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饮酒陶渊明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 他是我国田园诗和山水诗的鼻祖,与南朝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遂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比:近来诠次:次序《饮酒》小序: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朗读诗歌 1、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2、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离官场,远离世俗,超凡脱俗。二、研读诗歌3、 “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陶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采菊,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此”应该就是指远离官场尘嚣,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真意”即是自然意趣,又指人生真谛。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6、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花、山林、飞鸟、落日、诗人,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腐败官场的厌弃以及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主题情感: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2、语言平易朴素我们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特点是“淡泊” 。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有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也有消极面。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代,令人永远难忘;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于是否落在他人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鲁迅说过:“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他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读山海经(其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1、采(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6、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7、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8、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来。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12、( )( )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3、来日绮窗前,( )著花未?14、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15、( )尽已无擎雨盖,( )残犹有傲霜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