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二、导入 欣赏以上图片和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生命的顽强生命的美好 生命如夏花,绚烂而美好,短暂而精彩。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匆匆数年如白驹过隙。而作家严文井却告诉我们生命是“永久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评价生命?他又是如何看待生命的?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领略“永久的生命”的魅力。严文井永久的生命侯1、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2、理清写作思路,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领会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这一积极的人生观。三、学习目标四、检查预习一、读一读,写一写臼齿( ) 茸毛 ( )蔓延( ) 凋谢 ( )洗涤( ) 炫耀 ( )消逝( ) 卑微 ( )jiùrónɡmàndiāodíxuànshìbēi二、记一记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汉人,作家。他创作的童话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永久的生命》发表于1942年。①1931至1945年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②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郑州危急,武汉震动。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③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 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饥荒导致大约300万人死亡。本文写于1942年,是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当时日本侵略者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百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严文井认为,个体的生命是这怎样的?人类的生命是怎样的? 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类的生命则是永久的、不朽的。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五、整体感悟2、从每段摘选词语,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可怜→感动→感谢→赞美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因为“它充满的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用原文中语句回答)4、从文章的情感变化来看,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积极,生命如此易逝却又如此坚韧,从散文中可以领悟到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1、作者赞美生命,但文章开头却感叹时间的流逝,生命短暂,说人们“非常可怜”,给人的感觉消极、悲观,并且与标题也相差甚远。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属于什么写作手法?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先写生命易逝,人们无奈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笔锋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垂不朽,值得赞美,联系生活实际,用爱情赞美生命,使文章有了波澜,感情高亢打动人心。六、赏析课文2、文章第4段说“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既凋谢,又永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不矛盾。人类是生生不息的,“凋谢”喻指人的死亡,“永存”喻指新生命的出现进而带给世界色彩和芬芳。人活着,就得创造价值,为人类社会作贡献,这才是生命真正意义上的永存。纪念碑的背面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霍金,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着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轮椅上的勇士 生命如夏花,绚烂而美好,短暂而精彩。请珍爱生命,永远不要做生活的逃兵,无论何时何地,请永远记得:珍爱生命,崇敬生命。1、请你谈一谈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示例: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推荐阅读:冰心《谈生命》 勃兰兑斯《人生》。④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七、拓展延伸2、试笔:尝试写写你对生命的感悟,请按照例句仿写。示例:生命像一缕温暖的阳光,在寒冷的冬天给予我们温暖,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正如《紫藤萝瀑布》所言,个人的生命或许有限,“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鲜花与荆棘铺就的青春之路上,于悲观中发掘希望,柔弱中寻觅刚强,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当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八、小结《我为什么而活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生字词过关。2、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目标一、寓言导入百年不遇的旱灾,大地干涸,动物们纷纷出逃。黄鼠狼、山羊、黄莺一行向着传说中的诺亚雨林走去。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他们又累又饿,头顶盘旋的秃鹫不停地叫道:“活着多累啊,倒下吧,让我吃了你们吧!”黄鼠狼不屑道:“我还年轻,还没活够呢,我不能死!”小黄莺深情地望着远方道:“不行,如果我倒了下来,妈妈一定会伤心的,我不能死!”山羊先生也不例外,他笑着对秃鹫说道:“秃鹫先生,等我把动物王国的《史记》写完,那时你也许会有吃我的机会吧,现在,不行!”提问: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回答?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着的理由的权利,无论他们选择了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今天来聆听当代思想文化巨人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走进罗素波特兰 罗素(1870—1970)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逻辑学家。在政治上始终主张和平主义。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原理》、《心的分析》、《论教育》、《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四、聆听罗素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罗素为何而生,具体内涵是什么?请你边朗读边在文中将它划出来。(4分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 的同情五、品味语言1、从修辞角度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的含义。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种感情比作飓风,把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比作深深的苦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渴望减轻苦难但无能为力,也深受其害的绝望心情。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情感)六、品味语言2、《我为什么而活着》前边讲生活中的苦难,结尾处却说“我觉得我活着值得”,既然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至少说出两点理由。)①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②罗素不以为苦,而以为乐,因此痛苦是值得的;③苦中伴乐,如爱情会带来欢愉,同时征服了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④虽然罗素最终没有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人活着,为了什么?】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莫里哀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肖洛霍夫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 奉献自己。——习近平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说一说】从作者的追求中,可以看出罗素是个怎样的人?七、练一练精神崇高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和平主义者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有责任心胸怀宽广敢于奉献自己有爱心……人道主义者充分显示了作者拥有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写一写】这些名人名言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有明确的目标。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把自己活着的理由写一写吧,不少于50字。(5分钟)爱情金钱名利荣誉知识亲情同情梦想我为什么活着同学们都说了许多自己活着的理由,就像这棵树上长着的叶子,有名利、荣誉、爱情、知识、金钱、梦想……无论我们因何活着,我们都将朝着自己的目标行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主旨八、小结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 、 、 ,表现了作者崇高的 。点题追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苦难人生观和博大的胸襟九、作业布置1、能够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2、完成练习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习题。3、课后积累关于爱情、知识的名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