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湘艺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设计课题 《甘洒热血写春秋》 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五课时一、学习内容分析 《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选段,由上海京剧院于 1958 年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创作。该选段是侦察排长杨子荣在伪装打入匪巢前,抒发自己革命壮志时所唱,集中展现了现代京剧的艺术特色。 从音乐风格来看,它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精髓,如板腔体的结构、独特的唱腔板式(该选段为西皮快二六),又融入了时代元素,在节奏上更为明快有力,旋律富有激情。伴奏乐器除了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传统京剧伴奏乐器外,还加入了管弦乐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唱腔上,高亢激昂、铿锵有力,通过独特的咬字、行腔和拖腔技巧,塑造出杨子荣英勇无畏、机智果敢的英雄形象。 情感内涵方面,选段通过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等唱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杨子荣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传递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认知能力,对京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有初步的了解,但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接触和体验。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具有故事性、冲突性的内容兴趣浓厚,不过对京剧的唱腔、板式等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可能会觉得京剧的节奏较慢、唱腔难懂而产生距离感。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有着较强的情感共鸣。《甘洒热血写春秋》中杨子荣的英雄形象和革命精神,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他们对京剧的音乐风格可能不太适应,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感受京剧的魅力。 更为重要的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期。《蝶恋花 答李淑一》作为融合革命诗词与传统曲艺的经典之作,既承载着毛泽东对革命伴侣的深切追思,又展现了江南曲艺的美学精髓。通过沉浸式欣赏,学生不仅能感受评弹艺术 "声、情、理、趣" 的独特魅力,更能在字里行间触摸到革命先辈的精神温度,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自然萌发文化自信,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三、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准确辨别《甘洒热血写春秋》的京剧音乐风格,包括西皮快二六的板式特点、高亢激昂的唱腔、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伴奏等。感受选段中蕴含的豪迈、坚定、英勇的情感,体会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艺术表现:能够跟随音频哼唱选段的主要旋律,模仿京剧的基本唱腔特点,如拖腔、咬字等。尝试模仿杨子荣的舞台动作和身段,结合唱腔感受京剧表演唱做念打的综合艺术特色。 创意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对选段的节奏或伴奏形式进行简单改编,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探索京剧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可能性。 文化理解:了解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认识现代京剧在传统京剧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理解选段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到京剧艺术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递正能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甘洒热血写春秋》的京剧音乐风格,包括唱腔、板式、伴奏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准确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和节奏特点,尤其是西皮快二六板式的明快节奏和高亢唱腔。五、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课堂导入播放《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的精彩视频片段,视频中杨子荣英勇矫健的身姿、紧张刺激的剧情,配上激昂的音乐,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段视频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视频中的主人公是杨子荣,他英勇无畏、机智果敢。这段视频出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部京剧里的经典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感受一下京剧艺术的魅力和杨子荣的英雄气概。”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视频片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杨子荣和《智取威虎山》有初步的认识,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二):苏州评弹知识介绍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创作背景: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掀起了京剧现代戏创作的热潮,《智取威虎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侦察排长杨子荣伪装成土匪,打入匪巢威虎山,与座山雕等土匪斗智斗勇,最终配合大部队歼灭土匪的故事。 介绍《甘洒热血写春秋》选段的剧情背景:该选段发生在杨子荣准备伪装打入匪巢之前,他在与战友们痛饮庆功酒时,满怀豪情地唱出了自己的革命壮志,表达了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 简要介绍现代京剧的特点:现代京剧是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反映现代生活,在唱腔、表演、伴奏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精华,又融入了时代特色,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接受。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剧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选段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为后续的欣赏和分析做好铺垫。同时,介绍现代京剧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对现代京剧的初步认识。