的周边环境。大遗址区中,农业商品化片区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服务于大遗址区旅游。下图示意关中地区甲、乙大遗址区的空间功能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大遗址的主要功能是提供( )①农副产品②工业产品③游憩产品④精神财富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6. 甲、乙大遗址区功能分区布局的差异反映出( )①甲大遗址区的地形较乙平坦②甲大遗址的旅游带动力较乙大③乙大遗址区的地形较甲平坦④乙大遗址的旅游带动力较甲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 为更好保护甲中面积较大的大遗址,未来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南侧发展仓储物流 B. 北侧扩张工贸服务C. 东侧控制旅游用地 D. 西侧建设住宅小区中吉乌铁路东起我国新疆喀什,途经吉尔吉斯斯坦,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该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经中亚联系波斯湾、地中海地区便捷的陆上通道。下图示意中吉乌铁路选线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该铁路选线最终确定为综合方案,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①铁路线路长度②途经城镇数量③衔接规划铁路④地质构造条件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 我国通过该铁路向吉、乌两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最可能是( )A. 工业制成品 B. 棉花 C. 金属矿产品 D. 牛羊肉10. 该铁路建成后,对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作用体现在( )A. 降低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 B. 降低海运中东石油运价C. 促进能源生产结构多元化 D. 开辟新的能源进口通道下图为非洲南部某地遥感影像。影像所在地为25°S,年降水量约650毫米。影像中河流正值枯水期,河流以西为克鲁格国家公园。公园南北长达数百千米,野生动物可自由迁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影像所在地的自然地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 结合局部放大图中的树影方向,推测该影像可能拍摄于当地时间( )A. 5月25日上午 B. 5月25日下午 C. 11月25日上午 D. 11月25日下午13. 影像所在地能看到更多野生动物的时段是( )A. 2~3月 B. 4~5月 C. 6~7月 D. 8~9月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多年冻土由季节性融化的活动层和多年冻结的永冻层组成。随着气候变暖,黄河源区冻土退化。1987~2017年,黄河源区某地的河道迁移率(单位时间河道迁移距离)在季节性冻土区降低、多年冻土区增加。下图为该地季节性冻土区、多年冻土区1987年和2017年土壤含冰量、河流流量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与1987年相比,2017年该地( )A. 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含冰量全年均减小 B. 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含冰量降幅在丰水期更大C. 多年冻土区土壤含冰量降幅在枯水期更大 D.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结的时间提前15. 该地多年冻土区河道迁移率增加主要原因是( )A. 河流含沙量下降 B. 河岸抗蚀能力减弱C 河床高度降低 D. 流量季节变化减小16. 该地冻土区河道迁移率变化导致( )A. 季节性冻土区河流流量减小 B. 季节性冻土区河流裁弯取直频率增大C. 多年冻土区河流流量增加 D. 多年冻土区河流裁弯取直频率增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内蒙古东部牧区地处农牧交错带。近年来,当地出现“牲畜跨区转场越冬”现象: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牧民将牲畜运输到数百千米外的大兴安岭以东农区,利用农田秸秆和杂草越冬,次年2月末至3月中旬返回。下表为2018年内蒙古东部牧区不同越冬方式比较。越冬方式 当地越冬 跨区转场越冬越冬地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 吉林白城市镇赉县成本构成 草料、饲料 运输和装卸、农地使用、劳动力和生活等成本(元/羊单位) 240~340 151~167(1)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区域出现“牲畜跨区转场越冬”现象的原因。(2)指出“牲畜跨区转场越冬”对农区的有利影响。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月为我国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水稻抽穗开花期。2007年10月6日15时30分,台风“罗莎”登陆台湾岛,七级风圈半径约430千米。6日14时,中央山以东的东部沿海局地气温升至36℃以上,湿度下降;16时,气温升至39℃;18时,仍高达35℃。同期,台湾岛西部沿海大部分地区气温稳定在24~26℃。下图示意台湾岛地形和该台风的移动路径。(1)估算台东距2007年10月6日16时台风中心的距离,并判断台东的风向。(2)从地形角度,分析此次台风造成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高温低湿现象的成因。(3)说明此次台风对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水稻产量影响及原因。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出境后称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流经柬埔寨和越南所在的三角洲后注入南海。湄公河河口附近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盛产水稻、热带水果等,人口稠密。经过19世纪末以来的大规模开发,人工河渠发达、农田成倍增长,海岸、河堤侵蚀严重。图1示意湄公河河口附近地区水系,图2示意1998~2008年乙地河床的侵蚀、堆积状况。(1)指出影响湄公河河口年、月、日等泥沙沉积周期的主要因素。(2)说明1998~2008年乙地泥沙沉积厚度从河床到最高洪水位之间差异。(3)分析极端旱涝对该三角洲泥沙沉积的影响。(4)若从甲地向丙地开挖出海运河,推测该运河内沉积泥沙的来源。参考答案1. B 2. B3. D 4. C5. C 6. A 7. C8. B 9. A 10. D11. C 12. A 13. A14. C 15. B 16. D17. (1)该区域地处农牧过渡地带;大兴安岭以西,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牧草不足;降水变率大,干旱年份夏季产草少,冬季储草不足;大兴安岭以东,受冬季风影响较小,且农田闲置,秸秆和余草充足。(2)提高农田利用率;充分利用秸秆和余草,增加收入;粪便补充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18. (1)175-215千米。偏西风(西北风、西南风、西风)。(2)台风西侧气流翻越中央山后(背风坡、地形抬升),水汽减少(气团干);气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下沉,增温(快)或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后,湿度下降。(3)减产。原因:水稻倒伏(折断、摧毁、破坏)/水稻(部分)脱水枯萎。19. (1)年:冬夏季风交替(降水季节变化)(洪水期、枯水期变化/径流量量季节变化)。月:大小潮变化(朔望潮变化)。日:潮汐(水)涨落。 (2)凹岸侧河床多侵蚀。沉积厚度小(沉积少);凸岸侧河床多沉积,沉积增厚;稻田、河间地沉积薄层泥沙(最高洪水位沉积薄)(河床沉积物最厚)。(3)极端干旱:(当流量减小),来沙量减少。河流沉积作用减弱,沉积面积减小,海岸侵蚀增强。泥沙径减小。极端洪涝:河道来沙量增多。稻田、河口沉积作用增强,沉积面积扩大,泥沙粒径增大。(4)上游河流;区域湖泊;当地地表侵蚀;海洋波浪、潮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