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文山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一段文学与生活之旅。走进民俗画卷,黄土高原上蓦(mò)然响起的安塞腰鼓,释放出后生们奇伟磅礴的能量;延安老乡的热忱让贺敬之的眼眶(kuāng)里盈满泪水。踏入自然奇景,驰骋(chěng)于各拉丹冬的汽车止步于奇美的冰塔林前;矗(chù)立在丽江城畔的玉龙雪山让人________。追随时序更替的脚步,销声匿迹的昆虫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________的大雁冲破暖流的雾蔼,悄悄带来春天的讯息。聆听智者的演讲,顾拜旦告诉我们面对严峻的现实,要相信________之后,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透过王选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们明白在抉择时要保持清醒,避免不要掉入堕落的深渊……合上课本的刹那,我们已然背起文学________的行囊,继续奔赴远方。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蓦(mò)B.眶(kuāng)C.骋(chěng)D.矗(chù)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热忱B.销声匿迹C.风雪载途D.雾蔼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眩神迷 迁移 和风细雨 捐赠B.头晕目眩 迁徙 狂风骤雨 捐赠C.目眩神迷 迁徙 狂风骤雨 馈赠D.头晕目眩 迁移 和风细雨 馈赠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明白在抉择时要保持清醒,避免掉入堕落的深渊。B.我们明白在抉择时要保持清醒,避免不要坠入堕落。C.我们明白要保持清醒的抉择,避免不要坠入堕落。D.我们明白要保持清醒的抉择,避免不要坠入堕落的深渊。二、选择题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若欲语文精进,当以积累为基、思维为纲、表达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恰恰是语言养分的源头,因此不妨将日常所见所闻所感,都纳入积累与思考的范畴,持续滋养自己的语言花园。①同时,阅读时需梳理文章肌理,与作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②写作则贵在真诚,只有摒弃矫饰③才能让文字如清溪流淌般自然畅达④这既是深化理解的过程,更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⑤因为积累是语言建构的根基,所以每日晨起应诵读名篇佳句,累积好词A.⑤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①③②D.⑤①④②③三、名句名篇默写6.下面是小语复习古诗文时做的笔记,请你帮她完善表格。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黄鹤楼》 崔颢 , 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欣欣向荣的江景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 , 。 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桃花源记》 陶渊明 (3) , 。 与“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一致。四、综合性学习7.材料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成果已经得到初步体现。以下是各年龄段网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比例:材料二: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彻底突破技术圈层,直抵社会大众,成为热议高频词。小语想利用DeepSeek宣传家乡文化,以下是她与DeepSeek的一次对话。小语和小文对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补全下列对话。小语:今天的活动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新的认识,从材料一的统计数据中我发现。小文:是啊!尤其是DeepSeek一问世,就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一股与DeepSeek对话的热潮。小语:我也试过,你看以上我与DeepSeek的对话,我觉得它回答的语言很美,不如我们仿照它的句式,写一段话宣传文山特色美食文化。小文:好啊!我觉得可以这样写,“我舌尖上的文山, 。”五、名著阅读8.根据提示,完成以下阅读检测。阅读策略 阅读内容 阅读检测关注人物 他是一个沉着、谦恭、说话温和的人,大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好,篮球也不错。 ——《红星照耀中国》 语段中的“他”是①___(人名)关注情节 电报来了。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新的武器”指②_____9.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说:“青春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动,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你成长的楷模,并说明理由。