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生态文明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植物的呼吸作用造成的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古诗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果肉新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下列关于荔枝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生殖角度来看,荔枝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冠B.开花后要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荔枝C.荔枝是果实,它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D.荔枝花中的精子和卵细胞在胚珠内结合形成受精卵3.威海的牡蛎(又名生蚝)肉嫩肥美,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且脂肪含量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B.维生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C.无机盐在人体含内量较少,作用较小D.糖类、脂类、维生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4.“雀蒙眼”又叫夜盲症,中医古籍《奇方类编》有治疗记载:“黑羊肝一具,切碎,入砂锅内干炒,随将目于气上蒸,看肝熟随吃随蒸,必欲将肝吃完,隔日复明。”上述治疗原理是羊肝中含丰富的( )A.胡萝卜素 B.蛋白质 C.钙 D.维生素A5.某些糖果包装内层会有一层可食用的、主要由糯米制作成的纸,下列有关糯米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主要的营养成分是淀粉B.其主要成分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C.其主要成分会在小肠中被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D.其消化后的主要成分在大肠中被吸收6.小敏高兴地参加了职业体验——营养师。在体验营养师活动的当天,小敏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肉、可乐鸡翅、家常豆腐。根据合理营养的要求,你认为该食谱中还需要添加的是( )A.炒青菜 B.糖醋排骨 C.牛肉面 D.辣子鸡丁7.“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关乎公众的生命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少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 B.食用“鼓袋”的真空包装食品C.买肉时关注检疫是否合格 D.蔬果浸泡冲洗干净方可食用8.某兴趣小组利用模拟装置(如图)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他们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观察瓶底部纱布上碳粉的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毛刷模拟的是鼻毛和纤毛B.浸湿毛刷的水是模拟的呼吸道中的黏液C.若换成干燥毛刷,到达纱布的碳粉量会减少D.该实验验证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9.学习生物学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B.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C.长跑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D.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10.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呼气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膈肌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B.膈肌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C.膈肌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D.膈肌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11.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式不同,中医常通过“切脉”来判断患者症状;西医常通过“指尖采血”进行病情检测,通过“点滴药物”进行治疗。以上过程中“切脉”、“指尖采血”、“点滴药物”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静脉、毛细血管、动脉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2.每年的6月 14 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若要抢救一名血型为A型的大量失血病人,输血时最合适的血型是( )A.A型 B.B 型 C.AB 型 D.O型13.血液好比人体内的“送货员”,沿着“道路”源源不断地给“居民”们补给氧气、葡萄糖等“物资”,并把“居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垃圾”运走。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④的数目会增加B.③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①,有炎症时,①数目会明显增加D.②的主要作用是运载①、③、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14.小强进入青春期,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主动与家长交流生活中的心理矛盾 B.我行我素,不听家长的劝告C.男女同学相互疏远,减少接触 D.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不用你管15.下图是人工肾脏机的原理图。在肾透析仪器中有许多管子,一些管子通过导管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相连,仪器中间被一种透析膜隔开,膜外是特殊的药液——透析液,则流出的透析液的成分应接近于( )A.血清 B.尿液 C.血浆 D.葡萄糖注射液二、综合题16.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甲是种子呼吸作用和幼苗光合作用实验图,图乙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作答。(1)甲图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进幼苗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 和氧气。(2)甲图玻璃罩内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甲图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主要是幼苗 作用的结果。(4)乙图①是叶片的上表皮,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该类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乙图 (填序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17.图甲、乙分别为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的①是 (填器官名称),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乙图中的a是 (填气体名称),该气体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经过乙图过程,血液变成 (填“动脉”或“静脉”)血。(2)甲图所示膈肌收缩时,人体处于 状态(填“吸气”或“呼气”),此时乙图中肺泡内的气压 外界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下列运动中:运动 慢跑 游泳 散步 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升) 120 120 60 90相同时间内需要能量最少的可能是 (填运动名称)。18.血管机器人(如图甲所示)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流经心脏(如图乙所示),进入脑部,可对脑部血管进行疏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从上肢静脉注入的血管机器人,经过上腔静脉进入字母A代表的 心房;通过肺循环,可到达字母 代表的左心室。进入左心室后不能直接倒退回左心房,是因为心脏中有 。(2)左心室强力收缩,将血管机器人送入 ,这段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3)血管机器人对脑部血管疏通后血液正常流经脑部。与流入脑部的血液相比,流出脑部的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将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氧气含量将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三、资料分析题19.阅读下面资料,并结合人体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图甲)及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图乙),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一: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资料二:现在,有些同学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些同学也会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等。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健康。(1)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图乙中表示该物质消化程度的曲线为 ,该物质初步消化的场所是 。(2)资料二中提到有些同学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容易缺乏维生素 ,易患坏血病。(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图甲中的[③] ,它分泌的胆汁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4)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四、实验探究题20.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变质。为探究发霉变质的牛奶是否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某实验小组用两组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白鼠按照下表的处理方式进行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结果如下:组别 小白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腹泻的小白鼠的数量/只甲 10 投喂未发霉变质的牛奶50毫升 0乙 10 投喂发霉变质的牛奶50毫升 8(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发霉变质的牛奶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2)【制订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 ;两组实验要选用数量相同的小白鼠,其目的是 ;甲组与乙组可形成 实验。(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发霉变质的牛奶对小白鼠产生的影响是通过监测 反映出来的。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发霉变质的牛奶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引起小白鼠腹泻。(4)【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有许多防止食品发霉变质的方法。若要为鲜牛奶保鲜,请写出你所选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1.B2.A3.A4.D5.D6.A7.B8.C9.C10.C11.A12.A13.D14.A15.B16.(1) 二氧化碳 有机物(2)叶(3)蒸腾(4) 线粒体 ③17.(1) 肺 氧气 动脉(2) 吸气 低于(3)散步18.(1) 右 D 房室瓣(2)主动脉(3) 减少 减少19.(1) 蛋白质 Z 胃(2)C(3)肝脏/肝(4)小肠20.(1)发霉变质的牛奶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吗(2) 发霉变质的牛奶 控制单一变量 对照(3)腹泻的小白鼠的数量(4)冷藏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