任务(三):初听作品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专注聆听,感受音乐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 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完这段音乐,你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它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唱腔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节奏明快、唱腔高亢、充满力量等。设计意图:通过初听,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和情感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后续的深入欣赏奠定基础。任务(四):分段聆听与分析第一段 “今日痛饮庆功酒” 播放该段音频,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节奏和唱腔:“同学们,这段的节奏非常明快,大家数一数,每分钟大概有多少拍?唱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这段采用了西皮快二六的板式,节奏紧凑明快,每分钟约 160 拍。唱腔高亢有力,“今日痛饮庆功酒” 中的 “酒” 字拖腔较短,却充满了豪情,表现出杨子荣在胜利前夕的喜悦和自信。 让学生跟随音频轻声哼唱,感受节奏和唱腔的特点。 第二段 “壮志未酬誓不休” 播放该段音频,教师提问:“这段与上一段相比,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唱腔的力度有变化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这段情感更为强烈,“壮志未酬誓不休” 中的 “休” 字唱腔力度加强,拖腔稍长,突出了杨子荣革命壮志未酬、绝不罢休的坚定信念。旋律上起伏较大,更能体现人物内心的激情。 教师示范演唱该段,强调唱腔的力度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模仿演唱。 第三段 “来日方长显身手” 播放该段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走向:“大家注意这段旋律的高低变化,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杨子荣怎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这段旋律先抑后扬,“来日方长显身手” 中的 “显身手” 三个字旋律上扬,表现出杨子荣对未来革命事业的憧憬和决心,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任务,展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这段旋律和情感的理解。 第四段 “甘洒热血写春秋” 播放该段音频,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教师提问:“这段作为全曲的高潮,在音乐表现上有哪些特点?它表达了杨子荣怎样的决心?”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这段节奏更加紧凑,唱腔更为高亢激昂,“甘洒热血写春秋” 中的 “写春秋” 三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将杨子荣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甘愿用热血谱写革命历史的坚定决心推向极致。伴奏乐器中的管弦乐加入,增强了音乐的气势和感染力。 让学生跟随视频中的表演,模仿杨子荣的手势和身段,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分段聆听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让学生逐步理解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和情感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同时,通过哼唱和模仿,增强学生对京剧唱腔的体验和把握。任务(五):感受京剧表演特色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视频表演片段,让学生关注演员的唱、做、念、打等表演技巧。 教师讲解京剧表演的综合性:“京剧表演讲究唱、做、念、打四门功夫。在这段表演中,杨子荣的唱腔高亢激昂(唱),他的手势、身段刚劲有力(做),念白清晰有力(念),虽然这段打戏较少,但从他的姿态中能感受到其武术功底(打)。” 教师示范杨子荣的几个典型动作,如握拳、挥臂、挺胸等,讲解动作所蕴含的英雄气概。 让学生分组模仿这些动作,并结合唱腔进行表演,体会京剧表演的韵味。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京剧表演的综合性特点,通过观看视频和模仿动作,加深对杨子荣英雄形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任务(六):小组讨论与交流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甘洒热血写春秋》体现了现代京剧的哪些特点?与你印象中的传统京剧有什么不同?这段选段表现了杨子荣怎样的英雄形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现代京剧在保留传统京剧精华的基础上,在题材、音乐、表演等方面的创新,以及杨子荣英勇无畏、信念坚定的英雄形象。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见解,加深对作品音乐风格、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任务(七):创意实践布置创意实践任务: 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在选段的伴奏中加入现代乐器,如吉他、架子鼓等,改编一小段音乐,探索京剧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任务二:结合选段内容,创编一个 1-2 分钟的情景剧,展现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情怀。 学生分组选择任务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如在改编音乐时,提示学生注意京剧节奏与现代乐器节奏的配合;在创编情景剧时,引导学生突出杨子荣的性格特点。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创意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任务(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乐风格、情感内涵、京剧表演特色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了杨子荣为革命事业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现代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关注和欣赏京剧艺术,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视频,全班同学一起跟随视频哼唱,在激昂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让学生再次哼唱,升华情感,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和革命文化的热爱。五、教学资源 《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的视频片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频和视频(于魁智等艺术家的表演版本)。 京胡、京二胡等京剧伴奏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对比资料(文字、图片、音频等)。 用于创意实践的乐器(如吉他、架子鼓等)或相关音乐制作软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