《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海底两万里》尼摩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乙)梁甫行曹植①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注释】①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生于三国乱世。10.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中以“两鬓苍苍”突出卖炭翁年迈,以“满面尘灰”和“十指黑”突出其“伐薪烧炭”的艰辛。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卖炭翁的悲惨境遇。C.“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形象逼真地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表达诗人对统治阶层的控诉。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句,诗人用“惜不得”三个字赞美了卖炭翁敢于反抗强权的优秀品质。11.甲乙两诗都关注民生疾苦,但反映的社会现实各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北冥有鱼》)乙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①也。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天下大定。高祖都②洛阳。置酒洛阳南宫宴诸侯,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④。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⑤。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释】①意豁如:性情阔达。②都:定都。③子房: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士。④萧何:西汉开国功臣,辅佐刘邦建立西汉政权。⑤韩信:西汉杰出军事家,辅助刘邦大破项羽。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怒而飞 怒: (2)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3)高祖尝徭咸阳 尝: (4)不绝粮道 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1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的表达效果。1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汉高祖刘邦与庄子笔下的“大鹏”有哪些相似之处。八、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创新文化①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燃爆大银幕。《哪吒2》的出圈不仅折射出中国电影近年来创新发展的清晰路径,更反映出新时代激发创新的磅礴伟力。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近年来,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题材,成为国产电影的一条创新之路。传统文化题材的影片之所以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古老的神话和故事中蕴含着中国人追求自由、嫉恶如仇、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力量,具有蓬勃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哪吒2》的爆火就在于对神话故事的全新演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③新时代是创新精神高扬的时代。新时代升腾而起的创新精神赋予艺术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勇气。《哪吒2》执行制片人刘潘说:“妖仙大战是影片中最具创新的一场戏,我们想要的效果是双方部队的对战既要像海浪又要像鸟群,要像一种自然奇观,需要很强的形式上的美感。为了把这个效果做出来,我们需要内部一遍遍去‘死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哪吒2》的创作,让我们看到创新精神正在成为整个社会追求和弘扬的精神,创新文化也在不断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④青年人才的涌现为新时代注入创新之力。一大批青年人才喷涌而出,为当前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就像《哪吒2》的成功,作为80后的导演饺子虽然不是电影导演科班出身,但他的知识储备丰富,涉猎很广,了解观众对动画电影的需求,能够把生活中看到的或领悟到的东西融进作品,在艺术和技术的关卡面前‘死磕’。像他这样的青年人才给电影行业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不竭的创造力,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创造出更多可能。⑤由此可见,在这个创新精神高扬的新时代,青年人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心无旁骛地投入创作。长此以往,必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将是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阅读文章,完善下列思维导图。17.你认为下面这则材料可以放在文章哪个段落之后?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不仅是电影行业,其它行业的青年人也凭着创新精神在各个领域创造出新的传奇。2025年,来自中国的AI公司DeepSeek在大洋彼岸成功“破圈”,团队成员90后占比超过75%。北斗卫星团队的核心人员平均年龄仅为36岁,量子科学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5岁,而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更是只有30岁……人们惊呼,“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了不起!”18.小语打算通过演讲,向其他同学分享本文的观点。请你联系文章内容,为她写一段结束语,呼吁新时代中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扬创新精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趟过一条河高春阳①父亲紧盯着电脑屏幕,恨不得钻进去。屏幕上清晰地显示:总分107。②父亲揉揉眼睛,哆嗦着嘴唇问:“凤儿,你瞅清了吗?真是107分?”③小凤闭上眼睛,轻声说:“父亲,是107分。”④“不对!错了!”父亲忽然大声说,“考大学呀,怎么可能只考了107分?”⑤小凤不吭声。⑥傍晚,小凤出了村,来到石河边。静默的石河在脚下分岔,主流缓慢向东,支流却在西边形成回旋,就像高考在小凤的人生轨迹中打了个结。小凤蹲下身,采了一束野花,望着河水发呆。夕阳像一个被打碎的鸡蛋,扑通一声掉进河里。小凤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⑦这条河,把村和县隔开了。小凤在县里的高中上学,每天往返于村和县。早晚两次趟河而过,她闭着眼睛都能数清河里的石子儿。⑧小凤往河对岸瞅着,父亲已经两天没回家了。她心急火燎,想了想,转身去了三叔家。⑨三叔叹了口气,说:“你父亲肯定是去你们学校了。”小凤低下头,没吱声。⑩第二天,父亲还是没回家。 小凤不得已来到学校。在班主任办公室,小凤没看见父亲。班主任轻抚着小凤的头,说:“你父亲这几天总来找我。我们已经向省教育局申请了查分,正在等回信儿。”小凤说:“老师,别麻烦了,我不想查了。” “不行!”一个声音在门口炸开,还伴着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小凤抬头一看,父亲蓬头垢面,一瘸一拐地进屋说:“一定要查!” 小凤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快哭了,“父亲,你咋不回家?急死我了。” 父亲瞅着班主任说:“您一定得帮我们把分数找回来。上不了大学,孩子就废了。她娘去世得早,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念书。” 班主任说:“知道知道,您放心,这孩子平时成绩可以的,再咋的也不至于只考107分。我们会查明的。” 正说着,办公桌上电话响起。班主任接起电话,听着听着,眼睛瞪起来,“你们确定吗?”听对方又说了几句,班主任就低了声音,央求说:“麻烦您再给仔细看看,务必务必!” 父亲僵在一旁,浑身开始冒汗。 班主任手握听筒,渐渐无力。她放下电话,眼睛看向窗外,轻声说:“省里查实了,小凤就是考了107分。” 父亲懵了,瞧小凤。小凤低着头,快要把衣角揉碎了。 父亲控制不住情绪,大喊:“肯定不对劲儿!” 班主任说:“您的心情我理解。省里查过考卷,只有语文107分,其他科目全是白卷,零分。” 父亲眼里涌出泪水,摁着瘸腿,突然跪倒,说:“咋能都是零分呢?蒙也能蒙点分数吧?真的不对劲儿啊,您帮帮我们吧!” 班主任上前搀扶起父亲,说:“107分,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省里肯定不会错。这样,您先到隔壁坐一会儿,我想跟小凤聊聊。” 父亲像被抽筋剥骨一般,晃两下身子,踉踉跄跄出了门。 班主任盯着小凤的眼睛,说:“孩子,给句实话,除了语文,其他科目你是不是交了白卷?” 小凤绷不住了,边哭边说:“父亲瘸着一条腿,浑身是病,还每天捡破烂供我上学。我不能再拖累父亲了,早跟父亲提出不念书了,出来打工养活他,可每次他都骂我没志气。那天我去街上,想找父亲要点钱买复习资料,亲眼看见父亲为了一个纸壳子,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从那天开始,我就决定了……” 班主任皱眉说:“决定了高考交白卷?” 小凤哭着说:“考上大学,我父亲也供不起我,我还不如早点出来,找份工作养活他。” 班主任说:“你先回去吧。这几天,好好哄哄你父亲。这事已经伤到了他的心,不能再伤他的身子了。你的处境,我会跟学校汇报,过几天再说。” 小凤搀扶着父亲,站在石河边。花还是那些花,草还是那些草,树还是那些树,山还是那座山,河水还是从前的河水吗? 父女俩都不说话。来一阵风,吹乱了小凤的头发,她的目的达到了,原本应该高兴,可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十天后,小凤和父亲被通知去学校。班主任拉着小凤的手,说:“复读吧,学校免你的学费,还给你申请了一笔助学贷款。明年,你还可以考大学。”小凤鼻子酸酸的,深深地给班主任鞠了一躬,跑出了办公室。父亲看着小凤远去的背影,不断地用手擦拭眼睛…… 小凤两腿生风,一路跑到石河边,气喘吁吁地盯着这条她已趟过无数次的河,她知道前方还会有无数条河,在等着她趟过。她看了眼河对岸,眼神坚定无比……(选自《天池小小说》2024年第23期有删改)19.根据文章内容完善下表。小说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父亲 小凤言行 性格特征 言行 性格特征开端 知晓成绩 怀疑分数 坚韧执着 责任感强 深爱女儿 不吭声 ③_________发展 追查真相 ②___________ 不想查了高潮 真相揭晓 踉踉跄跄出了门 与班主任交流结局 ①_______ 不断擦拭眼睛 坚定地看向河对岸20.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静默的石河在脚下分岔,主流缓慢向东,支流却在西边形成回旋,就像高考在小凤的人生轨迹中打了个结。21.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22.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小凤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多年后,她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品读梁衡的《壶口瀑布》时,小凤被黄河精神所震撼,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高考后趟过的那条“河”。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设计一段小凤的内心独白,体现她对人生路上的“河”的感悟(80~100字)。【链接材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九、作文23.远方是亲人的牵挂,是未知的风景,是梦想的归宿……让我们用心灵的触角感知远方的温度,让梦想在远方绽放……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24.题目:遇见________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参考答案【答案】1.B 2.D 3.C 4.A5.【答案】D6.【答案】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答案】大多数网民都会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其中20~29岁的青年群体占比最多。 示例:像一盅文火慢煨的老汤——浓烈中裹着香甜,醇厚里孕育回甘。它不是华而不实的珍馐盛宴,却是能让人褪去疲惫、品味岁月况味的归处。(参考示例,意思对即可)8.【答案】朱德;文学创作(“写作”或“笔”均可)9.【答案】示例一:我选择毛泽东。毛泽东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领导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激励我胸怀理想,为崇高目标不懈奋斗,是我成长路上的楷模!示例二:我选择保尔·柯察金。保尔经历四次死里逃生,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伤病,将一生献给革命事业,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他激励我在成长中磨砺意志、追求梦想,是我成长路上的楷模!示例三:我选择尼摩。尼摩船长博学多才、冷静果敢,追求自由与正义,展现了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与敢于反抗压迫的勇气。他激励我勇于探索,磨炼坚韧的品格,是我成长路上的楷模!【答案】10.D 11.甲诗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写出了宫使的蛮横霸道,揭露了宫市制度的不合理。乙诗中“寄身于草野”“柴门何萧条”等诗句描绘了边民无家可归、穷困潦倒的处境,揭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分析】甲诗借卖炭翁遭遇,以宫市掠夺揭封建剥削;乙诗绘边海民草野栖身、柴门萧条之景,诉战乱之苦。两诗皆以写实笔触,直击民生疾苦,寄寓深切同情,风格沉郁有力。【答案】1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凭借;曾经;阻断,断绝13.(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将迁徙到南海。(2)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原因。 14.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大鹏振翼拍水、盘旋高飞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壮志的大鹏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5.刘邦胸怀大志与大鹏志存高远相似;刘邦知人善任、博采众长与大鹏善于借助外力相似。【答案】16.①新时代是创新精神高扬的时代。②青年人才的涌现为新时代注入创新之力。 17.应放到第④段之后,因为这则材料主要介绍了许多青年创新人才获得成功的事例,与第④段中所提到的“青年人才的涌现为新时代注入创新之力”这一观点相吻合。 18.示例:同学们,传统文化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创新精神也不是无根的浮萍,而是传统沃土上生长的智慧新枝。我们作为新时代少年,应该让五千年的文明火种在我们手中继续燃成最酷的烟火!(参考示例,意思对即可)【答案】19.决定复读申请查分细腻敏感,孝顺体贴,顽强不屈20.静默而缓慢的石河,渲染了沉闷的气氛,烘托出高考成绩公布后小凤纠结的心理。 21.插叙。内容上,补充父亲的身体状况和捡纸壳时被打的情形,交代小凤交白卷的原因;结构上为下文小凤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复读做铺垫,使文章结构紧凑,情节富于变化。 22.示例:望着壶口奔腾的浊浪,猛然发现我十七岁那年趟过的那条“河”,是我人生路上遭遇的一个挫折。而今的我终于懂得真正的勇者应该像黄河一样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在磨难中勇往直前,在绝境处撞出生命的回响。(体现对“河”的象征意义和黄河精神的理解,积极向上,文从字顺即可)23、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